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2015-11-20 14:45武金锁王艳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大学英语策略

武金锁++王艳

摘 要: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认知语言学建立在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式上。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意义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语言学习不再是语言规则学习,而是以语言范例为基础,要掌握语言构式而成的语言知识网络。因此,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侧重语言意义与语言构式教学。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大学英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1-0007-02

作为研究语言的一种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建立在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式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注意到,认知语言学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Langacker(1986)指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英语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的角度,对英语语言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全面、客观、合理的解释和分析。恰恰基于此,该理论对英语语言学习和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1]。Langacker(2008)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提出三条语言学习基本原则:(1)语言的本质是其符号性,为此意义应成为语言学习的中心。(2)语法也有意义。(3)语言的本质是基于使用,语言构式知识来源于对语言的使用[2]。

一、语言的核心是意义

依托皮亚杰体验哲学,以基于使用的语言模型理论为基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是基于人类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因此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对语言的研究更侧重于人的主观性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强调语言意义是人类认知的产物,源自于人类涉身体验客观世界,受到社会和文化认知发展的制约。基于此,语言的研究和学习应以意义为核心。词义的确定必须参照具有百科性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识解(construal)方式。概念形成根植于普遍涉身体验(bodily experience),特别是空间体验。

通过对运动事件的语言表征研究,Talmy(2000)根据表达事件的方式,将英语定义为卫星框架语言,这类语言往往表达运动事件时,动词一般编码运动+方式,而路径或目的信息则由一个“卫星”,如介词短语或状语表达[3]。如:

The bottle floated into the cave.

在英语中,瓶子的路径由介词“into”表达,运动的方式由动词”float” 表达;再如I ran through the field,动词run融合了关于运动和方式的信息,介词短语through the field表示了路径。

对于英语,作为卫星框架语言在表达运动事件时所特有的特点,可以进一步证实介词短语及如在动词短语中的介词在英语语言构建和表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要想正确地使用语言,深入探究介词的意义与使用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英语介词及其在动词短语和其他短语构式中的使用看似具有很强的规约化程度,但是当我们通过空间意象隐喻,通过水平和垂直空间意象图式以及对运动路径的表示来探究介词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其所表征的概念和意义。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介词讲解及在动词短语中的使用方面训练,无论是对于初级者,还是中、高级语言学习者都是必要的。

可见,一个全面细致的意义构建过程不仅需要词汇资源,更需要依赖于我们所掌握词汇的心理资源,即其所涉及的语义框架、百科知识等。因此,深刻理解词汇所具有的意义丰富性和使用的灵活性应该成为有效外语教学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较高级语言学习者来讲,更是如此。

二、语法意义与基于使用的构式教学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用于储存和处理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constructions)。与基于使用的语言模型结合起来,那么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就不再是规则学习,而是要逐渐掌握成千上万的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抽象出以频率为导向的语言规律(Ellis,2008)[4]。因此,认知语言框架下,语法是由构式构成的,同词汇构式一样具有意义。最重要的是语言使用影响语言规则,这与二语教学有着特别的相关性。

(一)语法也有意义

当我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重新审视语法时,随之而来是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意义上对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特别在大学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一点:语法是为说话人传达意义服务的。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个体对同一情境识解方式的不同才会选择不同的词条和语法结构。所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是引导学生去探讨和体验不同情境下,怎样才能更加准确,得体地传达交际意图和思想。如下面这两句:

a.This road is winding through the mountains. [local view]

b.This road winds through the mountains. [global view]

a句进行时体现了局部视角,表达了沿路行进时的描述,表明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山间穿行的画面,而b句一般现在时的使用体现了道路和山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完型。一般现在时的使用体现了随时间的推移两者关系的稳定性,如同在审视一幅地图。

通过这个例子的讲解可以看出,不同语法的运用体现了对相同情境不同视角的识解,通过以上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识解的普遍重要性在于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蕴含于所描述情境的客观事实,而关键在于这个情境将如何被说话者主观识解,角度不同,凸显不同的主体,如:

a. John pushed the door open.

b. The door was pushed opened by John

传统的语言学会强调被动语态是从主动语言转变而来了,但当我们从通过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来识解相同的情境时,可以充分体现叙述者所选择的不同空间视角,a句可以理解为叙述者与John都位于门的同一侧,而b句描述了叙述者位于房间内,John从外边接近这样一场景。

(二)基于使用的构式教学

基于使用模型理论的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语法被看作为由构式构成的清单,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小到一个词,一个语素,大到一个句式都可以称之为构式,是人们在过往语言经历中建立的、约定俗成的语言意义,形式、功能之间的匹配,并储存在复杂的语言知识网络。在语言学习中,构式是作为一个整体被记忆和提取的。语言教师能够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理解构式才是语法形式的体现,教师才能够认识到学习者在能够成功地进行处理和产出语言之前,究竟应该学到和掌握什么?既不是单个的词,也不是乏味的语言条条框框,而是在具体情境中,体现语言形式、意义,及潜在的交际功能,或者说集语义知识和语用知识为一体的构式。因此,融入交际教学和任务教学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构式学习应成为一个重要环节,正如Achard(2004)指出,将语言学习者置身于具体事例发生的情境,这对学习者来讲是最受益的[5]。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讲说话者所选择的构式同其意欲识解的事件匹配起来(因此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构式的意义),以交际为导向参与到语言的有效使用中。

在认知视角下,语言学习是基于语言使用的范例学习体系,所以语言学习是受输入驱动的,源于所接触、经历的语言范例(Bybee,2006)[6]。也就说,在学生在进行创造性语言输出之前,教师有责任就相关构式、语言规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这是因为每一个规约化的语言规则都由其概念和认知驱动,每一个语法化要素都有其语义含义。

大学课堂英语的关系从句构式的学习和练习就应使其置身于语言使用和交际的目的来进一步掌此握构式,如利用PPT,通过范例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描述,或将文本中的关系从句构式作为原型范例,或者将关系从句构式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填空训练。

1.The woman did not give her name.

2.People often see mirages.

3.Sometimes, our brain misunderstands the message.

4.Many experiments are very well known.

5.Usually the things are the biggest and brightest things.

a.who phoned last night

b.who travel in deserts

c.which come from our eyes

d.which test perception

e.which we notice first

通过上面反复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关系从句构式在形式与意义、功能之间建立起映射关系,让学生的内隐学习机制发挥作用。每一次练习,此构式的表征强度就会加强,从而增强了其在知识库中的固着度。

再如在听说教学中,构式教学同样具有有效性。在口语教学话题导入环节,构式教学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与话题相关的真实预料输入,这些真实的与话题相关的预料将在学生口语表达时起到有效的支撑辅助作用,从而避免了学生在语言输出时无法从记忆库中有效提取信息,造成其在口语表达时的语言支离破碎,无法清晰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如在谈及压力话题时,教师若能在话题导入环节为学生提供下列构式:relax/ease ones mind relieve/eliminate/alleviate stress a nervous breakdown mood swings push someone to the breaking point lift ones spirit life pressure be under a lot of stress be upset/down/depressed find outlets for stressful times.那么教师就在帮助学生构建与该话题相关的语义框架网络,换句话讲,就是构式网络,从而可以大大增加学生语言输出时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在听说课堂中学生所接触到的资料都是地道的日常交际情境,若能对这些资料在听说练习之后,同样引导学生关注在特定的情境中英语本族人是如何表达其交际意图的,如在谈论时尚这个话题时,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构式,提供相应的例句如:

I dont see the point of following the trend.

Whats the point of doing this again and again?

There is no point persuading her to change her mind, for she has decided to marry Tim.

This style is really a good look on you.

This shirt is really a good look on you.

Its no wonder that following fashion means wasting a lot of money.

You have traveled almost all the world; its no wonder that you are so experienced and sophisticated.

目的就是通过关注和练习,增强这些程式化的构式在学习者大脑记忆中的固着度和语言输出时的可及性。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语言学习中构式是作为一个整体被记忆和提取的。可以说,只有当语言教师能够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理解构式才是语法形式的体现,教师才能够认识到在学习者能够成功地进行处理和产出语言之前,学习者究竟应该学到和掌握是在具体情境中,体现语言形式,意义,及潜在的交际功能,或者说集语义知识和语用知识为一体的构式。因此,融入交际教学和任务教学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构式的教与学应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当我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重新来审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每一位外语教师也必须要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重心。Ellis(2002) 指出显性语言教学其教学效果明显,并具有持续性,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课堂教学应以语言交际为导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目标语语料输入,同时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使用和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语言形式和意义,功能之间建立起匹配关系[7];换句话讲,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在特定的情境,或用法事件中应该用怎样的构式或语言结构去表征,通过有意义的以交际为目的的反复练习,促使学生的隐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中介语系统向着目标语方向发展,增强学生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Abstract motion[M].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2,1986:455-471.

[2]Langacker,R.W.Cognitive Grammar as a basis for

language instruction.In Robinson,P & Ellis,N

(EDs),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Routle-

dge,2008:66-88.

[3]Talmy,L.(a).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J].

Volume 1:Concept-structuring systems.Cambridge,

MA:MIT Press,2000.

[4]Ellis,N.C.Usage-based and form-focuse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associative learning of constr-

uctions,learned attention,and the limited L2.

In Robinson,P & Ellis,N(EDs),Handbook of Cogni-

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New York,Routledge,2008:372-405.

[5]Achard,M..Grammatical instruction in the natural

approach:A cognitive grammar view.In M.Achard

and S.Niemeier(Eds.),Cognitive linguistics,sec-

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Studi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2004:

165-194.

[6]Bybee,J.Frequency of us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6.

[7]Ellis,N.C.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acquis-

ition: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24,

2002:143-188.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大学英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