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 计
被方言笑哭
文/会 计
不知道有没有西北的,我来讲一个
我哥的故事。我哥是西北人,到重庆上大学。
军训第一天早上,在食堂打早饭,问打饭阿姨:
“有奶子吗?”
我哥后来回忆说,那个阿姨的脸一下就红了,周围的同学眼神交错,吹哨起哄。
其实我哥是要牛奶。我们从小就管牛奶叫“奶子”。有什么不对吗?谁会一大早要你们想的“奶子”啊!我哥立马解释,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于是他大学四年就落了个绰号,叫“奶子”。
“哎,奶子,帮我带个饭。”“奶子,在哪儿上课?”
提起云南,吃货们肯定首先会想到米线。那么问题来了,过桥米线到底哪家……不,云南人怎么吃米线?甩!
云南人管吃米线叫“甩米线”。
你们能理解我第一次跟朋友去弥勒吃卤鸡米线的情景吗?
老板:“慢慢甩。”
我的反应,直接拿起筷子抖起来,就像邻村得了脑血栓留下后遗症的吴老二一样。
有关米线的故事还有一个。云南话里把米线上面的肉酱叫作“帽子”,是不是很形象?
服务员:“你要喃(云南话,什么)帽子?”
我:“不买帽子还不能吃米线了吗?那就来一顶黑礼帽吧。”
学长是贵州人,他说他特别受不了北
方地区用的动词,“薅”啊、“整”啊之类的,
完全不能理解。然后他跟我说了一个活生生的例
子。他有一次去他北京的姑妈家住了一个星期,每晚洗完澡后,他姑妈都会幽幽地喊上一句:“记得给地板蹲一下。”学长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地照做。一次,蠢萌的他洗完澡蹲完,他姑妈走过来看到湿滑的地板终于怒了,怒斥道:“让你蹲地让你蹲地,天天喊,应得挺好,哪蹲了?!”
“我蹲了呀!”蠢萌的学长满脸委屈地又蹲了下去……
姑妈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学长这才明白:“墩”也可以是个动词……
威海方言说“耍”是“zhan(站)”,说出去玩就是“出去站”,招呼人过来玩就是“过来站”。
于是,一个外地女婿跟女友去威海见家长。第一次见面有些拘谨,坐在一边不大说话。此时正在炕上坐着的热情好客的老丈人就说:“别在边上坐着,过来站啊。”女婿就听话地站到了炕边上。老丈人又说:“别在下面站着啊,上炕站。”女婿有些蒙了,但想想这可能是当地的风俗,还是把鞋脱了,爬上炕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老丈人愣了一下,又说:“你别站着啊,坐下站,坐下站。.”
女婿彻底蒙了,不知道该坐还是站了……
(侯 宇摘自《知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