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英
电影《面纱》剧照
中国,作为一个蓬勃向上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文化开始向全世界辐射,特别在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的辉煌、2009年顺利度过金融危机、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以后,中国顶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光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眼光。随着中国电影票房进人百亿时代,国际社会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愈发感兴趣,一大批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纷纷亮相,甚至不少西方电影拍摄都把取景地瞄向了中国上海。
上海和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有着不解之缘。自从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又一村”第一次放映西洋影戏以来,上海便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发源地。19世纪末开始,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这片还未开垦的电影市场处女地,他们通过拍摄影片、特许放映、投资影院、创立公司等途径,逐渐扩大西方电影在中国的势力。他们除了将放映地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延伸到中小城镇之外,还将拍摄点瞄准了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当时被誉为“十里洋场”的上海。
从拍片的时间和拍片的国别上来看,欧美等国在中国拍摄电影基本集中在1910年之前的十多年间。国外公司在这一时期纷纷来上海拍摄影片,主要基于三大原因。一是清末民国初期的上海的动荡社会和光怪陆离的景象给了西方电影制作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取材灵感。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被迫开放的港口之一,相对于北京、天津和广州等大中城市,西方社会更早更多地接触到上海。那段时期的上海,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中挣扎着,另一方面又在科举制度被废除、新文化运动中吸收着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一方面是外国列强占地为租界的强取豪夺导致的民不聊生,另一方面是民族资本主义和有志之士救亡图存的努力。由此反射出的社会万象自然成了西方人眼中神奇有趣的题材,欧美的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那些愚昧、怪诞、凄苦但又神秘、耀眼的场景,尽管其中不乏扭曲现实、歪曲事实的影像,但可以看到,上海最有希望成为欧美电影公司来华拍摄的集散地。二是国际性和现代性的初显带动了上海娱乐业的蓬勃发展,为电影开辟了更大的市场。清末民国初期的上海已经逐步显现出国际大都市的迹象,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成了上海人民追逐时尚的风向标。而电影作为一种兴起的娱乐,正渗透到市民的社会生活中去。20世纪初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也培育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城市。电影是消费品,消费品就需要庞大的市场。上海的消费特质和消费能力与电影的消费本质相吻合,上海为电影消费提供了大量的消费者,而与此同时,电影消费也进一步刺激了上海的对外交流。上海成为欧美电影公司在中国以至于在亚洲最赚钱的市场。三是本土化的影像迎合了人们的娱乐心理。由于近代上海特殊的发展道路与环境,使得上海拥有大量的外来移民,人口结构变得纷繁复杂。在这样的结构背景下,尽管上海缺乏精英阶层和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但是大量的中小市民阶级成为了看电影的主要群体。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很低,更喜欢通俗的事物。这也是为何早期外国电影公司在华拍摄的都是自然风光和人们日常生活状态的实录,那些公司通过上海市民熟悉的场景来推销他们的电影,做到电影的本土化,以此吸引更多人涌入影院。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民营电影公司例如明星、联华和天一相继崛起,其中涌现了大批的电影人士,他们在十几二十年间以上海为背景,拍摄了相当多的优秀电影,有的还打造了当年电影市场的高票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欧美电影公司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浸透,也使得欧美电影公司非常少将拍摄场地选择在中国。
21世纪初,中国电影完成了从萧条到繁荣的跨越。国内票房从2000年的10亿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百亿元突破,中国电影市场正以其快速的增长和无限的潜力成为争夺的焦点,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不仅因其巨大的市场动力吸引着各方电影投资者,同时它的神秘和繁华也成为了不少外国导演青睐之地。
假如100年之前的外国电影公司在上海取景是为了抢占国内市场,那100年之后的国外导演选择上海为拍摄地又是出于哪些考虑呢?第一,在中国拍片成本低廉。这是外国影片赴华拍摄的最重要原因。尽管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比起其他国家的影视制作更容易获得大笔资金的支持,但是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严重、劳动力成本与日俱增、投资金额越炒越大的21世纪,很多“省钱”至上的制作人不得不把拍摄地转移到租金更便宜、薪水更低的地方,亚洲,尤其是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中国自然成了西方电影人眼中的香悖悖。而上海这座将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国际大都市,将怀旧和时尚展示得淋漓尽致,再加上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全的法律机制、方便的生活设施,为制作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电影《面纱》,集合了爱德华·诺顿、娜奥米、黄秋生等明星,制作成本却只有3400万美元左右,这在美国只能拍一个靠卖录像带收回投资的小成本电影,但如果在中国拍摄,却足以拍一部大片。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大片《英雄》《十面埋伏》和日益受到关注的《无极》等电影在服装、摄像和特技方面给海外公司留下的印象,越来越多的海外公司开始选择价格便宜但是能力不俗的中国制片部门合作。第二,海派文化中的兼容并蓄、神秘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也是吸引外国导演的原因之一。作为中国的第一大都市,上海担负着“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的特殊使命。上海所独有的“海派文化”是一种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较多的复杂地域文化,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融会吴越文化等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因的文化元素,逐渐形成富有上海地方特色、为世人所共知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模式。其开创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给予了电影拍摄的精神土壤。上海丰富多彩的历史和人文又给电影创作增添了既复古又摩登的元素。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来,上海就一直在书写着属于她的传说。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冒险家的乐园”,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日新月异,再到21世纪跻身国际金融中心行列,上海有着太多的故事让电影人乐此不疲地追寻。《面纱》《伯爵夫人》和《黄石的孩子》等影片都再现了上个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景象,《红美丽》《碟中谍3》和《环形使者》等影片则是对现代上海的重新演绎。然而,无论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上海滩,还是时尚发达的新上海,无不体现了一些外国导演对于东方文明的喜爱和对于海派文化的推崇。第三,上海拥有电影市场理想的经济环境。对电影市场而言,经济环境的好坏往往意味着电影消费者的消费实力的强弱和电影市场走势的强弱。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也是中国经济的“心脏”,其财政收人占全国的1/8,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1/4,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1/10,强劲的经济动力让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上海移民众多,海纳百川,上海人民相比其他城市的人更能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新鲜事物,再加上上海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巨大贡献者之一,都是吸引国外电影制作方的原因。
西方电影制作人选择到中国城市取景,体现了电影宣传与城市营销之间的博弈。从电影宣传角度上,来华拍摄不仅能够节省成本,更是向电影上映的潜在市场进行一场低成本的宣传。在电影市场日趋火爆的21世纪,当每月二三十部新片上映已成常态,当24小时之内数部电影同时上档已不稀奇,当电影宣传费用增速逐年超过CPI,当明星绯闻、激情戏等老手段不再吊起受众胃口,电影宣传需要新的血液注入,来抓住消费者目不暇接的眼球。在中外电影交流不断频繁和深入的当下,上海无疑是外国影片迫切想占领的市场。用“上海影像”这一概念可以引起上海受众的兴趣,可能还会有助于票房的提升。就像《面纱》的广告宣传语“好莱坞电影史上第一部全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影片”,《碟中谍3》在上海上映前反复强调戏中高潮部分的拍摄地是上海,而《变形金刚2》虽然没有到上海取实景,但是其在中国宣传时所称有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戏份也吸引了不少影迷特别关注那一镜头。这些都是海外影片制作方推广电影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让本土的观众产生好奇心,从而走进电影院。另一方面,上海可以借助外国公司来沪取景进行城市营销。“城市营销”已经是全世界都认可的一种营销理念,营销市场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甚至是网络之类的虚拟市场,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的“国家营销”一说。
中国电影制作早期,人们并未意识到电影元素对于城市营销的巨大作用,影片拍摄初期也并未将城市植入营销作为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初衷之一。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城市营销的概念就体现在了电影里。例如张瑜和郭凯敏当年主演的《庐山恋》,不但大大提升了庐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使得“游庐山,看《庐山恋》”成为当地旅游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该片也被誉为中国目前播放次数最多,播放时间最长的影片。时至今日,还有无数游客慕名《庐山恋》去庐山游玩,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无独有偶,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1》和《非诚勿扰2》不仅在贺岁片票房上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分别带动了杭州西溪湿地和海南三亚热带雨林公园的旅游业,使得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景点游客络绎不绝。
电影《面纱》海报
综上所述,西方电影中有着中国的影像对于中国形象的宣传和中国电影的发展都很有利。城市影像与电影的融合,让电影力量与城市魅力组合起来,希望把我们的城市文化与中华文化推广到西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