徐会彬 (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河南 许昌 461700)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徐会彬 (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河南 许昌 461700)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总结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我院6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A组31例采用常规传统保守治疗法,B组37例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病症体征指标、患者病情好转情况等,根据记录数据对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B组患者血肿大小、血肿消除时间、复发出血率、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 A组患者;病情好转情况也优于 A组.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记录,总结手术临床效果;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疗法比传统保守疗法疗效更好.
超早期;穿刺引流;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出血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病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一旦治疗不当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对本院6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常规传统方法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通过与传统常规治疗法比较发现,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资料 选取 2009-03/2011-10我院接收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8(男41,女27)例;患者年龄31~74(平均45.0±3.5)岁;患者共同特点:患者均患高血压病,经 CT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为31~56 mL,排除脑血管畸形、血液病等其它原因所致的脑出血.按照住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传统保守治疗法,B组37例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法[1].其中A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32~74(平均46.2± 2.7)岁,7例患者意识较为清醒(占22.6%),18例浅昏迷(58.1%),6例处于昏睡状态(19.4%).其中B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1~72(平均44.6±3.6)岁,9例患者意识较为清醒(24.3%),21例浅昏迷(56.8%),7例处于昏睡状态(18.9%).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出血,且出血至接受治疗时间间隔≤6 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常规治疗.控制患者收缩压在100 mmHg以下,舒张压160 mmHg以下,控制空腹血糖8 mmol/L,给予传统的止血剂、抗生素、神经类营养药物及脱水机等,在发病7 d后进行针灸理疗,并定期对患者头部 CT检查,观察记录血肿情况;B组: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患者在6~7 h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手术要点:①CT实时监控、引导,以患者血肿部位为中心穿刺靶点;②避免开颅处重要的脑部器官、血管、功能区;③对血肿部位局部麻醉,将颅内血肿粉刺针与电钻连接,进行穿刺处理;④将淤血部位半固化或液化血肿抽取50%~70%;⑤血肿粉刺针插入,注射生理盐水冲洗,并反复抽取血肿腔,同时尿激酶注入进行血肿液化;⑥硅胶管内置血肿腔中连续引流,根据血肿大小及残余量对血肿部位冲洗,硅胶管引流时间3~5 h.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等统计数据.②手术过程并发症情况统计.记录再次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手术中死亡情况.③对患者手术治疗后评价[2].优:病情恢复较好,能进行日常生活,神经障碍不明显.良:患者中度残疾,能简单生活,恢复不太明显.差: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意识时有昏迷,甚至出现植物生存.手术治疗有效率为优和良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8.0软件对本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来进行检验;A组与 B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B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为(9.5± 2.4)d,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为(4.8±1.9)d,平均住院时间为(30.6±4.3)d.与 A组患者比较,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缩短了近3 d,血肿消除时间也有明显缩短(P<0.05),出院时间相差不大(表1).总体比较,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表1 两组治疗方案治疗数据统计 (±s,d)
表1 两组治疗方案治疗数据统计 (±s,d)
aP<0.05 vs A组.
组别 n 血肿消除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2.2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情况 A组5例患者发生再次出血现象,肺部感染 4例,消化道出血2例,有 4例患者死亡;B组3例患者血肿部位有再次出血现象发生,肺部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2例,术中死亡2例.两组患者比较,B组效果优于 A组(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
2.3 两组方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治疗前、治疗1周后统计两组患者颅内压、脑部氧摄取率、血肿大小(表2).B组治疗 1周后颅内压、血肿大小降低率均低于A组,脑部氧摄取率提高程度高于 A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方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s)
表2 两组方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s)
aP<0.05 vs A组治疗1周后.
组别 n 颅内压(mmHg)脑部氧摄取率(%)血肿大小(cm3)
2.4 两组治疗方案治疗数据统计 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后,所有脑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B组患者16例恢复情况有明显好转,能进行日常生活;14例患者病情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日常生理能够自理,能简单的日常生活;7例患者情况较差.A组患者10例病情有很好的恢复;12例患者病情有一定程度的好转;9例患者病情恢复较差,基本生活难以自理或出现植物生存.综合来说,B组患者总有效率(81.08%)相比采用传统常规保守治疗的 A组有效率(70.97%)得到提高,治疗效果优于 A组(P<0.05).
当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人数居高不下,一旦发生脑出血,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特别高,即使治疗得当,该病复发率也很高,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脑出血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在于随着患者大量脑出血,血肿将会迅速扩张、膨大,引起头颅内压慢慢上升,从而使脑部功能组织区域由于受到压迫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造成脑部血液运输不畅,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死亡[3].
然而,目前对于治疗该病症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标准.脑出血难以治疗的原因在于: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脑部压较大,功能受到损伤,需要及时供血、疏通、清扫头颅受损部位;②血肿不易清理完全、清理过程容易损伤脑功能组织;③血肿能分泌部分对周围脑组织有一定毒害作用的产物,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④出血头颅部位不易修复,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针对脑出血症状常采用的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是通过药物发挥作用控制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防止再出血发生,减轻脑组织水肿.该方法中患者血肿主要依靠脑部组织缓慢吸收、分解,以达到病症治愈.然而,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因此,该方法已逐渐淘汰.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要求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易损伤脑组织、加重水肿部位,且患者术中失血较多,恢复较慢,也会产生各种并发症.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通过穿刺针快速建立清除血肿通道,通过外部压力不仅对液态和半固态血肿进行冲洗、清除及引流,还可以将固态血肿融碎,引导出颅外.手术在很短时间内就可完成,且操作简单、高效.此外,该技术对其他脑组织损伤较小,从而减小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4].
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的优势在于:①脑出血患者血肿一旦形成,脑组织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而影响脑组织功能障碍.随着患者发病时间延长,血肿周围组织水肿、脑部缺血越发严重,都会对患者造成越来越深的危害;②血肿一般在脑出血发病半小时左右内形成,在1~2 h内出血量达到最大值,3 h时水肿形成,6 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有坏死现象,并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因此,治疗的最佳时间在6 h内清除血肿;③超早期脑水肿较轻,脑压不高、血肿扩张范围较小,有利于微创操作;④血肿分泌有毒物质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多,因此,超早期进行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分泌量,减轻对脑组织的危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常规传统保守治疗法与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法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发现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的B组37例患者临床表现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传统保守治疗法的 A组31例患者;通过对手术中再次出血、肺部感染等指标的观察得出,超早期微创技术手术效果更佳;最后对一个月后患者的随访统计中得出,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卫德来.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120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6):757-758.
[2]赵继宗,季 楠.脑卒中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2,1(1):1-3.
[3]方占海,姬 明,董 磊,等.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2例临床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81-1183.
[4]桂 心,谢小红.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03-3604.
R651.1
A
2095-6894(2015)01-053-03
2014-08-13;接受日期:2014-08-27
徐会彬.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Tel:18903995985 E-mail:xc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