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对福楼拜的中国化继承——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2015-11-22 21:00
剑南文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包法利福楼拜

李劼人对于福楼拜及其作品评价极高,他的“大河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受到福楼拜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蔡大嫂与包法利夫人,得出李劼人小说对福楼拜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批判接受,是中西文化深度融合的表现。

一、李劼人对福楼拜及其作品的评价

李劼人对于福楼拜的评价是极高的:“弗氏的作品,谨严沉重,内容外表,极其调匀,在法国文学史上占一个重要地位,以成就与影响而论,且过于巴尔扎克、乔治桑,即同时并驾之左拉、龚古尔、都德诸氏,亦有不及之处。在百年左右读之亦嶂醒有味,虽百回不厌,实未可以寻常小说视之。”

李劼人对福楼拜笔下人物的描写更是赞赏有加:“那个开药店的老板何麦先生,如果运用到莫里哀的手上,不消说是一个不世出的丑角了;笑了之后呢,便没有问题了。而弗氏则不然,他诚然给了何麦许多可笑的色彩,但我们在开颜之后却能发现那面孔,即在今日,真可找得出这样一个人来,犹之匡超人那样人物。弗氏写法,恰如一位高手画师之描写一个活人的肖像一般。单是这态度,就颇不容易修养了。”

二、李劼人小说对福楼拜的创造性继承

李劼人“大河小说”在法国自然主义的作用下,展现了宏大的社会场景和蓬勃的时代气势,他笔下的一些列女性形象:蔡大嫂、伍大嫂、黄太太,都被人看作是包法利夫人,但其中受到肯定最多的要数《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那么我们就来全面的看看蔡大嫂和包法利夫人这两个文学人物间藕断丝连的关系。

首先,就她们二人相似的方面来说:两个人都出生于中等的佃农家庭,成年后都嫁给了一个不解风情的男人,面对婚外诱惑的时候都选择了背叛自己的丈夫,都对富裕的生活产生向往。

其次,就她们二人不同的方面来说:蔡大嫂生活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所以没有受过文化教育,而包法利夫人则在13岁时就被父亲送到了当时只有法国上流子弟才能读书的聚地;蔡大嫂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来源于韩二奶奶的摆龙门阵,形成的是一种比较务实的性格,而包法利夫人则是在受到书本教育之后,对华丽奢侈的生活形成了幻想;蔡大嫂面对生活困难嫁给先前的仇人顾天成,还能脚踏实地作出趋向于利己的选择,而包法利夫人就显得冲动盲目,忘记了现实,最终走向毁灭。

如此看来,蔡大嫂既是包法利夫人又不是包法利夫人。“是”在于李劼人从法国文学特别是向福楼拜的学习中,才能够客观真实的描述人物形象,不用理想来歪曲人物,不用理念来幻化人物。“不是”在于李劼人文学思想是多样化的,并非唯“法”是尊,他有根深蒂固的地域传承,将个人领会和感受融入去,能够更为明确地展示作家本身的创作倾向,所以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更真是的,是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的。

三、李劼人小说对福楼拜流派的升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李劼人对《包法利夫人》的接受并非单纯的模仿,对福楼拜所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也并非全盘接受,而是在理性地分析福氏作品的文学特点之后,结合中国当时所处社会状况与政治需要并融入传统古典文化中读者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选择地效仿《包法利夫人》。李劼人对这部法国文学名著的接受特点反映了作者在受到“他人”与“自我”特点的双向冲击后产生了介于两者间的“跨文化”文学形式,是中西文化深度融合的表现。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包法利夫人包法利福楼拜
理解一个窝囊废
——谈《包法利夫人》的包法利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楼拜的『笨学生』
莫泊桑拜师
文化隔阂的尴尬:“潘金莲”翻译成英文该咋说
《包法利夫人》与拉波那德的插图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塑造解读
包法利夫人的浪漫之殇
《包法利夫人》中的环境描写
对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惨命运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