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小学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根据小学教学特点,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实行的管理。要想加强小学教学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模式,总结教学经验。从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问题采取解决对策。
【关键词】教学管理;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为小学教学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国家对小学教育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只有不断调整管理策略,创新管理模式,才能符合教学体制的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对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都有很大影响,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在教学管理角度分析小学教学管理现状
(一)小学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学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并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小学教学管理有很大影响。如今,很多小学管理人员缺乏教学管理意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无法满足教学管理的需求。虽然很多小学也制定了教学管理方案,但是小学教学管理方案的执行力正在不断弱化,教学管理方案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
(二)教学管理内容存在问题
如今,很多小学没有按照国家课程安排授课,比如,随着课程体制的不断变革,国家要求小学每周体育课程安排不能少于三节课,但是很多学校体育课程安排非常少,根本不符合国家的教学要求。国家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了几门地方性课程,但是这些地方性课程进展十分缓慢,地方性课程授课也是十分形式化,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管理方式不合理
如今,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但是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本无法满足小学教学管理需求。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暴露出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管理制度是从学校的角度制定的,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其次,学校对教学管理的检查过于形式化。最后,每所小学的教学管理制度都类似,没有突出学校的教学特点,这与国家的教学管理要求是不相符的。
案例:学校管理人员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设置了教师“满勤奖”,出满勤的教师可以得到50元的奖金,如果请假一次或者是迟到两次,当月的奖金就会被取消,这个政策实施的第一个月,教师秩序非常好,没有教师请假,也没有人迟到。但是,到了第二个月,一位教师因感冒请假2天,但是学校依旧扣除这位教师的满勤奖和当月奖金,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一定要方法得当,必须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案,进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要想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增强责任感,进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加强教学管理,必须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二)增强教学质量管理意识
小学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管理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就要增强学校管理者的教学管理意识,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小学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制定管理方案之前,学校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要想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除了要增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还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管理意识,把教学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教师考核标准和奖励机制,对工作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进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三、结语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加强小学教学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有着直观重要的影响。但是,从小学教学管理现状来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采取解决对策。学校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管理有很大影响,只有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学校还应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增强教师的教学管理意识,把教学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参考文献:
[1]傅小莉.提高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仇珍玲.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孙文萍.小学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