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荣
大渡河自北向南流经泸定县,至城关时落差增大,势如脱缰野马,水急浪大,吼声雷动,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尤其洪水季节,寻常渡船不堪一击,当地人渡河只得借助藤葛结索,或溜或荡,如演杂技,难度大不说,且充满凶险,因而世世代代都在盼桥。这种愿望直到十八世纪初才得以实现。
大渡河以西,古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其子孙分支百五十种,“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尽管早在西汉即已在泸定附近置县,设都尉,建起西控康巴的桥头堡,但受地理限制,统治起来仍是力不从心。延至清初,川西发生兵变,河西鱼通宁远宣抚使在康定(时称打箭炉) 被杀,于是康熙命四川提督唐希顺率兵平定。
兵变平息后,四川巡抚能泰奏明朝廷,并建议修桥,可他本人并未到实地考察,误以为大渡河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泸水,因而他在奏折中这样描述:“泸水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摇舟行,行人援索悬渡……”由是打算在此处因地制宜建座铁索桥,以便军民行走,并奏请御赐桥名。他的所谓“便民”未必是真,但“便军”则绝对不假。因此,为解决内地通往藏区道路上的阻梗,巩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康熙采纳了这个意见,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下令修建这座大渡河上的“第一桥”。
数万工匠经过为期一年的时间将大桥修建好。由于能泰的误讹,康熙把“沫水”(大渡河旧称)误做泸水,取“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钦定桥名并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3年后,即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御碑”在泸定桥东岸竖立起来。
“康熙御碑”由赭红色石材雕刻而成,中间镶嵌着一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面刻有康熙手迹“泸定桥”。碑上镌刻着《御制泸定桥碑记》。从中看出,泸定桥其实是个军事色彩大于经济意义的交通工具。
御碑之后便是铁索桥。泸定桥全长103.67米,桥宽3米,桥体分别由桥身、桥亭、桥台三部分组成。
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为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即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21吨。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13根铁链便形成一个整体。
桥亭乃木结构桥头堡,系古代风雨亭式建筑,大门宽约2.4米,两侧有颇豪迈的对联:“飞身可夺天关,健步定攀高峰。”桥亭正面为传统的3层牌楼式结构:第一层居于正中,宽约6米,飞檐翘角,屋脊正中立着一个状若葫芦的金黄色宝瓶。宝瓶两侧各有一条灵动的黄龙,龙首高昂,器宇轩昂,显然意在彰显皇家气派。第二层居于大门两侧,比第一层约低1米左右,脊背上的装饰图案呈藏式特色。第三层为围墙式建筑,比第二层又略低1米。大门上方正中悬挂着一块红色匾额,匾上是康熙题写的“泸定桥”3个金字。桥亭内墙上挂有黑色金字匾牌,桥亭中还铸有镇水神兽铁牛、铁蜈蚣、铁虬龙等。
桥台是该桥的关键部位,建在两岸之间,高20米,上为梯形,下为方形,用条石砌筑而成。桥台后面开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井内有生铁铸就的地龙桩七八根,与桥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龙桩下面再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每根重达1.8万余斤,桥的铁索就固定在卧龙桩上。
穿过风雨桥亭,就踏上了举世闻名的铁索桥。我们手扶桥栏,一边小心翼翼地挪向对岸,一边环顾四周,只见青山夹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波涛汹涌,雪浪滔天……这种游览固然不乏新奇之感,但更多的则是沧桑之叹。凌空铁索,已然存在近300年了,行人手足难以触及的那些弧弯处,雨雪风霜使之布满斑斓,它们既是大自然变迁的目击者,更是社会沧桑的见证人。金戈铁马,枪林弹雨,“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我想,倘若能言,它们该有多少话要说啊!
桥身在脚下起伏荡漾,有人轻飘飘地形容说犹如平湖泛轻舟,其实,心头鹿撞不已,何来他们想象的那般浪漫!
行至桥心,对岸的景物就看得十分真切了。对面山坡上有座寺庙建筑,那是著名的观音阁,据说是专为纪念一个名叫噶达的藏族大力士而修建的。相传当年修桥时,最棘手的是13根铁链无法牵引到对岸。来自荣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他用两腋各夹一根铁链,由河东乘渡船到西岸去安装。不料,13根铁链运完之后,噶达竟劳累而亡。当地人专门在西岸修建了噶达庙(俗称观音阁),供奉这位修桥的传奇英雄。
登上观音阁,可从西岸俯瞰整座泸定城。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这座观音阁既是前线指挥部,同时也是火力压制对方的机枪阵地。
我没有想到河西桥亭外,也立有一块康熙御书“泸定桥”石碑,更没有想到的是,碑眉上镌刻着气吞山河的“一统河山”4个大字。字体看上去遒劲有力,充满阳刚之气,令人热血沸腾。它们当年所体现的固然是封建统治者一统疆土的雄心,但现在仔细品来,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回荡在神州大地上的百年呐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