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汉平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014年11月19至20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承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以“语言寻根、文学铸魂”为宗旨,以“华文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为主题。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文学团体、400余名海内外文学代表、嘉宾和媒体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广州市长陈建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马来西亚常青集团执行主席张晓卿等出席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主持。“这是一次国际性、开放性的全球华文文学盛会。”韩启德在开幕式上讲话,华文文学为世界所关注,伴随着华侨华人移居海外的步履,华文文学也在异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遇、交汇、交融而开出的文学奇葩。“华文文学作用独特,华文作家大有可为。”韩启德寄语华文文学界人士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致力推动华文文学繁荣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致辞中说,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特别是华侨华人文学家、艺术家的努力与奉献。她希望全球华文文学界人士,特别是华侨华人文学家、艺术家发挥融通中外、学贯中西的优势,植根中华优秀文化土壤,借鉴不同文明文化精粹;遵循文艺规律,观照现实生活,“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作为大会承办方,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希望为加强华文文学界的交流、繁荣发展华文文学做出更大贡献。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表示,大会坚持文化传承、治学以恒、和而不同、创新思维,共同担起“以文化人”的时代责任。
开幕式之后的高端论坛是本届大会一大亮点。论坛由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张炯主持,参与嘉宾包括六位重量级作家:吉狄马加、严歌苓、陈若曦、刘斯奋、尤今、汪国真。他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华文文学创作的见解与期盼。彝族诗人吉狄马加首先发表了题为《汉语写作在当今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演讲,他引用布罗茨基的一句话,“无论你走得多远,你的民族文字就是你的祖国”,阐释了汉语写作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性。他还建议设立世界性奖项,把能够代表当代华文文学最高水平的作品向全世界推介。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也赞成吉狄马加的建议,他认为华文作家应有自己的文学追求,反俗还雅,去粗取精,回归诗教传统,坚守中华文化的审美理想,让华文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尊重。作家严歌苓认为华文文学创作不能有焦灼感,讲好自己的故事尤为重要。她认为文学翻译和传播方式对作品的影响也很大。诗人汪国真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拥有穿越时间的魅力,他提出华文作家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诗词中通俗易懂、引发共鸣以及经得起品味的创作规律,并借助音乐的形式,更好地推动华文作品的广泛传播。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华文文学的日益重视,令台湾作家陈若曦颇感欣慰,她鼓励华文作家写出更多体现人类社会真善美的作品。新加坡作家尤今通过讲述异国人物故事而引出文学向善向上的意义,希望能带给大家立足本土、放眼海外、心系家乡的理念。
大会开设十个分论坛,包括“世界华文文学的理论建构”“华文文学与丝绸之路”“华文写作:带着乡愁的远行”“华文女性文学的世界图景”“华文创作论坛:经验、创新与融合” “新移民文学的格局与走向”“华文诗歌经典化问题对话”“华文传媒与华文文学”“台湾文学:文化传承与当代实践”“作为文化窗口的港澳文学”等专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华文文学经典化及理论建构问题,是研讨会中议论最多的话题。暨南大学教授饶芃子对世界华文文学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进行了宏观考察,从时间意义、展示的生活深度和艺术角度三方面论述了经典文本具备的基本特征,阐述了世界华文文学理论建构的五大维度,勾勒出华文文学和学科发展的基本框架。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认为应该提升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地位问题。福建社科院研究员刘登翰提出华人性和华文美学应该成为华文文学研究的核心。香港学者黄维樑教授认为中国古典文论在华文文学的建构中有非常大的作用,这个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华语语系文学问题成为议论的焦点。深圳大学教授李凤亮认为,学科命名的每个变化背后都是学科方法、研究旨归的巨大变化,政治立场、文化立场的差异才是命名的实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赵稀方举例说明了华文文学和华语语系文学的关系。加州大学教授张英进以“和而不同”的眼光重新反思现代语境中被经典化的作品。南京大学教授刘俊和美国学者张凤都认为,世界华文文学应该和华语语系文学展开对话,而且这个对话非常重要。马来西亚学者许文荣、德国学者黄凤祝分别论述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本体性和属性界定问题。台湾学者李瑞腾强调,应以超越性视野面对全球各区域华文文学传统。
华文诗歌创作的讨论也是异常热烈。美国诗人王性初和四川大学教授张放分别提出诗歌与生态的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古远清分析了诗歌阅读的三种情况。云南大学教授杨振昆认为诗歌创作要注意多样化、平衡性,经典最根本的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向明、吴岸、张诗剑等九位诗人还现场朗诵了自己的作品。
主题为“华文女性文学的世界图景”的论坛参与者几乎全是女作家和女学者,涉及论题包括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母性情怀、性别视野、女性命运、性别空间和华文诗学等方面。巴西作家林美君、新西兰作家林宝玉、澳大利亚作家崖青就华文作家与当地社会融合情况作了介绍。马来西亚作家戴小华、加拿大作家李彦对华文文学与女性形象作了分析与解构,荷兰作家林湄、美国作家刘加蓉呼吁女性创作也要多关注人类生存际遇等大问题。暨南大学教授蒲若茜聚焦于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跨界写作”与“双语诗学”,强调华裔女作家应建构自己的独特文化。香港作家周蜜蜜认为,黄碧云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香港被殖民的历史。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王艳芳、台湾作家方梓分别论述了香港女性小说的身份书写特征及产生原因。
海外华文媒体在推动华文文学创新与嬗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在推动华文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困境。印尼作家袁霓、加拿大作家陈浩泉、美国报人游江、澳大利亚作家张新颖等,结合自己的传媒实践经验,以详尽的数据以及具有历史意识的纵向视角,展示了各区域的华文媒体报刊在华文文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美国作家陈屹认为采访写作是建立与心灵对话的最佳方式。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长吕红也提出了传统文学报刊目前的生存困境问题。
如果说传统媒体在推动华文文学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弱化,那么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崛起,则让华文文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美国文心社社长施雨论证了网络令海外华文文学飞得更快更远。约克大学教授马佳发现,华文文学在当代跨区域传播中出现了“二度阅读空间”现象,传媒是“第五要素”的观点已经打破了将其仅作为文学载体的传统观念。文学奖作为助推华文文学发展的运作机制,有必要对其进行个案探讨。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文学奖可以在当代发挥很大的正向能量,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就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评奖文化。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顶层战略发展规划,这说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学者们围绕此论题展开了多层次的讨论。德国作家高关中和土耳其作家高丽娟分别从不同角度谈论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福建社科院副研究员萧成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使东盟的华文文学呈现多维发展和融汇合成的新趋势。另外,丝绸之路的区域特色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北亚。新加坡作家骆明在题为《“‘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外华文文学的双向交流》的发言中强调交流的双向性。台湾学者蔡辉振和方明都集中谈论了越南华文文学发展情况。韩国学者朴宰雨教授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六部作品论述韩中跨国爱情叙事。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敏曾留学韩国,她谈论的话题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中国旅韩人士的韩国书写变迁。来自日本的林祁、廖赤阳和华纯等三位作家和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述日本华文文学的过去与现状。发言的学者们颇具前瞻性和比较视野,讨论的问题也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新移民文学涉及的问题颇为广泛,讨论中的思想交锋也相当激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江少川、加拿大作家林楠认为对新移民文学必须有一个更清晰的界定。澳门大学教授朱寿桐回应说,可通过时代对其概念进行大胆界定,并肯定了作家具有双重经验的重要性。香港作家盼耕发现,在新移民文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国情怀”。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毕光明论证了中国经验、中国性、中国文学的想象,认为这些始终是新移民文学的参照系。德州学院副教授丰云强调了回归主题在新移民文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广州大学周文萍副教授论述了新西兰华文文学的“长者现象”。深圳大学钱超英教授在讲评中认为,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发展,年轻创作群体在未来研究中应引起足够重视。跨国、跨界现象也绝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理问题,更是发生在社会上的现实变化,因此需要更加开放的思维。
新时代要有新视角,将香港和澳门放进全球语境中考察,为华文文学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凌逾认为,香港文学的特色在于跨媒介叙事,香港作家李嘉慧认为,金庸的《神雕侠侣》反映出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文化精神。暨南大学龙扬志博士从四个维度反思了澳门批评场域及其建构问题。香港作家李远荣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曾敏之先生对世界华文文学的贡献。论坛上的许多学者认同,港澳文学的研究不应成为过去式,而依然是值得挖掘的一口深井。
“流动”可以成为概括台湾文学历史脉络的关键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黎湘萍的《战争与和平:燕京大学中的台湾籍人文学者》论述了台湾学者向北京的流动,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许俊雅则讲述了上海《申报》向台湾、新加坡的流动,说明了流动的双向性。福建师范大学朱立立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张重岗都论及近二十年来台湾文学思潮或重写文学史的问题,朱立立还概括了重写台湾文学史的路径。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袁勇麟在讲评中认为,上述论文是近几年来关于台湾文学脉络的最重要论述。台湾作家黄锦树阐述了台湾现代主义的流变,台湾作家蓝博洲、郑州大学副教授李勇等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了海峡两岸作家的精神差异和应承担的责任。
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回到历史现场,对族群和地域视野中的台湾文学进行探讨。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志彬研究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审美特征,代表了目前系统研究原住民文学的较高水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娜亲自到原住民的部落中居住,通过田野调查而写作了扎实的论文《古调中的布农:耕猎、信仰与部落民主的再造》。台湾作家巴代认为,台湾原住民并不是要寻求保护,而是需要尊重。厦门大学教授朱双一从两岸客家文学的视角论证了客家文化特征是确实存在,而非人为建构的。郑州大学教授樊洛平论述了台湾客家女性书写中的族群文化特征。
不断远行的写作者,倘若能从表象进行抽丝剥茧的内在剖析,就会惊喜发现异域异质文化给创作带来的巨大冲击,创作的触角也会更为敏锐。新加坡作家尤今就是如此,她把文学与旅游结合,带来许多跨文化的有趣发现。陈若曦认为,写作来自生活,只有深刻的内心体验才能打动人。美国作家叶周、加拿大作家曾晓文都认同,海外华文作家有两种文化融合的独特视角,因此写作应该由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叶生根。
在大历史时代的个人岁月中,很多作家都有去国离乡的经历,产生了记忆割裂、情感失落以及存在疑惑的问题,因此就有了寻找和乡愁。作为文化存在的个体,当他们讲述各自故事和思想的时候,每个人乡愁的内涵是不同的。作家王十月认为,文学不能只是唱赞歌,而需要对自己的责任进行反思。香港作家黄东涛、台湾作家向明、法国作家黄冠杰等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乡愁是个广义的概念,它超出了民族、地域和国家的范畴。马来西亚作家朵拉感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她家的四代人中传承下来,门外是属于马来西亚的,门内却是家乡的味道。
乡愁、祖国、精神原乡,这些不同词汇描述的内涵,使讨论超出了乡愁的表意层面。一些新移民作家还谈到了远行时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新西兰作家范士林和美国作家江岚认为,海外华人可以通过当地题材的写作来体现跨文化群体的境遇特点。作家熊育群谈及张翎的小说《金山》,认为文学还乡、情感还乡包括本次大会都是还乡的不同形式。谢有顺教授强调文学是对精神原乡的想象,我们要认同比母语更高的文化中国,否则大家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扎根的写作是可疑的,差异性是文化意义之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力量。
大会的学术总结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监事长刘登翰主持,刘小新教授等十位代表分别对各论坛进行了学术汇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匡汉作学术总结发言,认为本次大会有三项共识值得记忆。首先是要坚持创新思维,获取思想的光亮和学术的生长点,第二是要坚守华文文学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第三是坚信华文文学的含金量是创作和研究的重中之重。随后举行了“文化中国·四海文馨”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颁奖仪式以及大赛散文集《相遇文化原乡》首发式暨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赛启动仪式。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最终评选出15篇优秀奖,3篇三等奖,2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会长王列耀表示,本届大赛评奖过程遵循非常严格的匿名评审,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本届大会还倡议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希望打造出世界华文文学领域中代表最广泛、参与华文文学团体最多的全球性华文文学组织,促进华文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联盟本着“服务、互动、平等、共赢”的原则,以文会友,互学互鉴,平等交流,跨界融会,成为华文文学繁荣昌盛的纽带和桥梁。大会闭幕式上还宣读了《广州倡议》,呼吁世界华文文学界人士“以文化人,以侨为桥,以和促赢,以美含章,以德立文”。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致闭幕辞,希望海内外华文文学界人士凝神静气搞创作,脚踏实地搞研究,更好更多地创作、生产和传播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和有品位的优秀作品,共同提升华文文学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