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蔚
·卷首语·
希望工程,点燃失学孩子的梦想
□郑蔚
中国还从来没有一项公益活动,得到民众自发的支持这么广泛、持续的时间这么长久、覆盖的地域这么辽远,而受益的人群又如此众多。
1989年10月27日,希望工程首批资助的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1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迄今为止,受助学生已经多达495万名。
25年前的1990年5月19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大别山区落成。迄今为止,希望工程为农村贫困地区援建了18396所希望小学。
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希望小学,是1990年由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克强亲自选址的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去年的10月28日,金寨县希望小学收到了李克强总理的回信,他在信中说:“希望工程向世人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意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一点,你们学校走出的希望工程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张宗友、‘大眼睛’苏明娟便是最好的例证;尤其可贵的是,希望工程在很短的时间里,汇聚起海内外四面八方的爱心涓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建设社会最富感召力的道德力量。”
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希望工程已累计募集捐款100.72亿元。在全国农村的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7所希望小学。完全可以理解,25年前,当希望工程草创之初,它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是如何从无到有、在摸索和坎坷中如何趔趄前行、逐步完善。但当它像火把一样点燃之后,生活在崇山峻岭和穷乡僻壤里的千千万万个家境贫寒的孩子,就像酷旱中下了场透雨,就像盲人看到了明光!
希望工程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可以重来,今天的人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但要是没有希望工程,社会将要付出怎样的沉重代价,今人绝对无法想象。值得庆幸的是,希望工程没有自满。25年了,希望工程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旭东告诉笔者,从2007年起,希望工程就开始了全面升级:从过去的危房改造,升级为“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倡导社会关爱实施资助干预,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希望工程开始更注重孩子的心灵成长:怎么让山区的农家孩子能看上精彩的电影?怎么让买不起球鞋的孩子驰骋在足球场上?怎么让除了课本再也没有课外书籍的孩子能读到启迪心灵的文史作品?怎么让充满憧憬的眼睛通过互联网看到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怎么让留守儿童能与远方的父母道一声“妈妈、爸爸”……
希望工程面临着种种新的难题和挑战,又当如何应对?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有欢乐的童年,为了让他们能身心健康地走进初中、高中和大学,希望工程已经助力实现捐赠希望工程图书室2万多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5000多套、配备电脑教室和快乐音乐教室各900多个、美术教室300多个,还有8万多名乡村教师走进城市接受培训……
跨进2015年,中国青基会开始实施“希望工程微校计划”,将希望工程落实到乡村小学,乃至教学点,将社会公益力量延伸到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协助当地政府改善薄弱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公平。“希望工程微校计划”,已经划定的资助区域为集中连片的特困区域、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共计1100个县。王旭东说,微校计划要达到的目标是: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吃饭有厨房、睡觉有铺位、学校有厕所、教学有设备;当地的教育部门还将为微校配备合格的教师。
“希望工程”的使命仍未完成,它仍在祖国的高山大川之间延伸。它跨越荒漠与贫瘠,打通期盼和绝望,融化闭塞为通达,让千千万万个农家孩子说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点燃他们过去想也不敢想的梦想。
(相关报道《访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见本期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