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曦
修身治学与学术道德
■潘晓曦
近段时间,关于学术抄袭的各种报道不绝于耳,作为一名专业从事艺术研究的工作者,对于这个命题不由深有感触,几点随想写来,供大家和自己引此为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为大学问家之妙言,击节赞叹之余,深觉以此语作为本文的切入点实在是确实贴合不过。
王国维所论之第一境,其实讲的是无论是做人修身还是研讨学术,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了解个人追求和学术研究方向的终极取向,并且尽可能地去探求到达最终目标的路径和方法。艺术的表达内容和形态发展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所谓艺术研究其实就是从理论的角度去梳理和促进艺术内容和形态的良性发展。作为一名艺术研究的工作者,我个人理解的自身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希望自己研究的内容,可以对艺术形态的有利发展尽绵薄之力,而到达这个目标的方式,首先要从总结和了解前人的经验开始。
王国维所论之第二境,讲的是学术成果不是简单就可以获得的,想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绩,就必须有执着的态度,辛勤忘我的研究过程,孜孜以求,永不懈怠永不退缩的学术精神。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学术风气陷入到十分尴尬的境地,抄袭之风和趋炎之作比比皆是。要知道,学术从来就不是工具,既不是个人追求名利的工具,更不是攀附权贵的工具。诚然,艺术学术研究与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研究不同,它有可能包容有部分研究者感性的因素,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没有必要严苛的去遵循科学的原理,确实一部作品的好坏评述并不会带来核试验那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重后果,但学术道德却是衡量一位学术研究的从业者的基本准则。从事研究工作多年,我个人的感受是研究可能浅显,可能会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有很多的瑕疵,但正是这种不足和瑕疵,才是激发你更加去潜心研究的理由,而绝对不应该成为抄袭的借口。其次,学术研究本身就是清贫和寂寞的,当你选择这条道路时就应该对此有所准备。学术地位的提高,会让学者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你的态度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群,这种权利的获得就是学术研究最大的收获。所有的大师,在获得成果时只会选择更加谦卑的态度对面对未知的学问,而非选择用这种成果去换取金钱。
王国维所论之第三境,讲的是学术研究的方法,只有反复学习和刻苦钻研,最终才能够融会贯通,一朝顿悟。《曾国藩家书》中《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一篇中有云:“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雍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学术研究如浩瀚海洋,越深入其中越会感受到无边无际的深邃,所以个人认为在选择了个人的研究目标,端正了研究的态度之后,就是专心于其间,专注于其间,专研于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最终的成果。
总而言之,学术研究是严肃且枯燥的漫漫征途,端正且律己的态度是每一个从业者最基础的应该建立的观念,作为其中之一员,望且行且珍惜。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