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溪
橡胶工业百年回眸(上)
于清溪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橡胶工业诞生百年华诞,又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时日。三刊杂志社为了隆重纪念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将再次邀请于清溪老先生专门撰写了“橡胶工业百年回眸”这篇历史回忆文章。它揭示了橡胶工业在旧中国时代饱经外国帝国主义压迫历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难以为生的悲惨命运;深情地回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废俱兴、励精图治和橡胶工业由小到大艰难辉煌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来,橡胶工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从大奔强的全过程。文章缅怀过去,铭记历史,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橡胶工业之所以得到发展的“艰苦创业、谋求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理念和大力协同、团结向上的行业优良传统精神。读后令人振奋深思。
今天,在橡胶工业又茁壮成长为全球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全行业胜利进入深化改革、推进四个全面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关键时刻,重温令人难忘的、始终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坎坷盛衰,艰苦卓绝、可歌可泣、艰难辉煌的百年历程。特别是在当前橡胶工业呈现产能过剩和生产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状态下,如何传承和弘扬橡胶工业光荣的传统和革命精神,在新正常态下,以顽强意志,众志成城,战胜前进中的险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将为我国橡胶工业在今后5~10年内跨上世强,实现百年来的橡胶工业强国梦,增添无比信心和力量。
于清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河北吴桥人,1930年生,毕生从事橡胶技术和长期负责行业管理工作,1992年离休。
主要著作:《轮胎产品指南》(1982年)、《橡胶工业发展史略》(1991年)、《橡胶制品生产手册》(2006年)、《橡胶创业三部曲》(2012年)、《中外橡胶工业创新三部曲》(2014年)、《橡胶/弹性体开发创新史观》(2015年)。主编《橡胶工业手册》第二版(1989年)、《橡胶原材料手册》第一、二版(1996和2007年)、《橡胶工业全面质量管理》(1987年)等。发表论文多篇。
工作期间:获得国务院重大装备办设备研制表彰证书、国防科工委荣誉证书、国家计委等四部委工作荣誉证书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橡胶工业科技发展推动者”荣誉称号。
离休后,在家继续发挥余热,离而不休,笔耕不辍。2008年获科技之光“杰出科技作家”称号,2009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资委石化离退休干部局“新中国化学工业60年”荣誉奖。近年,在休闲中行有余兴,致力于橡胶工业中外历史发展的整理和研究。
今年是中国橡胶工业创建100周年。百年前的1915年,我国最早一家橡胶厂——广东兄弟树胶创制公司在广州诞生。从此,中国的橡胶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发展了起来。特别是建国之后的67年,经过12个五年计划的生产建设,橡胶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橡胶工业生产消费国。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驱动创新”和“四个全面”的关键时刻,尤其是面临“十三五”规划前夜,在由世界橡胶工业大国走上世界强国征途中,隆重纪念中国橡胶工业百年华诞。更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它必将激励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大潮中,以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努力实现橡胶工业的强国梦。
从1904和1906年国人在云南和海南开始种植天然橡胶,1915年在广东建立中国第一家橡胶厂(兄弟橡胶厂)生产胶鞋,到1928年上海形成全国最大橡胶生产基地的雏形并于1934年在大中华橡胶厂初产轮胎。1946年在东北和山东解放区建起橡胶工业,1948年设立东北橡胶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橡胶企业,到建国以后1952~1953年青岛橡胶二厂、沈阳橡胶三厂生产飞机油箱、沈阳橡胶五厂生产国产航空油箱及军工橡胶零件和桦艾橡胶厂生产大炮和坦克轮胎以及1960~1970年四大轮胎厂试制试产载重子午线轮胎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橡胶工业的大发展,21世纪初跃上世界第一橡胶生产消费大国行列,百年创业犹如一梦。
如今的中国橡胶工业,已是年耗胶逾1 000万t、年GDP超1万亿元,拥有8 000家企业、职工达百万人的现代化工业企业。成为国计民生、国防军工有影响的国民经济41个大类制造业之一。经过百年的艰辛发展,到2014年,橡胶制品的产销量已达到3 000万t以上,年橡胶消费量在1 030万t,占到世界量(2 870万t)的35.9%。代表性产品轮胎年产11.14亿条,占全球29亿条的38.7%,其中汽车轮胎5.62亿条占世界17亿条的33.1%。鞋类产品生产约142亿双,占世界200亿双的71%,其他各种工业橡胶工业制品约有60%以上位居世界前茅地位。
橡胶工业用的原料,天然橡胶生产2014年已达85.6万t,占世界(1 190万t)的7.1%,已逼近世界前三位。合成橡胶520万t,占世界(1 680万t)的30.9%,从2010年起已跃居世界之首。炭黑500万t,占世界(1 300万t)的38.5%;白炭黑112万t,占世界(220万t)的一半还强。橡胶助剂105万t,为世界145万t的近3/4。化纤帘线约50万t,为世界120万t的41.6%;钢丝帘线200万,为世界240万t的83.3%。橡胶机械年GDP在150亿元以上占到世界45.9%,机头模具也达100亿元之上,超过世界的一半多。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即成为世界制鞋和自行车胎王国。胶鞋出口比例占到3/4,自行车胎占到世界60%。2002年橡胶消耗量位居世界之首之后又有轮胎和大部分非轮胎橡胶制品跃上全球第一,处于世界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整体实力占到世界40%份额。目前,我国橡胶工业已形成轮胎、力车胎、带管板、胶鞋、工业和日用橡胶制品、乳胶、再生胶以及翻胎和废胶综合利用等十大专业行业,并同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炭黑和白炭黑、化纤帘线和钢丝帘线、机械和模具等行业构成了大橡胶工业发展体系,占到国家GDP的1.5%~2.0%。现已成为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机动车、交通运输、土木建筑、机械电子、纺织轻工等部门服务的遍及方方面面的重要工业成员。产品有20%~60%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贸易额达500亿美元以上,已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贸易大国。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橡胶工业非常重视和关怀。建国伊始的1950年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沈阳橡胶一厂(桦林橡胶厂)视察,参观后握住工人的手,连说“很好,很好”。朱德总司令于1951、1952和1958年先后视察山东橡胶总厂(青岛橡胶二厂)、东北橡胶一厂(桦林橡胶厂)和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并在桦林题词勉励职工“努力工作,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超额完成生产任务”。1958年,毛泽东主席与邓小平总书记到四川隆昌气矿炭黑厂,1965年周恩来总理去上海轮胎一厂(大中华橡胶厂),1966年邓小平总书记在兰州合成橡胶厂视察。197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到湖北东风轮胎厂,1985年人大委员长彭真到合肥橡胶厂视察,1990年政协主席李瑞环到桦林橡胶厂视察。江泽民总书记1990年到1999年四次视察轮胎企业。李鹏总理1986年到2004年间三次视察胶鞋厂和轮胎厂。朱镕基总理1991~1998年四次到轮胎厂视察。胡锦涛总书记(2004~2009年)三次在轮胎厂,温家宝总理(2009年)去橡胶机械厂(天津赛象科技有限公司)视察。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橡胶工业的关心和指示,鼓舞着橡胶工业一直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地向前拼搏发展。
回顾一百年来橡胶工业令人十分难忘的发展历程,几盛几衰、道路曲折,艰难辉煌。大体上可分为建国前33年旧中国时代的孕育萌芽、艰难创立、动荡形成和分化改组四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年来的恢复、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中国橡胶工业的历史经验极为丰富,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我国橡胶工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发展史,是坚忍不拔的奋斗史,是锐意进取的创新史,更是催人奋进的驱动史。67年光辉发展的路程,指引着我们继续向着橡胶工业强国奋勇前进。
2.1橡胶工业孕育萌芽时期(1863~1914)
19世纪中叶,随着我国近代民族资本工业的兴起,1863年开始从广州口岸进口橡胶。当年有1.5 t进入内地几大城市,由此国人对橡胶开始有了接触和认识。1866年起,又扩大到进口雨衣布、热水袋、皮球等橡胶制品,年贸易额达白银2 500两。1884年又有胶鞋等从上海口岸进入,当年数量即达5 000双,耗用白银2 500两。到1899年,进口贸易额增长到4万两以上。
1904年和1906年,国人在云南和海南从马来亚购置苗木,建立橡胶园种植橡胶。到1914年,全国橡胶和橡胶制品的输入量分别达到31.5 t和白银32.7万两。它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品和工业资材,为引导发展橡胶工业开创了基本条件。
2.2橡胶工业艰难创建时期(1915~1927)
1915年,新加坡华侨牙医陈玉波趁第一次大战开始、橡胶国内进口短缺和市场紧张之机,回穗会同亲属邓凤墀合伙创办了广东兄弟树胶创制公司,在广州的河南鳌洲正街(今海珠区南华西同福中路)设厂生产牙托和鞋底,职工70人。1917年开始生产胶鞋,公司改组一分为二。邓氏兄弟组建广东兄弟合作树胶公司,简称中国第一橡胶厂,并于1918年和1919年在香港和上海设立分厂(经销店)。陈玉波于1921年开设中国大一家胶厂,生产新款式胶鞋并在1930年扩大至沪,由陈文尧在东长治路设立广东橡胶厂。
1918年起,上海成为我国橡胶制品和橡胶原料的最大进口口岸。当年输入橡胶25.9 t,橡胶制品贸易总值白银56.2万两,占到全国的57%和43%。在上海从事进口橡胶品贸易的商行也一下增到了12家。1919年在一战正要结束之时,旅日华侨学习橡胶技术的容子光也趁机伙同广东同乡的潘声甫兄弟,在上海开办了中华橡皮厂,生产市场紧缺的人力车胎。不久,又扩大到鞋底和气球,职工70人。因产品质量不行,难以同随后大量进口的洋货竞争,于1921年关闭之后几经易手,由于无力回天而消失在上海滩。
1923年,在新加坡经营橡胶园和开设橡胶制品厂的华侨陈嘉庚,在上海设立工贸结合的陈嘉庚橡胶公司上海分行,一次投资50万元,生产经营汽车轮胎、人力车胎、胶鞋、雨衣布等橡胶制品,成为当时最大的橡胶企业。总部设在繁华的上海南京路上,在全国各地有30余所分处,盛极一时。经过长达8年的苦心经营,由于1929年席卷全球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新加坡总公司的破产,上海分行也于1931年倒闭。
在东北,1921年在大连日商开办的协盛胶皮工厂。主要生产机器用橡胶零件,后又扩大到胶鞋,职工不足30人,是为我国橡胶工厂寿命最长的一家企业。几经风雨变迁,到90年代成为大连橡胶总厂。1995年同固特异合资设立大连固特异轮胎工业有限公司。同期,上海还出现日商的兴华和庆德两家小厂,生产人力车胎和胶鞋。
总计,到1927年,全国橡胶厂数量发展到20家。其中,广州有10家,上海有8家,东北有2家。产品由胶鞋到人力车胎以及日用和工业制品,基本上全为手工业式作坊,因为无力同大量进口的洋货竞争,市场被抢占,几乎已无一家幸存。
2.3橡胶工业动荡形成时期(1928~1945)
1928年发生“济南惨案”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反帝爱国斗争高潮,抑制洋货的运动蓬勃发展,因此,橡胶工业得到进一步扩大。橡胶厂从广州、上海又陆续发展到天津、青岛、威海、沈阳、北京以及川、云、贵等地区,形成了民资、侨资、官办和日资四种类型的橡胶工业体系。
(1)抗战之前和初始时段(1928~1937)
1928~1937年,在短短不到10年时间,上海一举发展成我国的主要橡胶工业基地。在十里洋场上,不过十几平方公里的弄堂街道一隅,赫然出现了48家大小不同的橡胶厂,占到全国的2/3,成为世界极为罕见的橡胶厂集群生产的一景,迅速形成了四股资本势力。
一是由原来上海当地经营日货商店的老板由商转工、工商兼营开设的橡胶企业。他们占了上海橡胶工业大多部分。最为代表的是大中华橡胶厂兴业和正泰橡胶厂信记两个股份公司。
大中华橡胶厂(今双钱集团)成立于1928年,初始资金8万元,系由旅日华侨、在大阪开设鸿茂祥进出口商行的老板余芝卿会同与上海合伙经营和昌盛、鸿裕两个专营日货的商店老板薛福基和吴哲生开办的。职工83人,日产“双钱”牌胶鞋1 000双。3年之后的1931年增资到110万元,职工达到2 200人,日产胶鞋扩至2万双。1934年资本增到300万元,组建股份公司开始生产轮胎。1937年轮胎产量达到1.8万条,力车胎27.1万条,胶鞋871万双;拥有4个橡胶厂、3个原料厂和1个机修厂。职工4 000人,炼胶机87台。
正泰橡胶厂是1930年由1927年创办的义昌橡胶厂重组而成,资金25万元,职工270人,日产胶鞋2 000双。创办人刘永康为经营两家日货的正泰昌和义昌商行的老板。1931年扩资到70万元,职工1 000人,增建第二橡胶厂,胶鞋日产1.3万双。1934年研创适于国人胶型的“回力”品牌球鞋畅销全国各地,组建正泰橡胶厂信记股份公司。1937年开产自行车胎,成为上海仅次于大中华厂的第二大橡胶企业。另外,还有义生橡胶厂,宏大橡胶厂以及数十家小厂皆属这种类型。除少数几家得到发展扩大之外,大多数是时盛时衰,艰难度日。
二是有学历以及从国外学成归国学子办的橡胶企业。最为典型的为德国留学的化学专家、叶氏三兄弟于1929年创办的永和实业公司。以16万元资金最初生产胶鞋,日产6 000双。不久,又扩产热水袋、橡皮球等日用以及医用制品,职工550人。1931年又有由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毕业专门学习橡胶技术的专家阮觉施弃教从工,来沪办起了中国工商(谊记)橡胶厂。投资8万元,职工90人,日产胶鞋3 000双。接着,又扩产了日用和工业橡胶制品。不久,它们在上海的橡胶杂品生产中小有名气,成为上海地区前10家主要橡胶厂之一。
三是外地实业家为求在沪谋得一席发展之地在上海创办的橡胶厂。主要是广东兄弟树胶公司1919年在上海设点、1928年由邓兆珍在武定路上设立的广东兄弟橡胶厂。1931年资金增到20万元,日产胶鞋1.8万双,职工达到1 800人,成为当时仅次于大中华橡胶厂的上海第二家大厂。另外,还有大用橡胶厂的实业家一次投资50万元,于1931年成立的胶鞋工厂,有12台炼胶机,日产胶鞋1万双。
四是外商来沪投资设厂抢夺上海市场资源办的橡胶厂。主要为日商,除20世纪20年代的2家小橡胶厂之外,以后又有藤冈洋行(1932年)吞并华资的万国橡皮制品机器工厂(1936年)和四达橡胶厂(1937年)。主要生产翻胎、工业机器橡胶零件、医疗卫生橡胶制品,全为资金不过几万元的小厂。
在这一时期,广州的橡胶厂也发展到15家。1928年有南强胶厂(资金10万元)日产胶鞋3 500双。包括以前称为广州“七强”的冯四胶厂、中国第一家胶厂,因都未脱离作坊性质,规模和速度已大大落在上海后面。到1937年抗战之前,上海的大小橡胶厂(含个体户)膨胀到100家,较1934年翻了一番;广州的橡胶厂达到120家,翻了2倍。
在山东,有1927年在东北和朝鲜经商的孟显初回到威海,伙同德新号商店老板刘金堂投资4万元开设的小橡胶厂。1929年建成投产,职工400人,日产胶鞋1 000双,起名为中国威海橡胶股份公司,简称中威橡胶厂。1928年青岛出现日商办的青岛胶皮工厂,资金7.5万元,日产胶鞋2 000双。1930年又有大裕胶皮工厂,资金10万元,日产胶鞋2 500双。1930年青岛小业主杨文申将1921年的维新织带厂改造为橡胶厂,投进资金5万元,职工30人,日产胶鞋500双,称为福字胶皮工厂(今双星集团)。1931年,又有同样规模和性质的隆裕胶皮工厂投入生产。1933年由曹海泉、李俊亭等七人合伙集资白银3万两开设同泰胶皮工厂,生产自行车胎,职工29人,年产24万条。它们全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微工厂。
1933年,日本最大的橡胶生产商之一——日本橡胶公司在青岛开办太阳胶皮工厂,投资100万日元,1935年形成年产950万双胶鞋的生产能力。1935年其家族的日本轮胎公司又投100万日元建立轮胎生产厂,规模为年产12万条,以后又扩产力车胎、胶带及胶管等生产设备。1944年两厂合并称为青岛胶皮工业公司,包括帘线工坊合计资金达到1 000万日元。最高年生产量为轮胎2.3万条,力车胎90万条,胶鞋627万双(今黄海集团)。1936年,日商收买民资福字胶皮工厂改称泰安胶皮工厂,资金扩为20万元,1938年又将日资青岛胶皮工厂并入,改名为共和护谟工业公司青岛胶皮工厂,职工达到300人,日产胶鞋2 000双。同年,还有专产自行车胎的鑫和橡胶公司,资金30万元。这样,青岛又形成为我国橡胶工业的一大生产基地。
天津的橡胶工业从1928年到1945年发展到59家,主要设备有炼胶机40台,职工达到1 000人。1928年,有同兴和北洋两个小橡胶厂设立,主要从事翻胎和补胎业务。1933~1935年,有日商的濑口(10万元)、中村(20万元)和西长(6万元)设厂,专产自行车胎和人力车胎。此前的1930~1931年,还有日资怡丰(10万元)、泰山(10万元)胶皮工厂生产胶鞋和鞋底。基本上全是个体户的小作坊,称不上工厂,其中只有怡丰在1941年扩资到160万日元改组为怡丰橡胶工业公司,生产轮胎、力车胎和橡胶杂品,成为天津最大的橡胶企业(天津橡胶九厂,北京橡胶院前身)。1938年到1945年,挂上号的民资橡胶厂达到29家。1936年耗胶914万t,年产轮胎、内胎合计为4.1万条,自行车胎47.7万条,胶鞋70.2万条。1945年生胶用量降至302 t,轮胎不足1万条,自行车胎3万条,胶鞋46.8万双。
(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上海地区橡胶工业首当其冲,战争损失高达300万元以上。直接毁于日军炮火的有正泰、宏大、永和等10余家,金额超过200万元之多。到1940年民资企业减至16家,总计日产胶鞋只有5万双。1941年又降到12家2.5万双;而日资企业剧增为11家,日产胶鞋2万双,其中6家系由民资强行划入。1943年上海轮胎产量只剩下9 000条,占全国轮胎生产量7.7万条的12%。整个上海的橡胶工业陷入8年的战争灾难之中。
在抗战前夕,大中华橡胶厂同国民党经济部开始合资建设云南橡胶厂,在西南大后方昆明生产轮胎以适应军用民需。不料从上海厂一分为二分拆的轮胎设备,在海运途中尽遭日军劫持。掌门人薛福基为谋求两厂橡胶原料的自供,两次前往海南岛筹划购置万亩土地设置橡胶园,梦求建立大中华“橡胶托拉斯”。结果祸不单行,在“八一三”空战中遇袭身亡,全部发展事业皆成泡影。之后,总部迁到香港坐吃山空,1941年创业人余芝卿被迫返沪,眼望遭受战灾摇摇欲坠的企业,痛心疾首,无地自容,于郁闷中逝世。
中国工商(谊记)橡胶厂创办人阮觉施,抗战一开始即将工厂分为两部分;新华橡胶厂由亲属负责搬迁到香港,利华橡胶厂由自己率领迁往内地。在随军后撤途中,一路上先后设立长沙利华、桂林利华、柳州利华。经过独山和贵阳等地,到1945年初最后到达四川,成立了重庆利华橡胶厂。抗战8年,工厂迁了7年,把橡胶厂的种子从上海撒到湘、桂、黔、渝各地,一个厂变为四个厂,在中南和西南建立起生产基地,支援抗战,成为重庆工商界的知名人物。广东兄弟厂在抗战前夕厂主出走,工厂设备物资大部被瓜分变卖,为日商掠夺。而大用橡胶厂等企业则在后撤过程中将器材、设备损失殆尽,人员流离各方,从此消失。
1939年,爱国华侨对橡胶情有独钟的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社同抗战伤兵难民总会并倡议兴办实业支持抗战。1940年牵头创办由中国南洋华侨实业家王振相和王金兴投资70万元和中国茶叶公司投资30万元的合资企业,称为中南橡胶厂股份公司。主要生产翻胎并在昆明、重庆、贵阳三地设立修补网点,为过往军用运输车辆服务。紧接着又扩资到400万元,在总部工厂生产胶鞋,并吸收了大用橡胶厂等后撤的30多职工工作。马来亚形势出现变化之后,工厂转给庄怡生经营,又变成民资,资本额达到2 000万元法币,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橡胶企业。
1941年,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机械工程师林文彪于1935年在美采购化工设备之后,又在两座大学学习了化工橡胶和炭黑生产技术,取得两个博士学位。1941年带着翻胎设备回国支援抗战,在云南畹町(瑞丽)的滇缅公路旁开设了翻胎厂,为过往运输车辆修补轮胎。一年后撤到四川,成为泸州翻胎厂,1945年搬到上海改名为普利翻胎厂。
1944年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战时运输管理局利用美国战时租赁资金,引入美国全套翻胎设备和生产技术,在贵阳建立了第一座官办的橡胶厂。工厂起名为汽车器材总库车胎翻修厂,生产经营轮胎翻补业务,职工70人。投产不久,由于遭遇日军进攻,独山失守,贵阳告急,工厂又紧急撤到重庆,成立重庆轮胎翻修厂。聘美国人梦福尔为厂长,职工减为30人,日产翻胎10条。贵阳厂留下有10余人,组织零星旧胎翻补。它们成为两个唯一官办的橡胶厂。
日本1931年侵占东北和1937年控制了华北地区之后,对橡胶工业开始了加快扩张的步伐。到1937年,东北地区由20年代的一个橡胶厂仅7年时间增加到16个橡胶厂。其中,1个生产轮胎,2个生产橡胶杂件,其余13个为胶鞋。最大的是1937年建的辽阳橡胶工厂,由太阳和亚细亚两个厂组成,资金250万日元(后增至1 000万日元),生产轮胎和胶鞋,是同青岛胶皮工厂一个日商开办的,规模和产品一模一样。其他全为80万日元以下的小厂。1938~1942年资本入侵规模急剧扩大,仅沈阳一地即建起了10家橡胶厂,主要为轮胎、自行车胎、工业橡胶制品、胶带、胶管、再生胶,还有军用橡胶和防毒面具。其中8家的资金均在100万日元以上,最大东洋轮胎达1 000万日元(桦林橡胶厂前身),生产轮胎、胶带、胶管和翻胎,藤仓橡胶有600万日元(沈阳橡胶四厂前身),生产军用橡胶制品和防毒面具。另在长春、丹东也建有100万日元以上的橡胶厂。
天津地区的日办橡胶厂也由1937年的3家到1941年增加到9家,但都是资金在100万日元之下的小厂。北京也开设2家小橡胶厂。另外,武汉也出现1家日资橡胶厂生产工业橡胶杂件,广州有1家生产翻胎。上海又新增7家橡胶厂,其中大东橡胶的资金达300万日元生产力车胎、胶带和胶鞋,明治橡胶500万日元生产胶鞋。
民资橡胶强行划入日资和合营的,在上海有7家,青岛有2家,广州有4家共计13家橡胶厂,资金总额在700万日元之上。在抗战的8年时间里,全国华商橡胶厂的数量由占68%下降到45%,日资橡胶厂从占32%扩大到55%。轮胎生产1943年全国为7.5万条,有6.6万条的88%是在日资的橡胶厂内完成的。
2.4橡胶工业分化改组时期(1946~1948)
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和台湾光复。饱受战争之苦的橡胶工业在回归之后,又进入分化改组时期。形成国民党官办橡胶工业、民族资本橡胶工业和解放区公营橡胶工业三大块。
(1)国民党政府官办橡胶工业
1945年日伪留下的橡胶厂共计为85家,其中上海21家,广州5家,青岛6家,天津11家,北京2家,东北30家,台湾10家。国民党政府接收78家(共产党解放区接收7家)。
资源委员会1945年在上海成立中央化工厂(大东橡胶)生产力车胎、胶带及工业橡塑制品,成立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华电气)生产橡皮电线电缆。1946年在东北成立沈阳橡胶厂,将接收的9个橡胶厂合并为4个专业厂,一厂在(东洋轮胎)生产轮胎,二厂(国华橡胶)生产胶带,三厂(凑阳橡胶)生产自行车胎,四厂(福助橡胶)生产胶鞋,阮觉施被委任为厂长兼技术室主任。成立沈阳电线厂(满洲电线)生产橡皮电线电缆。同年,同台湾长官公署工矿公司在台北合办台湾橡胶厂(台湾橡胶)。国民党中央党部财经委员会于1946年在青岛接收设立齐鲁公司青岛橡胶厂(青岛橡胶),生产轮胎、力车胎和胶鞋(青岛橡胶二厂)。
联勤总部于1945~1946年间,设立了天津被服厂七分厂(中村)、青岛被服厂橡胶厂(大裕)、广州被服厂橡胶厂(朝阳)、沈阳被服厂橡胶厂(沈阳大利橡胶、沈阳橡胶化学)。全部生产胶鞋,有的还兼产雨衣。军政部设立(天津)军用橡胶制品厂(福助橡胶)。空军司令部设立空军沈阳橡胶厂(藤仓橡胶)。海军司令部设立海军上海橡胶厂(108工厂)。但是这些企业生产很不正常,基本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交通部1945年将引进美国设备由贵阳搬迁到重庆的翻胎厂迁到上海,又成立上海翻胎厂。1946年在天津设立交通部汽车制配厂橡胶配件六厂(怡丰橡胶),生产轮胎、翻胎及汽车橡胶配件。汽车器材总库还在上海接收橡胶厂(秋亩橡胶),租赁给民资正泰橡胶厂使用。
由地方当局接收的橡胶厂,在天津有天津化学厂(太阳)、天津第二化学厂(兴满)、宇宙红翻胎厂(兴业)。在东北,有沈阳的东北生产管理局橡胶厂(康德)、辽宁省财政厅的裕民橡胶厂(大昌)、民委鲜族的沈阳橡胶厂(三昌)等。接收的其他橡胶厂大多由于破坏严重,无力恢复。有的将设备拆卸到其他厂内,多数遭到哄抢就地废弃,其中一部分转卖给民间。
(2)民族资本橡胶工业
上海民资橡胶工业(30家)战后得到很快恢复。1946年又增22家,1947年再增21家,到1948年已发展到102家。最高年份生产量,轮胎5.8万条,胶鞋5 800万双,力车胎260万条,胶带530万m2。形成以大中华、正泰、义生、宏大和中南为主的五大橡胶企业,出现了异常的繁荣景象。生产能力比抗战前增长60%,较战争结束时增加了一倍还多。
上海橡胶工业的龙头老大——大中华橡胶厂继任人洪念祖和吴哲生在1942年停产转为大中国企业股份公司之后,在抗战胜利后立即重整旗鼓,积极从美国购置新的轮胎设备,在总厂扩大轮胎生产。恢复3个分厂的胶鞋能力,标卖处理的日资上海护谟为第四分厂,买入民资大安维新橡胶为第五分厂,收购天津第二化学厂为第六分厂和振隆机器厂为机修厂,一举成为占上海橡胶工业1/3的大厂。职工4 000人,近100台炼胶机,拥有6个橡胶分厂、5个原料厂和1个机修厂的综合性橡胶企业。年产轮胎2.7万条,力车胎54.1万条,胶鞋1 182万双。
老牌正泰橡胶厂虽然在1930年出现过质量事故,1934年又遭遇到硫化罐爆炸而落后于大中华厂,然而,随后的掌门人杨少振巧妙利用战时毁于炮火取得的社会赔偿,胜利的度过危难时刻,缩小了同大中华厂的距离,并被上海橡胶界誉为“胶鞋大王”。到1947年发展成为拥有4个橡胶厂、3个原料厂和1个机修厂的又一综合性橡胶企业。轮胎年产量达到1万条,力车胎100万条,胶带2 000万m2,胶鞋1 000万双以上。
义生橡胶厂创办于1929年,创办人冯莲生同大中华和正泰一样,也是专营日货的义生昌杂货商店业主。但因时机把握不当,虽投入资金很多,但发展并不甚快,到1941年仅为大中华厂的1/3。战后,奋起直追,位居上海第三。同样于1930年年创办的宏大橡胶厂,老板任志远是店员出身,初始办厂资金只有3万元,在上海名不见经传。因自懂橡胶生产技术,企业发展较快,1941年组建为股份公司。抗战时,2个工厂毁于炮火,另一新建工厂又为日军强征。最后,以租赁厂房的形式,坚持生产到抗战胜利。战后,力争索回了被强占扩充的“明治”工厂,一跃成为拥有3个橡胶厂的较大企业。另外,位列第五的中南橡胶厂,是重庆中南橡胶厂的总经理庄怡生于1945年胜利后将总部迁到上海并标卖日伪留下的兴亚橡胶工厂扩大而成。有2个工厂,生产胶鞋和力车胎。
广东这个最早的橡胶工业基地,因战争而关闭的50余家橡胶厂又重新复活,到1947年猛增到200家之多。1948年又纷纷倒闭,仅剩下了不到60家。胶鞋年产量320万双,不及上海的1/10。天津同广州一样,也由32家扩充到66家。1947年生产胶鞋70万双,力车胎47.7万条,1948年又大幅下降。另外, 北京、重庆和沈阳等也有一些小橡胶厂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橡胶实业家阮觉施,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办了工商橡胶厂于抗战时期搬迁相继在长沙、桂林、柳州和重庆设立了4家利华橡胶厂之后,趁1946年为资委会聘为沈阳橡胶厂厂长之机,以接收大员的有利条件,在台湾又成立了台湾利华橡胶厂,利用几家留下的橡胶厂设备并凑形成。在北京,标买厚生橡胶厂改称北京新华橡胶厂,重新起用香港新华橡胶厂1941年撤回内地与桂林利华橡胶厂合并而消失的名字,并在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地段设立门市部销售胶鞋及其他橡胶制品。1948年,又从沈阳橡胶厂带回一部分技术资料和试验设备,合伙在上海开设中联橡胶厂,专门生产胶带。这样,阮觉施就成为即是官办的橡胶厂厂长,又是私营橡胶厂的业主,自己拥有7个工厂,其势力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已可同上海的几大橡胶企业相比,甚至已大大超过了他们。总之,全国民资橡胶厂在不到四年的时间,由107家剧增到496家,70%集中在上海地区。
(3)共产党解放区橡胶工业
东北解放区,1946年在辽南有财经处韩致华赎买私人经营的海伦橡胶厂改称新东实业公司橡胶厂,在海城生产胶鞋,日产400双。1947年搬到瓦房店改产橡胶配件,同地处旅大地区的南洋橡胶厂(协盛)成为解放区最早的橡胶厂。同年,辽东财经处的钱霖等人接收丹东日伪留下的四家橡胶厂成立安东胶皮工厂,下有一分厂(三和、太阳)和二分厂(永昌、山川),并附设附产部制带厂(永和)、五眼扣厂以及矿粉厂(丸尾)、氧化锌厂。1947年更名为永和工厂,1948年复称安东橡胶厂,职工达到1 100人,胶鞋日产量为1万双。
1946年,还有在大连的华东贸易公司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腾玉彬在哈尔滨开办了国光橡胶厂,投资10万元(东北流通券),职工30人,日产胶鞋70双。由于解放战争急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军需部又开设了强华橡胶厂,1947年进而投入70万元建设惠利橡胶厂。而后,三家合并为军需处橡胶厂,职工200人,日产胶鞋400双。在此期间,在哈尔滨,还掀起了党政军民学大家一起办橡胶支援前线的热潮。相继出现精华、建业、金祥、哈尔滨、民裕和铁东等小橡胶厂,除铁东是为铁路生产橡胶配件之外,其余全部为胶鞋。从1946~1948年,解放区自办的橡胶厂总共有12家以上。
1948年沈阳解放,人民解放军接管国民党政府各系统在东北的所有橡胶厂。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成立企业管理局下设东北橡胶公司,由军代表林源任经理开始整合各地的橡胶企业。公司分设9个橡胶厂和1个机修厂、1个研究室,职工达到5 000人,成为全国最大的公营橡胶企业。计有:沈阳橡胶一厂(原资委会沈阳橡胶厂一厂)生产轮胎,沈阳橡胶二厂(原资委会沈阳二厂)生产胶带,沈阳橡胶三厂(原资委会沈阳三厂)生产自行车胎和橡胶杂件,沈阳橡胶四厂(原资委会沈阳四厂)生产胶鞋,沈阳橡胶五厂(原空军橡胶厂)生产胶布制品和橡胶杂件,沈阳橡胶六厂(原东北生产管理局橡胶厂)生产胶鞋,沈阳橡胶七厂(原联勤总部沈阳橡胶厂)生产胶鞋,安东橡胶八厂(安东橡胶厂)生产胶鞋,辽阳橡胶九厂(原联勤总部沈阳橡胶厂分厂)生产轮胎和胶管。赎买兴奉铁工厂等2个机器工厂建立沈阳橡胶机械修配厂,为所属橡胶厂修配和制造橡胶机械。经过一年的恢复建设,生产资料的橡胶制品生产均已位居全国之首。
山东解放区,1946年在威海,由山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威海市政府、北海银行3家投资52万元(北海币)支助民资中威橡胶厂办起了解放区第一家公私合营的橡胶厂当年生产胶鞋4.4万双。1948年扩资到2 400万元(北海币),派由王澄昭任厂长进行技术改造,职工达到240人,年产胶鞋27万双并开始生产自行车胎。同期,山东军区在烟台还办有新兴橡胶厂,职工92人,年产胶鞋2万双。
来自新四军1934年参加革命、曾历任县委书记(安徽)、区委书记(大连)的革命干部林源,作为东北橡胶公司的经理率领其团队为建设东北解放区的橡胶工业生产基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工厂设备残缺不全、原材料极端短缺、人员流散殆尽的战时困难条件下,于半年之内相继恢复了生产。不仅以大批胶鞋武装东北野战军进关南下,还抢修生产了大量胶船支援渡江解放全中国,企业也一步一步开始走向正常生产的轨道。
期间,由辽南解放区来的仅有的工人技术干部郭殿库和朱继范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从湖南和上海等地招聘20余名橡胶技术人员委以技术要职,如任命阮觉施(原资委会沈阳橡胶厂厂长)为总工程师,还有积极发挥原来在厂留下技术人员,如张钟和、李润良、宋炳锐、吴砚田、闻九丹等人的作用,也保证了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3.1全面组织恢复生产(1949~1952)
(1)建立机构,召开全国橡胶会议谋求快速恢复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橡胶工业获得新生,开始出现勃勃生机。
至1948年底,全国有507家橡胶厂,主要设备炼胶机约1 000台,年橡胶加工能力有5万t。其中,上海为2万t,东北为1.8万t,山东7 000 t,天津3 000 t。1949年全国橡胶消耗量为1.3万t(历史最高水平1943年为3.6万t),生产轮胎2.6万条,力车胎286万条,胶带90万m2,胶管36万m,胶鞋4 400万双。
1949年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上书毛泽东主席,提议将橡胶工业由重工业划归轻工业系统。1950年,轻工业部内设专业机构管理全国橡胶工业。聘任原资委会专门委员、上海正泰橡胶厂顾问林文彪为轻工业部橡胶总工程师。在轻工业处(设有司局设置)内设立橡胶科,指定由滕玉彬负责抓橡胶工作。接着,在北京召开首届橡胶工业会议,有上海、东北、山东、天津等地橡胶界人士30余人参加,共议橡胶工业恢复建设的大计。会议由轻工处长计惜英主持,主管橡胶的滕玉彬具体负责会务。在听取了由东北、山东和上海组成的筹备小组提出的建议方案之后,经过讨论,最后制订出“一般维持,重点恢复,避免盲目扩充,逐步走向计划生产,配合国家经济恢复建设稳步准备将来发展”的工作方针。为此,提出了要优先发展生产资料橡胶制品、实行计划经济管理、积极扩大原材料生产供应、实施技术标准和加快技术人才培养等五大措施。
同年,东北橡胶公司撤销,所属9个橡胶厂和1个机修厂划入东北工业部轻工业管理局管理。次年,青岛橡胶厂从华东工业部齐鲁公司转入山东省工业厅,成立山东橡胶总厂,并将青岛大元橡胶厂作为二分厂、植物油厂改建为三分厂、威海中威橡胶厂为四分厂。由齐鲁公司的吴跃南任总厂厂长,轻工业部派出干部科长于耀为第一副厂长。天津市成立第一工业局将四个橡胶厂纳入,设立第一橡胶厂(军用橡胶厂)、第二橡胶厂(平津被服厂天津七分厂)、第三橡胶厂(濑口)和第四橡胶厂(中联)。上海市成立第二轻工业局新建上海橡胶厂生产再生胶和胶管,上收万国等私营橡胶厂作为地方国营橡胶企业。
(2)抗美援朝,建立军工橡胶工业生产体系
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东北橡胶工业立即转入战时轨道。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将丹东、辽阳、沈阳的橡胶厂全部搬迁撤到东北北部,实施战备生产支援前线。有沈阳橡胶一厂、二厂和辽阳橡胶九厂迁到牡丹江合并建厂,扩大生产轮胎、胶带和胶管;沈阳的橡胶六厂迁到哈尔滨,同当地的军需橡胶厂合并,扩大生产胶鞋;丹东的橡胶八厂全迁长春,扩大生产胶鞋。还有民委所属的东农橡胶厂也迁至吉林图门,继续生产民族胶鞋。这样,东北的橡胶工业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进行了一次从南向北的大调整。50%的橡胶厂、75%的生产能力和90%的生产资料橡胶制品生产转移到北部,形成了新的东北橡胶工业生产基地。
搬迁任务量最大的一、二、九厂的职工,自己动手在一周之内把设备全部拆下、完整全装好运到车站。职工与家属共计3 000余人,分三次连同生产器材一起,历经两天一夜赶到牡丹江建厂施工现场。一下火车,工人不分工种,干部不论职务,立即投入建厂战斗。在原只剩下残垣断壁的造纸厂废墟基础上,平道路、修厂房、建宿舍,接管线、安设备。室内工人变成“泥人”,露天作业工人成为“雪人”,顶着气温低至零下30~40 ℃下的严寒,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连续苦战98天终于胜利完成了建厂任务。春节前夕,提前两天生产出第一条轮胎。
在当时形势十分紧急时期和寒冬禁止施工的时节,能够创造百日迁建厂的奇迹,厂长钱霖及其一伙的领导人和组织者功不可没,铸就了“百日迁建厂”精神。在迁建厂胜利完成恢复生产的大会上,专程前来祝贺的东北轻工业局刘力子副局长高度赞扬一、二、九厂职工的革命加拼命精神,正式命为“东北第一”橡胶厂。1951年扩充到年产10万条能力,轮胎产品源源不断运往朝鲜前线。同时,由张启国工程师等人开始研制生产炮车防弹轮胎,1952年底又建成炮车海绵轮胎和坦克实心胎生产车间,年产能力达1万条。
迁往长春的橡胶八厂由年近花甲的苏厂长带队有上千人北上,利用银行的旧址加以改造。在两个月内投入了生产,日产能力很快达到1万双,大量胶鞋运往前线急需的战士。之后又扩大到2.5万双,成为全国最大的胶鞋厂之一。迁至哈尔滨的橡胶六厂由厂长陈自新负责,利用废弃的肉类加工厂旧址,并将军需橡胶厂并入也如期投入了生产,为抗美援朝做出了贡献。
1951年,青岛橡胶厂扩大组成山东橡胶总厂之后,成为拥有1 500名职工的综合性橡胶大企业,年产轮胎增至7万条,日产自行车胎900条和胶鞋1 200双。为应对抗美援朝空军急需,中央军委下令试制生产飞机轮胎。1952年集中全厂所有力量,建成年产3万条能力的航空轮胎车间,首次产出歼击机轮胎供空军试飞。之后,分工负责生产大型的轰炸机和运输机轮胎,邱立群等一批工程师为此做出了艰辛努力。
在抗美援朝期间,还有上海、天津、青岛等地上百家的私营橡胶厂承接军品订货。大中华橡胶厂的轮胎达到年产1.5万条,比1949年扩大了一倍多。上海橡胶行业紧急总动员,一年之内赶制出1 200万双军用胶鞋,40万匹军用雨衣布,另外,还有大量的止血带、橡皮膏等伤兵医用橡胶品。天津和青岛的私营橡胶厂都把军用橡胶制品摆在生产的第一位,优先生产。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增产节约运动,在全国各橡胶厂内全面展开。大中华和正泰两个橡胶厂的业主,带头分别捐献出4架和5架飞机。
1950年,总后军需生产部在接管了广州的军用橡胶厂(联勤总部广州橡胶厂)命名210工厂仍继续生产胶鞋之后,为解决军需的不足,同样又在湖南另建大型军需橡胶制品生产基地,专门为部队生产军鞋和雨衣。1952年,在岳阳建成国内最大的完全自行配套的综合型橡胶联合企业,命名为211工厂,亦称洞庭橡胶总厂(3517)。该厂对东北各厂生产的军用胶鞋进一步改进,完善结构款式,创造出新款解放鞋推广到民间,经久耐穿,久盛不衰。研发改进的雨衣,色泽光亮,寿命大幅延长,受到军委的表彰。
在随后岁月里,这支新兴系统的橡胶产业大军,在橡胶工业中形成另一股强劲的力量,继续不断在发展。1960年末到1970年初,又在贵州、山西和河北新建了三个生产基地,形成了从原来的3517、3518和发展到新建的3527、3539、3544等五大胶鞋企业,其中四家均在年产1 000万双以上。现在有3家已进入胶鞋行业前10名,另一家进入非轮胎橡胶制品前5名行列。际华3537制鞋有限公司已位居全国胶鞋行业之首,也是国防工业的重要一员。
(3)解决橡胶短缺,寻求原材料配套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之后,原料橡胶进口来源断绝,橡胶工业处于无米之炊的紧急状态,不少橡胶厂因之停业关闭。为解决战略物资橡胶原料的生产问题,政务院副总理、重工业部部长兼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亲自抓这项工作,并在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培植橡胶树的决定”,要求以最快速度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四川五省种植橡胶,面积770万亩。为此,在海南岛的解放军有两个师就地转业组织10万军民大军(农垦)从事天然橡胶种植及加工事业。经历1954年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在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地,到1957年产出了400 t天然橡胶。1958年达到900 t,到1960年增到5 000 t,1964年超过1万t。现在我国天然橡胶年产量已达85万t,开始逼近世界三甲行列。
1950年,中国科学院会同轻工业试验所联合研究从蒲公英橡胶草和杜仲树中提炼橡胶,1952年拿出样品交青岛橡胶二厂试制轮胎。1953年开始,由于橡胶进口问题得到缓解,蒲公英橡胶因成本价格昂贵而中断。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从建国之前的东北科学院就进行氯丁橡胶研究,1950年将小样在沈阳橡胶二厂进行加工试验,1953年在长春建起了月产450 kg的中试装置。同期,沈阳化工研究院也着手进行开发。1958年在四川长寿化工厂建成年产2 000 t氯丁橡胶生产装置,1965年扩大至5 000 t规模,并在山西大同、1966年在山东青岛建立了第二和第三套2 000 t生产装置。1978年三家氯丁橡胶企业生产了近万吨橡胶。到2014年我国已发展成为可与日本和德国相较量的三大氯丁橡胶生产国之一。
对于橡胶工业用的硬质炭黑和橡胶助剂,重工业部于1950年即专门召开化工会议进行布署。成立301厂用天然气生产槽法瓦斯炭黑。同年,在四川隆昌圣灯山气田试制成功,1951年达到1 200 t的规模。1952年福建南平化工厂开始生产滚筒法煤气炭黑;同年,抚顺矿务局瓦斯利用处用坑内气也生产槽法炭黑。1954年又有长春煤气公司和抚顺石油四厂生产混气槽法炭黑。1957年,燃料工业部将石油四厂划归化工部改名为抚顺化工厂专门生产炭黑,经过完善扩充,到1962年达到1.6万t的生产能力。1958年化工部还在四川永川建设年产3万级的软质炭黑工厂,1959年在四川自贡新建年产4 000 t和2 000 t的软质和硬质炭黑,从而形成抚顺和四川两大炭黑生产基地。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在我国炭黑生产量已达年产500万t,高居世界之首,成为全球炭黑工业的生产技术中心。
橡胶助剂在1950年即由东北轻工业局的橡胶研究室开展研究。1951年研发成功橡胶促进剂M和TMTD,1952年移交沈阳新生化工厂生产,当年产出18 t,到1958年达到1 100 t。橡胶防老剂也在1952年由南京化工厂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当年产量为25 t,1958年达到1 100 t。至1978年,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产量分别达到6 600 t和10 000 t,形成了沈阳、南京、兰州、天津和黄岩等五大生产基地。设在江苏圣奥化学科技、山东尚舜化工、天津科迈化工、山东阳谷等均已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橡胶助剂生产厂家,全国生产量达105万t,占世界的70%.
骨架材料——帘子线和大帆布,原来都是由橡胶厂自设车间,自产自用,1952年按国家的工业分工划给纺织部。桦林橡胶厂的纺织部扩大独立成为牡丹江纺织厂,青岛橡胶二厂的纺织车间并入青岛国棉二厂,大中华橡胶厂纺织车间并入上海国棉20厂。60年代之后,相继由棉帘线改成化纤帘子线,并随着在1980年之后神马、宁波、骏马、太极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而相继沉沦。1958年为研制全钢子午线轮胎,上海橡胶工业公司将民生橡胶厂(胶鞋)改造为钢帘线厂,年产由100 t发展到500 t和1 000 t。1969年配套湖北东风轮胎厂,同时建有湖北钢丝厂,年产5 000 t。2001年和2005年他们分别变成米其林上海和湖北佳通的钢帘线厂。2014年全国钢帘线生产量已达200万t,形成江苏兴达、贝卡尔特(外资)、山东胜通、江苏金峰四大年产能力在40万t以上的世界级企业。
到1952年底,全国橡胶消耗量达到2.6万t,为战前的80%,有70%以上的企业得到恢复。轮胎产量42万条,力车胎217万条,胶带139万m2,胶管266万m,胶鞋6 169万双。
3.2实施国家“一五”计划(1953~1957)
(1)强化国营经济,改造私营橡胶工业企业
中央轻工业部,为了加强各地的公营橡胶企业生产实行集中行政管理。于1952年成立橡胶工业管理局,由1927年参加革命,历任香港市委组织部长、沈阳特别市秘书长和广州市委副书记的肖桂昌任局长。分两批先后上收牡丹江、沈阳、青岛、天津和上海的14个橡胶企业。组成国营第一(牡丹江,轮胎)、第二(青岛,轮胎)、第三(沈阳,航空轮胎)、第四(沈阳,工业橡胶制品)、第五(沈阳,军工橡胶制品)、第六(青岛,胶带胶管)、第七(沈阳,自行车胎和轮胎)、第八(长春,胶鞋)、第九(1955年前为天津橡胶九厂(轮胎),1955年后为青岛橡胶九厂,(胶鞋))、第十(太原,军工橡胶制品)、第十一(广州,乳胶制品)、第十二(威海,胶鞋)、第十三(辽阳,胶带胶管)、第十四(上海,胶鞋)橡胶厂和橡胶机械厂(沈阳)的中央国营橡胶企业体制。
设在北京的轻工业部橡胶局,实际上是一个中央国营经济的实体,实行人财物、产供销的统一领导管理。1956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轻工业部的橡胶局和医药局、重工业部的化工局被划入。生产胶鞋的橡胶厂全部下放成为地方国营橡胶企业,留给橡胶局管理的中央国营企业减为牡丹江第一、青岛第二、沈阳第三、第四、第五、青岛第六、太原第十、广州第十一橡胶厂和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及沈阳橡胶机械厂10个厂所。此时,地方国营橡胶企业的比例增大至75%以上,东北有6家,天津4家,青岛3家,北京2家,上海6家,另外无锡、昆明、重庆、贵阳各1家,共计25家。
橡胶局为推行国家“一五”发展计划,确立了“百家”的工作方针。为使橡胶工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计划经营管理 ,着手重点新建、扩建、改建和改进、改造、改革橡胶厂的工作。五年下来,橡胶工业面貌开始大有改观。
在强化国营橡胶工业经济的同时,对私营橡胶企业也分六个阶段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全面实现公私合营,使其成为国营橡胶工业的一翼。在上海,从1953年到1955年,有530家私营橡胶厂参加公私合营。经过归口并为460家,其中个体户155家,3人以上小作坊305家。在第二轻工业局内设立上海市橡胶工业公司进行统筹管理,总计从业人员11 500人,平均每家为25人。1957年裁并改组为244家,其中独立厂62家,中心厂26家,卫星厂156家。大中华厂、正泰厂和中南橡胶厂率先实行合营,成为上海的三大主力企业。
这一期间,广州的私营橡胶厂经过合营,由100家合并为26家。中国第一家胶厂等20年代发展起来的10余家企业,由于都不成规模而被合并掉,在市第三工业局下设立橡胶皮革工业公司组织管理。天津把112家合为18家,在市第一轻工业局下设立天津市橡胶工业公司管理公私合营橡胶企业。沈阳由46家减为11家,设立市第二工业局沈阳橡胶医药工业公司管理。北京由100家减为9家,在市第二工业局下设北京橡胶皮革工业公司。重庆的橡胶厂也是最早进入到行业合营的企业。
总计,到1956年全国800家私营橡胶厂全部实现公私合营。经过改组合并为348家,总产值比1955年一下上升了30%。企业遍及从沿海的上、青、天、广、沈,一直到北部的哈尔滨、牡丹江、长春、抚顺、大连、唐山,中部的济南、无锡、衡阳、福州以及西南部的重庆、贵阳、南宁、昆明等20余个城市。它们拥有全国40%的炼胶设备,1/3的橡胶消耗量和职工人数,一半的胶鞋生产能力和2/3的工业橡胶制品的生产量,成为橡胶工业的一笔可贵财富。然而,这种不顾条件成熟与否,一概全部进入合营的过急过快改变所有制的做法,也给橡胶工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不得不以更大地力量进行改组改革,橡胶工业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三年间国家为之投入的资金费用达到500万元以上,占到其固定资产的10%。
(2)实行重点建设,改组、改建、扩建和改造老旧橡胶厂
1953年,承担军工橡胶制品生产的桦林橡胶厂的火炮轮胎车间和青岛橡胶二厂的航空轮胎车间正式投产,形成能力,可产炮车轮胎1万条,飞机轮胎0.5万条。同年,沈阳橡胶三、五厂先后完成了工厂改建工作,经过1~2年的基本建设,已建成航空轮胎5万条、飞机油箱500个和航空橡胶零件500 t的生产能力。为配套国产歼五飞机的生产和空军苏制飞机的维修起了重要作用。1956年同飞机一起获得了国家重要军工产品定型配套的荣誉称号。
为保证按时保质完成工厂改建任务,适应军工生产需要,中央轻工业部调派轻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周小鼎和具有迁建经验的哈尔滨橡胶六厂厂长陈自新任职两厂厂长。橡胶局派出轮胎专家张钟和会同三厂闫天宝工程师组成联合小组研制开发航空轮胎,调技术处长李润良工程师和橡胶研究室的宋秉锐和吴砚田工程师任职技术领导人,开展合成橡胶加工应用和各种航空橡胶制品的生产研究工作。为解决三、五厂改建过程中急需的专用设备,局还专门成立橡胶设备设计组,以吴集恩工程师为首带领陈国镇、倪德均、曾繁锭等10余名技术人员,整夜赶制设计改建急需的橡胶设备制造图纸,由沈阳橡胶机械厂列入“特示”号任务加班制造。大型的炼胶机、密炼机、压延机和硫化罐等设备则将引进和测绘的图纸翻译整理好,交由大连通用机械厂和沈阳重型机械厂,由机械工业部下达专门任务安排。在参加桦林迁建厂取得胜利由局组成的基建队和安装处,由号称“技术八路”的郭殿库橡胶技师和朱继范机械技师的带领下,在征战三、五厂的改建中也获得了辉煌战果,为工厂在1~2年内建成投产立下汗马功劳。
配套中国第一汽车厂建设和适应社会对轮胎需求的日益增长,以总投资3 500万元扩建了两个轮胎厂。青岛橡胶二厂由20万条扩至60万条,于1955年全部完成。桦林橡胶厂从20万条能力增到65万条,在1957年基本建成,其中有2.6万条工程大胎和5万条实心胎工程于1959年完成。为了完成两个轮胎大厂的设计任务,东北轻工业局设计处1952年全迁北京,以刘刻铬、闻九丹等工程师和从青岛橡胶二厂调去的李元石、冯企异、郭友炎工程师等作为技术骨干力量,成立北京轻工业设计公司。1956年一分为二,橡胶设计部分成为北京橡胶工业设计院,由王良才任院长,继续承担全国的橡胶厂设计工作。
“一五”计划期间新建的项目,主要为列入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同908厂配套建设的太原第十橡胶厂。投资1 100万元,年产防毒面具3 000 t,1956年开建到1958年建成。期间,追加的轮胎5万条和胶带160万m2的项目,于1959年投入生产。为支援该厂的建设和生产,1958年橡胶局撤销时将局的大批干部调入,保证了如期建成生产。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中,还有重工业部在西北新建的兰州合成橡胶厂,年产合成橡胶(SBR、NBR)1.5万t,1954年批准,1960年建成投产。另外, 橡胶局于1956年从100万元的自有资金在一年之内,新建了广州第十一橡胶厂,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年产气球100万个,医用手套100万付,避孕套1 000万只。该厂系由沈阳橡胶四厂支援,将该厂气球生产车间全迁扩大完成,成为我国第一个乳胶制品厂。
为寻找代用原材料弥补橡胶的不足,轻工业部会同地方部门还在沈阳、上海和天津新建了三个年产5 000 t的再生胶厂。沈阳新生再生胶厂、上海橡胶厂和天津再生胶厂成为国内最早的再生胶专业厂。采用水油法的再生技术取代原来质量不佳的油法生产,督促民资胶鞋厂停产自制再生胶,以优质再生胶扩大掺用量,节约橡胶。
“一五”计划期间,还改造了三个橡胶厂由胶鞋转产摩托车胎和工业橡胶制品,扩大生产资料橡胶制品的生产能力。沈阳橡胶四厂1954年由胶鞋全部改产工业橡胶制品,为第一汽车厂生产配套,1958年并入沈阳橡胶五厂。沈阳橡胶七厂1951年起由胶鞋改为自行车胎,1952年扩产摩托车胎,1957年又改造成为轮胎厂,下放地方管理(现为朝阳浪马轮胎有限公司前身)。上海橡胶十四厂1955年由海军司令部划转生产胶鞋和工业橡胶制品,1957年随同上海金刚橡胶厂迁至湖南长沙,在总后勤部湖南仓库建起湖南橡胶厂生产胶鞋。1958年下放地方,196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5家勤俭办企业的红旗单位之一。其工业橡胶制品部分合并改为上海大成橡胶厂,1965年又部分内迁重庆,成为长江橡胶厂的一部分。
从1954年起,着手修复辽阳和青岛两家橡胶厂生产胶管和胶带,以满足东北和华北矿山恢复生产对带管的需要。辽阳橡胶十三厂系利用原来辽阳橡胶九厂的厂址恢复,决定将桦林一厂的带管部分迁去,增添设备专业生产胶带,青岛橡胶六厂原为青岛橡胶工厂的三分厂(植物油厂),以青岛橡胶二厂迁出的设备生产自行车胎和胶带,1956年决定改为专业带管厂。由于同时修复、改造两个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最后由部领导拍板,不得已把辽阳十三厂并入青岛橡胶六厂,其自行车胎部分转给同泰橡胶厂(公私合营)。
(3)建立科研机制,健全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加快技术人才培养
1953年,将由交通部划转轻工业部的汽车制配厂改为天津橡胶九厂之后,为建立橡胶工业的科研机构,提高工业技术水平,1955年又将其改建为橡胶局属的研究机构。并将部轻工业研究所由吴祥龙工程师等从事的橡胶科研部分连人员带设备并入,从橡胶局技术室调入从事轮胎生产技术工作的郑正仁、左大名等工程师,抽调青岛橡胶二厂的李椿芳、周国楹等工程师,再加上天津橡胶九厂内的王乃惠工程师等为技术骨干,成立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任命蔡锡麟为所长,李椿芳、吴祥龙为总工程师,下设轮胎、工业橡胶制品、原材料和测试、情报5个室。中间工厂除研究实验之外,还承担大型工程轮胎和新型工业制品的小批生产任务。
在橡胶工业生产技术管理上,1953年橡胶工业管理局一成立,即集中行业的所有技术骨干组成技术室。制订出行业的橡胶工业原材料技术条件、橡胶产品技术标准、橡胶工厂生产保安规程,同时,创办《橡胶工业通讯》(现今的《橡胶工业》杂志),及时交流各厂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并传递部局领导的指示,使上令下行。下情上报。为吸取恢复时期出现的“轮胎花纹裂口”、“雨衣发黏”和“胶鞋断底”的三次重大质量事故,三次火灾烧毁全厂(沈阳一厂、二厂)和汽油造成职工职业中毒(长春八厂)的严重危害安全事件,在所属各橡胶厂普遍建立技术科、技术安全科和技术检查科。检查科由工厂厂长一把手直接领导,杜绝一切不合格产品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严格原材料的化验和制成品检测,开展老产品的质量改进和新产品的研发。工厂建立总工程师制,负责指导全厂的所有技术活动,有的还兼任副厂长甚至第一副厂长,将技术管理同行政领导统一起来。采取上述措施之后,橡胶厂从混乱的状态很快走向有序管理发展的轨道。
为了解决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1951年教育部在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开设橡胶工艺专业,聘请留美归国的橡胶专家王盈钟、刘鸿等人任教,1952年又增设两年毕业的大专班以应急需。1954年橡胶局还将阮觉施总工程师派去增强教学技术力量。1959年把苏联留学的唯一硕士龚克成分配到该院工作。1956年,橡胶局还将1950年利用教会办的文惠中学由辽阳九厂厂长张焕文任校长和何立中工程师任教应急设立的沈阳轻工高职迁往青岛,扩大成立青岛橡胶工业学校,专门培养中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1958年化工部以其为基础成立山东化工学院,同时培养高级和中级技术人才。之后,交由地方改成青岛化工学院,即现今的被誉为“橡胶黄埔”的青岛科技大学。1958年化工部还在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设置橡胶机械专业。几十年来,由三所大学培养的橡胶技术人员已达1万人以上,成为橡胶工业发展的中坚技术力量活跃在全国各地橡胶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是橡胶企业的领导骨干,甚至进入行业领导层,桃李满天下。
“一五”期间,国家为橡胶工业发展投入基本建设资金在1亿元以上。到1957年底,全国橡胶消耗量达到6.13万t,5年增长了1.3倍多。轮胎生产量88万条,力车胎594万条,胶带429万m2,胶管1 124万寸米,胶鞋1.3亿双,分别增长了1~3倍。橡胶工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显示出社会主义发展工业的优越性。
(未完待续)
2015提8月24日,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轮胎生产基地项目的议案。
该轮胎生产基地项目由青岛双星子公司——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 TOO以合资方式建设,其中双星轮胎以设备作价出资约 3 025 万美元,拥有合资公司 27.5%股权。
据了解,双方投资协议将于近期签署。
摘编自“中国橡胶网”
2015年9月2日,来自中国上海的轮胎制造商双钱控股有限公司计划斥资2.5亿美元(约16亿人民币),将把其卡客车轮胎的产能提高68%,项目提升将持续到2018年完成。而这些产能的提高是瞄准低滚阻的绿色子午线轮胎,将在其位于江苏的如皋工厂完成。
该双钱的如皋工厂的常务总经理范雪峰表示,本次扩张将会把产能从目前的250万套提升到420万套卡客车子午线轮胎。双钱工厂将在其目前的工厂内建设一个新的设施。扩展将包括额外的混炼能力——将会在扩充700名额外的工人。目前该工厂雇用了1 950名员工。除了卡客车子午线轮胎,该厂还生产10套的工程胎,农业轮胎。
摘编自“中国轮胎商业网”
Centennial retrospection of rubber industry(Par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