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园诗创作浅谈

2015-11-20 09:45陈亚萍
东坡赤壁诗词 2015年6期
关键词:田园诗诗词创作

陈亚萍

随着三农政策的不断深入民心,创作田园诗的热潮日益兴盛。几年来,《东坡赤壁诗词》推出的田园诗赛,亦是有声有色,获得了诗词界的一致好评。在这样的热潮中我也习作了一些田园诗词。但由于我是诗坛的一名“新兵”,虽然自幼爱好古典诗词,但真正学习诗词还是从退休后才开始的;再加上我生长在城镇,没有多少农村生活的体验。虽然先后写过一些田园诗词,但我所创作的田园诗还是比较稚嫩,未必能充分表现出田园的生活气息、生动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尽管如此,我还是有一些创作体会,在此作一点交流。

一、勤于观察,善于发现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文学艺术有所作为的广阔天地。近几年党中央关注“三农”多个文件的颁布,党和政府恩泽田园,政惠“三农”,广袤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村容村貌、公路交通,还是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代有知识、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时而生,这些都为我们新田园诗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素材库。

有了素材不一定就有诗,作为一个诗词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有心人,用新的审美视角,到广大的农村去观察生活,发现蕴藏在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美,美好的景,美好的物,美好的事,美好的人。所以,当我想提笔涉农,也就是涉及田园诗这个题材时,首先一课就是到广大农村中去,去观察,去发现。例如,垅坪水库,40多年前作为“知青”的我曾经“上山下乡”在这里呆了六年之久。退休后,应当年老同事的邀请,故地重游。看到了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真是百感交集。一望无边的水库,像一面硕大的明镜,镶嵌在群山之中,巍巍大坝锁住了蛟龙,高高大闸挡住了狂涛,水面波光潋滟,锦鳞腾跃,清流滋润着田垄,秀水辉映着红霞……三首《忆江南·垅坪水库》跃于纸上:“垅坪美,明镜落山中。大闸巍巍连丽日,长堤凛凛挡狂洪。秀水映霞红。垅坪美,巨坝锁蛟龙。碧浪摇风鲢鲤跃,清流润垄稻棉丰。纵目兴无穷。垅坪美,常在梦萦中。水利情缘终未了,朋侪相聚酒尤浓。同盼再相逢。”——这是对人文景观美的发现。

又如,龙感湖湿地,被誉为“中国白头鹤之乡”,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之地,也是湖北省唯一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年冬日,有幸来到龙感湖采风,亲眼目睹了这里的“人禽共留”的景观。我用一首五律《冬日龙感湖湿地观鸟》记录了这次的观赏:“雷池芳草绿,胜概醒双眸。白鹤成群舞,天鹅结伴游。鹭鸶音娓娓,青鹬影悠悠。秀美原生态,人禽喜共留。”——这是对自然生态美的发现。

再如,2014年,我来到20年前下派乡镇工作的住点村,看到了再不是旧模样的村庄,而是“别墅琼楼映绿林,花红百鸟鸣”的景象。一群“种田人”、“养鱼人”的富足的生活和洋溢在脸上、眉梢的笑容,还有好客的村民们拿出自酿的糯米酒,和新采摘的瓜果,还有湖水煮的湖鱼宴客,令人顿生感慨。回来后,《长相思·重访徐郁村》酝酿成熟:“风一程,雨一程,乘兴重回徐郁村。情浓不待晴。人也新,貌也新,别墅琼楼映绿林,花红百鸟鸣。”“探乡亲,访乡亲,畅叙依依别后情。茶浓果满盘。 种田人,养鱼人,政惠三农乐富盈,宴宾家酿醇”。——这是对农人风貌美的发现。

总之,勤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是写好田园诗词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精心构思,优雅表达

写的素材有了,但是怎样才能写好,写美,写得精彩?应该是广大诗人不得不思考的深层次问题,至于像我这样的诗词写作新手,没有倚马可待的捷才,有的只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蛮劲,所以,在这方面更得多下功夫,下苦功夫,下硬功夫。每当得到可写的诗题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是写成诗还是写成词?是全景铺展还是细节雕琢?然后根据素材精心构思,确定恰当的表达形式和手法,最后进入创作。

本人体会到,一些生活浪花、灵感碎片,宜乎写成绝句。如玫瑰谷观花,发现美丽的玫瑰浑身长着刺,忽然想到人,想到一些女子,看起来她们是那么的矜持,那么的不易接近,细想一下,恐怕是因为她们内心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与玫瑰以刺保护自己多么相似,于是,“有情却又似无情,带刺娇姿难近亲。不是心高生性傲,恐逢轻薄摘花人”,七言绝句由此生成,即物生感,感物交融,自觉不失为寓情于物的较为精巧的小制作。

那些立体式画面、深层次景深,宜乎用律诗或中长调来写。如,《蔡山镇采风感吟》:“寻幽觅胜蔡山行,一路秋光耀眼明。波载渔舟掀碧浪,机收稻谷吐黄金。琼花夹道香车过,玉树临风笑语盈。科技兴农成效显,文明古镇日蒸蒸。”因为要反映的是一个镇的整体面貌,需要使用广角镜头,捕捉最具代表性的意象,高度概括,以点带面,所以只有律诗或词的中长调能担此重任。此诗首联“寻幽觅胜”总领下文,颔联和颈联紧扣“幽”“胜”二字展开描写,既有渔人捕鱼、机器割稻的繁忙景象,也有琼花夹道、玉树临风的静态美景,一幅动静相宜、远近结合的优美的水乡秋景图,自认为勾勒得还是比较完整。

有些咏物篇宜乎写细写深,写出事物的特征,以表达某种寄托。如,《青莲颂》:“乐恋平湖望碧空,婆娑弄影沐薰风。绝无媚骨亭亭立,独有清芬絮絮浓。圆叶才舒云外绿,嬌花又向日边红。素心蕙质离尘俗,出自污泥未染容。”此诗从节操、清芬、绿叶、红花等侧面,充分描绘了青莲之美,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风范便诗化成眼前这可视可闻可触可摸的青莲了,化抽象为具体,让形象说话,以美感动人,我觉得这就是优雅的表达。此首诗2013年在全国“莲花颂”中华主题文化创作邀请赛中荣获银奖,并录入《莲花颂典(北京)》。

三、反复推敲,力臻完善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写诗特别重视推敲,好多诗都是经过无数次修改才定下来的。我有一种习惯,每首诗完成初稿后,总要搁置几天,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现手法诸多方面反复权衡、斟酌、推敲,进行多次修改,然后定稿出炉。如,《西江月·冬日蔬菜大棚》:“户外寒风凛凛,棚中暖气融融。新鲜蔬菜郁葱葱,瓜豆争长比重。供应超前出货,营销上网成功。人装车载又年丰,圆了发财好梦。”这首词初稿只是客观地描写大棚蔬菜的生长概况,比较平面化,缺少特点,也缺少趣味性。修改稿注意从大棚蔬菜反季节生产这一特点起笔,通过“户外”“棚中”气温上的对比,较准确地突出此特点;继以“瓜豆争长比重”一拟人句,突出大棚生产促进作物更好更快生长的科学性,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然后从生产后的“超前”“供应”“上网”“营销”,体现大棚蔬菜生产的优越性,卖得早,价格高,赚得自然就多;最后“圆了发财好梦”的结句就水到渠成地推出。全词脉络分明,层层推进,意脉缜密,且对仗较工稳,用语较生动,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

再如,2013年秋,我随全市女诗人代表一行,在东坡女子诗社的组织带领下,到“中国白菊之乡”——麻城福田河进行了一次采风活动。秋风送爽,白菊的海洋一望无边,清香朴鼻。看到如此景象,不禁为之惊叹,一首七律即兴而成。《福田河采风赏菊》:“深秋十月访山乡,百里花田菊正芳。铁骨金身披夜露,丰枝嫩蕊沐朝阳。天光已逊三分色,地丽还输一段香。今日吟坛邀姐妹,同来激赏竞诗章。”其实,这首诗前后作过多次修改,最后定成此稿。初稿把陶渊明、李清照都拉了进来,以为用典会使诗更有内涵,颈联“陶潜觅句篱边影,清照擒词帘畔香”,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写的。可是后来想到,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李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通过描述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独的心情,两诗的意境和情感都与这首诗不相契合,有它的窜入,反而对整首诗的主旨和意境有所损害。于是决定修改,直接对福田河白菊正面描写,使主题集中,意象鲜明、凸显,故有“天光已逊三分色,地丽还输一段香”之句,其实这也是化用了宋·卢梅坡的《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只是更加夸张罢了。有了这两句,白菊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经过数次打磨,现在读起来,觉得结构上,起、承、转、合衔接自然,意象上,色、香、形、神刻画生动,自己也常常把玩再三,爱不释手。

以上所谈体会,其实并不局限于田园诗创作,任何题材的写作都适合,实际上我也都是这么做的。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创作,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有做不完的事情,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摆在我今后日子里的重要任务。愿在各级诗词组织的带动帮助下,刻苦努力,写出更多不负时代、不负读者的好作品。

猜你喜欢
田园诗诗词创作
诗词书法作品
Jazz
田园诗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