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
刘翔平是一位心理学家,对学习障碍、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有深入的研究,出版过多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著作。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读写障碍是啥病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问刘教授,中小学生的学习障碍都包括哪些类型?形成这些障碍有哪些生理原因?
刘翔平(以下简称刘):根据20多年有关学习障碍的咨询与测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障碍的类型有两个:第一个是阅读障碍,或者叫读写障碍;第二个叫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这些都是有大脑研究做基础的。研究表明,如果左脑的某部位有缺陷,可能体现为阅读障碍;如果右脑的某些功能失常,与数学或空间认知障碍有关;如果前额叶功能落后,可能表现为注意力障碍;如果整个大脑皮层功能都落后,体现为智力发育落后,即弱智。
记:什么是阅读障碍?
刘:阅读障碍是指智力正常,智商检测分数在90分以上,但是在阅读和书写方面出现严重落后的现象。也就是说,儿童阅读成绩远远低于智商所预测的水平。比如,某个儿童智商在全班属于前三名,但是阅读的成绩在班里是后十名,表明这个孩子可能存在阅读障碍。当然,需要进一步的对阅读能力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测评才能做出最终的结论,但智力与阅读的不匹配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记:我听说,中国儿童患阅读障碍的较少,因为汉语有象形、形声、表意等特点。请问是这样吗?
刘:阅读障碍在汉语中的表现,与拼音文字是不一样的。各个语言系统的阅读障碍有其共性,也存在特异性。拼音文字的阅读障碍检出率是非常高的,有研究发现20%学英语的人存在阅读障碍。拼音文字的国家曾经把阅读障碍称为失读症,指一个人根本读不了单词,因为不会发音,无法拼读。但是,汉语系统中,研究发现,阅读障碍的表现不仅存在于阅读环节,更主要的表现为书写环节,即不能写出汉字。
中国儿童的阅读障碍跟汉字的结构有关。汉字是为了阅读方便而产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单音节,所以读起来比较容易。英语是为书写方便而设计的文字,词汇是多音节的,发音比较困难。专家李博特有一句名言:“英语难读,正是因为它书写容易。”对于汉语来说,正好反过来:“汉字难写,正是因为它阅读方便。”因为书写更难,所以儿童学习汉语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听写难,记不住字,经常搞混同音字、形近字。正因为如此,我们称汉语阅读障碍为读写障碍,不叫阅读障碍。
记:读写障碍是怎样产生的?
刘:原因目前没有定论。国外的研究表明,阅读障碍与遗传基因有关,是一种大脑功能发展的偏差。研究发现,有读写障碍的人大脑功能的发展不平衡,有可能存在左右脑不平衡的问题。左脑额上叶部分一般负责语音加工,如果这个部位的功能不佳,可能造成阅读障碍。
我国的研究发现,有读写障碍的人学习了一个字,但是在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图形,而不是声音。他在学汉语的时候,不是用语音来学习,而是默读,把汉字当成空间图形,所以他学汉语就是机械地记忆空间位置。比如,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在家里可以把字写对,到教室里就写不出来,因为空间发生了变化。空间记忆一般都是短时的,所以这些孩子记字之后不久就会忘记,像没有学过一样。
记:如果孩子有读写障碍,家长会非常愤怒,对孩子恨铁不成钢。
刘: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抱怨孩子懒、缺少毅力。如果孩子感冒发烧了,家长会愤怒吗?当然不会。但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一定会生气,因为家长认为注意力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其实,注意力恰恰是人控制不了的,同样,读写障碍也是孩子控制不了的。换言之,读写障碍是一种病,孩子因为不可控制的原因而产生阅读落后,家长没有理由愤怒。
读写汉字有诀窍
记:请问刘教授,对读写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矫正方法有哪些?
刘:读写障碍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叫解码障碍,通俗地说,叫记不住字形。第二个类型是阅读理解障碍,即读完了之后不理解段落的含义。英语阅读障碍主要表现在语音落后,汉语读写障碍主要表现在形音捆绑落后。
解码障碍主要是靠识字量测验。有解码障碍的儿童表现为记不住字,不会写,或者写镜像字,比如把“没”的“三点水”写在右边。还有形近字错误,字词混淆。我儿子小时候写作文,“小麻雀飞来飞去”写成“小麻巢飞来飞去”,“雀”“巢”不分,因为我家有雀巢咖啡。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字不敏感,上幼儿园时,自己的名字学了几遍还是不会认,而且口语不好,有可能是读写障碍的表现。
对于有解码障碍的儿童,我们设计了好多种矫正方法,这里简单介绍一个方法,就是结构意识法。汉字中,70%是形声字。形声字一般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比如,“文”“蚊”“纹”“雯”这一组,学会一个“文”就会读与之有关的字了。再比如“皇”“惶”“蝗”“偟”“湟”“喤”,会读“皇”,其他5个都会读。但是汉字并非都这么简单,形声字的规律有许多例外,比如“涞”,按声旁,读“lai”,但“泪”却不读“mu”,而应读“lei”,“法”也不能读“qu”,而要读“fa”。汉字的构造欠缺逻辑性,好多汉字必须死记硬背,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记忆负担,所以儿童记汉字相当困难。
再介绍一个方法,就是多重感觉通道记忆法。多重感觉就是利用人各种感官,连说带蹦带跳,调动各种感官,让儿童坐在那里抄写是最差的方法,抄一百遍还是记不住。每个人的大脑加工方式不一样。一个人具有多种感觉通道,如果听觉不好,可以用触觉,让有读写障碍的儿童用手在沙子上写字,注意手指的触觉。我哥哥的孩子就有读写障碍,语言记忆不行,汉语、英语学习都很困难,但触觉记忆特别好。我让我哥把英语单词刻在模具上,刻完之后让孩子摸一遍,孩子居然全记住了。
另外,国外研究表明,彩色的书能提高注意力20%~30%。我校有研究生研究发现,黑白色最容易使人疲劳,黄色最不容易使人疲劳。所以我建议家长多给孩子买彩色的课外书,尤其是黄色纸张的书。
阅读理解障碍这一类型涉及一些比较高层次的问题,不详谈了。有些家长容易把阅读理解障碍和智力障碍弄混淆,在此介绍一个方法来鉴别:让孩子读一道数学题,如果他自己读不懂,你给他读一遍他马上就懂了,这个孩子可能存在阅读理解障碍;如果一个孩子读题读不懂,你给他讲一遍还是不懂,或者说读懂了过两天又不懂,这个孩子可能存在智力障碍。
记:对有阅读理解障碍的孩子,家长能不能在家予以矫正呢?
刘:对有阅读理解障碍的孩子,家长除了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外,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予以矫正:
第一,听助读训练。要点是把字形、字音连接,可以把课文录制成音频,让孩子看着课本,一边听一边跟着读。
第二,自我监控阅读。要点是带着问题阅读。家长可以选一篇文章,孩子阅读之前先提问,阅读当中再提问,读之后也提问,让孩子阅读起来有一个方向。还有做标记,突出文章的重点,用彩色笔标出来重点、惊叹句、好句子等。有阅读理解障碍的人,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力不指向内容,所以用标记就能使他更兴奋,注意力就能放在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另外还有做笔记、摘录,笔记和摘录可以采用感想式或总结式。
第三,训练问题意识。这个方法是矫正训练的重点,即自问自答,鼓励孩子提问题。阅读的唯一目的就是理解,所以要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
第四,精读、慢读。阅读材料的选取要符合儿童的特点,文章不宜长,但是提问要深,一篇短文可以提问得很深,让孩子吃透,理解加工一定要细,加工要充分,这样孩子反而觉得阅读有意思。这叫精读。训练时,阅读宜慢不宜快。我不主张快速阅读,因为阅读不是为了求速度,是为了理解,一味训练速度对有障碍的人来说负担过重。家长选文章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让孩子感兴趣,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有的孩子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有的孩子对科技比较感兴趣,家长要找到孩子的兴奋点,给他提供最好的契机。另外,阅读材料的字要大一些,尤其是对于幼儿,一定要选大字的书,且插图一定要适当。我认为小学高年级的书中插图不要太多,因为插图太多反而影响注意力。
家庭环境最重要
记:家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家长总是很焦虑,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将来没有出息。请问刘教授,读写障碍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刘:首先,读写障碍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大。阅读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是把文字变成声音,变成意义,把它解码。有了这个能力,孩子就能够自己学习知识,就能不断地成长,就能在现代社会当中成为一个自主的人。一言以蔽之,阅读不单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涉及孩子一生幸福和自我成长的自主性的根本问题,所以值得家长充分重视,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抓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要让孩子输在阅读能力这个起跑线上。
其次,有读写障碍的儿童也能走向成功。让我来举几个例子。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有严重的阅读障碍,3岁还不会讲话,上学以后学习非常吃力,显得格外笨拙。到上中学时,情况没有改观,老师断言他将一事无成。但是,爱因斯坦大学毕业之后,到了专利局,很快就发现了狭义相对论,成为伟大的天才。他的右脑非常好,比左脑大三分之一,所以他是天才。美国著名演员汤姆·克鲁斯也是阅读障碍患者。上小学时,他经常把E写反,备受歧视,很孤独,直到上了高中,进了足球队以后他才变得自信一些,但阅读障碍仍没有得到治愈,连读书都成问题。那他是怎么上的大学呢?原来,美国有一个特殊教育法,如果被诊断为阅读障碍,可以申请口试,汤姆·克鲁斯每次都申请口试,才过了关。直到成年,汤姆·克鲁斯都对阅读很畏惧,甚至读不了剧本,但他的演技特别好,凭借优异的空间能力和表情能力三次获得奥斯卡影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著名将领巴顿将军同样患有阅读障碍,但是善于指挥战斗,同样名垂史册。前美国总统小布什也患有阅读障碍,小时候经常说错话,作文写得特别差。后来小布什政府每年拨款50亿美元,专门用于矫正阅读障碍的研究。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家长朋友们,读写障碍是一个缺陷,应该尽全力弥补,但哪个孩子没有长处和短处呢?大家不要一味去补短,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即优势和潜力,孩子将来成功幸福一定靠优势,而不是靠劣势。
记:对营造家庭阅读气氛,您有什么建议?
刘:提三点建议:
第一,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有趣、轻松、自在的阅读环境,最好给孩子买个书架。不要一下子给孩子买很多的书,买一本书让他读,读完再买新的。买书时,要选直观性、故事性比较强的。
第二,家长要给孩子树立爱阅读的榜样。少看电视,多陪孩子阅读,既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一举两得。
第三,周末和节假日,应该多带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那里的阅读气氛能给孩子良性的影响。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