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与本体追问

2015-11-22 10:30张德明
当代文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现场本体个性

张德明

摘要:梁平的诗歌批评是对当代诗歌现场的及时记录和诗学反思,具有鲜明的现场感与当下性。批评中对很多诗学本体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理论意义较为突出。同时,梁平诗歌批评的个性特征也较为显著,表现在突出的问题意识、浓郁的诗化色彩、情与理的有机统一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诗歌批评;现场;本体;个性

新世纪10余年来,出于某种职责或者义务,作为国内重要诗歌期刊《星星》的主编,诗人梁平在创作诗歌作品的同时,也写下不少诗歌批评。这些批评文章,用较为鲜活与犀利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新世纪诗歌纷繁多样的现场情景,及时评点了当下较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深入阐释了不少具有本体性意义的诗学话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世纪诗歌审美特征,了解当下诗歌的成绩与问题,乃至认识百年新诗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代精神流变等,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现场观察与深度思考。最近,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阅读的姿势》一书,是梁平新世纪以来撰写的诸多诗歌批评文章的结集,该著的出版,为我们从整体上认识梁平当代诗歌批评的特点和优势提供了极大方便。本文对梁平诗歌批评的系统论述,主要是以该著为文本依据的。

诗歌现场的指认

专业性诗歌期刊在推进当代诗歌的发展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它既为诗人提供了发表诗歌作品的阵地,也引领着当下诗歌的创作主潮和审美趋向,对诗人的创作加以鞭策和规划。正因如此,各个重要诗歌刊物主编的角色就显得举足轻重,一定意义上扮演着当代诗歌发展与流向的“设计师”。他们对刊物发稿标准的拟定、活跃诗人的推介、相关诗歌的发表等,既为当代诗歌的审美评判作出裁定,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混杂的诗坛现状秩序化,具有辨识度。从接任《星星》诗刊主任至今,梁平已经在这个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了十多年,这使得他对新世纪诗歌的发生现场和美学格局极为熟悉,极为了解。他在诗歌编辑和诗歌创作之余,还常会写下一些批评文章,对当代诗歌的现状与前景加以描述和展望,对诗歌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及时的解说,从诗学的高度对某些诗歌现象和问题加以认真的总结与深度的反思,对当下较有实力的诗人进行及时提携和推举,以便准确感知当下中国诗歌的精神脉搏和发展趋势,进而在推动新世纪诗歌稳步前行上做出应有贡献。可以说,梁平的诗歌批评是具有高度现场感的诗歌批评,从他的诗歌批评中,我们能较清晰地睹见新世纪诗歌存在与发展的真实场景,把握其鲜活而生动的历史风貌。

新世纪十余年来,诗歌创作极其活跃和繁盛,这种态势是有目共睹的,其活跃与繁盛的诱因恐怕远不止一条,可以归纳出好多种,但发表路径的多样化,传播媒体的丰富性,可能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延伸,网络媒体呈现日趋壮大之势,它同纸质媒体一道,构成了新世纪诗歌发展与传播的两大重要阵地,在这两大阵地各自不同的媒体优势下,新世纪诗歌生产量巨大,受众面极广,成为值得重视的诗学景观。梁平深知,在当代诗歌的生存与发展中,这两大媒体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诗学作用。尤其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梁平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多次撰文来表述网络之于当代诗歌发展的非凡意义。在2002年发表的《关于网络诗歌的现场指认》中,梁平提出了“网络诗歌已是中国诗歌现场的半壁江山”的大胆论断,2015年的今天,当我们回首新世纪诗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时,不能不佩服,梁平当年所说的这句论断,早已被证实是千真万确的。作出上一论断后,梁平还在紧接着的文字中阐述道:“网络诗歌是近年来中国诗歌现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由国家正式出版的诗歌刊物和个人诗集仅仅是中国诗歌现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在网络上已经形成自己的话语方式和生存空间,网络诗人和网上诗歌作品的覆盖绝不亚于正式出版的纸质媒体所抵达的经纬。”①并进一步告诫人们:“只要我们能够平心静气地走进网络诗歌,就会看到网络诗歌的蓬勃和新鲜,就会惊讶它的汪洋之势和年轻的生命力。尽管,那里还是而且很可能长时期都会是一个泥沙俱下的现场,但是汪洋之中的确不乏优秀的网络诗人和诗歌,这是我们不能熟视无睹的。如果中国诗歌放弃或缺乏对网络诗歌的把握和研究,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诗歌现场不仅仅可疑,我甚至认为不真实。”②上述言论清晰表明,对于网络媒体的出现将对新世纪诗歌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网络诗歌将会在当代诗歌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梁平是有着高度直觉和敏锐意识的。正视网络对当代诗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认可网络诗歌的历史地位,这是熟知新世纪诗歌现实境遇的梁平坚持的诗学立场,这一立场,鉴照出诗人对诗歌现场的历史感知力和敏锐洞察力,考虑到2002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正值起步之期、网络诗歌发展只是初露繁兴这一事实,梁平的这种诗学立场更体现着某种难能可贵的诗学远见和艺术前瞻性。网络的确在推动中国诗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与效力,也许是因为深刻意识到这一点,2003年,梁平与一些诗歌界同仁进行积极倡议和精心组织,《星星》诗刊、《南方都市报》和新浪网等机构联手推出了“甲申风暴·21世纪诗歌大展”,这次大展历时大半年,推出了大量的网络诗人与网络诗歌,成为了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的成功范例。因为“拥有更为便捷的传播手段和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③,这次大展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丝毫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那次两报一刊诗歌大展,因而构成了新世纪诗歌行进中一个意义非凡的诗歌事件。

如果说,诗歌的发表与传播媒体还只是这种文体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话,那么,诗人的成色和诗作质量才是诗歌的内部要素,与前者相比,后者在诗歌的历史流变中或许显得更为重要。基于此,及时发现突出的创作群体与优秀的诗人个体,挑选出有审美价值和精神分量的诗歌作品,以便清晰描绘出诗歌发展的历史轨迹,准确评判当下诗歌的成败得失,这可能是有关新世纪诗歌的一种更为重要的现场指认。纵观梁平的诗歌批评,不难发现他在这一方面也是做得较为出色的。2011年、2012年、2013年这三年间,他连续为《光明日报》撰写了《2011:中国诗歌的现实觉醒》、《纸上的中国诗歌与非纸上的动静》、《良好的气节与风范》三篇诗论文章,分别对当年的中国诗歌状况进行年度评述,既大致梳理了其间出现的诗歌潮流、发生的诗歌事件,还对潘维、潘洗尘、李亚伟、林雪、张执浩、熊焱等诗人进行了提点,并对西川《与芒克同游白洋淀集市有感》、陈先发《养鹤问题》、玉珍《最广阔的柏拉图》、姜明《万物生长》、轩辕轼轲《路过春天》、余幼幼《清明》、曹利民《最美好的》等当年出现的优秀诗作进行了细致读解与价值评判。梁平不仅重视对新世纪诗歌作“年度观察”和追踪式辨识,也注重对地域诗歌发展的考察和总结。在《我看江苏新世纪诗歌》一文中,他对新世纪以来江苏诗歌所呈现的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精神格局以及发展潜力做了精要概述,这正可视为是对地域诗歌情状的现场指认。此外,他还撰写了《在记忆中制造一次时间塌方》、《“攀枝花诗群”的三个向度》、《一个命名的生成与确立的期待》等文,分别阐述了四川“罗江诗群”、四川“攀枝花诗群”、广东“中山诗群”等诗歌群体的构造特征与美学个性,这可以说是梁平指认地域诗歌现象的另一种版本。在梁平诗歌批评中,篇幅最多、比重最大的批评文本是有关诗人个体的,也就是说,他把密切关注诗人个体,及时肯定他们的艺术优长,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突破的路向,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看作是对新世纪诗歌现场进行具体指认中最重要、最具体的工作。在《阅读的姿势》中,我们不难发现,经梁平重点评论与阐释的诗人有30多位,这中间不仅有龚学敏、马培松、白连春、陈忠村等在当代诗坛深有影响力的重量级诗人,更多的则是像林裕华、马飙、陆群、王毅、李小华、洪迈恩、黎正明、蒋云徽、紫衣侠、陈默等年轻诗人和未名诗人。梁平对年轻诗人和未名诗人的阐释和评点,不仅体现着提携同道、奖掖后生的情怀与胸襟,也是他寻找与发现新世纪诗歌潜在力量和新的生长点这种现场意识鲜明生动的体现。

诗学本体的凝思

如前所述,梁平的诗歌批评是对新世纪诗歌现场的多向度指认,体现着鲜明的当下性和现场感,同时,这些批评文字还在很多地方呈现着对诗歌本体问题的凝思和回应,因而体现出一定的理论深度,具有启人心智的诗学意义。

新诗“写什么”和“怎样写”,在百年新诗史上一直争论不休,似乎并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答案。新世纪以来中国诗坛发生的诸多诗学论争,也都或隐或显地涉及到“写什么”和“怎样写”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对于如何处理好二者的主次关系,梁平是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认识的。在他看来,“写什么”通常是重于“怎样写”的,因为“怎样写只是形式问题,写什么才是实质”④。梁平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类思维与现实存在结合的伟大产物之一。阅读诗歌,我们可以毫不费劲地走进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下,窥见人们的琐碎生活及身心隐秘。”⑤因此,“传统写作也罢,现代写作也罢,只要是优秀的写作方式,只要适合你的表达,不妨都拿将过来,兼收并蓄。一个诗人,重要的是你在关注什么,你在思考什么?你要写什么,你要写给谁看”⑥。为了进一步阐释“写什么”和“怎样写”的关系问题,梁平还在自己的诗歌批评中,将中国新诗创作的历史责任明确划分为两个担当,即“社会担当”和“艺术担当”,并在历史回眸与当下审视中深入探讨二者的关系。梁平指出,“从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一直在承担着责任,就是对艺术的探索和对社会的关注”⑦,1980年代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时期诗歌之所以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也在于它们较好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中国新诗真正鼎盛时期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中国诗人正是凭借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把艺术探索和社会责任的双重担当骄傲地扛在肩上。”⑧不过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创作观念出现了较大偏差,“我们的诗人深陷‘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的误区,过分地强调诗歌技术性的重要,而忽略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社会责任和作为诗人的社会担当,忽略了我们究竟该写什么的深度思考”⑨,这样一来,诗歌陷入与读者大众渐行渐远的边缘化处境就在所难免了。为了让当代诗歌尽快摆脱无人喝彩的困局,梁平呼吁:“中国诗歌走到今天,需要来一个转体,需要重新找回对社会责任的担当”⑩。事实上,习诗三十余载的梁平,也一直是将“写什么”放在首要位置来指导自己创作实践的,在一篇回顾自我诗歌历程的文章中,梁平说道:“我知道,诗歌是自我解剖,是内心独白;但同时我更知道,自我不能游离于当下的生存状态,内心与世界的沟通没有一分一秒的停息。所以,我把诗歌的形式和技巧置于我的写作目的之后,我更看重诗歌与社会的链接,与生命的链接,与心灵的链接。”从这段话里,我们能真实了解到梁平对“社会担当”与“艺术担当”轻重关系的清醒认知。自然,梁平始终认为,优秀诗歌必须是“社会担当”与“艺术担当”的和谐统一,肯定“社会担当”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艺术担当”了,而且一个诗人要想让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淘洗,诗歌具备较高的艺术品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论述青年诗人王毅的诗歌时,梁平这样谈道:“王毅用她的诗集完成了她作为一个诗人在这次灾难中的责任担当。然而,诗歌仅仅完成这样的担当是不够的。诗歌创作也是大浪淘沙,只有那些真正具有艺术品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成为时代的精神符号。”也就是说,光有社会内涵,没有艺术内涵,诗歌的历史寿命也是不会长久的。

新世纪诗歌的题材选择,也是梁平异常关注并有着深入思考的问题,纵观梁平的诗歌批评,可以发现,有关政治、乡土、都市等重要题材,梁平都有论及。当代诗歌如何面对政治题材,这是一个处理起来相当棘手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记忆里,政治抒情诗在中国诗坛曾风靡一时,但确有不少政治抒情诗因为浅露、概念、图解使读者味同嚼蜡,倒了读者的胃口。”“文革”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政治抒情诗都受到了人们的冷落,甚至歧视,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在梁平看来,政治抒情诗在当代受冷遇,被轻视,这只是人们的观念出了偏差,并不是题材本身的问题。他指出:“严格意义上说,文学题材的选择是没有禁区的,就像有的人呼吁选择情感地带、选择低调和灰色地带一样,政治题材也是作者的选择,为什么偏偏就有人嗤之以鼻呢?政治同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事情,作家、诗人对政治的敏感和热情并不妨碍艺术的把握,并不削减文学的力量。我们反对的是一切无病呻吟和一切的假大空,这应该与题材本身无关。西方,尤其是俄国文学就不乏涉及政治,或者直接书写政治的优秀作品。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即使远离政治,一首爱情诗写得无病呻吟,也只会使人感到恶心。所以,关键是我们面对政治题材怎样进行文学书写。”梁平对政治抒情诗的理解和把握,我认为是比较到位的。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中的乡土书写蔚然成风,但优异之作数量有限,诚如梁平所云:“现在似乎着笔于乡村、着笔于故乡的写作已大有泛滥之势,能够让眼前为之一亮的实在寥寥。”究其原因,很多诗人歌吟乡土,都只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数因为生长于乡村,现在又生活在城市里,他们的抒写更多局限在淡淡的乡愁和隔靴搔痒的乡村病痛,什么二大爷病了,王婆婆死了,某个单身汉还未娶上老婆等等。他们对于乡村精神的抒写往往是空泛的,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没有从灵魂深处挖掘乡土在当代社会的诗性内涵和审美意义,乡土诗创作如何能走向更高层次呢?对于新世纪诗歌中的都市书写,梁平也不乏深入独到的认识。他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之中,人的生活必然会呈现出相应的快节奏。城市社会的快节奏和紧张取代了农业社会的静谧和散漫。人们的精神世界被机械文明的冷漠和快节奏生活的单调所充斥。于是在现代都市的空间中,现代诗歌的书写内容则多为现代都市新的生活环境及新的感受,倾向多元化、前卫性、现代性的诗歌技巧与语言风格的追求。现代诗歌以表现现代人生活的丰富、复杂、瞬息万变而获得了新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也成为现代诗歌的主流。”梁平意识到,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化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节奏,进而带来了现代诗歌书写内容的变化,表现“现代人生活的丰富、复杂、瞬息万变”的都市书写,一跃而成为现代诗歌的主流。这样的认识,与新世纪诗歌的创作实际是吻合的。那么,城市书写的要点在哪里呢?梁平的观点是:“尤其需要诗人对城市的精神代码、文化符号以及城市人与城市各种关系里的消极与积极、融入与抵抗、享受与逆反的辨识与思考。”这是很有见地的。

此外,梁平的诗歌批评中,还对诗人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进行了反复的阐述和重申。他认为,在当代语境下,一个诗人保持正确的心态对于提升自己的诗歌技艺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一个诗人就需要这样一份简单、安静的心境,才能在当下这个五颜六色的诗坛大染缸里洁身自好,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时代中独善其身”,“只有真正优秀的诗人,才能够长年守住寂寞,才可以不在乎日渐喧嚣的诗歌场子。终会有那么一天,他诗歌的光芒会把自己照亮。”梁平提出,诗人的创作应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其诗歌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可与信赖,“一个诗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其诗中的情思才可能是真诚的,才能打动读者,赢得读者。”他主张诗人应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因为“语感,在诗歌语言艺术里尤其重要,是最为神奇与精细的技能”。有了良好的语感,诗人才能将自我的精神境界有效地传达出来,其理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他的语言呈现方式与他的精神向度是同构的。”在诗歌创作中,语言的运用,境界的开拓自然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判断一位诗人优秀与否的最根本条件,梁平在此方面也作了精彩阐发。他指出:“一个好的诗人,不仅仅是把字写活,写出色彩,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进入别人不能进入的荒原,在语言中创造思想与情感的‘无人区,让无数种意识形态在诗歌里成为‘可能。”“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是以手中的笔去展现世界的辽阔性、精神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多元性。”这些话语,是对诗歌创作应开拓新的艺术领地、敞现丰富的人文内涵等素质的突出与强调。梁平的上述论述,对于当代诗人如何发展自己的诗歌技艺、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而言,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

诗歌批评的个性

梁平的诗歌批评,是他作为诗歌刊物主编和当代重要诗人对新世纪诗歌现场进行密切跟踪、加以及时而深入反思的成果,这些批评文章,既体现出高屋建瓴的全局意识,又有着不可多得的理论厚度,同时还凸显出独具个性的诗学特征。概括地说,梁平诗歌批评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突出的问题意识、浓郁的诗化色彩、情与理的有机统一等几个方面。

梁平的诗歌批评一般都凸显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它们不是玩弄概念、疏远现场的高谈阔论,也不是浅尝辄止的泛泛之言,而是以某一诗歌现象或诗歌文本为观照起点,从中抽绎出某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诗学问题,加以深入考量和学理阐发。例如,“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以地震为题材的诗歌一时之间像潮水般涌现出来,长期蹲守于诗歌第一线的梁平,自然十分了解当时的境况,他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描述说:“我们在第一时间看到铺天盖地的诗歌以汪洋之势,与各路救援大军会合在一起,亲历、参与和见证了这场举世震惊的人类灾难。没有阶层划分,没有职业划分,没有年龄划分,写诗的人,不写诗的人,几乎都在这个时候以分行的文字把自己的情感集结起来,做了一次蔚为壮观、浩荡的‘集体井喷。”对于这种“集体井喷”的地震诗潮,梁平既从中认识到诗歌在应对灾难时所展示出的文体优势,又从大量充满雷同性和复制性的诗歌文本中发现了地震书写所存在的严峻问题,他认为:“诗歌更重要的承载还应该在废墟上分拣出人性的高尚和卑微、精明与愚昧,把灾难纵深拓展到真正把握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一种生命的高度。”并理性地指出:“灾难对于民族、对于民众究竟有多少心智的检验、思想的震荡和文化心理的改变,我们需要时间去解读。”正因如此,梁平清醒地告诉人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大作品应该在灾难之后。”“灾难之后,我们更加期待诗歌的艺术担当,让诗歌成为这次人类灾难不可磨灭的文学记忆,需要真正具有艺术品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传世之作。”也就是说,地震书写要想真正达到不凡的美学高度,还需要时间的沉淀,还需要在思想上更深隽,在艺术上更精湛,在语言上更成熟,而当时铺天盖地的地震诗显然还未达到这样的理想高度,这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的。再如,很多人都在谈论当代诗歌的生态问题,但诗歌生态究竟包含那些因素,又如何准确评判当下的诗歌生态状况呢?人们对此大都语焉不详。对于当代诗歌生态现状,梁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当下与诗人创作相关的两个平台,即诗歌发表平台,诗歌奖项平台,相应构成了两种诗歌生态:刊物发表平台的生态,诗歌奖项的生态。这两种生态目前多少都存在某些问题,一方面,刊物由于受各方面利诱的影响,已变得复杂起来,“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刊物,现在要做到纯粹都已经很难了”;另一方面,不少诗歌奖项在评奖程序、评奖环节、评委资格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以致其公信力大大降低,对当代诗歌发展不利,“这样长期下去,无疑会对中国诗坛制造很多混乱,很多错觉,它对于读者是一个误区,对得了奖的诗人会产生幻觉,这个幻觉很大,又会有更多的人效仿,这只能伤害到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发现了当代诗歌生态的问题,梁平也相应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即要求诗歌界同行对此保持高度警觉,从我做起,才能促进生态的改善,“我们自己尤其需要警惕,无论写诗,无论搞评论,无论做刊物都是如此。只有这样警惕之后,才能清洁自己,才能真正把诗歌做好。”

梁平是当代诗坛较有影响的优秀诗人,作为诗人,从事诗歌创作才是他的本行,诗歌批评只能算其额外的收获。或许是由于多年诗歌创作的文学经历,梁平的诗歌批评也因此体现着浓郁的诗化色彩,语言优美,情绪激荡,字句之中常常流淌着灵性和光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在梁平的诗歌批评中,形象性言说俯拾即是,比如夸赞青年诗人李永才的诗歌有着“比月光还宁静的抒情”;在为诗人蒋云徽的诗集写序时,他用了“云的眼睛看到风之上的韵”这一诗意盎然的标题;他称马飙诗歌里呈现的“爱”异常繁盛,简直是“像花一样开放”。对于诗人况璃的人生履历的描画,梁平如此道来:“从乡村到城市,从军队到从政,从祖国到异域……况璃一次次穿过时光的锋刃、霜雪,穿过生活的走廊、院落,穿过不同地理的肤色、口音,在风中的背影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那便是他漫长而宽广的精神之旅。”在此不难发现,这段话中使用的很多语词如“锋刃”、“霜雪”、“走廊”、“院落”、“背影”等都是具有鲜明形象性特征的,或者说都是比喻性语汇,借助这些词语的组接,梁平的批评文字因此流溢出令人歆享不尽的艺术韵味来。

梁平的诗歌批评,还体现着情与理有机统一的显著特征。在批评展开的过程中,梁平往往会将感性与理性糅合在一起,既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审美感悟能力,以便能更直观更有效地进入批评对象,又保持着批评家必须具备的理性自觉,从而在感性和理性的最佳配合中,对批评对象进行较为到位的把握和剖析。《与瓷对话:埋伏在釉上的诗意》是对多年来默默坚持写作从不放弃的诗人林裕华的诗集《寻找永恒》的评论,阐释文本之前,梁平首先写下这样的话语:“诗歌顽强地埋伏于所有生命之中,一旦被揭开了遮蔽在上面的尘土,诗意的光芒就像太阳的光芒一样,无所不在,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它的炫目和温暖。”不言而喻,这是充满感性之美的艺术文字。接着梁平又分析诗人歌咏陶瓷的诗歌道:“这么多年,他把对瓷器的爱和对诗歌的爱纠缠在一起,从那些缄默不语的瓷器里抽出了浓郁的诗情,在现代诗意里装饰了远古神奇的釉彩,玩出了只属于林裕华的花样和别致。”这段剖析之语,既洋溢着深情,又饱含着诗理,体现着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在梁平的诗歌批评中,将情与理有机统一在一起的阐释文字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几乎在每一篇诗学论文中都能找见。

总之,梁平的诗歌批评属于典型的诗人型诗歌批评,它们是诗人对当代诗歌现场的及时总结与反馈,行文之中往往充满着比喻性言说的形象话语,可谓是情感与理性相互拥抱、有机融合的结晶。这些批评文字有时或许并不缜密,但它们所散发出的浓郁的诗意气息,却给人带来别样的阅读快感和丰富的诗学启迪。

注释:

①②梁平:《关于网络诗歌的现场指认》,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第7页。

③梁平《启幕:以诗歌的名义》,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④⑥梁平:《诗歌是现代社会的真实版本》,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14页,第214页,212页。

⑤梁平:《诗歌的“可能”,以及“可能”的译码》,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第107页。

⑦⑧⑨⑩梁平:《诗歌:重新找回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1页。

梁平:《王毅:诗歌的精神之旅》,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81页。

梁平:《一代天骄的诗性解读》,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20页,第120页。

梁平:《交融与疼痛:一种有方向的飞翔》,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59页,第159页。

梁平:《陈默:阳光里的忧伤》,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89页。

梁平:《良好的气节与风范2013年中国诗歌印象》,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梁平:《安遇:带着一个句子出门》,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46页,第146页。

梁平:《如此干净的山水,干净的诗》,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52页。

梁平:《陆群:现代都市里的古典情愫》,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90页。

梁平:《云的眼睛看到风之上的韵》,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35页。

梁平:《陈忠村:和诗歌一起穿行在上海的外乡人》,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93页。

梁平:《两个层面的尊重与期待关于抗震救灾诗歌的思考》,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第17页,第19页。

梁平:《也说当下的诗歌生态》,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第38页,第39页。

梁平:《多种地理,一种精神之途》,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页。

梁平:《与瓷对话:埋伏在釉上的诗意》,参见《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78页,第79页。

猜你喜欢
现场本体个性
眼睛是“本体”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