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芳
(广东省惠东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东 惠东 51630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提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建设新思路,其中“文化传承”阐释了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传统村落浓缩了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精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环境中形成的传统村落,汇聚了大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影响下,传统村落受到了严重冲击,不少传统村落因得不到有效保护而消失,所以传统村落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的贯彻实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特别是惠东“山海统筹”战略规划的提出,更为其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本文以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为例对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范和村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地处大亚湾畔稔平半岛的西北端,东靠蛇山、烟墩山,西临范和湾。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年均相对湿度80%,年均降雨量1920mm。沿海丘陵地貌,东为山地,西面临海,中部为平坦低地,范和河由东向西穿过村域入海。土地肥沃,海产丰富,造就了范和农、渔、盐业发展。
范和古称“饭箩 (罗)冈”,据传因地形似饭箩得名,亦有“富饶之地”之说。文字记载明洪武元年 (1368年)设吏管辖,但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时,高、王、郭三姓为避战祸就迁居于此。以后陈氏、钟氏、杨氏、欧氏、吴氏等陆续迁入,至今已聚居50个姓氏。目前全村11个自然村,户籍和常住人口均超万人。
按风水学说,范和乃风水宝地,村庄地形符合“左青龙,右白虎”的理想格局 (图1),因此百姓诸家纷纷迁入繁衍生息,成为兼具客家、广府、福佬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村庄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传统艺术、乡风民俗等众多文化遗产,已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物质文化遗产以古围屋、宗庙祠堂、古戏台为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惠东渔歌、端午节抢炮头、醮会、婚礼等。惠东渔歌又称“疍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疍民过去以“艇”为家,社会地位低微,因无文字,便以歌代言、倾诉、相亲和娱乐,不少渔歌传唱千百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范和现有7个市县级渔歌传承人及一大批青壮年渔歌爱好者。
图1 传统村落先址与格局
图2 村域土地利用规划
范和村可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态和文化资源,积极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范和村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开发,民风淳朴,人均收入不高,但温饱不成问题。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应避免一些传统村落“重申报,轻维护;重开发,轻保护;重旅游建设,轻历史文化[2]”的弊端。范和村保护发展规划应在惠东“山海统筹”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之下制定村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等,以明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图2即村域土地利用规划。此外,还应建立规划评价体系和公众参与制度,提倡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保护。
传统村落保护内容杂、数量多,不制定针对性措施就无可操作性,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对保护要素进行分类,明确保护对象的价值;保护对象分为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三大类,文化可再分为建筑群落、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三小类,建筑群落还细分为传统民居和历史建筑,环境也可分为选址格局和景观风貌,分类之后依据它们的历史、文化、建筑创造的价值作出准确评估,例如历史建筑只能静态保护,但传统民居、民俗文化、自然环境不仅能保护还可利用。二是合理划分保护与发展的区域,保护区可分核心保护区、民居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景观协调区,传统民居可分为保护、保留、修缮、更新和新建类别,这样在最小改动、维持村落现状及格局基础上提供最佳保护模式。三是整体保护结合有机利用,整体保护就是要重视村落整体环境的保护,而不能只看到单个保护对象;有机利用是因为传统村落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命体一样有新陈代谢,所以要重视保护路线的连续性与继承性。
新型城镇化要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四化同步”,一方面范和村要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如发展深加工业;另一方面引进和发展低污染、高就业、本地资源化的新兴产业,根据范和文化资源优势可以发展泛旅游产业,如开展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建立古村落民居研究基地等。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价值。保护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限制使用的保护会因保护对象缺少维护而加剧损坏;但是沉溺于旅游开发的初级形式,也会因过度消耗村落资源而致环境破坏,最终无以为继。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只有科学规划和狠抓落实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马岩峰,方爱兰,吴英莲.音乐人类学视野下惠东渔歌文化脉络探析[J].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34(2):14-18,24.
[2]李晓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研究 [J].小城镇建设,2012(6):95-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