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诗学节奏观探微

2015-11-24 03:39:14
关键词:荷尔德林海德格尔节奏

李 创

(复旦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00433)

一、 “形式”、“结构”——节奏()的原始含义

1. 节奏()与形式

亚里士多德引用了德谟克利特的话,将它的含义传递了下来。按照他的说法,物体间的基本关系是由它们之间互相的差异所构成,这些差异来自三种:

2. 节奏()与结构(Fügung)

这里谈到诗歌的结构(Fügung),荷尔德林也曾论述诗歌节奏与结构的关系。大约在1804年左右,荷尔德林与辛克莱尔在讨论疯狂时,说道:“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一个普遍的节奏,他把这定义为一个相同的区域,在此区域外,任何事物都是在外的,因为这个区域是封闭的和不可进入的。当节奏成为思维单独的和普遍的表达,也就是说那里只有诗,它必须承受内在神秘的节奏,在这个节奏中它可以鲜活并成为可见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个相同的统一的节奏,任何事物都仅是节奏,正如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个统一的节奏,整个人类命运就是一个天上的节奏。”*Maurice Blanchot, The Space of literature, Ann Smock trans.,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2, p. 225.荷尔德林这段话就是表达,每个艺术作品都具有一个独一的结构,并把人类命运与时间即天空中的日月交替联系了起来。

二、节奏在存在论中的功用

1. 节奏()与时间、空间

海德格尔早期对此在时间性的分析奠基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上,他认为存在是此在对存在的理解,存在就是时间,从而在时间视域中展开对此在有限性的分析。他后期转而强调存在的自行显现,认为现象是以形式的方式显示的。由于节奏的最初含义就是形式,而康德认为空间与时间作为纯粹的直观就奠基于统一的直觉形式,那么我们对空间与时间的直觉就植根于对节奏的体验。

节奏不是描述出现在时间性中的事物,而是指出当事物在显现中的时间性的结构。节奏是一种时间尺度,节奏是时间的划分,这个相对的空的时间(Leere Zeit)和充满的时间(erfüllte Zeit)在节奏中结合在一起。因此,对我们语言节奏的划分要参考对时间的划分。

特拉克尔是海德格尔所喜爱的诗人。在《诗歌中的语言》一文中,海德格尔说:“每个伟大的诗人都只出于一首独一之诗来作诗……一个诗人的独一之诗始终是未被道出的。无论是他的任何一首具体诗作,还是具体诗作的总和,都没有道说一切。可是,每一首诗作都是出于这首独一之诗的整体来说话的,而且每每都道说着这首独一之诗。从这首独一之诗的位置那里涌出一股泉流,它总是推动着诗意的道说。但这股泉流并不离弃这首独一之诗的位置,它的涌出倒是让道说的一切运动又流回到这个总是愈来愈隐蔽的源头之中。作为运动着的泉流之源泉,这首独一之诗的位置蕴藏着那个最初可能以形而上学的美学的表象方式呈现为节奏(Rhythmus,或译旋律)的东西。”*[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页。这里所探讨的“位置”(Ort),相当于亚里士多德的“tode ti”(此处这个,Dies Da),也是他在《存在与时间》中追问的“Dasein”中的“Da”(此处),也就是现象学的“基底”(与Ereignis同义),而事物的显现需要光,光又来自太阳,日月交替形成了最基本的时空意识,因此这位置又与太阳紧密相关。“太阳”在海德格尔诗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正如他后期在《语言与家乡》一文中对诗的本质的论述,“在诗的话语中,不重现任何被给定的东西,而是在场地向着太阳夏日一天的劳作而诗,因为此一诗的言说才把这整日的劳作赋予我们。这丝毫不是诉说有关太阳的事;反倒是,太阳教我们说,并向我们说,我们因之才有了说这回事,前提是,我们倾听到诗着地言说”。*③ [德]海德格尔:《思的经验》,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5、39-40页。就是在此意义上,他把诗叫作“存在的地志学”。

2. 节奏()是语言的基础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生存论基础是话语(Rede),话语展示的是世界因缘关联的整体性意蕴存在,因此话语从本质上具有一种特殊的世界式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认为,人类此在是操劳着寓世而居的,常人沉沦于所操劳之事中,被抛性对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现身在世的可理解性作为话语道出自身。世界作为此在可理解性的含义整体显现于言词。话语是此在的展开状态的生存论建构,它对此在的生存具有组建作用,也就是说,即使在诗中,这也不是与内容无关的形式,而作为内容属于诗之所说者(Gesagten)。诗的形式与诗的语言一样属于在世存在的宣示,诗人以语言艺术作品(无论是诗歌、戏剧,还是散文)来展现事物。在《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说:“诗无非是基本的付诸言词,即发现作为在世存在的生存,随着(诗的)说出,先前盲目的他人才得以首次看见世界。”*[德]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228-229页。

节奏是语言的基础(substrate),在语言的节奏中此在表达自己对世界及存在意义的理解。正是由于存在(整体意蕴)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进行理解,也就是说,只有在节奏(形式)中,存在才可以表达它自己,存在的含义也就是说“去存在”,即返回实际生存,也就是说,在实际生存中将生命的意义(世界整体的意蕴)与自己周围环境关联起来,并且采取我们可理解的形式来表达。海德格尔认为是语言在“说话”,语言的说话将它自己作为一个运动而给出,节奏就是语言运动的“形式”。这“形式”或“烙印”聚集着语言的运动并且让它自身的运动具有目的,对我们语言节奏的划分要参考对时间的划分。节奏不能概念化地去表达,而只能感受,它是对存在(世界整体意蕴)进行审美(非主客二分意义的)直观的形式。对黑格尔来说,节奏区分了语言的物质和精神的方面,是自我运动的内容的固有形式,也就是事情本身。对海德格尔来说,节奏是我们人类身体与精神作为整体对存在所做的回应。它不是语言的灵魂,不是介于有意识的身体和无意识的精神之间的,而是基本的、存在论的意义源泉。在语言节奏的“说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世界整体存在的理解。

3. 节奏()与生存情绪(Stimmung)

诗歌中的声调、音调、语速和语言节奏在诗的言说中属于诗之所说者(Gesagten),是对在世存在的展示。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他说:“心灵乃是muot(情绪、性情)的源泉和场所,构造和声音,而这个muot(情绪、性情)把我们置身于那种亲密性之中,即镇静与贫乏、温厚与高尚、优美与勇气、宽容与忍耐的亲密性之中。”*[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6页。在《荷尔德林的诗〈德国人〉与〈莱茵河〉》中,海德格尔说:“世界开放的运动在基本情绪中发生……基本情绪为我们的此在决定能开放它自己的地点和它存在的时间(在居住的意义上处所既不空间化,时间也不时间化)。”*[德]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诗〈德国人〉和〈莱茵河〉》,美茵法兰克福,1999年,第140-141页。

在《语言的本质》一文中,海德格尔说:“人们倒是指出了语言中的旋律和节奏。从而指出了歌唱与语言的血脉关系。但愿不会有这样一种危险,即同样从生理学和物理学的视界出发,也就是以最广义的技术-计算方式,来表象旋律和节奏。这样做固然也能获得许多正确的东西,但大约绝不能获得本质性的东西。发声、鸣响、回音、萦绕和震颤,凡此种种,都是语言的固有特性,正如语言之所说是具有某种意义的。”*[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9页。在日常经验中,相同的词语或音乐,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来,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情绪。语言的声调、音量、语速、“说话方式”说出的并不是自我内心的感受,而是自我绽出地生存的生存情绪。在语调和语速中公布的,是我以何种情绪、何种生存情态,依于世内事物存在于展示的世界中。我们通过海德格尔的术语“Sorge”、“Unheimlichkeit”、“Ereignis”分别可以感受到“忧愁”、“阴森可怖”、“惊奇”的生存情绪。

4. 节奏()作为约束(Bändigung)

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强调语言的形式必须是有节奏的。如果语言的格律都是相同的,如果缺乏节奏它就是无限制的、含糊的和令人不满的。语言必须具有边界和给出一个节奏。他说:“可是没有节奏,就没有限制,限制应当有(但不是用格律来限制),因为没有限制的话是不讨人喜欢、不好懂的。一切事物都受数的限制;限制语言形式的数构成节奏,至于格律则是节奏的段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修辞学》1408b) 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节奏更多地限制在散文和诗歌的数量、次序构成上。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说:“因为,避免打乱概念的内在节奏,不以任意武断和别处得来的智慧来进行干涉,像这样的节制,本身乃是对概念的注意的一个本质环节。”*[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5页。

尼采在1888年8月底致卡尔·福克斯(Carl Fuchs)的一封信中批评了十九世纪浪漫派对节奏的错误解释,他们把节奏归结为影响和激情,而不是限制,尼采指出“在道德和美学意义上,节奏在古代的意义是对激情的约束。”*Nietzsche, Selected letters of Friedrich Nietzsche, Christopher Middleton ed. and trans., Indiana: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309.

三、 结 语

猜你喜欢
荷尔德林海德格尔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0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3:08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4
诗人的诗人:荷尔德林
检察风云(2020年10期)2020-06-29 07:55:26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0
YOUNG·节奏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17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中国诠释学(2016年0期)2016-05-17 06:12:29
浮生的一半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