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永 周民
摘要:《舞狂》是高平致敬阿根廷作曲家阿斯特·皮亚佐拉的钢琴独奏作品,作者巧妙的将爵士与探戈的音乐元素进行完美结合,整部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探戈音乐气息。本文通过对《舞狂》的音乐本体与演奏风格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旨在让更多的音乐学习者从更多的方面认识并了解这部优秀的钢琴作品。
关键词:高平 舞狂 音乐本体 演奏风格
一、《舞狂》的音乐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高平,钢琴家、作曲家,1970年出生于中国四川成都。曾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及杭州师大客座教授。他曾在各项国际音乐比赛及音乐节中获得最高荣誉奖项,成为当今乐坛声誉与实力具佳的一位音乐家。中国著名音乐学家李西安曾给予高平高度评价:“中国第六代作曲家代表之一”。
(二) 《舞狂》的创作背景
《舞狂》是高平听了“探戈音乐之父”阿斯特·皮亚佐拉探戈重奏乐团精彩绝伦的演奏之后深受感染而创作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舞狂》是一首探戈音乐气息浓厚的钢琴独奏作品,在该作品中,作者并不只是一味地模仿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风格,而是加入了自己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使之成为与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有所区别的音乐作品。在《舞狂》中作者加入了大量探戈、爵士等现代音乐元素,用钢琴模拟了皮亚佐拉探戈重奏乐团的乐器音响效果、例如班多钮手风琴,小提琴、架子鼓、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等。新奇的音响,深邃的乐思,艰深的演奏技巧显现出这部作品绚丽而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2006年5月1日《舞狂》被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收录,并在《中国当代钢琴曲选》(1980年以后)中进行出版,自此《舞狂》在音乐界中便广泛流传开来,得到业内许多专业人士和音乐爱好者的好评,并一直在各类音乐会及钢琴赛事中被公开演奏。
二、《舞狂》的音乐本体分析
《舞狂》是一首带有前奏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全曲共280小节。1-12小节为前奏,13-58小节为A部分,59-151小节为B部分,152-262小节为A部分,263-280小节为尾声。
(一)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高平在《舞狂》中多次运用了皮亚佐拉经典的探戈节奏型3+3+2(见谱例1),并将3+3+2节奏型进行逆向(2+3+3)、拉宽(3+3+3+3+2+2)等变化性运用。附点节奏以及带有爵士色彩的切分节奏,让音乐激越奔放,热烈活泼。摇摆的爵士与忧郁的探戈相融合的复合节奏(见谱例3)让音乐韵味十足,句句触动人的心弦。三连音节奏型使音乐变得从容和均匀,速度也得到了稳定,让音乐在进行中短暂的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音乐感觉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高平这种新颖、奇特的创作思维俨然使该作品更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在皮亚佐拉的音乐风格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突破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譜例1:
(二) 节拍
整部作品由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以及交换拍子等多种节拍类型构成。乐曲以4/4拍作为起始拍子,在作品中使用大量复合拍子并进行多次交替变换,变换顺序如下:4/6→4/4→4/5→4/4→4/6→4/4→4/6→4/4→4/6→4/4→4/6→4/4→4/2→4/4→4/3→4/4→8/5→4/4。经过多次不同节拍的交替变换最后回到4/4拍上,形成节拍的首尾呼应,节拍、和声、材料、调性的回归使音乐充满归属感。作品中不断进行各种特殊节奏型以及复合节拍的频繁交替进行,使得整个音乐重音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位置,形成强拍弱化,弱拍强化的独特音响效果。从原有4/4拍的强(重音)、弱、次强(重音)、弱变到了3+3+2强(重音)、次强(重音)、弱;2+3+3弱、次强(重音)、强(重音);3+3+3+3+2+2前四个“3”为强拍,后两个“2”为弱拍;4/5拍强(重音)、弱、次强(重音)、弱、弱;4/3拍强(重音)、弱、弱;8/5拍强(重音)、弱、弱、次强(重音)、弱等。游移错位的节拍重音,纵横复合的节奏形态,阿根廷探戈中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在《舞狂》中运用到极致、音乐更具张力和恢弘的效果,整个作品显得独树一帜,无与伦比且拥有更高的可听性。
(三)速度
速度在音乐作品里的含义有两个:1.表演者处理音乐速度的方式;2.钢琴作品本身所要求的速度。速度变化在钢琴作品中意义重大,不同的速度能够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感、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在《舞狂》的创作中高平加入了很多用来提示演奏速度的音乐表情术语,如:Allegro con fuoco有力的快板、allargando逐渐变宽广、rit渐慢、riten突慢、Prestissimo极急速的、a tempo回原速、poco rit一点点渐慢、piu mosso 稍快些、piu meno mosso更慢些、exaggerate the contrast of the slow and fast ideas夸大对比快速和慢速的想法。有了速度的不断变化,整个音乐作品的演奏难度被提升到另一个层次,音乐情绪变得极其难以掌握。所以如何以准确适当的速度来诠释《舞狂》的音乐形象成为演奏者正确掌握作品风格的难点。
谱例2:
(四)力度
为更好的体现音乐意境,塑造音乐形象,演奏音乐作品时一切力度对比都要恰如其分的小心把握,弹奏力度要合适、到位。整个作品如果都是一个力度,会使音乐缺少趣味性。例如:mf-f-sfz-fff;p-mp-pp-ppp该用多少力度都要靠演奏者自己把握。在《舞狂》中高平运用大量力度对比记号来表现音乐,整个作品显得更加的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如细致的力度对比fp(强后即弱),同一小节中连续做出>(渐弱)-<(渐强),<(渐强)->(渐弱);夸张的力度对比pesante有力沉重的,<(渐强)-fff(极强);极端的力度对比sf(突强)-ppp(极弱),ff-sub(突然、立即)PP(很弱),sfz(特强)、morendo(已死去的,微弱到无声)等。强时音乐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弱时音乐内敛柔和。要合理的做出力度的层次对比,全曲的强、弱、轻、重如果做的千篇一律到处相同那音乐就会缺乏生动感失去本身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五)旋律
构成音乐的主导因素是旋律,在所有音乐要素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是作曲家与听众建立灵魂共鸣的重要渠道。在《舞狂》中旋律线由不断连续的和弦构成,和弦最上方的音被连成一条高声部旋律线、中间部分的音连成一条中声部旋律线条,下方音被连成低声部旋律线条,如84-109小节、181-190小节、232-240小节中不同的旋律声部都由连续的和弦进行来构成。
旋律线埋藏在左手伴奏部分,要将所藏旋律音逐个挑出连成旋律线。如70—75小节左手伴奏部分的两条旋律线分别为:①3-3-#3-#5-#4-6-1,②2-#2-#4-3-#5-6-b7。第137-142小节,245-251小节等。旋律倾向半音化进行,如第160-161小节右手弹奏部分旋律都呈现半音化下行#1-1-7-b7-6-b6-5,左手伴奏声部呈现半音化上行7-1-#1,#6-7-1,6-b7-7,#5-6-b7,5-#5-6等,左右手形成反差与对比。
旋律呈现赋格性及双重音乐性格化,如第60-83小节有四个声部、三个声部同时进行,右手高音声部是探戈音乐的旋律线,忧郁而神秘;左手是爵士乐色彩浓重的切分节奏。同时具有探戈和爵士的双重音乐性格,整段音乐渗透着一种别样的美,显得神秘莫测、既让人难以捉摸,又让人回味无穷(见谱例3)。
谱例3:
三、演奏风格
(一)踏板的巧妙运用
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踏板的运用必须严谨、精致以及恰到好处,它与音响效果的优劣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运用得好了可为音乐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运用得不好了只会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毁坏整体的音乐风格。钢琴上的踏板可分为延音踏板、持续音踏板和柔音踏板。踏板法一般可分为音后踏板、提前踏板、半踏板、颤动踏板及4/1踏板、4/3踏板等多种踏板法。在《舞狂》中主要以右踏板和柔音踏板为主,右踏板用音后踏板法,在弹出声音后立即放踩踏板,切断前一组和声音响的同时立刻延住下一组和声音响,随着和声进行来更换踏板,尽量使音乐清晰连贯。在乐曲第137-151小节之间是延音踏板与柔音踏板并用,作曲家标明una corda一根弦即左脚踩下柔音踏板直到tre corde放开左踏板,恢复正常音量。这个部分右脚踩住延音踏板根据和声进行更换,左脚踩住柔音踏板后根据音响需要进行更换,两个踏板相互配合使用音响效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谱例4:
(二)对探戈重奏乐器的模拟
高平利用钢琴独特的音乐性能和宽广的音域模拟了皮亚佐拉所创的探戈重奏乐团,探戈重奏乐团主要由班多钮手风琴、钢琴、架子鼓、合成器、低音提琴、电吉他、大提琴、电贝司、小提琴以及萨克斯等乐器组成。要求演奏者要熟悉所模拟乐器的音响效果才能在钢琴演奏中更好的掌握与模拟出探戈重奏樂器的音色。
在《舞狂》中高平模拟了班多钮手风琴,班多钮手风琴在探戈重奏乐团中占据主导地位,起着引领整个乐团的先导作用。第1-10小节所有连续进行的不谐和和弦正是对班多钮手风琴音色的模拟。第152-161小节with a punch like accordion有力地推击,模仿手风琴和弦的音响,模拟手风琴音响的这一段节奏热烈奔放,音色扑朔迷离(见谱例5)。
谱例5:
第11-12小节是钢琴震音奏法对架子鼓均匀密集滚奏鼓声的轻微模仿;第53-56小节左手部分高低跳跃且重复的连续和弦模仿架子鼓铿锵有力的鼓点;第60-82小节左手部分和右手中声部的爵士节奏是对架子鼓鼓刷音响的模仿(见谱例3),鼓刷在爵士乐中被频繁运用。均匀密集滚奏的鼓声、爵士乐摇摆不定的鼓刷、铿锵有力的鼓点巩固了整个音乐的节奏与和声,强化了作品风格,渲染了音乐氛围,将音乐带入一个辉煌的高潮。
第60-82小节,第121-128小节右手高声部神秘且忧郁的旋律线就是用钢琴模拟小提琴演奏的音色,小提琴是最具歌唱性与表现力的拉弦乐器,这几段旋律用长长的线条构成就是为表现出小提琴连绵不断且具有歌唱性的音响效果(见谱例3)。
第129-136小节左手低沉且具有磁性的旋律是模拟大提琴的音响效果,此时伴奏由右手部分承担,要着重突出左手大提琴饱满优美,歌唱浑厚的旋律。第218-219、221-222小节左手部分低八度后钢琴最低端的音域是对低音提琴的模拟,由于低音提琴在爵士乐中常常使用拨弦的演奏技巧,在这里高平用跳音记号标明弹奏时用断奏,目的是要让所弹奏的每一个低音更有颗粒感和跳跃感,持续低音是为了巩固调性稳定和声,衬托右手的高声部旋律,音域被大距离拉宽,左手低音持续断奏,右手高音和弦连奏,音乐走向极端化,用一个P的弱奏,音乐显得飘逸高远,空灵复杂,充满想象力(见谱例6)。
谱例6:
(三)触键技巧及音色表现
钢琴中的触键方法可概括为连音、非连音和跳音。由于《舞狂》属于现代派钢琴作品,在触键上常常是打破常规的方式,甚至用“敲击式”触键。在乐曲中弹奏所有带有重音记号的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时手腕自然放松,手掌的架子牢牢支撑住,指尖站立紧抓和弦里的每一个音符。整个曲子对指尖的敏感度要求非常高,手指的每一个关节都要向外凸出让力量能更好的传导到指尖,不能出现折指的现象。以252-262小节为例,这是全曲的高潮段落。和弦、音程、单音纵横交错,左右手交替频繁,音域开阔,带着力度记号进行大跳,演奏技巧复杂多变。左右手交替时弹奏过的音手指要立刻离开琴键进行跨越动作,提前准备好触键,让左右手交替的音乐无缺口,做到完美对接,从听觉上就像一只手弹奏的效果。弹奏音域大跳的部分,要时刻有一个心理准备,高音跳到低音、低音跳回高音时弹奏琴键要做到准确无误。这一段和弦手指贴着琴键,发力极为短促要有足够的弹性,快速触键又快速离键。和弦的音色必须弹奏的整齐集中、饱满结实和极具穿透力。260-262小节这是全曲音乐情绪的最高峰,将和弦的上方音连成旋律线,连续的和弦犹如排山倒海般将音乐层层推动到fff后戛然而止,节拍从4/4拍秒变到4/2 拍紧接着一个全休止符,仿佛时间和空间在这一刻都瞬间停止了。全休止符之后263小节开始音乐进入了又一次的高潮直至曲终(见谱例7)。
谱例7:
第2-9、264-270、280小节中所有小二度音程都带有sf(突强)力度记号和>(重音记号)。在这几组音程的触键上要用敲击性的触键让音乐发出尖锐以及清透亮丽的音色,敲击性觸键时需要手指保持垂直有力的状态,触键后手指迅速回到自然弯曲的状态并保持放松。乐曲连奏部分要用指腹紧贴琴键表面缓慢触键,随着音乐的呼吸做出合理的“落—提”。为了更好的辅助音乐线条的进行手腕应该随着音乐做出轻微的转动,触键面积增大,触键速度减慢,手腕轻柔放松,音色会变得柔和纯净,抒情歌唱。
《舞狂》充满浓郁的阿根廷探戈音乐气息,是作者内心真实的自白,源自灵魂深处的共鸣。蕴含深刻音乐内涵,探戈与爵士的完美融合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整部作品具有狂野的、忧郁的、不安的、甜美的、几乎死去的、癫狂的音乐性格,狂乱但不混乱,技巧绚丽而独具一格,音色上显得光怪陆离,丰富多彩,听来总是那么耐人寻味。
一曲《舞狂》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探戈盛会,作曲家一切不可思议的创作思想都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感受到舞者潇洒的舞姿,欢快节奏中暗藏忧伤的旋律,每一次极端的音乐变化都让人觉得人格分裂,但又被这神秘的音乐所吸引,这是一种独特的美。曲终人散时依然让人意犹未尽久久不能忘怀每一次震撼人心的旋律。无论音乐创作特征还是演奏的风格技巧《舞狂》都堪称中国钢琴曲库中的上品之作。
基金项目:
本文为内蒙古哲社课题,课题名称:音乐文化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课题编号:2015JDB019。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景作人.“后现代主义”的趣味与灵感[N].音乐周报,2006-01.
[4]谢颖妍.高平钢琴作品舞狂创作手法微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程露.高平舞狂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6]马小芸.试析皮亚佐拉的现代钢琴作品[J].人民音乐,2007,(08).
作者简介:
[1]周民: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