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改进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并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
■胡蝶
高校音乐欣赏课主要是对中外各种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与比较,教会大学生们怎样欣赏音乐,在体验音乐之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首先提出当前高校音乐欣赏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阐述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综合的理念与要求,最后讨论培养学生跨学科探究学习音乐的能力。
音乐欣赏 跨学科 探究学习
我国教育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被要求全面提高。”音乐欣赏课在高等教育中属于基础学科,用音乐传递情感与思想,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鉴赏,创造等能力。音乐欣赏课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音乐欣赏被称作是一种审美活动,由低至高经历三个层次,第一是“官能的欣赏”:只满足于音乐的悦耳,这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第二是“情感的体验”:即带着感情色彩去体验与感受音乐;第三是“理智的欣赏”:这是音乐欣赏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学会用专业的音乐知识去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表现技法和结构形式等。音乐欣赏课在高校课程中还是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喜爱的,学生们也通过对中外音乐经典作品的欣赏与比较,开拓视野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与风俗,用听觉来感受与欣赏音乐,达到精神的愉悦。那么,如何让高校音乐欣赏课课堂更生动与活泼?
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大学生的音乐背景差距非常大,学生们来源于全国各地,一些相对边远地区的学生音乐基础非常薄弱,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器乐基础,音乐教师很难对课堂里的学生展开同水平同步教学,特别是涉及到和声,曲式曲调分析等专业的音乐知识内容时,学生很难接受,导致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以教师介绍音乐作品,学生被动地进行欣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大大忽视了学生欣赏音乐的主动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的枯燥;被选取欣赏的作品往往都相对比较陈旧,与现今流行和令大众喜爱的作品有一些脱节,很难吸引现今90后的学生的热情。可见,当前的音乐欣赏课还需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以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体现素质教育中音乐欣赏课的作用。
对于音乐学科的跨学科学习理念已被众多音乐教育者所讨论。大体而言,音乐与其姐妹艺术如文学,舞蹈,影视,绘画,雕塑等相结合,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强调以音乐为主,其他为辅;文化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举一个例子:音乐欣赏课中老师讲解《渔光曲》片段时,老师同样需要向学生介绍同名电影作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是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各种相关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了解音乐,在老师的指引下学会音乐欣赏的步骤,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只聆听音乐;音乐欣赏需要多维的视角,要求多元文化的知识,由此可见,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也是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一步,让学生在理解世界各国音乐同时也了解世界文化,世界历史和各国文化风俗;音乐欣赏结合“视觉”与“听觉”,这就需要老师同样加强自身文化的积淀,建立与时俱进的音乐文化的观念,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死板的只按照课本所列举的音乐欣赏曲目表,音乐欣赏课教师可以联系现今最受大众喜爱的一些文化综艺节目,如“我是歌手”等精选些优秀的节目片断,跟上最新的音乐流行趋势,当今时代变化的非常之快,在欣赏传统经典优秀作品同时将最新潮流予以比较,更能拓展学生多维的音乐视角,对当下音乐欣赏教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然,高校音乐欣赏课前提是以音乐鉴赏为主的课程,无论学科怎样综合,内容强调将音乐作品放在第一位,而且作品与作品之间必须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不是生拉硬搬,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的;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感性的,对于跨学科的音乐教学尤其对于高校非专业的欣赏课学生要培养音乐传递情感的原则;关于音乐跨学科的范围当然也可逐步扩大至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学科,也不只仅仅局限在音乐的姐妹艺术学科范围当中,因为音乐无处不在,丰富的学科综合可以为高校音乐欣赏提供更多更广的素材。
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很早就在教育界得到支持和认可。“探究学习”翻译于英文“enquiry learning”,由西方引进。根据其概念,探究式学习主要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和师生间互动反思过程中,根据教材分析、教师提问,让学生在有效的指导下参与整个学习活动,自主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具有研究必需的探究能力并发展主动积极的开拓精神。比方说:我们建议在教《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之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诗词,有准备的在课堂中体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意境;在欣赏《十面埋伏》时,可以从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角度进行综合,介绍这首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表现“楚汉之争”的琵琶独奏曲,这样能让学生从多维的试听角度进行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跨学科探究学习音乐的能力可以改变传统教育单一的思维方式,只有培养学生从艺术,科学等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培养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复合
型创新人才,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
那么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教师又该做些什么改进呢?当今“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学生更愿意接受让他们感到平等,民主的老师,才愿意在课堂上与老师产生互动。可见,新时代的师生关系还需要不断的改善。其次,授课方式也是需要改进的,音乐欣赏课在高校大多是大班上课,换句话来说,上课的学生人数相对很多,这对师生间的互动增加了难度。但是,音乐老师还是应该尽量走入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采取主动。例如,音乐教师可以找机会走下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风采,也可以让学生们多讨论,说出学生自己的感受。对于学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与感受,一定不能盲目的否定,应当鼓励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音乐欣赏是一种试听体验,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对与错之分,这也是音乐欣赏的特殊性。关键是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提高,而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跳出原来的思维方式,产生与别人不一样的特别的思维能力,研究新事物关系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欣赏课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多用提问题的方式,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音乐感受,多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一旁进行观察,利用合适的时机加入他们的讨论,用专业的音乐鉴赏技能引导他们;对于音乐欣赏的素材,教师可以挑选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版本,灵活地让学生进行比较与评价,相同的音乐素材不同的演绎版本所体现的是不一样的感觉。当然必须强调的是,音乐欣赏课教师绝不能只停留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训练上,探究学习不单单只是一种方法,它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知识刨根问底,一种存疑求真的科学研究精神。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所带给学生的感觉与体验是独特的,这也是他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固定的,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找出适合自身特色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提升学生自主音乐学习的能力,通过音乐鉴赏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丰富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提升自我修养与素质。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1]Drake,S.M.(1998).Crea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Proven way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Inc.
[2]管建华.《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南师大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