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华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无疑是二十世纪文坛和戏剧界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新小说和荒诞派戏剧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四大剧作 (《等待戈多》、《终局》[原作为法文]、《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快乐时光》[原作为英文])和小说三步曲 (《莫洛伊》、《马龙之死》、《无可名状者》[原文为法文])。这些作品先后被译成了十余种语言,贝克特也因此声名日隆,一跃成为世界文坛重量级人物。他的作品没有连贯的情节,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对白也语无伦次,完全用荒诞的文学形式来表现荒诞的内容,荒诞的社会与人类的生存现状。 他以自己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力,超群出众的艺术想象力和不同凡响的创新精神,将自己对生存的感受通过艺术形式传达给读者和观众。1953 年上演的贝克特的 《等待戈多》,获得巨大成功。西方评论家曾从社会学的、存在主义的、基督教教义的、后现代主义的、甚至自转的角度对其作品作过各种各样的解释。
我国着手贝克特研究的时间较短,研究人员也不多。 基本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荒诞派戏剧以及贝克特只是教科书上的一段简单的资料。在这些书面资料中充斥着对荒诞这种所谓的“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的蔑视,歪曲以及对虚无主义的仇恨。在我国早期的贝克特研究中,已故英美文学专家施咸荣先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翻译了《等待戈多》及《啊,美好的日子》。进入21 世纪后,我国的贝克特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实现了从最初对贝克特作品进行单一的、文本基础性研究到跨越多学科,综合不同专业知识领域框架下的多元化、开放式、发散型研究的转变。这表明我国的贝克特研究整体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贝克特的研究者们试图从多角度、全方位解读贝克特作品的意义以及其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解读。
在国内贝克特的研究领域,一个令人兴奋的现象就是国内贝克特研究经历着一个从国外研究的直接引进到译著再到以专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这期间不是一个直线的发展也没有一个明显的时间的界限却展示着国内贝克特研究的长足的发展。
出版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当代英国小说导读》是外研社组织了全国17 所著名高校和研究院的44 名英美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经过仔细斟酌,决定引进的一批具有学术价值,在国外最常用且被国际公认为优秀的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的图书之一。其中第二章用很长的篇幅介绍了贝克特的作品极其评论。《贝克特》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海外引进的一套研究、介绍外国文学的丛书中的一本。这些书无疑会推动和提高我国在贝克特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样无疑也应视为国内学者在贝克特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施咸荣等翻译的《荒诞派戏剧集》在1980 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里面包括了《等待戈多》的中译本,而且在前言中对荒诞派戏剧的兴起,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等待戈多》与“荒诞”的含义以及贝克特与荒诞的生存状态都做了全面经典的阐释。贝克特那本知名的学术论文《论普鲁斯特》也由沈睿、黄伟等翻译,在1999 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在国内的文学研究无疑是一个喜讯。令人惊喜的是在2005 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用英文撰写的论述贝克特的专著, 题为《走向虚无:贝克特小说的自我探索与形式实验》,作者是王雅华, 以专著的形式就贝克特的小说艺术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比较的方式来解读贝克特于1935 年至1950 年间创作的五部长篇小说中内在的连贯性和互动性,认为贝克特小说创作的动态进程实际上是一个探索自我和在小说形式上不断实验的过程。
人类荒诞的生存现状和生存的豪无意义是贝克特作品中最突出的主题,也是学位论文中热点表现内容。 马海波(2003)的《寓真实于荒诞》从剧本的荒诞主题,环状结构,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分析《等待戈多》继而反映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诞性和生活的无意义。贾喜锋(2006)的《解读荒诞剧〈等待戈多〉: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认为《等待戈多》揭示了西方社会的荒诞生存环境、人的孤独、沉寂、绝望、生命的无意义等精神困境以及在这种景遇里等待的意蕴。闫娟(2008)的《分析贝克特戏剧中的荒诞》等都属于这一类。
我们知道荒诞派戏剧一大主要特点就是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主题。在荒诞派戏剧中,没有连贯的情节,矛盾,冲突,解决的公式被搁置在一边,这里只有破碎凌乱的舞台形象,极端夸大,违反逻辑、有时象幻觉有时象噩梦。杨惠珺的《理性的结构,非理性的主题》着重分析了《等待戈多》中反传统的表现手段,强调贝克特是如何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能够接受和容纳混乱的戏剧形式,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统一的。 贾喜锋(2006)在《社会纵横》上发表的“试论塞缪尔.贝克特和他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柴俊丽(2005)在《域外视野》上发表的“荒诞背后的人生真相”都属于这一类。郑从容(2002)的“时间的囚笼—从文本的时间因素谈《等待戈多》的主题”从时间入手探讨了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深刻寓意。作者指出了时间在该剧中既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反映着“二战”后由于终极价值的解体而弥漫西方世界的失落感和迷茫感。王海燕(2005)的“坚韧的生命,伟大的等待—《等待戈多》主题再论”从人类正是在痛苦的等待过程中寻求生命的确证及意义这一命题出发,给作品以新的解读方式—探索作为个体的人,面对信仰的危机及社会的荒诞,如何清醒地活下去。
在文学批评界,对一个作品一位作家的思想流派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内容。 曹波(2010)的博士毕业论文《回到想象界—贝克特小说的拉康精神分析》试图挖掘贝克特作品深层的哲学根源,分析拉康的精神分析、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对其作品的影响。贝克特把小说建立在关于主体的哲学话语上,认为自我是一个封闭的小世界, 没有任何手段与外界沟通。 王雅华(2009)的《论贝克特短篇小说〈徒劳无益〉的写实风格》分析了对贝克特创作该作品产生深远影响四位人物:哲学家笛卡儿和叔本华,文学家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前两位哲学家激发了贝克特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后两位文学家在风格上为贝克特提供了典范。
众所周知西方文化的根源是基督教,肖绯霞(2005)的《存在的荒诞与救赎的渴望》分析了贝克特戏剧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难以割舍的基督教情节。虽然他们千方百计掩盖这一点,但所作所为仍然透漏出他们心底对上帝的呼唤。
肖四新(2001)在《当代外国文学动态》上发表的“信仰的破灭与重建—论《等待戈多》的潜在主题”认为在作品的表层含义之外,它还包含着使现代人从精神的贫困中得到振奋的东西,即对基督教信仰的呼唤与重建。
追寻是一个文学与文化的古老原型母题,如寻找圣杯、金羊毛、生命之水等,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班扬的《天路历程》都是西方文学中追寻模式的经典,历代作家都在重写着追寻的故事。作为20 世纪具有国际声誉的作家,贝克特也不例外,他著名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无法称呼的人》打破传统小说的模式,采用对语言“钻孔”的方式以及弱化情节的创作手法,表现人类与生活,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唐晓妍(2008)的《论贝克特小说三部曲的叙事艺术与追寻主题》选择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为切入点,试图探求贝克特小说三部曲的追寻主题及当代文化意义。
审迎丽(2002)的《等待不可实现的明天—比较奥尼迩的〈送冰的人来了〉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把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与荒诞派戏剧的先驱放在一起,从作家的经历,创作背景,叙述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不同方面对二剧的主题进行挖掘和比较。魏博的 《荒诞派与中国80 年代戏剧》把荒诞派戏剧与中国80 年代的戏剧比较,认为80 年代的戏剧并没有出现西方意义上“荒诞派戏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荒诞派戏剧最本质的特征—用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涵。景晓莺(2004)的《比较《等待戈多》与《车站》——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使用比较文学的两个主要方法——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影响比较研究。属于这一研究方法的,在2003 年还有一篇论文《浅析存在主义在〈等待戈多〉和〈围城〉中的体现》。张兆勇(2001)在的“黑色悲观主义的绝望与迈向生命的圆满—《等待戈多》与《蒹葭》的比较解读”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揭示弥漫在《等待戈多》与《蒹葭》中的等待意识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另外,一些学者还从其他诸多视角对贝克特作品进行了研究:
“身体”理论研究:刘爱英(2007)的毕业论文《塞缪儿:见证身体之在》以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相关的“身体”理论话语为研究契机,主要借助米歇尔。福柯及伊莱恩。斯佳利关于身体的相关理论主张,对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身体问题”的呈现与再现进行深入考察。这在贝氏研究中一直是一个弱项。
后结构主义解读:王雅华(2004)在《国外文学》上发表的“作者之死与游戏的终结—塞缪儿。贝克特小说《马隆纳之死》之后结构解读”利用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从心理学与元叙述的层面对其作品进行剖析和解读。
元戏剧研究:国内很少有从“元戏剧”的角度来理解《等待戈多》。何成洲(2004 年)在《当代外国文学》上发表的“贝克特的‘元戏剧’研究”在讨论阿贝尔和或恩比的元戏剧理论的基础上,从戏中戏、自我意识和戏剧的评论等几个方面论述贝克特元戏剧的特征,并试图解释贝克特运用元戏剧的重要性和意义。
互文性研究:何成洲在(2003)《当代外国文学》上发表的“贝克特:戏剧是对小说的改写”认为在国内贝克特戏剧与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这是另人遗憾的。贝克特的小说到处都为他的戏剧提供了线索、联系和暗示。“反小说”形式实验:韩保宪(2005)的“文学传统的履新与反叛—从 《莫洛伊》看贝克特的 “反小说”形式实验”、卢小季(2002)在《郑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贝克特:小说语言与情节的掘墓人”着眼于贝克特作品所进行的反传统的“反小说”形式实验,关注其小说的形式实验和小说艺术发展趋向。
本文对国内贝克特的研究现状做这样梳理、分类,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也希望我国的贝克特研究继续拓宽视野,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学术研究系统之内,发扬独创精神,探索贝克特研究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