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云丽
摘要:赣南客家采茶戏是我国采茶戏的重要分支,从产生到至今经历了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音乐,是历史留给后代人宝贵的遗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越来越现代化,像客家采茶戏这样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其发展和传承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通过对客家采茶戏发展现状和传承的研究,以此来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
关键词:文化安全 非物質文化遗产 采茶戏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我国各省市也公布了相应的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的财富。
客家采茶戏是我国戏曲种类之一,它历经了从茶农们的即兴演唱到形式多样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再到搬上大舞台的地方戏曲的历史演变过程,它是由赣南客家俗语和民间歌舞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客家采茶戏,受大众喜爱与欢迎的程度曾经有过“万人空巷”的辉煌局面,而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却进入了“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继续传承还是抛弃是我们要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地方戏曲从80年代末的300多个到现在的不到50个,它们的消失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赣南客家采茶戏作为赣南地区特色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了各类专家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并在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客家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效地契机,更引发我们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如何使赣南客家采茶戏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得到更有力更有效的保护,是摆在全社会人面前的问题,对此,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意见:
一、加强对客家采茶戏的研究,注重其创新性发展
要使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客家采茶戏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必须在理论研究上给予支持。与安徽黄梅戏这种地方戏曲相比,赣南客家采茶戏的研究成果太少,研究人员也不多,对于明确研究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论文不过三十篇,相关著作也只是涉及部分内容,故不能把丰富的理论性、建设性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去,这也是阻碍客家采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在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进行一项专门以此课题为研究主题的专业团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长期的有效地研究。可通过专家和社会研究者的力量出版相关的著作研究,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和利用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下,如何使客家采茶戏与时俱进也是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让客家采茶戏创新性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其自身的文化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让采茶戏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文化市场,并做好相关产业,让更多的人看到客家采茶戏,打开知名度。例如可以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将采茶戏这种表演搬上舞台,进行商业表演;也可以通过出版音像作品、利用网络传播提供有偿下载服务等等。客家采茶戏的商业价值是因其有特色的文化价值,我们不能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化价值,而要从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角度来开发它的经济渠道。重要的是,要鼓励当地作曲家把具有反映时代生活的歌词填到客家采茶戏的曲目中,再加上提炼后的民间音乐因素,这样的会使得客家采茶戏引来更多人情感上的共鸣,带动客家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二、政府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大众保护意识
对客家菜茶戏这种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有人来传承和发展。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南下打工之风使戏剧演员们奔走于庞大的打工队伍中,人们的话题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赚钱门路,加之对客家采茶戏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年轻的后继者越来越少,致使客家采茶戏的命运岌岌可危。人民大众作为文化客家采茶戏的直接参与者和观赏者,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才能在源头上得以真正的保护。所以,政府要以宏观的角度加以正确的引导,用国家的权威与力度给予客家采茶戏支持与重视。通过各地方政府解读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切实让当地百姓了解保护赣南客家采茶戏的重要性,提高大众的保护意识,并成立专项基金对戏团给予人文关怀和经济上的支持。当然,在现在村村通工程普及,电视信号覆盖整个赣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视的等多种媒体形式宣传民间文化,让当地老百姓树立对客家采茶戏文化的自豪感,自觉地提高保护意识。
三、 加强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的生态保护
多数赣南民间音乐文化都是与某些仪式相伴随的,所以在保护音乐本省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对其特定的仪式的保护,只有在这样的保护情况下才能使特定的文化内涵得以体现。同样的是,在保护客家采茶戏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对其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持。我国的客家采茶戏的产生是茶农在田间劳作、进行采茶活动时的即兴演唱,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其歌唱主体对象就是山区中的茶树。可是近年来,很多山区为了经济建设而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致使茶树种植面积越来越小,茶农的队伍逐渐缩小,这样也就使得客家采茶戏赖以生存的民间土壤遭到破坏,连带着采茶戏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所以在保护客家采茶戏这种民间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对其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二者的平衡,才能促进民间文化的健康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赣南客家采茶戏是我国民间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具有传承价值和发展价值的传统文化,所以,科学有效的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研究现状及启示[J].大舞台,2012,(02).
[2]肖艳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赣南客家音乐保护[J].歌海,2009,(06).
[3]支婷婷.赣南客家采茶戏探析[J].音乐时空,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