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霞
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这些不爱学习的“调皮生”,老师和家长似乎都束手无策。面对现状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决心用自己爱的甘露浇灌学生的心灵。
一、给他们表现的舞台
为差生创造一些能够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竞赛活动,一次小小的成功就有可能成为他们转化的契机。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
例如班上有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自己十分苦恼,整天忧于前途无望,闷闷不乐。通过一次书法比赛,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众多人的肯定和赞许,他兴奋极了。从此,他变得乐观开朗,既努力补习文化,又潜心练习书法。“刺头”樊名鑫、“调皮大王”张军两人参加文字录入竞赛,分别获得班里冠、亚军。此后两人学习兴趣大增,不仅喜欢上了计算机这门课,而且也静下心来学习其他课程,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二、给他们指明奋斗的目标
差生之所以“差”,往往是由于我们为他们设定的目标缺乏诱惑力。“我课乃磁石,汝心为铁针”,牢牢实实地吸住你,让你想逃也逃不掉了。近年来,我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例如,有一个学生从来不爱写作文,一次作文比赛中,我竟然发现了他写的一篇参赛文章很好,但我不相信是他写的。仔细询问后我才知道,文章的确是他写的,他是在听了我的“投影作文评改课”以后,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想好好写一篇文章,以便被老师选中,把自己的作文投给同学们看。我想:倘若不使用多媒体又怎能得到这甜甜的果子呢?
三、用“热心”为学生助燃
升温则水,降温则冰,这是我与后进生打交道时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后进生本来就因自己差于别人而心灰意冷,心里总揣着一块冰,如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对这样的学生态度冷淡,甚至冷若冰霜,必将造成师生感情淡漠、僵化。
教师要想感化学生,必须经常亲之近之。我的办法是,你越是不愿靠近我,我越要接近你、亲近你。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例如,樊名鑫曾是一个被公认的“刺头”。一次樊名鑫病了,我一连三次带水果去看他,前两次都吃了闭门羹。傍晚第三次敲开他家门后,他哽咽着说:“我经常违纪,又不爱学习,因为感到很内疚而不敢开门。只有老师您看得起我,我今后再也不违纪了。”果然,他说到做到,还要带动其他几个调皮学生一起学习。岳毅的父亲患脑血栓住院了,我为他申请2000元的助学金;王伟的头磕破了,我领他到县医院包扎,并为他垫付了医药费;刘苗的生活费花完了,我给了他30元……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用这炽热的爱,融化了一颗颗冰冷的心。这种感化比任何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训斥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