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百年论坛走进拉萨——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暨“极地放歌中国梦”研讨会在拉萨举行
日前,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暨“极地放歌中国梦”在拉萨举行,著名诗人、评论家叶延滨、刘立云、耿占春、罗振亚、胡弦、霍俊明、陈人杰、刘波,著名音乐人捞仔、胡晓流及西藏著名音乐家美朗多吉、边洛,歌唱家德西美朵,和当地藏族诗人等共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建敏、区文联副主席吉米平阶等出席会议。
本次论坛,是中国新诗百年论坛第三站,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江苏作协和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扬子江》诗刊和西藏自治区作协承办。会议就“诗歌空间与地域性”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就“极地放歌中国梦”大型组歌、诗歌与歌词的源流和跨界,以及诗歌和音乐界共同关心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叶延滨认为,新诗百年论坛第三站设在西藏很好,在一个全世界都认为特殊的地域研究诗歌的空间和地域性再恰当不过,新诗开始于大城市,但其后地区性的诗歌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地域性、风俗习惯,对新诗的丰富性提供了重要的元素。刘立云也认为,现代社会里,诗人很难保持自己的特殊性,而西藏诗人或以西藏为主题写作的诗人,以土地、民族、宗教的特殊性为基地,保持了自己的特殊性。
耿占春和罗振亚则从诗歌的同质化和地域诗群的发展,论证了利用历史的积淀转换空间属性,以及神话的、民族的表征体系重构的可能性。他们列举了西南联大对九叶诗派的塑造作用,白洋淀人际关系和谐的地域特色对白洋淀诗群的影响,新世纪西部诗歌的形成等,认为正是诗人的地域迁徙对诗歌或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打造了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现代乡愁。
霍俊明是本次课题的出题人,他列举了百年新诗与空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话题,指出,这样一个去地方化的时代,诗歌的写作不光是个人美学上的一种成就,它应该与空间、时代或现场发生很多的摩擦和关系,所以不管是从历史的维度还是从诗学自身来说,诗歌与空间和地域的关系是很直接的。刘波和陈人杰认同此观点。刘波说,当代诗歌写作已从一种纵向的、时间上的连续性,发展为空间的横向性,地域写作已转化为一种公共审美,并走出了地方性。陈人杰则从自身的写作出发,认为换一个角度理解地域,也许就会有更广阔的视野。灵魂的空间没有地域,它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
陈人杰是中信集团职工、援藏干部,同时也是一位优秀诗人,在援藏期间写出了大型组诗《藏地书》,同时应区自治区文联之邀,跨界创作纪念中央对口援藏20周年的大型组歌《极地放歌中国梦》,讴歌了党的援藏事业和20年来6000多名干部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援藏丰碑。与会人员认为,组歌经谱曲,与音乐和表演形式融合,经由交响乐团和独具西藏民族特色的歌唱家们共同演绎,呈现出宏阔之美和盛大气象,兼具交响曲和诗剧气质,在西藏公演,又经中央电视台及十多年省级电视台播出,体现出了“诗”与“歌”结合的巨大成功,是“中国梦”在雪域高原的艺术呈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精品。
会议期间,各族诗人、专家共赴布达拉宫、大昭寺及纳木错湖等地采风,领略藏地风光,并与当地作者座谈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西藏作协第一次承办这一高级别的盛会,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为响应中央提出的文化兴国、文化强国这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感召下,诗歌已是人们今天追求精神文化的食粮之一。西藏这片高天厚土辽阔而纯净、大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宽阔内涵的自然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创作空间,在寻找精神家园和对高原人文的深度探索中,找到了诗歌厚重更广阔的心灵深度,触摸到西藏的梦想和一腔豪情一腔热血。在这里探索诗与歌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传递民族团结炙热的情感,可谓为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文艺、文学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浓重的笔墨。
文字/扎布 摄影/丹增曲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