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

2015-11-23 09:06:04曹志明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纪念性空间设计纪念

曹志明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在人类文明史上,纪念性空间是最早出现并发展至今的建筑空间类型之一,随着纪念性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纪念内容与内涵的演变,人们对纪念性空间纪念性表达方式也不断提出新的希望,这就要求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方法与时俱进。以21世纪前后为界,传统纪念性空间主要是通过诸如空间形式的对称高大和空间氛围的庄重肃穆这些经验积累下来的设计方式来体现。随着当今经济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发展,现代纪念空间的纪念内容与内涵与现代生活相融过程中有了更多新的意义与形式,纪念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区别于传统模式有诸多新的创新倾向。传统的纪念性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越发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需要探索并总结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来符合时代要求。

一、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创新要求的提出

传统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思维特点可概括为形象的视觉刺激、形体尺度的庞大规模、浅显具象的象征、规整严肃的空间序列及模糊宏观的精神颂扬等,这些经验积累下来的设计方法虽然提供大量参照模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纪念性空间设计思维的创新,受其影响不同纪念性空间的独特性难以表现。另外,传统纪念性空间设计思维的关注重点在纪念对象的展现上,较少关注发掘实现纪念信息有效传达与接收的纪念活动参与者与观众的能动性。传统的纪念形式以纪念对象为中心展览展示,依靠直白的说教方式传达信息,纪念性空间只是被动承载纪念物质载体的壳,没有赋予空间生命去积极主动的通过本身的空间语言与观者在空间互动中对话,让空间本身对纪念活动发挥激发作用。按照传统设计思维创造出来的纪念性空间即乏味又缺深度,形式单调缺乏个性。除了上述传统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给纪念性空间设计带来的问题要求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创新外,还应看到当下人们的艺术文化观念与以往相比已产生质的变化,纪念情感愈发丰富,对纪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更加多元。人们在现代纪念性空间中期望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更加细致微妙的心理情感、变化多样的纪念形式以及现代高科技手段的时代特征。因此,当下人们的文化观念与精神心理需求同样对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期待与要求。

二、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创新倾向

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表现的价值观,现代纪念性空间也不再只是依靠具象直白的表达手段展现崇高伟大的纪念性精神,更显著的表现出理性反思的特征,与之相适应的是愈发多元化的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这些设计方法体现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手法,物质技术手段以及空间与环境关系的处理等各方面。综合功能与环境、人性与科学的现代纪念性空间创新设计方法及观念又推动着纪念性空间的不断创新发展。

1.现代纪念性空间中设计手法创新的典型——隐喻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比喻,它通过借助思维暗示的作用以一种有型物体或无形概念来指代另一种,暗示的作用经由人们的思维联想而获得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前后两种事物并非同一高度层面,经过隐喻所获得事物理解往往是一种精神升华[1]。与传统纪念性空间具象象征的手法不同,隐喻是以建筑空间实体为本体,通过人们社会约定俗成或经验知识基础上产生的移情过程来暗示参观者去联想纪念空间的精神内涵。

(1)设计符号隐喻法。设计符号隐喻在纪念性空间中的运用,依赖人们约定俗成观念上的认同,建立在大多数人对设计符号意义共鸣的基础上。其过程是将附有纪念意义的符号通过空间语言转化成可表达的空间设计元素并表达出来。设计符号隐喻手法的运用是对设计符号巧妙再创作的过程,其目的是引发参观者的精神共鸣与思维共识。设计案例——戴安娜王妃纪念园(见图1)。纪念园由一条闭合椭圆形喷泉水渠景观营造而成。水渠中变换的水态、速度、声音隐喻戴安娜多样的性格;循环不止的流水隐喻王妃在人们心目中永存;亲人参与的水景观与周围轻松安静的纪念氛围隐喻戴安娜平易近人的气质。

图1 戴安娜王妃纪念园

(2)场景意境还原隐喻法。纪念性建筑,可以通过形象创选一种意境,激起人们情感上的波澜[2]。场景意境还原隐喻设计方法着眼于纪念内涵心理层面的暗示与联想,通过运用空间元素比拟还原纪念事件中的主题场景意境,采用一种近乎重塑现场的方式来激发人们对于过往事件体悟般地认知[3]17,从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设计案例——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见图2)。

图2 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

2700多个长宽相同,高度参差的混凝土柱构成规整的柱网矗立在纪念场地内,参观者在没有路标与引导的1米宽狭窄水泥柱间行走,在这一环境中没有目的,没有终结,无始无终。参观者必须努力在这片水泥“丛林”中找寻找出口,体会当年犹太人行走在集中营里的感受,从而获得个人生动独特的体验和记忆[4]。这种场景意境的塑造与还原,使参观者以空间体验的方式从心理上感受到所隐喻的当时犹太人在大屠杀事件中迷茫、无助、恐惧的处境与内心世界,使来到这个空间的人即使不曾经历其事,也可感同身受[3]19。也许,我们从没想过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空间[5]。

(3)数字对位隐喻法。数字对位隐喻既可从物质层面准确表述纪念事件中的数量信息,也可以从精神层面隐喻传达抽象的纪念内涵。数字信息的对位使得空间场所与纪念对象构成了独有的联系,引发人们的联想与纪念精神的升华。现代纪念性空间中的数字对位常用于对逝去的生命隐喻,设计案例——美国五角大楼9·11纪念园(见图3)。为了纪念9·11事件中184位遇难者,纪念园内设计建造了184条能被照亮的长凳。长凳的数量对位隐喻遇难者的人数;长凳的排列方式对位隐喻遇难者年龄大小顺序;长凳的朝向隐喻对应着飞机坠毁的方向;另外长凳悬起一端刻有遇难者的姓名则便于人们对应纪念。美国五角大楼9·11纪念园运用平实的手法完成了遇难事件的纪念。

图3 美国五角大楼9·11纪念园

2.现代纪念性空间兼顾建造与环境融合的创新观念

紧随时代设计潮流,现代纪念性空间除了考虑自身的设计建造外也看重周围环境的生态因素。现代纪念性空间努力在功能、规划、尺度、形式等各方面都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与城市空间规划合理关系。

(1)现代纪念性空间融合原有建筑环境

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建造融合原有建筑环境的过程中对原有建筑处理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保留建筑遗迹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与记忆;改造利用原有建筑或遗址,并赋予其新的功能生命;用新的设计与技术手段再现原有建筑概念。

一是在纪念性空间中保留建筑遗迹。满含特定历史气息与时代文化的建筑遗址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载体。建筑遗址的意义不仅是其本身物质层面价值,更重要的是在纪念性空间中保留与纪念主题相关的历史建筑遗迹,能更直接的唤起人们对特定历史内容的记忆,调动引发观者纪念情感与想象力。设计案例——广岛和平公园(见图4)。为了纪念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带来的巨大灾难,让人们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纪念园在建筑原地保留了原子弹爆炸后被烧焦的原商会大厦建筑遗迹,真实惨烈的建筑遗迹形态与和平向往的纪念主旨产生了巨大矛盾,进一步引导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对生命的反思。

图4 广岛和平公园

二是在纪念性空间中改造利用原有建筑或遗迹。在一些与原有建筑内涵关联的纪念性空间建设中,特别珍视新旧建筑的文脉传承,重点围绕原建筑遗址遗迹展开。设计案例——美国世贸中心纪念园(见图5)。

图5 美国世贸中心纪念园

在美国世贸中心倒塌的双子塔遗址附近建立的世贸中心纪念园是为纪念9·11灾难中丧生者而建立的。纪念园保留并利用世贸双子塔遗迹处的两个基坑改造成两个方形瀑布水池纪念景观,保留改造的六层高建筑用于纪念馆公共功能,在纪念广场周围设计树群围绕。世贸中心纪念园设计方案参加竞标时得到的评语写到:方案简单明了,极具震撼力地表现出双塔被毁后满目疮痍的景象。成群的树木则代表新生和生命,一方面表达出无法估量的生命损失,另一方面也暗示着重生[6]。

三是在纪念性空间中运用技术手段再现原有纪念事物。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已不存在的纪念性空间区域内原有的纪念事物进行纪念。设计案例——纽约世贸中心纪念光碑(见图6)。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贸双子塔曾经是纽约市的地标象征,在世贸大厦原址附近设计两朿蓝色的虚拟光柱直冲云天,矗立在曼哈顿天际线上。虚拟的光柱既重新起到城市地标的作用,又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与纪念情怀。

图6 纽约世贸中心纪念光碑

(2)现代纪念性空间相融自然环境

现代绿色建筑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融合,现代纪念性空间也遵循这一原则实现空间与自然景观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建筑空间与自然地形地貌的相融设计,来减弱建筑空间在自然中的突兀与环境的不和谐。现代纪念性空间相融自然环境的设计创新倾向主要有两个思路。一种是建筑形体仿生自然融于环境。设计案例——泰国“悼念之峰”海啸纪念馆(见图7)。

图7 泰国“悼念之峰”海啸纪念馆

纪念馆由五个不同功能的圆锥形塔状建筑组成,设计的自然灵感来自于所在基地山貌地形的模拟,文化灵感来自于佛教中的佛塔模拟。建筑外观饰面的瓷砖会跟随阳光角度折射不同色彩,使其既融合于自然又显于环境。另一种,就是结合依托环境地貌构筑空间,并运用自然材料覆盖构筑表面,从而隐于自然。设计案例——加拿大战争博物馆(见图8)。建筑空间的体型水平发展,顺应地形匍匐大地,采用半地下建筑结构展开功能空间分布。从外观上看,混凝土建筑因势而建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交融,时而像突起的碉堡,时而消隐不见[7]。纪念馆的屋顶除了高效的节能设施外,还采用植被等自然元素覆盖,隐喻纪念馆“重生”主题。整个建筑空间隐于自然融于环境,平静谦逊的姿态点明了纪念馆的主题思想。

图8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

3.数字媒体新技术手段在纪念性空间中的运用

随着当今电子虚拟技术的发展,现代纪念性空间为了达到更深层次的纪念目的摆脱传统物质展示载体形式的局限性,逐渐采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来创造崭新的虚拟纪念空间概念形式。同时结合数字媒体传播手段扩展了公众阅读空间信息的方式与观念,使纪念性空间创新设计产生新的灵感动力,受众得到更广阔的感官与心理体验。通过多媒体影像及装置传达叙述纪念信息,营造观影场所,利用声光效果渲染纪念氛围。设计案例——林璎作品:“什么在消逝”(见图9)。

图9 林璎作品:“什么在消逝”

“什么在消逝”被称为林璎“最后的纪念碑”,作品运用了声音、电子影像、装置雕塑等非常规设计素材创作而成,其传播途径也比较丰富,既采用各种实在物质展示空间载体,也采用最新的各种虚拟网络多媒体渠道,该艺术项目准备在世界不同地区持续十年进行展现。作品的创作目的是通过纪念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来呼吁人们关注由于人类恶化环境导致生物种群灭绝与一系列连锁生态破坏问题。展览空间中通过传播自然中的珍贵声音,让人们与平均每20分钟就消逝一个物种的动植物进行亲密接触。消逝与即将消逝的各种动植物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玻璃媒介上循环呈现,这种虚拟再现的方式强烈的刺激着观众的视觉与思维,促使人们反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严重生态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人类的文明发展之路。“什么在消逝”还准备联合当下电子媒体技术,让人们通过手机和网络就能将纪念馆带回家。

三、结语

通过对现代纪念性空间创新设计方法倾向的归纳整理,以上述代表性的现代纪念性空间创新设计方法解析为引,希望结合当下社会所有发展成果资源不断创新更多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通过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的创新应用,使纪念性空间的纪念形式更加丰富,纪念内涵更加深入人心凝聚精神,与时代同步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综合纪念需求,使人们有机会更丰富的去品读时代精神和人文特质。同时通过对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创新倾向的研究,希望对各种类型建筑的精神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以改变当下诸多建筑空间内在情感与人文精神缺乏的问题。

[1]杨国鑫,李勇.象征和隐喻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215.

[2]谭垣,吕典雅,朱谋隆.纪念性建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曹志明. 继往开来的民族精神遗产——谈汶川地震纪念馆的建造[J]. 美与时代,2009(9):17,19.

[4]徐雷,刘姝宇.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现代建筑艺术的存在[J].建筑与文化,2006(2):24-27.

[5]丹尼尔·李布斯金. 破上:生活与建筑的冒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徐宗武,李华东.美国911国家纪念园[J].建筑学报,2012(2):101-107.

[7]0Emporis.加拿大战争博物馆[J].景观设计,2002(1): 9-20.

猜你喜欢
纪念性空间设计纪念
从秩序感到纪念性:宗教建筑的空间构建
现代装饰(2024年1期)2024-03-19 00:17:18
纪念九一八
环球时报(2022-09-19)2022-09-19 17:22:10
特别的纪念
环球时报(2022-05-27)2022-05-27 15:21:32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44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6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32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伙伴(2019年9期)2019-10-21 11:30:18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8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21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