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2015-11-22 13:05刘丹青
剑南文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扁平圣经圆形

■刘丹青

一、引论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1927年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说法。扁平人物是指那些“被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为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福斯特,1927,59)。扁平人物会从头到尾坚持一种性格,作者给他赋予了一种鲜明的性格特征,他在作品中会保持一贯的作风。福斯特提出在小说这一特定体裁中,扁平人物自有扁平人物的优点:“一大长处是容易辨认,”(福斯特, 1927, 60)。 而另一大优点便是“他们事后容易为读者所记忆。由于他们不受环境影响。所以始终留在读者心中。”

圆形人物是相对于扁平人物而产生的。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变的,他们的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圆形人物基本特征是: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给人以立体感和丰厚感。

二、《圣经》中扁平人物分析

作为西方文学的一大源流,《圣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许多原型人物都由圣经而来,而这些原型人物通常作为扁平人物出现。他们之所以能以原型出现在各个文学作品当中,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固化的形象,行为模式以及性格已深深的留在读者心中。

《圣经》中最典型的扁平人物要数约伯。约伯是上帝忠实的仆人,他虔诚信仰着上帝,在言行上无可指责。上帝因与撒旦打赌,便将一系列灾难降临到约伯头上,使他先后失去了财富,仆人,子女,健康以及尊荣的社会地位。但无论上帝用何种苦难考验他,约伯只是为自己申辩,却始终没有背弃上帝,虔诚,忍耐和克制是他的特点。突出的扁平人物还有该隐和大利拉。《圣经·创世纪》中记载,该隐从事农耕,弟弟亚伯从事畜牧。该隐因不悦上帝喜爱弟弟的供奉的头胎羔羊而心生嫉妒,杀死了亚伯。《圣经》中对该隐的描述并不多,但一提起该隐,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善妒,残忍,易怒,自私杀人犯,而他的弟弟亚伯则被赋予了虔诚,无私,单纯的性格,成为无辜受害者的形象。他们这种性格特点已经在人们脑海中成型,因此至今也有“该隐的记号”这一典故,用来指残害兄弟的罪恶。而以该隐为原型的人物也通常与谋杀联系在一起。《圣经·士师纪》中,力士参孙生来力大无比,与他敌对的非利士人收买了参孙喜爱的妓女大利拉,大利拉接近参孙,并趁参孙熟睡之时剪掉了他的长头发使参孙的大力消失,参孙最后以悲剧收场。因此,大利拉的形象便是不忠、背叛丈夫的妻子。

上述这些人物在《圣经》中性格单一、稳定并贯穿其一生,行为模式固定,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在整部作品中并没有变化,因此后来演变成某一类人的代名词,他们都是《圣经》中扁平人物的代表。

三、《圣经》中圆形人物分析

《圣经》中有很多圆形人物,他们身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内在性情也有相应的发展历程,从而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性格,甚至善恶一体的多变人格。比如扫罗,年轻时的扫罗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当时以色列的部落联盟松散涣散,腹背受敌,面对异族人的不断侵扰始终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在此危难之际,撒母耳以耶和华神的名义膏立了扫罗,扫罗没有辜负百姓的期望,他率领百姓先后击败了外敌的入侵袭扰,对新生的以色列王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保家卫国,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和自己的三个儿子战死沙场。

尽管扫罗是一名驰骋沙场的英雄,但在处理宗教权力的关系上,他的能力乏善可陈,因而得罪了撒母耳,失去了后者的支持。第一次是在吉甲,扫罗聚集百姓攻击敌人,战事发动前要等撒母耳献祭,可扫罗并未等撒母耳到来便自行献祭,因而惹怒了撒母耳。第二次是耶和华命令扫罗去攻打灭尽亚玛力人并杀死所有的牲畜,但扫罗出于怜悯之心只杀掉了亚玛力的百姓和瘦弱的牲畜。这件事彻底激怒了撒母耳以及耶和华,于是他们弃绝了扫罗,转而膏立大卫。这两件事足以说明,善战的英雄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并不能像对付外敌一样游刃有余,政治上的捉襟见肘使他面临着王位的威胁,因此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老年的扫罗一改往日英雄本色,变成了一个善妒而多疑的昏君。扫罗生性冲动鲁莽,又心胸狭隘、患得患失,作为一个战士,他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个国王,扫罗缺少足够的能力应对内忧外患。他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也不懂权衡各方利弊,更不懂得将贤人为我所用。此时的扫罗像一个幼稚的孩子,喜怒好恶都太形于色。而此后他一次次意图谋杀大卫的行为,不但逼得大卫一再逃亡,也将自己逼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一代英豪晚年昏庸至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圣经》中另一个刻画的出色的圆形人物当属大卫,在《撒母耳记》和《历代志》中,一个性格多重,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跃然纸上,成为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文学人物,我们能看到大卫的性格也具有多重性。

他英勇善战,善于谋略,治国有方。大卫只用了一块石头就击杀了非利士人勇士哥利亚。在扫罗依然为王的时候,大卫就已经开始啸聚山林,有了自己的跟随者,这体现了他极强的笼络人心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不仅如此,在逃亡期间大卫曾有两次机会可以杀死扫罗,但他却以德报怨,放弃了轻取仇敌的机会。等扫罗死后,大卫在犹大受膏作犹大王,然后他先后攻占了耶路撒冷,击败了非利士人,将约柜迎回耶路撒冷,又击败了摩押人、亚扪人。这些举措将以色列民众凝聚在一起,民心所向,自然无往不胜。

文韬武略而又宽容慈悲,大卫的这些性格特质充分满足了读者对于一个英雄的想象和憧憬。但在处理女人的问题上,我们又能看到大卫贪恋女色,阴险狡诈的一面。大卫宫中妻妾成群,但为了占有女子拔示巴,他杀害了她正在前线打仗的丈夫赫人乌利亚,大卫阴险邪恶的一面由此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与那个正直勇猛,宽容正义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

晚年时大卫显露出其昏庸无能的一面,据《列王记 上》记载,大卫最宠爱的儿子之一押沙龙先是杀了兄弟暗嫩,又在暗中结党营私拉拢人心,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可大卫却丝毫未察觉,直至押沙龙羽翼丰满,聚集起自己的人马杀向耶路撒冷,大卫狼狈出逃。即便如此,在决战之时还仍然叮嘱将士们要宽待反叛的儿子。年迈多病的大卫疏于朝政,又致使另一个儿子亚多尼雅再起觊觎之心。老年的大卫经历了两次政治危机,且都是自己的儿子进行叛乱。被亲情所蒙蔽的大卫,失去了政治家的敏锐,面对叛乱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与早年间那个睥睨天下,无往不胜的大卫简直判若两人。

三、结论

区分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并不是为了说明哪种人物塑造方式更优,而是为了更好的剖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圆形人物比较丰满,能反应人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对人物的刻画更真实细腻,使人具体可感。而扁形人物更容易辨认,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需要主次分明,使其相得益彰。因为有了扁平人物的衬托,圆形人物才更显得真实丰满;有了圆形人物的比较,扁平人物的形象特点才更加突出,易于辨认。作为一部神圣的宗教典籍,《圣经》传播福音,传达处世做人之道,并告诫世人要内修心智外修品行。而作为一部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圣经》中的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都成为了后世西方文学重要的素材,许多以此为原型的文学作品相继产生;它对人物的塑造手法和叙述风格,也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扁平圣经圆形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全球治理趋向扁平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冰棒棍书签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