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先决条件是认真充分的准备。从广义的角度讲:准备就是包括体育教师的对体育实践课前的准备,本文涉及到的是评价、准备、教学实施以及对学生长期一个技能与爱好的培养。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备课 上课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作为学生在学校体育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健身功能,以及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展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身为体育教师就应该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使学生每上一次课都有收获。
要想知道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一节体育课如何才能算是一节好的体育课,换句话说,也就是衡量和评价一节体育课的标准是什么呢?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我认为,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第一个字是汗。所谓“汗”,當然也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出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汗”代表学生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第二个字是“会”。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乃至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所谓“会”,不但是指要使学生学会某一项动作技能,还应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第三个字是“乐”。这里所指的“乐”,不单是指要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在运动中得到快乐,还指学生要乐于学习,也就是说应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勉强的学。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下要如何上好一节体育实践课。
首先一点,既然是上课,那么就得备课。有些人认为体育教师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体育教师实践课的备课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首先就是要备教材;这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第二,备学生;教师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体育课的作用是通过体育教材内容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水平和素质教育,只要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地教育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第三,备环境;就是体育教师要熟知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数量以及和你要教的班级专业,他们的教材内容是什么,场地使用情况如何,教学场地周围的其他环境如何等。第四,备组织教法;体育教师应了解了教学内容、学生以及环境后,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方法是否适宜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教学对象,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方法采用得当就能事半功倍。第五,就是要备自己;作为体育教师,一个人了解自己要比了解别人困难的多,因为人性有个缺陷就是不承认自己的弱点。总之,备课是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把一节体育课上好。
接下来,就是正式上课的教学过程了。我们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对健康理念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健康的含义,并为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而主动去进行身体锻炼。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会讲解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营造课堂氛围,巧妙合理新颖一开讲是体育课上好的第一要素讲解清楚、生动新颖有趣,另外也讲究别出心裁和悬念的设置,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讲解上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
第二,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愿意学了,他们才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使学生锻炼身体的真正目的。才能形成一系列符合学生锻炼长期目标。既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活动和培养一个爱好的总体目标。
第三,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奖励或者惩罚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该多运用奖励手段,而少用惩罚,即使用惩罚,也应适可而止,不能太重,否则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当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安排。一节好的体育与健康课在课的开始,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与健康课的最后,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仅局限在课上,还表现在课后。这节体育课是否真正成功,有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还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这就要靠教师课后调查,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与健康课。
参考文献:
[1] 刘艳.体育课怎样激发学生兴趣[J].高等教育研究.1994:24-30.
[2] 《体育教育实习指导》编写组.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