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523846) 刘云吹
谈课堂数学交流的策略
广东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523846) 刘云吹
数学交流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指运用数学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接受和表达对数学的认识与情感的一种活动。针对课堂上数学交流存在的“认识不足”“意识谈薄”“组织欠妥”等问题,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交流意识,通过选择有针对性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交流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堂 数学交流 策略
数学交流是一种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活动。一般来说,数学交流是指运用数学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接受和表达对数学的认识与情感的一种活动。数学交流作为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被多数一线教师所接受。然而,我觉得这一重要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仍运用不够、创新拓展迟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对数学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二,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淡薄;第三,数学课堂的评价交流单向化。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课堂数学交流提出以下对策。
选择有针对性的交流主题,既是促进课堂数学交流的核心,又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在选取交流的主题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交流主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堂数学交流主题的设计与选择,应当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例如,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教师认为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会易于理解小数乘法,但学生又无法说出式子“0.7×1.2○1.2×0.7”是相等关系,而这个环节却是学习新知的重要转折点。如果教师考虑到学生对知识“回生”慢,不立即让学生判断大小,而是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过程去发现这两道算式的大小关系,就不会出现学生认为不相等的结果了。因此,交流主题的设计与选择,要站在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经验、能力意识等角度去考虑。
2.交流主题要具有挑战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交流主题过于简单而没有思考价值,就不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影响学生的发展。设计挑战性的交流主题,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及发展水平,从而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为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我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活动:“一次性拿哪些材料,正好能拼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我给每组学生配有不同颜色的小棒以及连接小棒的接头,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在搭建长方体的框架前,我要求学生拿出材料后封好袋口,并给了二次搭建长方体框架的机会。在学生搭建过程中,我抓住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如“我发现你们这一组开始用蓝色的小棒,后来又调整了,是吗?能说说为什么吗”等,让学生对长方体棱的特征理解得更深入。
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数学交流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交流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行为参与的交流是在被动条件下完成的,有效性的交流要内化成认知与情感投入的自觉行为,变成思维参与的交流。
例如,教学“平行与垂直”一课时,当学生画出互相垂直的蓝线与红线的图形时,我以“蓝线和红线之间的关系,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吗”这个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当有学生回答“蓝线和红线相互垂直”时,我又以“有没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更有意思的是,当我和学生刚刚得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一结论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我在前面的黑板上画一条水平的线,在后面的黑板上画一条竖线,那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吗?”我以“谁能回答他的问题”这一开放且具有挑战性的追问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随即又以“有没有道理”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辩论,从而将课堂交流推向高潮。正当学生争执不下时,我以“到底是不是同一条直线呢”这一追问自然地接过话题,并通过几个问题,提醒学生反思思维过程的前后,引导学生自悟“要在同一平面上”这个必要条件,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交流的过程就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图表语言和文字语言三种。不同的数学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语言的互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比一比”一课时,我按以下步骤组织学生交流:第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图形语言。
课本中的例题是对实物数量多少的比较,我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右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猴子有几只?”“香蕉有几条?”……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悟到图形语言表达的题意:猴子有3只,香蕉有2条。
第二步,指导学生将图形语言译成文字语言。
在学生比较后,我引导他们用文字语言口述比较的结果,即“3只猴子比2条香蕉多”或者“2条香蕉比3只猴子少”。
第三步,指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
在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符号语言。如3>2,读作3大于2;2<3,读作2小于3。
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与思维的发展,与教师的评价是分不开的。教师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自信和快乐,能激发学生更爱思考、交流与学习。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数学书表面、桌面等的周长,知道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就是对应实物表面的周长。然后,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宽,怎样求周长?”学生方法如下:第一,把四条边相加;第二,把两条长加两条宽;第三,长加宽乘2,即长+宽×2;第四,先求长加宽的和,再乘2。虽然教师发现学生的第三种方法是错误的,但并不急于评价,而是把这个问题重新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检验这四种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检验与交流,发现第三种方法只求了长方形的三条边,而长方形的周长有四条边,所以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在这样的延迟评价中,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经历不断尝试修正获得正确结果的过程,又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时要学会等待,在提出一个问题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因为充分的思考如“有本之木,有源之水”。这样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会有更完整的回答,会更有成功感,从而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堂学习更深入、课堂交流更广泛。
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教师设计的前置性作业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求圆柱的体积,它的已知条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由于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想法超出教师的预料:第一,底面积和高;第二,底面半径和高;第三,底面直径和高;第四,底面周长和高;第五,侧面积和高;第六,侧面积和底面周长。由于这六种情况都是学生自己动脑花时间探究到的,学生能很快熟练运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了本课学习的知识。这样教学,既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策略的指导,大力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和修正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责编 杜 华)
G623.5
A
1007-9068(2015)0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