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校未就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探析

2015-11-20 09:13李玉荣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离校就业指导毕业生

李玉荣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离校未就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探析

李玉荣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动态跟踪管理是掌握离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的关键,也是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的基础。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主要原因集中在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人才需求,毕业生期望值过高等四个方面。毕业生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高校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高校人社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国家要加大力度,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就业指导

在当前形势下,经济结构逐步在转型,搞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我国当前社会就业工作中重中之重。要学校、学生自身、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协同解决。由于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增加。大学的就业问题也成力社会、高校、家庭关注的问题。2014年安徽省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0.12%,高职专科就业率为90.02%。2015年毕业生将达到749人,将会有一定的数量毕业生离校后不能及时就业。因此,搞好就业指导,实行高校、政府、企业协调服务,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找到合适岗位,对发挥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作用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离校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及现状分析

通过对本地区的2014和2015届200名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离校未就业的主要原因,既有高校的原因,也有学生本身的原因;既有政府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还有家庭的原因。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情况如下:

?

?

依据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专业成绩与专业能力原因、就业地区要求及自身期望值过高和缺乏职业指导等因素突出,导致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有差距

一方面表现在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企业需求。另一方面有相当比例的高校,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且理论教学没有能够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造成大多学生理论学不好,实践学得少,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还有很多学校一味地增加招生专业,而该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师的师资力量不足,有的专业根本没有和市场需求结合,导致缺乏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对口性。结果是使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二)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以前有所降低

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学业水平有所降低。许多高校的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就业面试、应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竞争的技能、技巧;另有相当多的未就业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就业形势,自己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90后的年轻人,大部分很少经历挫折,缺乏吃苦精神,眼高手低,抗挫折能力不强,面对理想职业与就业岗位的差距,产生失落感,与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三)毕业生较高的期望值与企业的相关需求存在差距

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较高,吃苦精神不够。对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求较高,薪资水平也要求较高,不愿到工作环境较差的工作一线加强锻炼。而许多用人单位要求招聘的人员首先到生产一线锻炼或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供需之间的矛盾导致许多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

(四)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缺失,就业指导工作的延续性不够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离校未就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主动和学校联系的较少,因学生在离校后大多数更换联系电话,许多学校的辅导员也未能和学生沟通并及时留下新的联系方式,从而使学校和学生失去联系。另外,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延续性不够,通过对近几年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多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的服务工作主要由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援助,而高校的就业指导未能及时得到继续进行,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从主管部门和院系乃至辅导员都没有能够重视这些毕业生,很少有人去真正关注这些学生,总认为学生毕业离校了,与学校关系不大了。不能及时向学生进行就业择业方面的指导以及提供对口的就业信息,从而导致这一批未就业的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二、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本人、高校、政府、社会相关部门等相互联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一)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解决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问题关键是在于帮助他们及时地转变就业观念,做到先就业再择业。作为职业指导人员首先要从关心学生入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价值观。未就业毕业生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在学好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的学习,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如参加学校的职业规划大赛、就业协会的活动。了解当前的国家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学会求职简历的撰写,学习求职技巧,如面试技巧,穿着礼仪,交流技巧等。逐步培养自身的求职技能,做好求职的心理准备,为自己的充分就业做好准备。

2、分析形势,认清自我。未就业毕业生要了解社会需求状况,准确地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观,做到先就业后择业。通过学校、政府就业相关部门、网站等多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认真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求职择业。当前,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人才流动日趋频繁,未就业毕业生应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多渠道创业的观念,尽快成功就业。

3、自我准备,提升就业能力。首先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毕业生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逐步提升用人单位对专业能力的需求。另外要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未就业毕业生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习等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我素质,增强就业的综合实力。

(二)切实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高校要和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社会服务机构加强密切联系,充分协作,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跟踪管理,切实保证服务的连续性。特别是高校要与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继续保持联系,加强信息统计。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制登记,建立台账,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提供必要的就业帮扶。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高校应及时将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的毕业生相关信息提供给当地人社部门,以便就业服务能够有效的连续。

(三)高校、人社及相关服务机构应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做好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校应首当其一。大多数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首先把母校当作寻求援助的主体,因此,高校要及时更新就业网站,发布就业信息,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干部的作用,通过网络、微信、QQ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指导的相关内容及就业招聘信息,使学生能及时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同时,高校要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相关联系信息提供给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高校提供的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协调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加强服务观念,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宣传就业促进计划内容,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对中小企业新招收的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企业职工培训补贴、贷款、社会保险补贴、企业发展资金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人社部门与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开发区及相关企业进行对接,及时收集未就业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就业信息。对进行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公共人才服务机构要主动帮助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树立就业观念、确立求职方向,主动向大学生宣讲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情况,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能力。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本着“重点关注、重点推荐、跟踪服务”的原则,积极为他们提供求职技巧的指导和合适的工作岗位信息。

(四)大力扶持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自主创业

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当前国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采取的新的模式。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国家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创业培训、注册登记、锐费减免、小额贷款,让学生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发挥国家政策促进自主创业的作用。高校要和当地人社等相关部门配合,把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未就业的毕业生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共同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做到信息公开化、程序透明化和简单化。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系列服务。促进创新创业模式的发展和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搞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占比例较小,但这一批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质量,反映着政府相关部门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关系着毕业生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高校、政府和社会要树立“离校不断线,服务不间断”的理念,加强协作和联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等服务工作,建立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

[1]庄一民,李淑娥.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需求实证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2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李文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3,(31).

G647

A

1671-5993(2015)04-0013-03

2015-09-01

李玉荣(1973-),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政工师。

猜你喜欢
离校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