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健
价值观作为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能够集中而具体地反映出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的态度,反映出一个人的利害标准,对人生的态度和人生的追求。它与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紧密相关。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认知、意志和行为的主要的来源。多元价值观是在时代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主体还限于宏观层面的国家、民族、东西方等层面,但随着这种观念的深化,它必然深化到组成国家、民族的基本要素,甚至是个人。它对于教育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深化和发展,给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必然会带来一些质的变化。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让我们更加重视个体的本性的教育与培养。
一、多元化、人的本性与个性
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是文化的多元化,更深层次的,是个体的多元化。价值的多元化使集体意识和个人价值选择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张力。人性的趋同,同质文化的产生,无疑是相似的环境的产物。而所谓的个性,也都是大环境下,共性基础之上的个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为什么会有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但我们并没有把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单独出来去和世界上的他族文化进行对比。但是,随着文化观念在具有共同属性的人性的个体间的深化,它必然对个体意识产生深刻影响,也就是势必影响决定个体成长和发展的教育。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历史文化和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的历史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和时间的久远,都为不同质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得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元化得以发展,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就成为文化多元化的直接产物。但是,“文化多元化”这个概念在国家的范围内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少,还没有准确的定性。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元化,以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文化的自然生长和民族个性自然生长的产物。这个自然生长的环境给予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以充分尊重。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多元化必然对教育的理念产生直接的根本性的影响。传统的单一的教育理念必然受到严重的冲击。教育必须立足于最根本的“人性的教育”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进步与发展。为了适应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兴起,并借鉴多元化价值观念的优秀成果,教育必须重视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学校教育必须打破自己的藩篱,与家庭教育甚至整个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深化到个体层面,需要教育给予个体价值以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个体价值在教育目的层面以更高的地位,并给予适当的,宽松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摇篮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的性格和习惯,甚至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萌芽甚至形成于家庭。家庭之于孩子,就如同原始部落之于原始初民,最初的文化发源于此。孩子最初的角色定位,性格的形成,在家庭中的地位,人际关系,责任感等,都胚胎于家庭。家庭教育对于他们进入社会之后的发展,都起到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多元的价值观念,要求家庭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家长应该作孩子的良师益友,而不再是封建式的家长。家长不能强求孩子去学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而应该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甚至是职业方向。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创造和提供个体健康发展的阳光和土壤。孩子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他们就应该是自由的和快乐的,他们不应该是父母命令的执行者和被无理管制的对象。如果父母不能够给予合理的引导,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就是孩子最大的福祉。家长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揠苗助长。要明确,孩子存在的价值不是父母期望的兑现,他们要成就的就是他们自己。家长不能把知识和特殊的技能强加给孩子,应该让知识在孩子的兴趣和活动中,快乐中,自然地生长。当孩子具有了充分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肯定的时候,追求知识和角色的承当,以及对社会的观察的思考,对生存能力提高的欲望等等,都会自然地形成。
三、德育
没有个性肯定和个人价值尊重这个前提作保障的德育将成为强加的教育。不会成为从个体内在生命中生长出来的教育。德育不应该成为统治者的道德教化和统治工具,不应该是由上而下的,而是由下而上的,形成于每个个体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感知,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公共契约。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是治人的道德,带有阶级性和压迫性的道德,是一部分人受益的道德。底层人们的道德服从是建立在个体人格的丧失和个人尊严牺牲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个体对自我的价值具有充分的自觉和自我认知,对其他个体的存在价值的尊重才从根本上具有可能。也唯其如此,当个体价值与公共价值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才会自觉地充分思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价值与公共利益的和谐就成为了个体价值得以肯定的个体内在需要,对公德的遵守就会在个体的意识中自然地生长出来,并且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这是一个由内而外,自然生长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外在的行为规范的内化过程。
什么才是真正的德呢?人性本善与本恶都只是对人的本性的抽象的机械的预设。人性不是固定与僵化之物,而是建构性的和过程性的。人性建构也是一个矛盾地发展变化的过程。但它有最基本的前提。西方的天赋人权,崇尚自由和平等,这就是对人的自然的天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人生而平等,具有个人尊严,人生而自由,可以自主地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教育,是对才能发挥的助推,而不是压迫。中国人认为“生生大德”,更好的个体发展,自然地发展与成长,是对生命的充分尊重,就是最大的德。没有个体自身内在道德体验,从内心生长出来的道德情感,怎么会有外在的抽象的公共的德存在呢?
四、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与环境多样化的重要性
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和扩大,而不是家庭教育的终结,不应该是与家庭教育不同质的教育。
目前的基础教育根本就难以做到个性的发展,因为这里具有基本一致的价值理念,唯分数论,在高考统一目标的指引下,根本得不到个性化的解放。没有多元化的环境和氛围,统一的教学环境只能形成趋同的价值观念,这无疑是对个性的禁锢和抹杀。学科的分类学习,德智体美劳等课程开设更多地还是出于说教的教育方式,与整个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脱节的。学生真正重视的无外乎考试的科目。各自的兴趣根本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兴趣和知识产生的环境相结合,才是生长式的,而非灌输式的。人的本性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生存的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爱好的充分的发展。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教育客体,这本身就是违背“人的本性的教育”的。没有主动的选择和爱好的发展以及个体价值肯定的教育,是生产,而非生长。
卢梭为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所希望的就是“人的本性的教育”,也就是与人的文化教育相对的自然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并不是摒弃文化,而是让个体的本性与文化和谐相融。多元价值观念的优点就在于它打破了一元观念,也就是同一的,独断的文化的观念的禁锢与束缚,在多元文化的宽松的土壤之中,给个体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个体的成长是人性的种子和多元文化提供的土壤与水分的共同作用。个体成长的果实不是某种预设的规制的成品,而是个体充分选择的结果,也是个体自身的价值建构,这样,个体就有了充分的个体认知自我价值肯定。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威尔逊《论人性》.[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让雅克·卢梭《爱弥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吴露霞《论伯林德的价值多元主义》.[J].社科纵横,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