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打造诗化语文课堂的艺术手法

2015-11-23 03:47周晶
关键词:艺术手法语文教学

周晶

摘 要:诗化的语文课堂,主要在于教师运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着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我们的课堂应充满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与芬芳,散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对此,本文从“情”字当先,能让课堂激情燃烧、会让学生心潮澎湃、让文本焕发出诗情和实现课堂语文的诗意洋溢四方面入手,探讨了打造诗化语文课堂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化课堂;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语文课,应该是一门充满韵味,充满诗意的课,语文课堂,也应该是语文教师展现自己的诗人风采,熏陶更多诗者的阵地。 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这样一种唯美的、诗化了的语文课堂?笔者以为,必须要着眼于一个“情”字,也就是要做到教者心中有情,听者为之动情,才能由“情”而生诗意,让澎湃的诗情促进语文课堂的诗化。

一、“情”字当先,能让课堂激情燃烧

丰富的情感是一位语文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充满激情是对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当然,教师的所谓激情的素质,并不是说语文教师非要是情感四溢的“情”人,而是说教师上课要投入。如果一位老师一走上讲台,就能够激情四溅,便已经为这堂课定下高昂的基调。此后再能辅以优美的语言,亲切的神态,和谐的举止,就更能感染学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的调控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主动的融入课堂。换句话说,老师,要像一位高明的音乐指挥家,指导学生演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教师要以情激情。如果说情是语文课的灵魂,那么教师的情就是点燃课堂灵魂的火种。要营造诗意的课堂,老师首先要充满诗情;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所感悟,更具体的说,教师首先需要有所感悟;要使学生有一些具体的体验,老师首先要能体验;如若要使学生受感动,那么教师就必须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在授业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二、“情”字当先,会让学生心潮澎湃

曾看过一句话:一位激情四射的教师足以带动全班在语文课上经历了一次心潮澎湃。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课堂气氛的调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引导者,“以情传意”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学生入情入境了,学习效果就一定显著。学生的思绪都被老师的激情所引领,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语文课可以上得激情四射,豪情万丈;可以上得心灵震撼,一生难忘;可以抒发一切喜怒哀乐,可以插上梦幻的翅膀飞向远方。“含蓄”与“张扬”,“内敛”与“奔放”,这些看似矛盾的两面性,都能在语文课上完美地结合。

三、“情”字当先,让文本焕发出诗情

诗意存在于生活中,诗意蕴藏于文本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做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要继承工具性,打牢语言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只有牢牢把握这一语文的“脉搏”,语文教学才会“柳暗花明”,显露其真本色。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语文教学要让文本焕发人文的光彩。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更应做到“情”字当先。

只有教师自己有丰富的情感,我们才能在备课时就感受到教材当中所蕴含的“语文味”来。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高度浓缩,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是民族的进步和高度文明。因此,拿到一个教材,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它,既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挖掘,要深入研究相关的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生活经验和文本进行反复深入对话,吃透教材。

四、“情”字当先,实现课堂语文的诗意洋溢

当我们坐在语文的课堂里,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摒弃道德的假恶丑,走向人生的真善美;坐在语文的课堂里,我们能够同赏谪仙李白那轮寄自然人生哲思的明月,共听易安居士那阵含流离之苦、家国之痛的细雨;同坐在语文的课堂里,我们可领略到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能感受到杜子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气。我们可以与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对话,可以和鲁迅、冰心、巴金交流,与鲁滨逊一起漂流,和格列佛共同游历……语文课堂原本就是如此的广阔,它会给你播种智慧的火种,吹奏思想的号角,点燃精神的灵光,培养审美的内力!

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的浪花。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简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文的语言特色,让不同课文散发出各自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语言艺术美,在不同的美中熏陶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科学,语文教学需要诗意的灌溉,语文教师亟需诗意的滋养,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当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意,充满灵性时,将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境界之时,也是把诗意的语文还给孩子们之时,更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2] 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3] 语文教学情境论.韦志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 教师学.臧乐源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5] 现代抒情散文选.佘树森.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版.

[6] 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刘国正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

[7] 还语文生活本色.黄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24期.

猜你喜欢
艺术手法语文教学
以艺术手法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音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戏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以艺术手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运用与思考
平面设计中民族性艺术手法与表现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