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兵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生活;应用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数学的教和学向生活方面倾斜,由理论向生活实际转化,其实这才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且由生产生活推动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这就是数学的价值性和工具性。
一、了解数学起源于生活实际
在探索数学的发展可知,数学是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根据所需发展而来的,由最初的数与形的产生到现代高度发展和比较完善的理论,它都起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如:古代的记数方法,像手指记数、石子计数法和结绳计数法等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体密不可分的。我国的数学也是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而且成为古代六艺之一。
二、“新课程标准”的导向更关注生活,关注实践中的数学,关注时代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实践,它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新课标理念下,要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为人们以后的日常生活服务,来把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三、数学教材贴近生活实际
在新课标导引下,中小学数学课本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学习和教学都转向了生活实际,如小学课本的课题都是生活化的题目,但包含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理论,就像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把统计概率知识的学习命名课题为“游戏公平”,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中把“分数加减法”命名为“折纸”这样命名有很大的优点,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也体现了数学的每个知识点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情景,即数学知识生活化,针对这种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数学教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的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数学活动”专栏,目的在于对本章数学知识学习后,用知识解决生活中与之相关的问题,真正体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生活化,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中“轴对称”一章中“数学活动”中,活动1:“艺术字与轴对称”,活动2:“镜子、倒影与轴对称”,这不是数学教材生活化的具体体现吗?还有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课本“二次根式”一章中的“数学活动”为“作长方体纸盒”,这些教材由理论向生活化的转变意味着生活化的数学才有价值,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体现数学的本质功能,即为生活服务。
四、数学思维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如果说数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应用体现数学的工具性,那么“数学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体现数学的价值性,数学的更高层次表现为“思维和逻辑”,这才是数学的精髓,也是数学给予人们的思想精华和真正用途。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思想、缜密完美的逻辑推理即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没有训练思维的人与数学思维训练的人完全不同,如:分类讨论思想在生活中可以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并针对事件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方法,使我们更全面的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概率的思想可以很好地认识各种抽奖活动,更好的为你服务,这种不确定的思想提高人民的智慧。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我们数学最终所培养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吗?也是我们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数学能力。
五、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关注生活、联系生活
教师要很好的整合教材、挖掘教材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找课本外的数学情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创设生活情景导入,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情景就是生活实际,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是当前国内课堂教学的新型模式,它以趣味性、互动性等优势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合理、巧妙地使用情境导入教学,能使我们相对枯燥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帮助教师更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这些数学知识,而是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分析和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
3.精心设计练习,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尽其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直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最终的目标。数学源于生活,更应应用于生活。
4.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
只有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贴近生活的课程标准、联系实际的教材、才能体现数学的生活应用价值,才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数学知识和思想才能很好的服务于生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3]《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