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
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我是20世纪60年代末生人,我的青春期没有互联网,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书籍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那些优秀人的交往。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会静下来,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茶,和一个要好的朋友对坐,你会沉浸在一个弥漫着定力和静气的场中。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种感觉,你只想着快速地获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嘟咕嘟吞水。纸质阅读是有附加值的,它会养人。
一册好书,在生产方式上,必有某种“手工”的品质和痕迹,作者必然沉静、诚实、有耐性,且意味着一个较长的工期,内嵌光阴的力量。人生,若能遇到一些好书并安置在身边,那就很幸运,很富有,仿佛住在一栋优美的房子里,周围都是好邻居。
读书不是查字典,不要老想着“有用”,其价值不是速效的,而是缓释的,是一种浸润和渗透的营养,一个人的心性和气质哪儿来的?就是这样熏陶出来的。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过去不解,后来我懂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阅读”即水土,水土的功效取决于你的书籍质量和你的吸收能力。
我把优秀作家分成三类;一类可读其代表作,一类可读其选集,一类可读其全集。就精神的端庄和美感而言,我推崇罗曼·罗兰和茨威格,我称之为“人类作家”,亦即前面说的第三类。茨威格,是对我有很大影响的作家,其文字有一种罕见的高尚的纹理,有一种抒情的诗意和温润感,他对热爱的事物有着毫不吝惜的赞美,尤其对女性,极尽体贴与呵护,很绅士。我欣赏他的心性和教养,这种感觉在别人身上很少获得。读他的书时机越早越好,一旦你读了大量流行书和快餐书,就很难再领略其美感,因为你的口味被熏得太重了。
我对年轻朋友说,趁青春,多读几部优秀长篇作品。据我的观察和体会,一个人30岁后,很可能无缘长篇小说了,不单是少了闲暇,更重要的是没了心境,没了与之匹配的动力和好奇心,没了那种全神贯注、身心并赴、如饥似渴的状态。读长篇是大投入,需要一种生活节奏和内心节奏来配合,长篇是一种“慢”、一种“长途”,要求你不功利、不急躁,体力和心力都充沛……而30岁后,人似乎不愿再把自己交出去了,少了对事物的迷恋,疑心重,拒召唤,畏惧体积大的东西。
请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陈积和理性禁忌,你的精神境地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跟她走。
诗是用来朗读的。和“看”不同,“读”是声音的仪表,是心灵的容颜,是一种爱情式的表白。读诗者,往往是最热爱生活的那一群人,是灵魂端庄而优雅的人,是幸福感强烈而稳定的人。诗歌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向生命致敬和献词的方式。这是一种古老的方式,也应成为一种年轻的方式。
除了精神榜样,我们还要为自己积攒一些生活榜样,让一些朴实而简美的情趣之人、一些“生活的专业户”做我们的精神邻居。丰子恺、王世襄,我非常喜爱的两位生活大师,是那种“长大成人却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让你对“热爱生活”永远投赞成票的人,我甚至开玩笑,多读他们,可防抑郁或自杀。
罗曼·罗兰有言: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我心目中好作家的标准,好的作品和人生,都实践着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