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军
艺术类职业教育改革初探
■杜国军
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艺术类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至今为止专业艺术类院校仍是寥寥无几,正因如此,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艺术类教育教学手段,为我国培养更专业的艺术人才。
教育观念意识偏差。首先,我国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办学环境差等硬件上的不足;其次,将艺术类职业教育看做“低层次”的教学的观念是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当前艺术类教育的发展未能将职业艺术教育特性及优势体现出来,更何谈形成科学、完整、优质的职业教学体系。
教育体制落后。我国众多艺术类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自身不足,也曾尝试加以创新改革来摆脱现状,但终究因传统的教育体制或发展思路等问题,导致教学改革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艺术类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面对各艺术类学校不断地扩招,艺术类教学也面临着残酷的考验,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业设置范围狭窄。艺术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范围较窄,完全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更深层次专业人才的要求,使得艺术职业院校的教育无法再上一个台阶。因此对艺术类教学的改革成为现代艺术类院校最应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艺术职业院校只能转变观念、积极创新、顺应形势来对当前教育进行变革,进一步将艺术教育发展起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艺术类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将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作为教育培养目标,争取将院校办出独具艺术专业特色,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也能不断地提升高职艺术人才的综合实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现如今,我国艺术类职业院校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专业课程陈旧、教学模式传统等教学体系都不利于培养全能的艺术型人才,导致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操作能力严重缺乏,这些都与当前市场需求相互脱离。想要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模式,在加大教学专业资金投入及建设过硬师资队伍的前提下,还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根据行业形势,拓展办学空间。艺术类职业教育具有其职业的定向性、针对性及特殊性,因此在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艺术教育改革时,定要充分利用社会丰富资源来办学,运用企业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按着具体岗位需要进行组织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逐步将艺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优化专业设置。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变性,因此艺术职业教育完全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学制及专业。在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教育和课程设置上可优化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育模式,此类模式的选用不仅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技之长,还可将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基本技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此外,在优化专业设置的同时,还可开设一些艺术作品欣赏和实践的课程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起到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每个学校教学老生常谈的话题,看似简单的原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起来却比较困难。艺术类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往往是以培养职业性技能型人才为主。实践教学便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的重要手段,艺术类教学可适当的调整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程比例,注重强调动手、动口、动身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强工艺性、技能性的实验课程,达到思维快、动手能力强的全面训练。
加强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我国艺术职业教育中教学模式传统、专业设置滞后,都是影响专业内涵的突出性问题,因此想要提升专业内涵将艺术教育长远的发展下去这些问题必须重视起来。而就我国现有艺术院校理论教育方面不能很好的适应其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道路上缺少系统的理论纲领,没有专业的理论研究队伍与符合现状的理论研究成果,因此,艺术类职业院校建设专业理论研究队伍或者实训基地是当前迫切需要。加强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可以为艺术类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同时构建艺术职业教育理论系统,既是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也为同类艺术学校的发展照亮明灯。
以就业为向导进行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简单明确就是为了就业。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就业率逐年走高,表现出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就好比是学校的产品,最终会等待市场的严格验收。加强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就业制度的研究来开展艺术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教育培养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加强就业指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从而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目的,使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发展跃进到生源供应充足、就业渠道宽阔、社会声誉显著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
近年来,我国艺术类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临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艺术类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市场的广泛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也明确了艺术类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具体方向。艺术类职业教育应进一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逐渐将办学规范化、标准化,使其具有有效性、实用性、适用性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全能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自身内部和谐可持续发展,将艺术类职业教育开启崭新的页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