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雷 廖莉萍
高等职业院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
□于 雷 廖莉萍
伴随“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十三五”规划编制成为各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规划编制近年来才受到部分高校重视,不利于实现高校综合治理。面对“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任务和要求的变化,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对其规划编制提出新要求。全面启动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学校“十三五”各专项规划、推动学校部门“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好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五年规划任重而道远。
高等职业院校;“十三五”规划;编制与实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奋斗目标,而“十三五”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为此,“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编制,从而为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发展环境、任务和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制造2025,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时代背景等,都将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把“实现学校与员工(教师)共同发展”作为“十三五”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新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从而为“十三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好路、领好航。
“十三五”期间迎来了跨界、多方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时期,各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编制进入关键阶段,要求从多层面构建规划编制思路。从长远的角度提出解决学校的办学思想、定位、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之外,还具体应全面启动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学校“十三五”各专项规划、学校各部门“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五年规划。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是指三年以上的规划,一般以3-5年为准。编制时需依据国家战略规划设计,它是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发挥着顶层设计的作用,启动学校事业发展是各高校“十三五”规划的基础工作。
(一)发展背景与基础
“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发展背景,各地区也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段。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制订事业发展规划前应深入调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科学预测分析本地区“十三五”期间人口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人才结构需求变化以及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并以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全面进行评估,总结发展的特征、质量和水平,摸清当前学校各个环节的发展现实状况,尤其是学校教情、学情,从目标导向、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出发,提出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思路和重难点、优势与劣势等。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国务院提出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高职院校新一轮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与行动纲领[1]。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所在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十三五”改革发展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为编制依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的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战略部署,立足区域,面向地区市场,服务于地区行业企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为目标。
规划编制既要保障质量也要彰显特色,紧紧抓住事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明晰高校竞争中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增长点,提高学校发展后劲。
(三)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
“十三五”规划编制应回顾“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认真分析学校“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以提炼“十三五”发展的传承创新点,仔细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查摆问题,明确“十三五”需完善的方向。其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各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考究地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况以及人才需求预测,做好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自身学校发展实际,找准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针对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期量标准,安排进度评估与规划绩效衡量,包括明晰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分年度目标连续实施情况以及分目标系统达成情况,并根据环境变化对已有的规划进行监控调整。
(四)风险预测与防范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短期性和长远性的统一。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具有产业的属性,使得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风险。而当前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受高等教育政策影响,特别是高等院校主管部门的政策调整影响下容易带来的政策风险,受市场体制机制影响带来的市场风险,经营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治理风险,适龄大学生数量、质量变化带来的招生风险和运营中资金运动带来的财务风险等。为此,各高校应做好风险预测和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政策形势、市场形势的判断力和应变力、加强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和财务管理机制、积极应对招生风险,提升学校市场竞争实力。
(五)规划实施与保障
规划一旦颁布,就要付诸实施,否则就只是应付主管部门,对学校发展没有起到引导作用。为此,学校应全面贯彻和落实发展规划,建构分类、分层行动计划,集中学校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投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做好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保障工作,架构集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等多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构建规划实施质量评估平台,逐步建立、使用并不断完善事业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十三五”事业规划下设各专项规划,具体对学校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各专项规划是针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是需要重点讨论、全面展开、深化并具体执行的部分,必须符合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并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一)各专项规划编制思路
每一专项规划都是一个重点、难点课题,规划思路也要遵循研究思路,应坚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路径。为此,各专项规划编制应首先掌握宏观、微观背景,了解各个学校建立规划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奠定编制基础。基于调研后,用科学的思想引导自己,根据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着手工作,逐渐明晰自己的建设目标以及具体达标水平和要求。确立建设目标以后,列出任务清单、时间截点、目标管理负责人等,并不断更新和完善任务清单,以提高规划任务完成效率。再次,学校还应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制机制,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和个人参与到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监督中来,保障规划的有效性(见图1)。
图1 各专项规划编制思路图
(二)各专项规划编制中应突出的重点
高等职业院校专项“十三五”规划主要从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教育信息化规划方面展开。遵循规划编制基本思路之余,学校还应把握好各专项编制中要突出的重点。
1.专业建设规划。根据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一个产业,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如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可在“制造自动化类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业网络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等方向建设一批新专业;在“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方向改造重组一批专业,同时撤并、取消一批与其他高校同质化的、与校内主流专业关联支撑度不高的、学生就业困难的、缺乏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的专业。
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内涵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2],“十三五”规划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重点突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的主体部分和专业人才培养实施与保障的支撑部分。在主体部分需加强对培养目标与规格,包括对学习年限、职业资格与就业范围、招生对象相关内容、课程体系架构、课程内容设计、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素质教育活动设计、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毕业考核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在支撑部分应加强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重点包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专业改革思路与对策内容;其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开发,重点包括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与管理,具体从学期实施教学计划、考核与评价、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质量控制、课业文本的编写以及教材建设与编写等方面着手深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与保障,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达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专业教学团队的要求、教材图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要求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还应根据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实践、在课程建设中,借助互联网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探讨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式等。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数量上(师生比)还是在质量上差距较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十三五”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任务。注重从内、外层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外部环境上,学校应搭建并完善“教学发展、科研推动、培训交流、企业实践、社会服务”的教师发展五大平台;从内在提升上,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发展能力,课程实施与改革能力,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还应强调具备将产业、企业、职业要求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十三五”教育教学处在“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还应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能力,在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做出成效。如果说“十二五”专业建设改革重点是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话,那么“十三五”将重点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要有所突破。现在不缺信息化技术与设备,而是欠缺教师信息化能力。
其次,“十三五”教育期间更加强调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和其他社会服务能力。如为企事业提供咨询报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发明专利研究、软件制作、宣传和培训等将是“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重要任务。
3.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校园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校园现代化。校园建设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建设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生态的、和谐的、开放式的校园。着力从生活区、教学区、产学研园区以及创新创业园区上进行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培育学校特色文化,强化文化育人功能,集知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为一体。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网络文化四个层面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高等职业学院特色发展是努力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3]。因此,应注重在传统中凝练特色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创新文化、积极融合区域特色,融入地方文化、引进优秀企业文化,营造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培育特色文化等打响学校特色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内涵广泛,加强 “科技创新与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十三五”规划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4.教育信息化规划。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深入,要求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积极构筑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加强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共享、管理系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平台搭建上,加强信息化技术、设备设施及信息化环境建设;在资源整合上,开拓服务于学生、企业、教师和社会学习者的用户学习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管理系统上,完善网络化自主学习管理系统和完备教学、学生、教师、质量保证等管理系统;在队伍建设上,内培外引信息化师资人才。
(一)将部门发展计划纳入规划中来
学校下设若干职能部门,承担教学过程、科研项目以及后勤管理等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工作,涉及教学过程的资源分配和条件服务提供,是事关学校发展竞争力的关键部分[4]。各个部门直接服务于学校,部门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然而,一般规划只编制到学校层面,忽视了部门规划编制的重要性。为此,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应将部门五年发展计划纳入到工作中来。各部门应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结合本部门的基础与实际,编制好本部门于“十三五”期间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划,使每一个部门的发展都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为学校的总体发展奠定基础和条件。
(二)部门规划的基本内容
编制时需考察所属部门的发展背景与现实状况,正确定位部门发展目标,实事求是地规划部门建设和发展前景,充分发挥部门现有资源优势和潜力,推动部门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部门凝聚力,鼓舞部门团队士气,全面推进部门发展。对接学校发展,结合教育发展趋势,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以促进和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编制部门规划时应对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包括现有学科专业情况,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课程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招生就业及学生工作情况,具体包括招生工作、学生报到率、初次就业率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教学水平情况,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分析,包括科研机构、项目、经费、成果数量及成果转化率;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实验实训设备、图书信息资料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并搜集其他院校相同部门发展变化过程的成熟经验和做法。
在掌握基本状况后,根据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始终贯彻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对部门的主要任务进行详述,明确部门的主要职责,提出部门改革、发展、创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和年度标志性期量目标,明确部门发展计划的重点和亮点,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需要获得的何种帮助和支持。根据需要组建部门项目研发及探索团队,提交人员配备和任务分工的预期计划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预期策略和方法,形成一以贯之的部门规划实施规章,启动新一轮部门规划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推动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保障任务的有效实施。
(一)重视学校员工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是将个人的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是在个人以及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个体发展目标,选择奋斗的方向,并对每个实现目标的步骤、措施、项目做出的合理安排。组织需要为个人建构职业开发和职业发展的平台,帮助个人进行一系列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活动来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的潜能,以求组织的持续发展[5]。国内外多领域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视为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努力,特别是全体教师的辛勤耕耘。做好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学院和个人共同发展的需要;是发掘自我潜能,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是应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促成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此,在发展规划编制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每位员工要结合学校发展和自身条件,做好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五年规划。其中,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职工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做好个人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二)学校员工个人规划的基本内容
部门是单个个体组成的整体,员工个人规划工作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水平。高校教职员工个人规划要坚持三大要素、五大步骤。著名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罗双平用公式总结出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即知己、知彼和抉择。其中知己,是指对自身条件充分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包括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智能、情商、气质和价值观等;知彼,是指对想要从事的职业环境、相关组织等信息的有效掌握,包括对组织环境、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抉择,是指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实际、能发挥自己专长、有浓厚兴趣并与环境相适应的职业目标,包括职业抉择、路线抉择、目标抉择、行动措施。
五大步骤,包括自我评价、环境评估、确定目标、行动策略与措施和评估与反馈(见图2)。其中,自我评价是指要求员工要正确认识自己,这是教师职业发展设计的基础,一般应从以下几点分析和评价自己:①自然现状,主要包括自己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特长、潜能等等);②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改革等);③科研能力(专业研究水平处在什么位置,将来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等);④工程素质或实践能力(主要是指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差距是什么等)。总之,通过自我评价,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不足、差距以及潜能,为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其次,评价时还应不断调整,经常进行自省、测评,与其他同仁互动交流,不断明晰发展方向。环境评估,是指通过查阅、参观、访谈、实习等方法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发展变化情况,分析环境对自己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环境评估一般要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社会需求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家庭的期望以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学院环境(学院的发展定位对自己专业的影响),还需要掌握同类院校相同单位发展的态势。行动策略与措施,是指目标确定以后就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与措施完成和实现目标,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面的措施。要求行动计划应该具体,每一步都要确定具体的行动措施。最终进入评估与反馈环节,鉴于教学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专业情况、业余爱好、自我潜能等。
图2 职业发展规划流程
它们建构了个人规划的基本流程。高校员工,尤其是教师队伍还应按照“教学发展、科研推动、培训交流、企业实践、社会服务”教师发展五大平台,做好教师个人发展五年规划。定期进行教职工个人期量目标的考核,培养自觉意识与自治能力,努力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其次,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也是组织工作的一部分,教师在成长中需要学校的帮助,因此,教师在职业发展规划中要提出自己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学校给予什么帮助和支持,学校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造条件给予满足。
综合而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发展规划,并将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价。学校要建立各项发展规划编制、实施、监控与评价体系。其中,尤其强调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编制评价指标,这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各高校五年规划一般都会编制,但是各项规划包括“五年规划及专项规划、部门(二级学院、系部)五年规划和员工个人(教师)职业发展规划”都编制的几乎没有,这样状况不利于高校功能的发挥。因此,提高各高校规划编制意识以及科学实施任重而道远。
[1]张慧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理念与总体思路[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
[2]于雷.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J].江苏教育,2013(9):20,109.
[3]于雷,王奡娟.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2010(6):109-113.
[4]李怡.高职院校职能部门管理效率的提升研究[J].职教论坛,2012(19):83.
[5]崔冰,侯学博.给予个人与组织互动的职业生涯规划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16):51.
责任编辑 殷新红
于雷(1951-),男,辽宁台安人,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课题组成员、沈阳工程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二级教授,现任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校长,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评估;廖莉萍(1988-),女,福建三明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规划处干事,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编制与评估的研究”(编号:JAS151161),主持人:任莉娟;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编制、实施与监控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09DA006),主持人:于雷。
G710
A
1001-7518(2015)33-0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