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开发研究

2015-11-16 06:27周桂香蒋凤昌
职教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实训

□周桂香 蒋凤昌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开发研究

□周桂香蒋凤昌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基于缄默知识理论和当代建构主义理论,开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两项工作为实训项目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在学徒准备期、准学徒期和学徒期三个阶段分别完成“专项基础技能”、“综合实务技能”和“岗位工作技能”三个实训项目群。所开发的实训项目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相关做法可为其他院校提供有益参考。

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eship)是一种“基于工作而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1]、英国、澳大利亚[2]、瑞士[3]等国推行现代学徒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的颁发,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就建筑业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广收门徒”到唐代设立“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就有实行学徒制传授建筑工程技术的传统。

就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如何将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与现代职教理论有机结合,开发实训项目,实行现代学徒制,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泰职院”)基于13年的“2+1”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深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校企协同开发教材、课程和实训项目,提出了“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开发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开发理念

(一)理论基础

英国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 (Tacit Knowledge)和瑞士皮亚杰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Modern Constructivism)是开发设计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两个理论基础。建筑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较多工艺操作和生产经验都属于缄默知识,具有不可言传性,只有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境中,通过师傅的示范与徒弟的模仿,有效地体会与传授。师傅在示范引领的过程中,应以工作任务激发徒弟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的欲望。据此,泰职院实训项目的开发设计采取“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深入工作情境”的策略。

(二)指导思想

根据“高等性”与“职业性”统一的原则,实施“项目引领”的培养模式。在实训项目内容的选择上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和生产技术的核心要素,融入职业元素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使学生在建筑业相关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研讨,共同开发适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训项目。

(三)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培养是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开发的行动指南。泰职院土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项目整合为“专项基础技能”、“综合实务技能”和“岗位工作技能”三个实训项目群。对应地,将三年学习期间划分为:学徒准备期、准学徒期和学徒期三个阶段,这三个时间段分别完成三个实训项目群。所有实训项目都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协同完成。实训项目群的主要培养任务包括识读绘制建筑施工图能力、施工技术服务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和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能力等四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一项专业拓展能力—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虚拟施工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开发条件准备

泰职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按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培养建筑施工一线既懂管理又会技术、既懂职业标准又了解操作工艺、既能吃苦耐劳又训练有素、既掌握专业技能又能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据此,进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工作,为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训项目中,导师(师傅)的示范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实施的成败。

1.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泰职院以“四上、二下”(上水平、上执业资格、上学历、上职称;下企业、下实训基地)为重点,严把专任教师队伍进口关,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进修制度,鼓励资助教师报考相关职业资格,有计划安排教师培训进修,紧跟专业技术前沿和职教改革前沿。尤其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从2013年起,新进专业教师需具有3年以上建筑工程企业工作经历,且取得工程师或中岗执业资格证书,优先考虑有超高层建筑、大跨公共建筑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指导教师每两年至少有3个月的生产一线实践活动或技术应用研究的经历。泰职院建立了教师定期下企业和实训基地的制度和机制,促使骨干教师“持续双师型”,以顺应建筑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国家和行业的规范、规程与图集时常修订的状况。从而使教师具备开发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核心能力。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泰职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主要从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单位聘用建立了近80人的兼职教师动态资源库。对新聘兼职教师进行不少于一周的职业教育理论及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每年根据高职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对兼职教师进行理念教育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确保实训教学质量。使企业导师能够“系统、高效”地向“徒弟”传授缄默知识,保证高质量地完成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

(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实施的重要硬件条件是实训基地。如果没有优质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很难实行。泰职院基于“政行企校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四轮驱动”的发展策略,高效促进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工作。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集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省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借助新校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实训目标深化实训效果。从原有的以硬件建设为主,满足单项工种实训以及多工种综合实训的基本施工技能实训,提升到加强软硬件建设,参照企业运行方式的全方位岗位技能实训。紧跟企业信息化步伐,加大投入了信息化管理软硬件;按“职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的要求,建设了一个集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行业企业资源为一体的6000平米“建筑协同创新园”。该创新园具有认识、验证、操作、设计、创新和欣赏六大实训功能,高效实现从基本技能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实训。实现5个“协同”:校企协同共建、师生协同创新、多课程协同链接、多专业协同共享、校-校-企协同使用。能够满足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开发与实施的需求。尤其建设了功能强大的“BIM技术平台”,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设“BIM虚拟施工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技能。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泰职院依托2008年成立的“建筑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拓展基于教学、科研、服务、信息、就业“五位一体”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不断完善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机制,实现政行企校多方共赢的局面。现有78家单位构成“联合体”,其中有近60家企业设置优质的校外顶岗实训基地。“联合体”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章程,并不断完善“联合体”体制机制,制定了“联合体”专业与课程建设制度、学生实习实训制度、校企员工互兼互聘与培训制度、科研与技术服务制度、学生合作就业制度等校企深度合作制度。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建设成“五位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校企合作开发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提供坚实基础。

三、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的开发内容

在10多年“2+1”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基础上,泰职院培养了优秀的专兼结合“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了良好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可靠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目前,积极响应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相关文件精神,联合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特级施工企业)、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施工企业)、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一级施工企业)等深度合作企业,深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研究开发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探索“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一)学徒准备期实训项目的开发内容

学徒准备期(1-2学期)。师徒关系宽泛,每位教师(师傅)面对30~50名学生,主要讲授基础平台课程、实施“学徒制专项基础技能”项目,重点培养1项职业核心技能:识读绘制建筑施工图能力。

该期间工学交替的主要活动是每月一次到工程项目认识实习,每次认识实习一个明确的主题,包括地基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室内装饰、幕墙工程、建筑防水、建筑设备、市政景观十个子项。由企业师傅结合实际工程讲述施工主要流程,校内导师主讲相关设计构造与施工技术。并且优先选择包含“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工程项目进行认识实习,每次认识实习突出介绍2-3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或新材料。

例如,认识实习的第六子项:“幕墙工程”认识实习。支撑该实训项目的真实工程是泰州火车站。实训内容规定:由江苏一建校外导师主讲其当年安装施工关键流程,提高学生对这种体现现代建筑特征的夹板式点支撑玻璃幕墙的认识;校内导师讲解玻璃与不锈钢夹板的安装构造、幕墙支撑体系的构造、幕墙与混凝土主体连接构造等内容,培养学生识读幕墙节点图、幕墙大样图等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同时拓展幕墙支撑结构的预应力张拉技术、幕墙面板系统的节能技术等相关内容。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师傅为辅,校企双导师协同完成该实训项目。

(二)准学徒期实训项目的开发内容

准学徒期(3-4学期)。师徒关系较为紧密,每位教师(师傅)面对15~20名学生,主要讲授专业技术课程、实施“学徒制综合实务技能”项目,重点培养3项职业核心技能:施工技术服务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同时培养1项专业拓展能力:BIM虚拟施工应用能力。

该期间工学交替的主要活动是企业师傅与学校导师协同完成理实一体化课程(12门)和综合实务技能项目,每隔半个月企业师傅到学校课堂或校内实训基地指导1天以上。

例如,“施工技术服务能力”项目群的第三子项:“钢结构吊装实训”,该实训项目的开发内容来源于作者的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彩虹门吊装技术的实训模型及其安装方法》[4]。实训地点设在“建筑协同创新园”的钢结构施工实训室。实训内容规定:15位学生为一组,学生分工协作,校企双导师协同负责,校内导师偏重于负责指导《钢结构吊装方案》的编制,校外师傅偏重于在实训室指导吊装作业的实操工作。实训操作的钢桁架跨度6米,操作塔架高达4.5米,虽是真实大型工程(跨度120米的干煤棚)的二十分之一,但也达到小型工程的规模,学生能获得真实工程吊装作业的体验。通过该子项的实训,主要达到3项素质目标、4项能力目标和6项知识目标,详见表1所示。

表1 “钢结构吊装实训”目标一览表

再如,专业拓展能力培养项目:BIM虚拟施工应用实训。顺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开发该实训项目,旨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一线建筑施工人才。实训项目规定:学生首先通过选修课程的培训,使学生学会使用RevitArchitecture软件进行建筑工程建模,掌握BIM建模的基本操作步骤,然后校内外导师“手把手”地指导实训,通过一幢小别墅的虚拟建造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墙、梁、板、柱、楼梯等基本构件的建模,并学会工程量统计、施工进度规划等应用技术。

(三)学徒期实训项目的开发内容

学徒期(5-6学期),师徒关系明确,每位校内教师(师傅)面对8-10名学生,每位校外教师(师傅)面对1-3名学生,实施“学徒制岗位工作技能”项目,并实行多岗迁移、动态轮岗,巩固培养四种职业核心技能。

学徒期实训项目的开发,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情况,必须完成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安全员和质量员等岗位的轮训,每个岗位实训1-3个月。具体达到的培养目标如表2所示。

表2 学徒期动态轮岗的实训要求一览表

该期间工学交替的主要活动是校内师傅阶段性驻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指导和管理,按照组班模式不同而设置校外指导站点,每个站点配1-2名教师。订单班可单独设置站点;分散模式组班的,可按江苏省地级市设置区域站点。校内师傅在每个站点上的指导频率为每月1-2次,每次1-2天,根据实际工程进展、岗位技能培养需求进行答疑解惑。针对典型的大型项目,考虑培养双师型教师,安排青年教师在校外指导站担任访问工程师,同时担任常驻项目的指导教师。

四、结语

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相关理论与理念的研究,制订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依靠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优秀的双师队伍,泰职院初步开发了“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见表3),并已与“联合体”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始试点工作,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

表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一览表

[1]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吴艳红.英澳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3.

[3]田英玲.瑞士现代学徒制“三方协作”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4]周桂香.一种钢结构彩虹门吊装技术的实训模型及其安装方法[P].中国:201310123431.2,2015-04-22.

责任编辑吴学仕

周桂香(1965-),女,江苏泰兴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蒋凤昌(1970-),男,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后,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英国皇家特许工料测量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98),主持人:刘如兵、蒋凤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四中心耦合、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土建类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编号:2015JSJG420),主持人:石泉彬、周桂香。

G710

A

1001-7518(2015)24-0080-05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实训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