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轮胎成本的控制措施

2015-11-17 02:37:59王其营秦淑君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同质化原材料轮胎

王其营,秦淑君

(1.山东慧通轮胎有限公司,山东 莱芜 271114;2.益阳益神橡胶机械有限公司,湖南 益阳 413000)

同质化轮胎成本的控制措施

王其营1,秦淑君2

(1.山东慧通轮胎有限公司,山东 莱芜 271114;2.益阳益神橡胶机械有限公司,湖南 益阳 413000)

对“同质化”轮胎的概念进行简单阐述,重点从原材料、能源动力、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与管理、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环境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同质化”轮胎成本的控制措施。

同质化;轮胎成本;控制措施

所谓“同质化”轮胎是指同一大类不同品牌的轮胎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在轮胎“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可称为“同质化竞争”。轮胎生产企业要想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严格控制轮胎的生产成本。下面对轮胎的成本组成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从原材料、能源动力、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与管理、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环境设置等方面采取措施,对轮胎成本进行控制。

1 轮胎的成本组成

轮胎行业一般采用“完全成本法”来分析轮胎的成本组成。完全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一定数量和种类的产品所发生的全部耗费。虽然完全成本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其包含成本构成的内容完整,能真实反映轮胎成本构成的全部内容和各项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所以在成本管理中仍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轮胎的完全成本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税金等三部分。

1.1 生产成本

轮胎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轮胎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支出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能源动力等直接材料,以及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福利等直接工资或支出;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及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在生产成本的组成中,原、辅材料、能源动力等直接材料的供应受市场及采购方式的影响较大;员工的工资、补贴、福利等直接工资或支出一般与行业及地域情况有关联;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等制造费用则与企业的习惯做法和方式有关系。在“同质化”竞争条件下,轮胎生产成本对不同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差别,是企业可以自行控制成本的重点。

1.2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销售费用一般随产品供需变化及行业政策的调整而变化,但是在“同质化”条件下,销售费用可以看作是项固定的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允许列支的税金、新产品研发以及水资源费、河道管理费、排污费等,这些费用一般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或投入比例。在“同质化”条件下,管理费用也可以看作是项固定的费用。

财务费用主要是贷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损益)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是与企业贷款数额的多少、销售回款的质量等有关系的动态费用。在“同质化”条件下,轮胎产品的生产效率越高、销售回款越快,则相同条件下的财务费用越低。

1.3 税金

税金是企业或个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的各种税赋,具有强制性。轮胎行业的税金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调整后仅限于载重汽车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税赋为3%)、主营业务税及附加等。税金一般与企业销售轮胎的结构及收入多少有关,在“同质化”条件下,税金可以视作固定的费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同质化”条件下,影响轮胎的成本因素主要在企业内部,特别是生产过程和生产效率的合理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轮胎成本。

2 轮胎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在企业内部,影响轮胎成本的因素包括原材料、能源动力、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与管理、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及效率、质量管理、环境设置等,下面分别阐述各因素对轮胎成本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2.1 原材料

2.1.1 影响

原材料在轮胎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最高,对轮胎生产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品质、价格、使用周期及批量等方面。

原材料的品质包括质量等级及相应的质量状况。原材料品质等级使用不当,会对轮胎生产成本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高品质的原材料用于低档次轮胎的生产,会造成超出标准部分的性能浪费;相反,低品质的原材料用于高档次轮胎的生产,会导致轮胎整体性能下降。无论何种等级的原材料, 其价格和质量的高低对轮胎生产成本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原材料的使用周期及批量不但影响采购价格,而且对材料的运输、储存费用等都会产生影响。

2.1.2 控制

针对原材料对轮胎成本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等级划分,以便于采用性能适宜、等级匹配、质量合格稳定的原材料,使轮胎的质量和成本处于受控状态。

其次是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找出一条在满足轮胎质量和生产使用数量要求的前提下,生产周期短、运输快捷、价位合理、存储方便的最佳采购路线。

第三是根据轮胎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合理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然后根据使用时间、数量及时采购到位。同时,要保持企业的良好信誉,以诚相待供应商,才能使供应商长期提供优质、稳定、价格合理的材料。

控制原材料对轮胎生产成本影响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尽量低的购买频次和价格、以最快的速度购买适量的原材料,确保生产相同数量轮胎所需要的材料组织时间最短、价格最低,这样才能在“同质化”条件下,轮胎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2 能源动力

2.2.1 影响

轮胎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动力主要包括电、水、压缩空气及蒸汽等,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相同数量轮胎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否最少、相同数量能源的费用是否最低。

2.2.2 控制

为降低能源动力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应该根据电、水、压缩空气及蒸汽的特点,降低轮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总量,并减少相应的费用支出。

(1)电的控制

可从节约用电和降低电费支出两方面控制用电成本。

节电的原则就是为完成相同的生产总量,在输送过程中损耗最低,使用过程中用电量最少。为此,可通过采取提高输送电源和设备的电压等级、淘汰高能耗用电设备、合理调整生产工艺、使用变频装置和新型节电技术等措施达到节电目的。

为降低电费支出,可通过提高功率因数以降低力调电费、合理调配基本电费收费方式以控制基本电费、利用(尖)峰平谷电差价安排生产使电度电价得到有效掌控、选择成本更低的能源(如天然气、煤、太阳能等)代替电进行加热,可以有效降低电费支出。

(2 )水的控制

采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和利用效果、降低自来水用量等措施来达到提高水的使用效果、降低供应成本之目的,使单位轮胎的用水量最少、用水成本最低。

(3)压缩空气的控制

可从产、用、循环及代用等环节来控制。

生产压缩空气时,选择新型、高效的空气压缩机,减少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耗,并用变频装置控制系统压力,以达到节能和提高供气质量的目的。

在压缩空气输送和使用时,一定要减少泄漏,避免压力和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而失去利用价值。

为节约压缩空气,提高系统的效率,可以在密炼机气动上顶栓的升降动作中实现部分压缩空气的循环利用。

在半成品吹干和冷却时,采用离心通风机吹风代替压缩空气,不但高效节能(效率提高30%以上),还能保证质量(含水量低)。

(4)蒸汽的控制

可从蒸汽的生产、使用、循环、代用等环节进行控制。

从控制燃煤指标、合理运行锅炉、做好凝结水回收利用等方面降低蒸汽的生产成本;从正确选择安装管道、采用高压输送、低压使用、安装蓄热器、合理保温、正确使用疏水阀等方面提高蒸汽的使用效果;蒸汽在完成热交换后,要进一步利用其余热和余压,直至变成冷凝水,并尽最大可能地回收;使用成本低于蒸汽的能源作为蒸汽的代用品,例如,产生相同的热值,煤的使用成本大约是太阳能的2.5倍。

能源动力是轮胎生产过程中除原材料之外占成本比例较高的因素,合理使用、控制能源动力,可以在“同质化”条件下,使轮胎的成本得到降低。

2.3 人力资源

2.3.1 影响

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一般包括职工工资、福利、保险、劳动保护等,其中,工资是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源成本按照成本的习性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直接表现人力资源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等的直接人工成本;而隐性成本不直接显现它通过对其他成本的影响进而增加组织运营的总体成本,例如,人力资源获得成本在选择过程中的机会成本、录用不合格人员离职造成的补充成本、人员离职前的低效成本、离职后的岗位空缺成本等都属于隐性成本。

2.3.2 控制

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使生产相同轮胎的人力资源成本最低;二是通过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使相同人力资源的生产效率最高。

为使人力资源成本得到合理控制,我们不但要强化显性成本的控制,而且也要重视隐性成本的作用。首先要科学预测获得成本,对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等进行合理分配;其次要足额确保开发成本,起到“授人以渔,可解一生之需”的效果;第三要与时俱进控制使用成本,合理的人工工资(维持成本)、奖励成本和调剂成本是人员相对稳定的基础;第四要全面完善保障成本,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落实到位,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第五要理性对待离职成本,找出可控制和避免的因素,将离职成本降至最低;第六要精细管控隐性成本,在招聘时录用最适合的人才以降低维持成本,保证工作效率以降低低效成本,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以降低离职的随机性。

提高生产效率应该体现在相同人员创造的价值量最高,或创造相同价值需用的人员(人力资源成本)最少。为此,首先要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在人尽其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其次要为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或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这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基础;第三应从工艺、计划、创新等软件上加以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力资源是生产成本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在“同质化”条件下,只有对人力资源成本有全面了解,才能进行有效控制。

2.4 设备配置及管理

2.4.1 影响

衡量一家轮胎企业的规模大小,设备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当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潜能不能充分发挥时,轮胎生产成本就会上升。一般情况下,设备从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修、改造、淘汰报废、再制造、再使用、再报废等全过程都对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影响。

2.4.2 控制

在“同质化”条件下,为降低轮胎的成本得到降低,在设备配置及管理方面应做到:

利用价值工程指导设备选型和购置,使设备的性能与生产工艺相匹配,并考虑设备及备件的再制造性能,降低相同设备的采购价格或提高相同采购价格的设备性能。

合理选择位置、正确安装,确保设备安全、长周期运转,缩短半成品或成品的周转距离。

通过调试使需方员工进一步了解掌握设备性能,及时处理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设备达到最佳使用状态;及时根据设备选型、购买、安装等费用的类别及金额列入固定资产帐目,提取折旧费用,以便准确反映当期的生产成本。

设备使用的原则是在设备数量、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的生产效率最高、动力及其它使用费用最低。只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使用费用,单位产品所摊入的设备折旧费和使用费的比例才能下降。

精心维修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使用的基础,目的是在保证设备安全、长周期运行的前提下,降低维修费用。

对在用设备进行适时、适当的改进和调整,可以在不花钱或少投资的前提下,满足工艺要求,适应操作需要,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当设备精度和安全性能降低、能耗及故障率上升时,应考虑将其列入淘汰或报废范围。除可更新或再制造部分外,应将淘汰或报废设备分类处理,以求效益最大化。

设备通过再制造、再使用和再报废,可以减少设备管理对生产成本的影响。通过合理选择再制造对象,控制好再制造过程的质量,再制造设备和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原品,而成本却只有新零部件价值的1/3、设备价值的1/4。一般零部件再制造的费用直接列入生产成本,设备再制造的费用列入固定资产或分期分摊。要提高再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所摊入的再制造费用。当再制造设备不能满足生产、工艺时,需要对再制造设备实施淘汰或报废。设备及其零部件再制造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完成设备的全寿命周期。

设备管理成本的控制不是简单地限制各种支出,而是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主动降低设备管理的总成本,进而在同质化竞争中占有先机。

2.5 生产工艺

2.5.1 影响

生产工艺对轮胎生产成本的影响虽然不能直接量化,但是却对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生产流程的设定与控制等起到决定作用,进而影响轮胎的生产成本。

2.5.2 控制

根据轮胎结构或产品档次确定生产工艺,适宜的生产工艺是满足轮胎结构要求和产品质量的前提。如果生产工艺出现偏差,则在设备配置、材料选用及生产流程控制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

根据确定的生产工艺进行设备选型及配置,防止出现设备功能过剩造成浪费或满足不了工艺要求的现象,选用和配置适宜的设备是最理想的成本控制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确定所用材料的等级和质量,确保原材料品质等级选用适当、质量稳定。

根据生产工艺设计和控制生产流程。生产流程繁简要适宜,避免流程过于繁琐,造成控制和实施困难,影响生产效率;同时避免流程过于简化,使生产流程失控,影响轮胎质量。因此,在“同质化”条件下,生产工艺是否合理、科学对成本控制的潜在影响最大。

2.6 生产过程及效率

在轮胎生产过程中,如果经常出现间断性的停产与开产,加上停产时间的费用分摊,轮胎的生产成本及相关费用会相应地增加,在“同质化”条件下会处于不利位置。

停产有计划性停产和事故停产两类,按照停产时间是否超出半成品的停放期,计划性停产又分为正常停产和收尾停产;相应地,开产也有正常开产和收尾后开产两类。

2.6.1 停产

正常停产对直接材料的影响不大,但会使当天的日产量下降5%以上,各工序设备平均空转8 min,硫化系统、烘胎房、烘胶房及管道的热量被浪费,锅炉需要断火或压火降温,致使能源动力成本和直接工资上升。以年产100万套标准轮胎、正常配置设备和厂房的轮胎企业为例(下同),每次正常停产需要增加的成本约为1.3万元。

收尾停产时,需要将生产线上的半成品逐步用完,收尾当天的日产量会下降20%以上,设备空转平均12 min,硫化系统等的热量被浪费,锅炉需要断火降温,因前后工序计划不衔接会导致3%左右的半成品降级或返回,致使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工资增加。每次收尾停产需要增加的成本约为4.3万元。

事故停产的原因比较多,成本分析也比较复杂,一般以突然停电的影响最大。这时所有以电为动力的设备会立刻停止运转,水和压缩空气系统的压力及流量很快趋于零,锅炉系统需要启动蒸汽泵供水、降温;生产线上不但会出现次品,更可能造成大量废品。突然停电会造成生产线的损失约为6.2万元/次。

2.6.2 停产时间

停产只是个动作,而停产时间则是个周期。停产时间的长短对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和财务费用等影响较大。

按正常情况估算,停产时直接材料成本夏季会增加0.5万元/天、冬季3万元/天,直接工资3.6万元/天,折旧费用2万元/天,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需要分摊7万元/天。即停产一天,需要分摊或增加的成本夏季大约13.1万元,冬季15.6万元。

2.6.3 开产

正常开产时,各工序可以同步运行,但是锅炉需要提前升温,硫化系统等需要加热,设备空转时间需要适当延长,开产半小时后生产才能恢复正常。夏季增加的成本约为1万元/次,冬季大约为1.7万元/次。

收尾后开产时,虽然锅炉、设备、管道等升温与正常开产相同,但是由于生产线上没有可用的半成品,需要逐步准备,开产当日产量会下降25%以上,增加的成本夏季约为2.6万元/次,冬季3.4万元/次。

2.6.4 生产效率

在相同的条件下,轮胎的生产效率每提高10%,其直接生产成本大约降低1%。因此,在“同质化”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轮胎的直接生产成本。

正常情况下,轮胎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与其成本高低和分摊费用成反比,即企业规模越大或效率越高,上述成本和费用增加的比例越小。因此,只要条件具备,满负荷、高效率连续生产才能降低轮胎的生产成本,时同质化轮胎的成本得到控制。

2.7 质量管理

2.7.1 影响

在“同质化”条件下,轮胎的最终质量体现在相同的水平,但是达到相同质量水平的过程会出现差异,进而使过程控制成本出现变化。

2.7.2 控制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的质量水平进行逆向分解,进而对轮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与既定质量目标一致。

首先要根据质量标准进行适当的产品设计,不合理的设计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者是达到相同质量的生产成本会增加。因此,在“同质化”条件下,应该设计出达到市场需求质量标准的生产成本最低的质量控制路线。

其次要严格过程控制质量,从材料供应、检验、工艺控制、抽样试验、质量改进等都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好;细化流程管理,杜绝失控环节;生产过程的自检、互检、专检要到位,以减少顾客投诉和抱怨。

第三要明确市场定位,根据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经营相应的市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策可能无法体现真实的质量水平,进而影响“同质化”竞争。

第四要使产品质量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企业文化、环境和习惯有时会决定产品质量,特别是与企业的品质文化建设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质量控制要面对本企业的现实,该管的管到位,该做的做到位,要有既定的方针和模式。

要理性看待和控制质量,原则就是让设备发挥最大潜能、技术水平得到最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相同质量水平的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

2.8 环境设置

2.8.1 影响

轮胎生产的环境主要是指厂房设计、设备布局以及周围环境的状况等。生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流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控制,最终反映在生产成本的波动上。

2.8.2 控制

对于新建轮胎企业,其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比较合理,物料周转顺畅,生产效率较高;但周围环境可能存在不完善,易有沙粒、尘土等影响半成品质量。随着生产的发展,设备逐渐增多,厂房需要扩建,最初的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存在物料周转不顺畅、甚至被污染等问题,不但影响生产效率,还会造成质量下降。

因此,在环境布局方面必须有前瞻性,使生产环境与产品质量要求相符,并使半成品、产成品的运输路径最短,这样才能减少环境配置不适宜对成本造成的影响,降低“同质化”条件下的轮胎生产成本。

3 结语

轮胎生产企业要想在“同质化”条件下提高轮胎的利润率,必须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成本与原材料、能源动力、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与管理、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环境设置等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直接削减成本。成本问题涉及到轮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必须确定正确的导向;做好每一个细节、堵塞可能出现和已经存在的漏洞,才能在“同质化竞争” 中取得优势。

(XS-04)

图6 最大拉应力云图

计算结果:

(1)最大应力集中还是在输出端轴承座处,33.77 MPa左右,HT200的抗拉强度σb=130 MPa,安全系数3.8倍。主要由于作用在输出轴端的轴承力的拉力造成,应力值与修改前变化相差近一倍,主要由于此处轴承座尺寸加厚。

图7 应变云图

(2)箱体的应变云图,由于在箱体原变形较大处增加了加强筋,箱体的刚度得到有效的增强,最大的变形值为0.11 mm,在箱体壁厚降低的情况下变形反而减小。

5 结论

(1)在降低箱体壁厚和轴向力较大位置增加筋板、加厚轴承座等结构修改情况下,箱体所受到的最大拉应力值降低很明显,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箱体的最大变形反而有减小的趋势。本例中经计算修改前的箱体质量为5 422 kg, 修改后的质量为4 813 kg, 质量减少了609 kg,安全系数也符合设计要求。

(2)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直接准确的计算减速器箱体的强度和刚度,并根据多次计算结果分析比较,可以对箱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因此有限元为密炼机减速箱箱体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XS-04)

Control measures of homogeneity tyre cost

Control measures of homogeneity tyre cost

Wang Qiying1, Qin Shujun2
1. Shandong hui tong tyre co., LTD., Laiwu,271114, Shandong; 2. Yiyang Yishen rubber machinery co., LTD., Yiyang, 413000, Hunan)

This paper relates the concept of "homogeneity" tires briefly, and mainly introduced "homogeneity" tire cost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raw materials, energy, human resources,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environment settings.

homogeneity; tire cost; control measures

TQ336.1

1009-797X(2015)13-0076-06

B

10.13520/j.cnki.rpte.2015.13.025

王其营(1967-),男,高级工程师,总经理,1989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橡胶机械专业,主要从事设备、节能和安全管理以及轮胎生产的组织等工作,已发表论文180余篇。

2014-10-30

猜你喜欢
同质化原材料轮胎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观点
中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11-13 01:00:50
知识无穷尽
意林(2019年16期)2019-09-04 21:00:12
胖瘦自如的轮胎
童话世界(2019年14期)2019-06-25 10:11:52
大轮胎,玩起来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轮胎业未来数年将现并购潮
橡胶工业(2015年4期)2015-07-29 09:17:24
固特异Fuel Max系列新增LHS轮胎
橡胶工业(2015年4期)2015-07-29 09: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