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旅游活动对黄山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赵敏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为进一步掌握旅游对黄山景区的生态影响,本试验采用样方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山主要景点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对灌木层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盖度影响很大,尤其是游径附近的盖度变化较大。游径0 m处的草本层的高度降低明显,10 m以外距离没有变化,同时旅游干扰增加了草本层的物种数量。此外,旅游活动显著降低了游径附近0~5 m的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PH值,但对10 m以外的距离影响则不显著。
旅游活动;黄山;土壤和植被
土壤和植被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休闲娱乐方式。根据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旅游人数达32.62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63万亿元,旅游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旅游区的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造成严重的迫害。
目前,国内外对旅游干扰生态因子的研究较为单一,在对土壤的影响效应方面主要是集中在旅游活动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等物质指标上面[1-3]。陆林等[4]在研究旅游干扰对黄山土壤影响中指出,土壤含水量及容重是受到干扰最敏感的指标。而在对植被影响效应上面,主要是集中在旅游活动对物种多样性[5,6]、群落构成及覆盖度的影响[7,8].这些研究成果对加强治理旅游区生态环境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研究的深度广度还不够,研究的结论也有差异,不能满足现代生态管理的需求。
因此,本文以著名的山岳风景区黄山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和室内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旅游活动对黄山植被及土壤等生态指标的影响,以其为进一步探索旅游活动干扰的生态影响效应和机制,为今后风景区生态和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黄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全境总面积约1200 km2,其中风景区面积为160.6 km2。黄山因山高谷深,湿度大、云雾多,逐渐形成了“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的山区季风气候,山顶年均降水2369.3 mm,年均气温仅7.8℃。黄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土壤质地类型复杂,主要由黄壤、局部草甸土、黄红壤、暗黄棕壤、酸性棕壤组成。山内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被资源丰富,覆盖率达93.0%,有高等植物1805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1种,二类保护4种,三类保护8种及10个濒临灭绝的物种[9]。
黄山风景区在1990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获得国家5A级旅游区的殊荣。黄山自1979年开始发展旅游,当年接待人数仅有10.4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山游客量也在逐渐上升,2013年,黄山接纳游客达到274.6万人,是1979年的26.4倍(见图1)。
图1 黄山风景区旅游接待人数的变化Fig.1 Change of tourist reception in Huang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2.1 调查方法
本试验采用样方分析法,对黄山风景区内主要游径和景点中的植被和土壤进行调查,具体调查路线选择为云谷寺—白鹤岭—北海—光明顶,步道总长约6.6 km,该步道是目前黄山风景区最主要的游道之一,因此具有代表性。植被调查在每个景点中设置一个样地,面积均为50 m2。每个样地设置2个5 m×5 m的小样方,每个样方距离游径分别是0 m和10 m共计4个样地8个样方。每个样方要统计灌木层要统计灌木的名称、高度等;草本层需要统计草本植物的名称、高度及覆盖度。土壤调查则在每个5 m×5 m的小样方中,依照5点取样法,取样方内0~10 cm土层进行测定。
2.2 分析方法
旅游活动会给植物生长带来一定的迫害,但不同植被对于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分别从灌木层、草本层2个层次对植物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灌木层主要分析的指标是各样方平均高度和盖度;草本层主要分析各样方的高度和物种数等指标。
土壤分析的指标主要有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及PH。土壤含水量主要采用烘干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用重铬酸钾法测定,PH值用电位法进行测定。
2.3 统计分析
各项测定的指标用SASS软件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通过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各样方土壤和植被的变化情况。
3.1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植被的影响
3.1.1 旅游活动对灌木层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在游径0 m和10 m距离范围内,各样方之间灌木层的平均高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距游径10 m处的各样方平均高度要略高于0 m处,但差异不显著。而不同游径距离下,各样方中的盖度变化明显,距游径10 m处的各样方中的盖度要高于0 m处,其中样方1至样方4分别高出49%,27%,26%和35%。根据现场调查发现,旅游活动造成灌木层盖度的变化主要是来自游客的采折和游径附近环境条件所造成的。
表1 旅游活动对灌木层高度及盖度的影响Table 1 Impact of tourism activity on the height and cover of shrub layer
3.1.2 旅游活动对草本层的影响由表2得出,游径边缘0 m范围内的草本层高度明显低于10 m处地段,两者差异显著。这表明旅游活动对游径附近的草本植物伤害较大,而对10 m以外的草本层高度就没有明显的影响。游径附近是游客来往较多的地方,活动强度较大,长期的践踏使植物的高度变低,另外,游径边缘的草本植物经过长期践踏,植物逐渐产生耐践性,从而导致低矮耐践踏的物种逐步取代了不耐践踏物种。
表2 旅游活动对草本层平均高度及物种数的影响Table 2 Impact of tourism activity on the average height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herb layer
3.2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土壤的影响
3.2.1 旅游活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游径距离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有差异,其中距游径越近,土壤的含水量变化越明显(图2),游径边缘土层的含水量比其他距离土层的含水量低。0 m与5 m、10 m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但5 m和10 m之间的土壤含水量没有太大变化。综合分析表明,游径边缘的土层长期受人们踩踏,致使土壤板结压实,孔隙度降低,含水量下降,而对5 m处以外的土层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
3.2.2 旅游活动对土壤PH值的影响由图3可以看出,土壤PH随着游径距离增加而降低,游径边缘的PH最高,平均PH为6.4,与5 m、10 m处土壤PH差异显著,而距离游径5 m和10 m处两者的PH变化并不明显。这说明,旅游活动可以影响土壤PH的变化,但是主要影响5 m之内的土壤PH,对游径边缘0 m处的PH影响最大,长期旅游活动导致土壤PH上升。
图2 旅游活动对土壤含水量影响Fig.2 Impact of tourism activity on the water content in soil
图3 旅游活动对土壤PH影响Fig.3 Impact of tourism activity on the PH value of soil
图4 旅游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Fig.4 Impact of tourism activity on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soil
3.2.3 旅游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随着游径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受影响的程度较小,距离游径0m和5 m处的样方与10 m差异显著,0 m和5 m处土壤受旅游活动影响较大,有机质含量较低,但10 m处的有机质含量很高,基本没有受到旅游活动的干扰。综合分析表明,由于游径附近踩踏严重,土壤腐殖质和枯枝落叶受到破坏,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
4.1 旅游活动对植被灌木层和草本层有一定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是目前生态旅游课题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本研究在植被方面探讨了两个群落层次对干扰的反映效应,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灌木层的影响主要来自盖度,且对游径附近的灌木层盖度影响较大,但对不同距离之间灌木层的高度基本上没有影响。陆林在研究中发现,灌木层植物盖度是受到旅游干扰的一个主要因子[10],这与本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程占红等[11]研究认为旅游活动对草本层影响明显,而且会降低草本层的高度。本研究发现,旅游活动主要对游径0 m处的草本层有一定影响,而对10 m以外的草本层高度就没有明显的影响,主要由于游径附近是游客主要活动区,踩踏程度较为严重,草本植物经过长期踩踏选择压力,替代了不受踩踏的高位植物。
4.2 旅游活动对不同游径距离的土壤性质影响明显
旅游活动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PH,具体干扰程度与距离有直接关系,游径附近的土壤受到旅游活动干扰比较明显,而距离游径10 m外的土壤对以上三个物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有研究结果表明,游客踩踏可以改变土壤的有机质和含水量[12-14]。旅客长期踩踏地表,使土壤裸露,板结压实,导致含水量水分下降,同时加上枯枝落叶较少,微生物较少,土壤有机质也有所降低。而关于旅游活动对土壤酸碱度影响的研究结论却不一致,一些研究认为旅游能明显降低土壤的PH值[15]。高贤明等[16]研究则认为旅游干扰可以提高土壤PH值。本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活动使游径附近的PH增加,平均PH为6.4,但对5 m之外的PH无显著影响。另外旅游活动也会对土壤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本文却未涉及,因此,在未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Chen B,Yang G H.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ourist tramping on ecotourism scenic region—A case research of the Shangrila Bita Lake ecotourism scenic region[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4,24(3):372-376
[2]Wang J L,Wang P,Lu F.Impact of tourist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in Bitahai Lake Wetland Ecotourism Scenic Spot[J].Progress in Geography,2004,23(5):101-108
[3]Shi Q,Lei X D,Xie H Z.Tourism Impacts on soil in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J].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23(3):28-33
[4]陆林,巩劼,晋秀龙.旅游干扰对黄山风景区土壤的影响[J].地里研究,2011,30(2):210-221
[5]Zhe Z,Bao W K,Pang X Y.Tourism effect o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understory plants in Abies fargesii var.Forest in Jiuzhaigou,Sichuan[J].Biodiversity Science,2006,14(4):284-291
[6]Wu G L,Huang M Y,Duan Y Y.Disturibing effects of tourism on species diversity in Pinus taiwanensis communities[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6,26(12):3924-3930
[7]Gallet S,Lemauviel S,Roze F.Responses of three heathland shrubs to single or repeated experimenttal trampling[J]. Environment Management,2004,33(6):821-829
[8]Sanjay K N,Paul W.Comparison of vegetation conditions along two backcountry trails in Mount Robson Provincial pack,British Columbia[J].Journal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3(82):240-249
[9]Bi S F.The resources of rat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Huangshan scenic spot[J].Special Economic Animal Plant,2004,(4):19-20
[10]巩劼,陆林,晋秀龙,等.黄山风景区旅游干扰对植物群落及其土壤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5):2240-2250
[11]程占红,张金屯.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2,22(10):1765-1773
[12]王忠君,蔡君,张启翔.旅游活动对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的初步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3,5:12-15
[13]冯学钢,包浩生.旅游活动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75-78
[14]秦远好,谢德体,魏朝富.土壤生态环境对旅游活动冲击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61-65
[15]高彻,孙伟华.旅游对避暑山庄土壤和植被的影响[J].植物杂志,2000,2:7-11
[16]高贤明,马克平,陈灵芝.旅游对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初步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3,10(2):189-195
ImpactofTouristActivityonSoilandVegetationinHuangshanMountain
ZHAO Mi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China
In order to master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tourist,sampling and lab analyses were researched on soil and vegetation in Huang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was no obvious impact of tourist activity on the height of shrub layer,but significant one on the cover,especially nearby tourist trails.The height of herb layer was decreased to 0 m near trails,but there was a non-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rea of 10 m behind the trails.Meanwhile,tourist activity raised species diversity in herb layer.In additio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n organic and water content in the area of 0~5 m along the tourist trails,the value of PH increased,but there was no obviously effect on the area of 10 m outside the trails.
Tourist activity;Huangshan Mountain;soil and vegetation
F592.99
A
1000-2324(2015)01-0078-04
2013-03-25
2013-04-08
赵敏(1980-),女,汉族,河南遂平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