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
【摘 要】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创新教学为课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创新课堂营造良好氛围;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积极开展课堂交流,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探讨
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课堂内容也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灌输到学生的脑内,这样的方式必然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还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局限,导致学生并不会积极思考,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加灵活、多元化且实效性更高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创新教学为课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一、树立生本理念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向鲜活的学生个体传输传统文化精髓。然而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教师学生意识严重缺失,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丢弃,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语文教师从备课、上课等每个环节都要积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时下有许多教师在备课时想的仍然是自己该怎样来教这篇课文,而不是站在学生角度面对这篇课文时会是怎样的一种认知状态和情感态度,更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在上课时将预设好的教案滴水不漏地讲一遍,毫无教学创新和机智可言。这种让学生参与仅是一种形式而已的课堂是典型的不尊重学生主体,脱离语文教学根本的教法,甚至有些教师在面对学生精彩回答与自己备课和教参预设不一致时,出现不置可否的情况。类似这种生本意识严重丧失的语文课堂就是低效和无效的课堂。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换,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学生的感受、思维方式,并找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真心地帮助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与观念,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所以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走向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走向学习的引导者;从问题只求唯一答案、学生学习以再现和模仿为主走向开放的、多元的主动搜集获取多种答案;从授之以鱼走向提供方法的教学。学习过程不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的过程,更不是亦步亦趋于教师主观的教学设计。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地创设民主愉快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使学生能用自己的头脑汲取精神营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个性才能充分发挥的领域。我们的语文课堂方能彰显学生个性,突出他们学习和教育的主体地位。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因为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师生关系的性质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品质。传统教育下,教师摆出威严的面孔,用命令式、恐吓式的冷冰冰的话语教育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这种教风,殊不知,越是这样,教学往往适得其反。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丧失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提高。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包括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关心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尝试站在孩子的立场与之交流,增进彼此的距离。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重视,会对教师产生信任。因此,教师与其板着脸孔,不如和颜悦色一点,态度谦和一点,对学生多一些人性关怀,促进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给学生如沐春风之感,对学生才有更多的感召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上的体验,结合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习初中语文中的小说或者童话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同学们安排角色,将课文中的情境带到现实生活中来;或者组织班级活动,以课本中的一篇文章的重心思想为内容,开展主题活动等。通过学生的思想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弱点与理解课文的偏差,教师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矫正,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同时,情境的设置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处于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都十分强烈的时期,所以一个使学生好奇、想要了解的问题,比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解要更加有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提问,充分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问:大家见过沙漠吗?沙漠中有时会突然出现大楼或绿地,走近之后却又发现什么都没有,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你觉得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你知道沙漠里的沙子会发出声吗?那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学生在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想要找到答案,所以自然就会进行自主地探索、分析与提问。
四、积极开展课堂交流
知、情、意相结合是现代教学的特点。课堂活动生动活泼离不开学生个体主动地互动和积极地交流。同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感受文本的情感。良好的教学互动,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地引导和灌输,却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没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老师整堂课用力地讲授,而学生接受到的却少得可怜,更谈不上情感一说。所以良好的师生互动除了教师科学有效地为学生奠定情感基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外,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情感教学中也一样,对于同样一个文本,不同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情感认识。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体会达到一致,而应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感悟与别人分享,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文章情感更为立体,同时能够给教师一定的启发,有助于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
构建良好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给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渠道,可以有效地使学生从教师的引领中、文本阅读中、交流沟通和反复训练中得到感动,并且有利于学生表达这样的感动,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师生在共享中实现教学相长。比如在《背影》这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进行体会,可以让学生叙述一下自己父亲的性格,说一说自己父亲所做的让自己十分感动的事情。将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参考文献:
[1]于小花.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1(04)
[2]孙海霞.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