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建构——以诗报告《黑之灵》的商品化为例

2015-11-14 05:43陈树坤
关键词:黑衣商品化图文

陈树坤

(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 510521;2.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

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建构——以诗报告《黑之灵》的商品化为例

陈树坤1,2

(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 510521;2.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

文化批评应该把视角投向多模态语篇,研究各种符号之间关系背后折射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多模态诗报告《黑之灵》分析发现,诗报告与摄影作品在宏观上构成共语境化关系,设立“黑”这一品牌符号,并塑造“热情好客”的黑衣壮人形象来增强读者的旅游体验期待。诗报告、翻译、摄影作品在微观上构成再语境化关系,使语篇阅读路径多元化,扩大文本的读者受众面,译文体现明晰化、简单化翻译策略,这些现象都透露出商品化的意识形态,体现出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

文化批评;商品化;多模态范式;翻译策略;诗报告

一、引言

近几年语言学界出现一种文化批评的转向。如Bhatia[1]主张把体裁分析提高到社会文化层面来研究,他研究香港的公司业绩话语,分析股东信件与报纸媒体对年度报告中不良业绩的刻意隐瞒背后的意识形态。又如丁建新等[2]对摇滚话语,同性恋话语等边缘话语的关注,揭露其话语特殊性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些研究体现一种对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弱势群体的关切,带有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本研究尝试对少数民族文化推介话语进行文化批评。随着经济全球化,少数民族文化渐渐被现代文明吞噬。而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民族特色作为文化符号,重新被包装、推广、消费。各民族文化也因此出现了符号竞争,这些文化符号如何在竞争中胜出,走向经济发展之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比如某些民族舞蹈场景被抽离提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而后变为文化宣传推广的噱头,揭示了政府积极申报非遗的商品化意识形态。笔者所探讨的诗报告《黑之灵》[4]便是为推广壮族文化而产生的一种全新语类。诗报告这种语类通常主题鲜明、语言通俗、边叙述边抒发情感,读起来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阅读节奏。诗报告的作者通常会针对某些社会事件通过诗歌的形式进行报道,依托现实,表达正面的情感居多。《黑之灵》在诗报告语类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创新,把报告的对象延伸至少数民族文化领域,把诗报告翻译成英文以在世界范围更广泛地传播,并且书中每一页都附上专业摄影师的图像作品。我们把这种新出现的图文并茂的诗报告文本称为“多模态诗报告”。多模态诗报告涉及诗报告作者、诗报告译者以及摄影者所创造或翻译的符号之间微妙的关系。笔者基于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阐述语篇的商品化趋势及建构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范式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黑之灵》中图文关系进行分析,揭露该语篇产生背后的商品化意识,考察这种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最后总结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

二、社会变革与多模态语篇分析

语篇的产生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实践,因此在语篇的字里行间隐含的是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语篇也由此反映出社会的变革。Fairclough[5]指出当代社会语篇体现的意识形态变化的三大趋势:民主化、商品化和技术化。民主化指的是语篇中民众之间不平等话语的消除,即特权话语被压制,小众话语被加强。近年国内的少数民族诗歌、文学的翻译工作的兴起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对小众话语的尊重与传承,体现的是民主化趋势。商品化是指从事非生产、销售、消费的领域,也按照生产销售商品的逻辑来进行社会实践。这种趋势也可称为消费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前所未有地、大规模地通过电视媒体与广告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艺术、教育沦为商品,被包装,被消费。技术化则是指话语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术语、行话渐渐成为某技术领域权势的体现,不同群体以不同的技术话语分割开来,在群体内也不断创造自己的术语以示权威。同时,技术化也指日常的一些话语套用一些专业术语以达到吸引某些群体的效果。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的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几乎各个领域所产生的语篇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烙下商品化的印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推介工作或许也无法逃离,其背后蕴含的商品化意识也会反映在语篇之中。即使如笔者所研究的诗报告语篇,也无法逃脱其意识形态。但是,要更深刻地揭露这种意识形态,把眼光只局限于文字符号是不够的。印刷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阅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单一的语言符号语篇被图像符号、声音符号等多种模态构成的语篇所代替。因此Van Leeuwen[7]所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分析非语言符号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例如,他尝试分析不同玩具的设计对小孩的意识灌输,但是他并未关注不同符号间的关系背后的意识形态。模态(符号)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指的是图文关系,这也是研究语篇产生背后的意识形态的重要视角。

由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多模态语篇分析中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该领域许多学者对模态间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由于图像是空间为主导的符号,而文字是时间排序为主导的符号,图文关系并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Martin[6]在研究新闻语篇里图像的评价意义后指出,新闻语篇中的图像往往实现“主位”功能,文字实现“述位”功能。他认为图片类似于小句中的主位,作为阅读文字的出发点,引导读者对文字评价意义的解读,属于“人际主位”。Royce[7]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来解释图文关系,他指出图片的图像要素与文本的词汇项通过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部分整体义和搭配等意义关系形成符号间的互补。

另一种研究图文关系的视角是把图像和文字看作是符号间的“翻译”,即符号重构或再符号化(resemiotization)。Iedema[8]把符号重构定义为意义由一种语境向另一种语境转变、或者由一种实践向另外一种实践转变、抑或是由实践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过程中意义的转化。在多模态语篇的建构过程中,当不同符号表达同样的意义的时候就会发生符号重构,而意义在符号重构过程中会产生转化。在这种视角下,我们应该考虑符号制造者,也就是编辑们在制造符号时拥有的各种符号资源,符号制造的目的,符号制造的先后顺序[9]。也就是文字如何被“翻译”成图片,反之亦然。这种视角把人这一要素放到了符号生态圈中。

但是,《黑之灵》中的图文关系非常微妙,图像的制作来源于专业摄影,整个制作过程独立于诗报告的创作,而英语翻译则是基于诗报告的原文完成的。以上学者所归纳的图文关系并不能充分描写《黑之灵》中的图文关系特征。笔者认为,《黑之灵》的图文间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Thibault[10]提出来的语境化关系(contextualizing relations)。简单地说,就是在多模态语篇中一种模态给另一种模态提供语境。当一种模态反映另一种模态所表达的意义时,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有重叠,图文之间呈现的是“共语境化关系”(co-contextualizing relations)。而当一种模态与另一种模态所表达的意义不一致或相背离时,则是“再语境化关系”(re-contextualizing relations)。

三、《黑之灵》中隐含的商品化意识

《黑之灵》中隐含的商品化意识体现在黑衣壮文化的品牌化、黑衣壮形象塑造以及阅读路径多元化。其中黑衣壮文化品牌化、黑衣壮形象塑造与图文的共语境化关系有关。阅读路径多元化则与图文的再语境化关系有密切联系。

(一)黑衣壮文化的品牌化

所谓品牌化,就是个性化,让自己与别人不同。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企业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标志,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为黑衣壮设立品牌是商品化的第一步。诗报告一开始做如下描述:“黑衣壮--/中国经典的/黑之灵!/黑的太阳,/黑的月亮,/黑的星辰;/黑的土地,/黑的山峦,/黑的村庄;/黑的族群,/黑的旋风,/黑的潮音……”如考究其概念意义,“黑的土地”“黑的山峦”,当地的地貌确实呈黑色。“黑的族群”可指黑衣壮清一色的黑色衣裤裙。那么其他的事物都是黑色的应该如何解读?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些搭配解释为文学语言的陌生化,通过搭配的异常凸显额外的意义或意境。但在《黑之灵》语篇整体的多模态构建过程中,这些文学元素被编辑巧妙地利用起来,配以一群黑衣壮族人并排站立的图片,其中族人占了图片的大部分空间,并且其背景的天空呈现非常深的蓝色,整体以黑色为主调。这张图片也被放置在封面,图片中心位置的人物目光是投向读者的与读者有眼神交流,使图像与读者建立互动意义,建立某种伪社会联系(pseudo-social bond)[11]。还值得一提的是,书本的封面底色也是纯黑色。黑色成为书本的“宏观主位”,即书本的所有一切都围绕黑色展开。《黑之灵》通过宏观上的图文共语境化关系把“黑”这一颜色从族人的身份认同、审美认同提升成为对整个黑衣壮的族群以及其周遭的生活环境和历史的象征,怪不得连太阳月亮也变成黑的了,其象征或者标志意义已经大于概念意义。

(二)黑衣壮形象塑造

千百年来,黑衣壮过着封闭的农耕生活,封闭的生活环境抵御了汉文化的冲击,使其生态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但是,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黑衣壮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已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吸引[12]。在《黑之灵》第二辑歌斗酒中,作者为黑衣壮塑造了欢迎外来人的形象:“唱只唱--/我住高山上,/与人类同属一个地球。/黑衣壮,/喜结天下朋友。”欢迎外来人口何以成为数千年抵御汉文化,过着封闭农耕生活的黑衣壮的山歌主要内容呢?黑衣壮的这种热情好客形象还被拿来与城市人形象作比较,诗中写道:“君不见--/在都市商品和人的漩涡里,/哪有这种热度,/哪来这般抖擞!”

《黑之灵》中摄影作品选取也是偏向塑造黑衣壮的热情好客形象,与诗报告在宏观上构成共语境化关系。在第二辑歌斗酒中,有四张照片出现了外来人,题词分别为“盛情款待”“酒别”“话随酒兴”和“不醉不散”。在第三辑石尖上的舞蹈中,三张图片出现了外来人,题词分别为“中西交流”“留影”“试比高下”。这些图片中都出现了国际游客,并且记录的都是黑衣壮人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图片中的人们都是面带笑容,色彩以明调的方式处理,附带着正面的情感意义。这与诗报告所写的内容高度呼应。这种图文共语境化关系使得黑衣壮热情好客的形象深入人心。图文共同营造出旅客们良好的客户体验。

(三)阅读路径多元化

阅读路径是多模态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阅读路径指读者在阅读语篇时的先后顺序,是读者与语篇的一个互动过程。在阅读只有语言符号的语篇时,读者的阅读路径通常是单向的,线性的。但在多模态语篇中,读者的视线会被不同凸显度的文字或者图像所吸引,阅读路径则不固定了。在《黑之灵》中,诗报告在每一页的正面,译文在每一页的背面,而图像通常在译文的下面。这种排版符合“理想(上)—现实(下)”的信息价值原则,既一个版面通常上面放置比较理想空泛的内容,下面会放置真实详细的内容。按照其排版顺序、阅读顺序应该是诗报告—诗报告译文—图像—图像题词,如此反复。

然而在《黑之灵》中,仔细分析每一页的图文内容会发现诗报告的内容与图像所表达的内容大部分都不能形成共语境化关系,图像不能反映诗报告内容。例如在第一辑黑色记忆中描写传说中的英雄黑七郎的故事时有这么一段:

传说中的黑七郎,是/他们的近亲。/古时候有个皇帝,/昏庸又贪婪,/不斩除这毒瘤,/民众心不甘;/有个黑衣壮青年,/有一天,/他来到一座古堡前,/听到几只螃蟹喁喁/私语:/“救万民,七郎起”。/语音齐整,/俨然士兵喊着口令!/螃蟹们发现那青年,/向他鞠躬,/并委以重任。/黑衣壮青年不敢怠慢,/为留印记,/他将一棵小榕树栽在/土堡前。

这段故事配了两张图片,分别是两位族人在做崇拜火神的仪式和小孩们给老人祝寿。这种图文之间的不衔接或者语义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竞争的关系。赵毅衡认为,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了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所有符号文本,都是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体。这种结合,使文本不仅是符号组合,而是一个浸透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结构[13]。他把书籍的标题、题词、序言、插图、出版文字、美术的裱装、价格标签等称为“副文本”,把指明文本所从属的集群,即文化背景规定的文本“归类”方式称为“型文本”,例如诗歌的格式就是“型文本”。“副文本”和“型文本”都属于显性伴随文本。从这个角度观察《黑之灵》,封面的副标题是“汉英对照中国诗报告之那坡县黑衣壮”,那么图像理应被看作是诗报告的插图,属于副文本。可是,在书中图片之多,质量之高,此副文本已经被中心化了,成为多模态诗报告这种语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失去摄影作品,整个诗报告不仅仅是失去几张图片那么简单,也就是说,摄影作品已经脱离了单纯插图的作用,成为了与诗报告同等重要的符号。读者在阅读时,既可以选择单独欣赏诗报告,也可以选择欣赏摄影作品,游走在文学艺术与摄影艺术之间。

这就是一种图文的再语境化关系,也是民族文化商品化的需要。由于图文表达资源的不对等性,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时,两种模态各显优势。少数民族文化的衣、食、住、行的多姿多彩是言语所难以形容,图像符号对这些文化的描述更具优势,例如书中几张壮族居住环境的图片非常直观,诗报告难以传达。而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神话史诗,其传承过程中伴随的传统的宗教祭祀或神圣礼仪等描述,则语言符号更具优势,图片则无法表达文字意境。可以说,在《黑之灵》中,文字与图像利用各自的表达资源优势,在相互竞争中独立运作,在传播壮族文化特征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黑之灵》的阅读路径是多元化的。读者可选择正常的阅读顺序,也可跳跃式地只欣赏诗报告的中文或者英文,也可给语言爱好者中英对照着阅读,也可只是欣赏自成一体的摄影作品。《黑之灵》既是诗歌,也是报告,也是摄影作品集。其背后的用意就是使《黑之灵》的受众面更广,适应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这点也体现在译文之中。下面通过《黑之灵》的一些具体翻译案例分析译者在商品化意识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四、翻译策略背后的商品化意识

分析发现,《黑之灵》的译者高度顺应商品化的意识。为了更好地让西方人接受诗报告的内容,译者对诗报告的文学性进行明晰化与简单化处理,使其从诗的文体特征更多地偏向于报告的文体特征,增强文本的易读性。译文的分析仍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工具。功能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有三大基本功能(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人类用语言来描述世界,人际功能指人类用语言来互动,表达态度,语篇功能指把意义组织成篇章。可以说,翻译就是两种语言间三大元功能的传译[13-15]。笔者将通过三大功能的传译来分析《黑之灵》的翻译策略。

首先,《黑之灵》译者对概念意义大多采用明晰化策略。例如:“黑是芳香的文字”被译为“Black symbolizes a sweet character”。译者考虑到黑是一种象征符号,故把“是”翻译成“象征”(symbolize)。“是”与“symbolize”同属关系过程,但是后者比前者的意义更加的具体明确,在原文中是处于中立的多意词,在英文中变为表象征意义的识别过程动词。类似的例子还有“黑是山歌的潮音”(Black acts for the mountain chant)。原文的关系过程被翻译成行为过程“act for”了。如果译者完全保留原文的关系过程,统一译为“is”,可以想象,译文的文学性会大增,但是变得比较难以理解。

再看人际意义的明晰化与简单化例子。如“谁家的姑娘,/住在小阁里独自梳妆”(There is a girl making up/All alone in her haram)。原文中是一个提问,在译文中处理为一个存在句,实际上是把该问题的实际涵义明晰化了。还有一些例子体现译者对态度词汇的不同策略。例如:“仙姑带来好福气,/风调雨顺人安康……/ She will bring good luck to us all.We are happy more and more…”译者在此采用简单化的策略,把所有的美好笼统概括为“good luck”和“happy”。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利用“more and more”和上一句“all”进行押韵,作为审美上的补偿。再如“天上星星拌月亮,/地上女儿拌爹娘。”(In the sky,stars are cheerful with the shining room,/On the earth,mums are joyful with daughters and sons.)译者把隐含的态度涵义“cheerful”和“joyful”翻译出来了,这些态度词汇在原文中并没有体现,是一种明晰化的策略。

最后看看语篇意义的简化处理。原文中经常出现特殊的诗歌格式,如“这里,有一轮炽热的/黑太阳——”(Here,there is a hot black sun -),黑太阳会单独成为一行,起到新信息的强化作用。译文中一概不分行,简单化处理,可能译者考虑到这样更符合西方人阅读习惯。再如“哎,等走出村头路巷,/故事还没讲完……”(Hey,such interesting stories will never end/ During their walks in the village…)。此处为了照顾英语的阅读习惯,放弃了原文的行文方式,失去了“还没讲完”作为新信息和省略号这一特殊位置的意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整首诗歌的翻译未加入任何注释,使得整个语篇的排版非常简洁美观。总之,我们可以看到译者照顾西方读者的一种取向,对诗报告中的各种意义进行明晰化或者是简单化的处理,让译文更易为读者接受,符合文本的民族文化推广目的。这也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输出中常用的一种翻译策略[16]。

五、结语: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黑之灵》中把少数民族文化商品化的意识形态。从商品化三大元素:品牌、客户体验以及受众面来看,《黑之灵》通过诗报告与摄影作品在宏观上的共语境化,设立“黑”这一品牌符号,并塑造“热情好客”的黑衣壮人形象来增强读者的体验期待。诗报告、翻译、摄影作品在微观上构成再语境化关系,使语篇阅读路径多元化,扩大文本的读者受众面,背后折射出的是让文化符号走上经济发展之路的商品化意识形态,而此意识形态也反映在了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上面。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文化批评应把视角扩展至多模态语篇,模态内与模态间的选择蕴含大量的意识形态印迹。对多模态语篇的文化批评,即可对单一模态内的某种符号如针对语言符号本身或者图像符号本身进行分析,也可针对模态之间的关系的特点进行分析,符号之间可能出现不对应,完全对应或者符号重构关系,而翻译从广义上可视为语言符号的内部重构,我们可以分析这些选择或不选择背后折射的意识形态,如图1:

图1 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

本研究尝试揭露语篇产生背后的商品化意识以及译者为了实现商品化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特别是分析了针对《黑之灵》此类文本应采取的翻译技巧,其创新之处在于尝试把多模态语篇分析应用到批评话语分析当中,去寻找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提出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从更高的层次去讲,正如丁建新、廖益清[17]的比喻所示:“话语批评就像考古学或古生物学一样,其任务在于在这些断层中去寻找意识形态、观点和世界观的痕迹,在复杂的地层中揭示分散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的来源。”某种程度上,本研究揭示了为何会产生像《黑之灵》这种如此混合的体裁,也透射出少数民族文化在商品化大潮中的处境。

[1]Bhatia V K.Interdiscursivity i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J].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2010:32-50.

[2]丁建新,沈文静,主编.边缘话语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3]叶舒宪.文化与符号经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73-183.

[4]黄承基.黑之灵[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5]Flaircough N.Languag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Press,1992:200-224.

[6]van Leeuwen T.Discourse and Practice:New Tool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2008:149-161.

[7]Martin J R.Fare Trade:Negotiating Meaning in Multimodal Texts[A]//Wang Zhen-hua,ed.The Collected Works of J.R.Martin:Discourse Semantics(Volume 2)[M].Shanghai: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2010:304-305.

[8]Royce T D.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ity:A framework for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A]//Royce T D,Bowcher W L,ed.New Direc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63-110.

[9]Iedema R.Multimodality,Resemioticization:Extending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as a Multisemiotic Practice[J].Visual Communication,2003,2(1):29-57.

[10]陈树坤.符号重构视角下的图像复合体功能分析——以英语沙龙杂志为例[J].外国语文,2014(1):83-87.

[11]Thibault P J.The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of a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theory and practice[A]//Baldry,ed.Multimodality and Multimediality in the Distance Learning Age[M].2000:311-384.

[12]Kress G,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2nd ed London:Routledge,1996:118.

[13]简王华,何颖,巫鸿霞.那坡黑衣壮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策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8-32.

[14]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3 -147.

[15]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2014:6-11.

[16]赵德全纯理功能的传译—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研究[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40-159.

[17]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07-313.

[18]丁建新,廖益清.断裂的语篇:童话叙事中隐性对话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7(5):87-90.

On Constructing Multimodal Paradigm for Cultural Criticism: A Case Study on Commercialization of Poetry-Report the Spirit of Black

CHEN Shu-kun1,2
(1.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Guangdong 510521;2.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275)

The cultural criticism is expected to apply multimodal discourse to explore the mode of social ideology hidden behind in the semiotic relations.The analysis on the poetry-report The Spirit of Black reveals that the poetic report and photography works constitute macroscopically co-contextualizing relation.This poetic report set up "blackness"as the sign of the commodity brand,and construct an image of a black-claded"hospitable"Zhuang ethics to strengthen readers'tourism experience.The poetry-report,translation and photography works constitute microscopically re-contextualizing relation to offer multiple reading paths so as to enlarge the amount of readers.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pirit of Black presents a strategy of explicitness and simplification.All the mentioned reflect the ideology of commercialization,and demonstrate multimodal paradigm for cultural criticism.

cultural criticism;commercialization;multimodal paradigm;translation strategy;poetry-report

I207

A

1672-934X(2015)06-0091-07

10.16573/j.cnki.1672-934x.2015.06.015

2015-10-08

广东省高校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培育项目(CQ118002);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教学研究和改革培育资助项目

陈树坤(1981—),男,广东潮州人,广东金融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黑衣商品化图文
画与理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巨人今晚就要来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黑衣“警察”
图文配
图文配
过度商品化引发的生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