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林
云屏是藏在两当南部崇山峻岭中的一颗绿色翡翠。云屏,有看不完的景致,有说不完的故事。
峡谷绝壁千仞,猴猿难攀。两山相对几乎相接,苍天惟留一缝。看天与路同宽,看路与天相齐。从观音峡到西姑峡,层峦叠嶂,苍松蔽日。悬崖峭壁上时不时有圆的洞方的孔,古栈道遗迹依稀可辨……流失的岁月给古峡涂上了一层厚重神秘的色彩。
一条栈道走过古峡,越过深涧。栈道上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旌旗飘扬,人喊马嘶。走过刘邦,走过张良。马不停蹄,人不卸甲,昼夜兼程,匆匆南下。然后,栈道上燃起冲天大火……是溃败,是南逃?不,是胜不骄,败不馁,抑或是韬光养晦。据说,刘邦当年为向项羽表明自己无心争夺中原而火烧栈道,烧的就是这条栈道,后来佯装修复的也是这条栈道。
《史记·高祖本记》载: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采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经故道境(两当、凤县)袭击雍王章邯,两军战于陈仓。刘邦先令部将樊哙、周勃带领少数兵马,佯装修复汉中、勉县至云屏、广金一带烧毁的古栈道,自己却和韩信亲率大军从另一条秘密栈道悄悄向关中门户陈仓进发。有探马报知陈仓守将章邯,章邯笑道:“栈道360里,沿途尽是悬崖峭壁,烧起来容易,修起来却是万难。”章邯安心坐守,一点也不加以防备。待到第二次急报传来:汉军明里修复栈道,暗里已经绕道进抵陈仓,章邯闻之大吃一惊,急忙调集兵马出城迎敌。怎奈汉军养精蓄锐多日,加之对楚军积怨已深,遇着楚军好似猛虎下山,直杀得章邯首尾难以相顾,节节败退。汉军乘胜追击,破陈仓,占关中,大获全胜。
一条公路穿越古峡,飞渡天堑。公路上车来车往,游人如织。摄像留影,写生作画,吟诗作文,各显其能。把“一线天”摄进镜头,绝壁千仞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把“良心桥”画进油画,一根独木横搭在两块巨石上,桥下龙潭翻恶浪,据说干了亏心事的人不敢从桥上经过;把关于古峡栈道的传说写进故事,把故事装进古峡的档案……
春末夏初,云屏大山里的风光令你如醉如痴。当你跋涉在崇山峻岭间,时而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时而急流飞瀑莺歌燕舞,时而云雾缭绕彩虹飞降。也许就在此时,远远的深谷中荡起粗犷雄浑的号子声:“哟嗬嗬哟嗬嗬咦哟咦呀哟咦哟嗬……”待转过一个山头,在你不经意间,远处的号子声又穿云破雾而来,跨涧越谷而来……
“三根竹子哟长上天啰,阳鹊子笆窝哟在中间;谁人捡到哟阳鹊蛋啰,男当皇帝哟女做官。哟咦哟嗬嗨……”一曲粗犷幽默的号子从山顶密林中传来;“包谷苗苗么像把刀啰,三月种上么九月收;花花么开在尖尖上啰,娃娃么背在半中腰。哟咦哟嗬嗨……”一曲饱含泥土芳香的号子从田间地头传来;“桅子花儿开哟石榴花儿红啰,红花对牡丹哟,姐儿么绣鸳鸯。哟咦哟嗬嗨……”一曲隐含村姑柔情蜜意的号子从山涧清泉边传来。
号子从“棚民”的火塘边传来,号子从“棚民”的酒宴上传来,号子从张灯结彩的赛台上传来,号子从变幻无穷的云雾中传来……号子是生活的五彩缤纷,号子是人性的喜怒哀乐,号子是“棚民”的精神、“棚民”的魂。
何谓“棚民”?时光倒回清末,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先后归于失败。余部由川楚豫等地转战至包括两当南部在内的秦巴山脉的大山中,后来便销声匿迹。曾几何时,云屏的深山密林中,突然增添了为数众多的“湖广广”(两湖、两广人)。他们隐居于深山密林,结草为庐,刀耕火种,吊锅炖肉,包谷煮酒,唱山歌、喊号子,始为“山林为伴歌为魂,乐居茅庵忘归程”的“棚民”。
西姑庵,在云屏东南之一隅。大自然似乎特别眷顾这块弹丸之地,赐予它山的险峻、水的灵秀、绿的神韵、云的霓裳,还有岁月留下的厚重和神秘。世事如烟,西姑如梦……
这是一处洞天福地,世外桃园。山青皆映翠,鸟语伴花香。泉水碧如玉,溪水亮如银。山顶云戴帽,山涧雾搭桥。小小的山谷中,一缕炊烟升起,几声鸡鸣犬吠。每日里在似明还暗的晨曦中,百鸟朝凤的交响音乐会便拉开了帷幕。先是山雀的啁啭,后听燕语的呢喃。黄莺飙长调,喜鹊叫喳喳。是谁弹奏着动听的和弦?是谁吟诵着美妙的颤音?细微低沉时如山溪缓流,如轻风拂面;高亢激越时如战马嘶鸣,如百鸡报晓。那些聚集在喧嚣闹市的城里人,谁又能享受到如此原始、自然、美妙的天籁之音?
四面山顶上站立着高大笔直的蒲松,像一排排威严肃穆的哨兵。白天,山风像温情脉脉的小媳妇,用她温柔绵软的双手从它脸上轻轻地掠过。入夜,山风突然变脸,如虎啸狮吼、狼奔豕突般猛烈地抽打着它高大的躯干。然而,它见惯不惊,雷打不动,仍旧风雨无阻地默默守护着这块“洞天福地”。背阴处的山崖上是黄杨的世界。四季葱绿的黄杨不喜欢自我张扬,大都悄无声息地挤在背风阴湿的山岩下。杆枝虬曲,盘根错节,匍伏而生。虽然老态龙钟,却又婀娜多姿,美轮美奂。它生长在毫不起眼的山旮旯里,却又总是最早给人报以春的信息、春的芬芳。它头年冬天孕育花蕾,山峦草木在春寒料峭中还未醒悟过来,黄杨却早已绽开它那娇小细碎的米黄色花朵。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便在山涧林下随风弥漫开来。山崖高处是高山杜鹃的领地,五月,山外已初吻夏的味道,而这里却还留有春的尾巴。断崖峭壁上残雪还未消尽,杜鹃花已开了。白的、红的、粉红的,一簇簇一丛丛杜鹃花姹紫嫣红,把肃穆凝重的山峦打扮得五彩缤纷,分外妖娆。
这就是西姑庵,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传说明末坤仪公主曾在此修行。斗转星移,时势变迁。历经数百年漫漫岁月之后,人间、神间的种种悲欢离合、荣辱得失、恩怨情仇早已化为灰烬,尘封于世。如今的西姑庵旧址,只留下两座孤零零的青石灵塔,欲倒而未倒,似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沉重而悲凄的故事。
公元1682年(崇祯17年),李自成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和众嫔妃纷纷自尽。年仅八岁的坤仪公主被闯王掳入军中。坤仪为西宫袁妃所生,史称西姑公主。红尘世事,难料吉凶。70天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撤至西安,随后又溃逃汉中。坤仪公主也被迫随李过(闯王义子)军南下,前往汉中。途中,由于栈道崎岖难行,军中所带辎重过多,行进缓慢,李过决定将所带金银珠宝秘密埋藏于秦岭南坡的深山密林中。谁知这个秘密被坤仪公主无意中发现了,随后坤仪和宫人乘夜逃脱。坤仪一行在秦巴山脉的深山密林中餐风沐雨,顶暑冒寒,躲躲藏藏大半年,吃尽颠沛流离之苦,终于躲过李过的追寻,辗转来到太(大)阳山脚下的观音堂出家为尼,随后又将李过埋藏的珠宝悄悄运抵观音堂。观音堂也由于大明公主的入驻,香火日见兴旺起来,最终改称西姑庵。据说在鼎盛时期,西姑庵曾建成上中下三院之规模,有经楼、禅院、僧房上百间,为已圆寂的住持建灵塔九座,俗称“九塔三院”。当时香客如涌而至,香火盛极一时。而这一切在清末的一场大火中,又都灰飞烟灭化为乌有。有诗为证:“群山云漫,阻断天边雁,往事越千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世事渺茫,西姑如梦。九塔三院今何在,西姑遗迹难追寻……”
一峰兀立,林海苍茫。红崖山居高临下地悄悄俯瞰着古寺,左右两道青松葱郁、鸟语花香的山梁将古寺揽入怀中,一泓清溪静静地流过。晨起空山听鸟语,夜来青灯闻雨声,好一处佛门清净之地!
早春,蒲公英还在含苞待放,寺后山坡及两边山梁上的迎春花便早早地开放了。金黄色的迎春花编织成一个金黄色的花环,把古寺圈在中间。本是风水地,又添锦上花。仲夏,隐藏在古寺周边沟坡山梁上的灯盏花悄悄地钻出草丛,绽开它那娇妍的笑脸。灯盏花火红火红的颜色,一撮撮地点缀在灌木草丛中间,那是一种绿波海韵点点红的景致。秋末,红崖山上的枫叶红了,一丛丛火红的枫叶就是一堆堆燃烧的火焰。山山相连,红绿相映,那又是一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致。隆冬,冰封雪飘,银装素裹。古寺一夜之间就变幻成玉宇琼雕的海市蜃楼,说它是蓬莱仙境也不为过。
一株古老沧桑的银杏树,谁也不知道它活了多少岁,总之有了古寺就有了它。它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历经千年时空而初衷不改,宠辱不惊,物我两忘,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古寺的山门。它见惯了山风突起,云卷云舒;它见惯了春雨呢喃,夏雨如注;它见惯了古寺兴衰,世态炎凉。
云屏寺,一座建于北宋年间的古寺。正殿供奉着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偏殿供奉着灵官爷。如今,门前冷落车马稀。看那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的大殿和山门前那株古老沧桑的银杏,仿佛日月生情,时空倒回。穿越时光隧道,似乎还能透视出古寺昔日曾经有过的兴盛和辉煌。左侧山梁上的古炮台遗迹和毁掉的古戏楼,又隐约折射出古寺曾经有过的沉重和血雨腥风。
古寺山门上雕刻着这样一幅楹联: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这幅极富哲理、妙趣横生的楹联叫人颇费思量,这是否是佛祖对为善者的包容、对作恶者的警示?云屏寺,一座极普通的寺庙,却有着不普通的故事,一个真实而血腥的故事。
时间定格在1933年秋天,话说红29军当时在陕南遭内奸出卖,全军覆没。有11名幸存的红军战士在队长唐永智的带领下,经陕西勉县来到云屏,驻扎于云屏寺内。国民党两当县政府得到消息,密谋剿灭,遂派云屏区区长刘某以谈判招安的名义来到云屏寺。
时值秋末,正是秦岭南坡枫叶红了的时候。那天的云屏,天高云淡,风轻日暖,火红的枫叶映红了天边的云彩。一切都沉浸在宁静、祥和的气氛中。然而,一场阴谋、一场血雨腥风即将上演,红军却全然不知。刘区长那天心情很好,在例行公事前,提议和唐永智杀一盘。唐只好客随主便,在云屏寺正殿摆开棋盘和刘区长对弈。保长杨某和唐永智手下的吴班长分坐左右陪同观战。当唐刘二人棋战正酣时,说是迟,那时快,刘区长的两个区丁突然从身后开枪,将唐永智和吴班长当场打死。正在偏殿休息的其他红军战士听到枪声冲出门外时,根本没有还手之机,早已埋伏在大殿正对面戏楼上的民团和区自卫队以猛烈的火力将其全部击毙,大殿前血流成河,鲜血染红了古寺的院坝,染红了古寺山门前的青石台阶,也似乎将山崖上的枫叶浸染得更加鲜红欲滴……有人撰联记之:敢问如来血污佛门当何罪,讨教观音善恶分明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