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苡珊
在PS的学习道路中,很多同志由于学习方法不系统而养成了不少坏习惯,今天在PS大会中我们一起批评不良习惯,学习正确的后期方法,更有效率地处理出好照片。
不要沉迷不可逆修图方式
在初学Photoshop时大家接触到了曲线、调整、橡皮擦等功能,很多人都习惯于直接在背景图层上调整,这些都是不可逆的操作,实际上,PS中有许多重叠而更安全的使用方式,这些效果一样但操作更科学。
好习惯
蒙版精心修改细节
蒙版解决了橡皮擦的不可撤销性,通过画笔的黑白两级和不透明度反复而精细地修改。
1 在光比强烈的画面中,可以使用蒙版对画面中的明暗进行调整。新建曲线把画面拉亮,点击Ctrl+i反向,点击蒙版,使用画笔在画面的暗部中涂抹,就可以把亮部的细节画出来。
2 蒙版好用的地方是在于可以变换黑白蒙版把画错的地方挽救回来,这是橡皮擦无法做到的。可通过不透明度让蒙版的边缘变得自然,在调整天空、人物边缘的时候都实用。作为国层管理的蒙版还可以随时改变不透明度或隐藏。
坏习惯
橡皮擦不能随便用
大多数人在刚接触图层时,就对“橡皮擦”情有独钟,在图像叠加时擦去多余画面,让画面难以控制并且不可撤销。
好习惯
智能对象让画质如一
智能对象将保留图像的源内容及原始特性,从而能够对图层执行非破坏性编辑。
很多PS使用者知道智能对象很有用,但是就是不用。在移动和变换数据时会出现质量损失,而使用智能对象,会保留像素图像的特性。在调整大小、选择时便不会损失画质了。
坏习惯
自由变换方便但危险
自由变换一旦使用图像的大小就被限定了,缩小后无法回到原像素质量。
分区图层颜色管理
色彩复杂的照片要建立多个调整图层来进行分区色彩管理。随时进行不透明度的调整,让颜色充满可能。
好习惯
调整图层让你安全飞翔
在图层栏中“调整图层”,每次点击都会生成一个调整新图层,在这独立的图层中可以自由修改参数而不会破坏原图,安全有效。
1 导入图片后点击边栏上的调整图层按钮,即可选择调整模式,点击曲线调整,调到合适的状态后即可把对话框关掉,需要调整时双击图层按钮就可以打开继续调整,非常方便。
2 为了让画面的颜色更加丰富,我们点击可选颜色,对画面中的不同颜色进行调整,拖动不同颜色中的滑块即可进行改变。而对于这些颜色你随时都可以改变主意,在需要时再次点击调整国层即可。
原图分析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原图的画面已经比较完整了,但是整体太灰,需要调整色阶,并且天空没有细节。在后期的调整中还要让人物的色彩更加突出。
坏习惯
图像调整直接作图
图像调整是后期调整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是直接作用于图像是一种破坏性的编辑方式。当点击了“确定”键后,几乎无法再更改你的调整设置了。
好习惯
小组分类管理图层
你的图层是否总是混乱的?为了解决图层混乱的问题,PS提供了图层组功能。将图层归组不仅可提高图层调板的使用效率,还能节省空间。
1 点击图层调板下方的按钮,将建立一个空组,展开或是折叠可以从标志左边的三角箭头得知。箭头向下为展开,向左为折叠。新组默认是处于展开状态的。
2 在新的组创建后,可以在图层调板中将现有的图层拖入组中。注意,如果是空组,拖动的目的地应该是组名称处。如果都拖动到组名称上,则先拖入的图层层次较高,后拖入的图层层次在前者之下。
3 在组之中可以任意改变组中图层的层次,也可以把小组放到一个大组之中。
坏习惯
在单男科 层内工作
单一图层修图很有可能在某些动作失败后无法撤回,导致前功尽弃。
坏习惯
多个图层的混乱
过多无组织无纪律的图层让人混乱,会让你的后期工作变得无比头痛。
300张图层的严谨分组
“时间切片摄影”是用一整天的时间拍摄一个场景,然后把图片堆栈在一起,有300多张,我会按照每个时间段给照片进行分组管理。
好习惯
小组分类管理图层
右手拿着鼠标,左手使用键盘快捷键配合,让你事半功倍。
1 ALT键的奇妙应用
Alt键是在Photoshop中最重要的键,可以快速完成。例如:背景转普通图层:按住Alt双击:复制:按住Alt拖拽:调用调整面板时想保持上一次的设置只要再加Alt就行;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加上Alt键。
2 快捷五指指法
快捷键列表其实不用去专门背。大多数快捷键在软件中直接可以看到,自己常用的功能记一下,再多用几次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练习一下不同的组合键,感受多了之后可以背下来,就能轻松快捷地使用快捷键了。
坏习惯
鼠标乱点
所有的图像操作都使用鼠标点击完成,左手却一直无所事事,右手很累,效率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