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璇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湖北 武汉 430023)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8倍,且两病并发的痰菌阳性率高达72.3%,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1,2〕。糖尿病控制不佳可影响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而肺结核未及时治愈也可以加重糖代谢紊乱,两者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既往研究〔3〕证实,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扩增减少,主要表现为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多,CD4+/CD8+细胞比例降低,提示其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胸腺肽α1是胸腺激素中活性最强的组分,具有胸腺肽第Ⅴ组分的所有免疫活性,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与提高具有促进作用〔4〕。本文观察降血糖基础治疗和抗结核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部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联用胸腺肽α1治疗的效果。
1.1一般资料 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4例,肺结核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1年修订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5〕,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经修改的1985年WHO标准〔6〕。根据病史、胸部CT、痰涂片阳性、血糖等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肝、肾及血液、免疫系统疾病;无其他慢性全身性疾病;最近3个月内未使用改善免疫力的药物。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男30例,女24例;年龄60~75岁,平均(66.73±10.15)岁;病程2~12年,平均(4.95±3.41)年。随机分成两组各27例。两组例数、性别比、年龄及病程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宣教、运动、饮食等基础治疗,均采用正规胰岛素治疗,控制不佳者加用口服降糖药,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0 mmol/L以下。肺结核采用两阶段疗法,即强化阶段和巩固阶段。对于初治患者,采用2S(E)HRZ/4HR化疗方案(S为链霉素,E为乙胺丁醇,H为异烟肼,Z为吡嗪酰胺,R为利福平);复治患者,采用2SHRZE/1HRZE/5HRE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迈普新,成都地奥集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6 mg,2次/w皮下注射,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两组每月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胸部CT检查,观察病灶吸收、痰菌转阴(以连续2个月痰菌阴性不再复阳为阴转)、空洞吸收情况及发热和咳嗽好转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疗效判定。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比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基本生命体征、三大常规和肝肾功能等,记录所有不良反应事件及相应处理措施。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修订的标准进行疗效判定〔5〕。显效:肺内病变吸收1/2及以上者,空洞缩小;有效:肺内病变吸收不足1/2,空洞缩小;无效:病灶无改变或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vs.37.04%),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0%vs.18.52%),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0%vs.81.48%)(均P<0.05)。
2.2临床症状比较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空洞吸收、发热和咳嗽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检测 两组治疗前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NK细胞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与NK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CD8+细胞比例均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n(%),n=2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比较(x ± s,n=27)
2.4IgA、IgG、IgM检测 两组治疗前血清IgA、IgG和IgM水平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IgA与IgM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gA、G、M水平比较(x ± s,n=27)
2.5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头晕1例,胃肠道反应2例;观察组胃肠道反应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均未停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χ2=0.604,P>0.05),治疗前后大小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比例较高,且多伴有空洞,排菌量大,传染性强,单纯抗结核效果欠佳,而长期使用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可使患者糖耐量降低,影响糖代谢,可能出现低血糖、视神经炎等不良反应,影响疗效发挥,加速病情发展及恶化〔7〕。
研究表明,糖尿病易合并肺结核有重要的免疫学基础,糖尿病为消耗性疾患,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抗体和补体生成减少,机体免疫力低下;而肺结核的免疫反应是以T淋巴细胞为主介导的细胞免疫,多种T淋巴细胞参与此过程。CD4+T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辅助诱导功能,致敏后可诱导巨噬细胞增殖,继而吞噬结核杆菌;CD8+T细胞可通过释放可溶性抑制因子来发挥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水平。研究〔3,8〕证实,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即与同龄健康者相比,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多,CD4+/CD8+比值倒置,且NK细胞水平也低于健康对照组。B细胞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主要通过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免疫功能,IgA、IgG、IgM含量是反映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免疫干预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胸腺肽α1是一种小分子多肽类激素,来源为小牛胸腺组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使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形成直接相关,也可以增强循环血中成熟T细胞的功能,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NK细胞对抗原或易感染细胞的反应〔9〕。因此,胸腺肽α1是一种细胞免疫增强剂,在临床研究中已用于治疗多种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如肺癌、乙型肝炎、白血病及肝癌等,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卢经伟等〔10〕报道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显著,痰菌转阴率高。刘建春等〔11〕也证实,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基础上,抗结核治疗中加用胸腺肽注射液能提高细胞免疫水平,加快空洞闭合、痰菌阴转与病灶吸收。
综上,胸腺肽α1可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1 舒正菊.糖尿病继发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末期痰菌阳性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121-2.
2 邝浩斌,谭守勇,覃红娟,等.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3-5.
3 周静娣.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1):53-4.
4 Shao C,Tian G,Huang Y,et al.Thymosin alpha-1-transformed Bifidobacterium promotes 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aturation in mice by oral administration〔J〕.Int Immunopharmacol,2013;15(3):646-53.
5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4.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iabetes mellitus:report of a WHO study group〔J〕.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1985;727:1-113.
7 牛红雷,李升锦.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J〕.医学综述,2011;17(8):1187-9.
8 赵慧强,田 光,张宝和.糖尿病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J〕.转化医学杂志,2013;2(4):222-4.
9 张久聪,董 茜,邵 彬.胸腺肽α1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22(4):547-9.
10 卢经伟,邹 彦.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61-2.
11 刘建春,杜敬华,王晓军,等.胸腺肽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0):1838-4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