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艳蓉
【摘 要】在教育活动中,少数幼儿存在游离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始终走不进活动中,处于活动的“边缘”状态。因此,我们必须从转变教师角色开始,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并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家园配合,减少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边缘化”现象。
【关键词】教育活动;幼儿;边缘化;现象;对策
一、幼儿教育中“边缘化”现象的含义及其影响
幼儿教育中的“边缘化”现象是指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少数幼儿存在游离现象,始终走不进活动中,从而处于活动的“边缘”状态。
幼儿活动“边缘化”问题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一是制约心理发展,容易导致幼儿性格孤僻、自卑、以自我为中心、多动等问题;二是影响认知能力发展,包括语言发展落后、身体发展不均衡、动手能力发展较慢、合作交往能力不强等。面对这些处于活动“边缘”的幼儿,我们有必要分析其成因,并根据这些成因来为之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在幼儿教育中产生“边缘化”现象的原因
(一)幼儿方面
1.兴趣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会发现在教学中有的幼儿对个别领域的活动不感兴趣,总与我们的要求背道而驰。
2.性格问题
实践发现,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自卑、孤僻等原因,从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也有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只要他的要求(不管合不合理)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就会产生对立、抵抗情绪,不肯参加活动。
3.能力问题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的许多力所能及的事被家长包办代替,导致个别孩子自理及动手能力较差。
(二)教师方面
幼儿教育活动中“边缘化”问题的产生,与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机智有很大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在:
1.内容设计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教育活动中产生“边缘化”幼儿的现象首要原因是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容易导致大多数幼儿“边缘化”。
2.指导方法不当,没能很好地兼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我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到指导方法灵活多样,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差异,尤其是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当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及时回应或满足时,往往就开始游离于活动边缘了。
3.关注度不够,缺乏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教育中,教师的低关注和低敏感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教师因为工作忙、事情琐碎等原因而顾不上幼儿,不仅缺乏对幼儿有意识的观察,甚至对幼儿一些十分明显的问题也注意不到。
三、教育措施
(一)加强幼儿兴趣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1.启发引导,正面教育
及时正确的表扬,会使幼儿对活动充满兴趣,减少心理紧张和盲目性。教师在培养幼儿兴趣及动手能力时,应关注孩子的多元发展,多发掘孩子的优点,认可孩子在活动操作中的点滴进步。
2.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保护每个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要为活动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
3.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做了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动手是人最好的学习方式,而幼儿教育中学习的最好方式也是动手操作。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应多设计让幼儿亲自操作、手脑并用的活动,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4.家园合作,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良好、和谐、亲密的关系。同时,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应多给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并及时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格等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强化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角色
教师要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与每一个幼儿交往,与儿童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1.活动设计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
我们在设计幼儿教学活动时,首先应全面、正确了解本班儿童发展的现状。其次在选择活动时要遵循《纲要》所规定的教育内容甄选原则。同时,活动设计要能全面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运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效应,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2.改进教学方法,丰富组织形式
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选和自学的活动。例如在绘画活动中,传统的范画教学往往缺少趣味性,让孩子失去新鲜感。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和影像资料,给幼儿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让他们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自由作画。
3.关注每个孩子,加强师幼互动
首先,教师在活动中深入、有效地参与和引导,进行积极的师幼互动是我们关注幼儿的前提。其次,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幼儿的爱好及特长,如某幼儿好动、喜欢体育,就让他给大家领操;某幼儿喜欢画画,可以让他帮助绘画技能欠佳的小朋友。
4.建立宽松、民主而和谐的师幼关系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师爱的真情,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幼关系,就一定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
(三)汇集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1.开发幼儿同伴资源,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
在活动中,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首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能力强,发展较全面的孩子当小助手,安排他们去引领带动其他孩子。其次,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需要帮助和能帮助别人的情景,培养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精神。三是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2.分挖掘家长资源,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服务
家长是幼儿园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可有意识地了解、接触、选择几位文化程度较高,谈吐得体,喜爱孩子,而工作、家务又不是很忙的家长,采用“家长助教”等方式邀请他们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到爱的目光。
我们还可以通过成立“家长顾问团”、“家长委员会”等,在我们面对困惑时,他们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信息支持,从而有助于我们逐步减少和消除“边缘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62-163
[2]刘丽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EB/OL].
[3]杨红梅.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也必须从兴趣开始[EB/OL].
[4]张小亮.让师幼关系绽放和谐之美[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