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淑娥
(灵宝市卫生人员进修学校 河南三门峡 472500)
神经系统疾病多牵涉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其主要以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等形式出现。临床常见的有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脑膜炎等,此类疾病致残率、致死率高,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经常伴发抑郁障碍[1]。为了探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对住院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64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64例,男性36例,女性28例;其中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脑膜炎分别为18例、16例、14例、16例(下称脑血管疾病组、癫痫组、脑炎组、脑膜炎组),每种疾病患者均经颅脑CT及脑电图检查确诊。依据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个级别[2],其中轻度患者21例,中度患者22例,重度患者21例(下称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测方法 由2名专业精神科医生对64例患者进行抑郁量表评测,对比各个疾病分组间抑郁障碍患者情况以及患者躯体疾病严重程度与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采用临床常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为正常,7~17分为可能存在抑郁障碍,17~24分为可以确诊抑郁障碍,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症患者[2]。关于脑炎、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组患者轻度为无偏瘫、失语情况发生;中度为发生并发症但不影响正常生活;重度为出现严重偏瘫情况。癫痫组轻度为疾病持续时间短,对躯体神经无严重损伤,药物可以控制症状;中度为症状可以通过药物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重度为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造成精神神经症状发生[3-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抑郁障碍 64例患者中神经系统伴发抑郁障碍者45例,癫痫组患者的严重抑郁症障碍发生率最高,较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抑郁障碍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轻、中、重度组患者抑郁量表评测分值随着躯体症状加重而升高(P<0.05)。见表2。
表1 各组患者经抑郁量表评测分值分布情况(n,%)
脑部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是不可逆转的,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症只能选取激活休眠细胞的方法,并不能彻底治愈,此类疾病多具有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5]。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悲观厌世等情况,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障碍值得关注。抑郁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的一种,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改变,不仅会造成躯体残障还会损害情感相关中枢,抑郁对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和患者的日常生活有许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抑郁症势在必行。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64例患者中神经系统伴发抑郁障碍者45例,癫痫组患者的严重抑郁症障碍发生率最高,较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患者抑郁量表评测分值随着躯体症状加重而升高(P<0.05)。这说明精神障碍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临床中可以适当应用抗抑郁药物进行调整,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临床康复效果。
[1]刘兆林.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障碍临床治疗与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508-509.
[2]董兴鲁,文玉敏,曲淼.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临床,2015,1(1):56-60.
[3]李静.癫痫青少年共病焦虑、抑郁相关因素研究及系统式家庭治疗[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4:111.
[4]杨伊姝,刘占东,张健.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8(15):1196-1198.
[5]余璐,郑金瓯.癫痫患者抑郁障碍的神经功能影像学改变[J].医学综述,2013,8(16):2976-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