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色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农家乐”是体现旅游业魅力的形式之一。其对于活跃地方经济,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也逐渐的走进人们的视线中,但是作为旅游接待的基层设施,乡村旅游的现状怎样,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是值得我们思考要研究的。本文将从肥东县农家乐的发展问题开始对这些问题做深入探讨。
关键词:旅游;农家乐;发展
一、研究背景
过去的一年,肥东县以县政府确立的旅游业发展任务为目标,全县旅游接待3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和2%。提升旅游景区质量。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岱山湖休闲农业主题公园一期、二期工程完工,三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引进玉兰、樱花、桂花等十余个品种,栽种面积1900亩。临湖餐厅露台下的空间改造成为商品售卖、游客休闲、夜间烧烤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长临河民俗文化馆五一对外开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先后举办了“第六届马政寺三月三”文化旅游庙会、第四届岱山湖山水桃花节、第六届建华荷花文化旅游节等提高影响力。组织漫水湾木屋村、湖光山色参加合肥市森林人家美食评选活动,并获得“最受市民喜爱的森林美食农家菜”奖项。在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广场等公共场所,利用电子显示屏、广告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形象品牌、文明旅游等,深入开展“提升市民旅游文明素质”创建工作。
二、“农家乐”的发展状况
1.我国“农家乐”发展特点
(1)我国的农家乐大多分布在郊区和乡村,城乡的文化蕴含较为鲜明。这是发展农家乐项目的最为相助也是最具有才吸引力的点。这个点不管是作为旅游的闪亮点还是作为发展的载体,农家乐的发展形势的多样化在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上面都是具有莫大的影响效果的。
(2)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些农家乐做药分布在具有自然风光和区域资源的城郊和乡村地带,这以地区特色为载体的农家乐发展更加突出原生态的价值美。
2.安徽肥东县的农家乐的发展现状
肥东当地农家乐项目的起源,是来自由那些长期居住在繁华城区的人们对城市繁杂的倦感,并且希望到生态环境相异的地方,接近大自然、释放自己的心情,体验具有独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这一原因的引导而形成的。肥东县农家乐拥有地道的农家饭菜、较为天然的农家食品、美丽而自然的农家风光和并不是很高的旅游花费成本吸引了大量游客,并且农家乐的发展态势比较乐观。据最新的一项安徽省新闻显示,合肥市农家乐的发展势头很劲,有16家农家乐已申报评选四星级和五星级农家乐的称号。农家乐现在已然成为肥东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一大新亮点。
三、发展问题
1.农家乐的开发优势
(1)增加了现代旅游的内涵。农家乐这一旅游项目的产生,本身就集聚着浓浓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情,不同农家乐的产品内容丰富而独特,人们体验不同的地域风情,享受不同的特色文化,在山区吃土鸡、吃山野菜,在海边吃渔民烧制地道的海产品,在牧区吃牧民加工的肉制品,喝不同风格酒水。在不同的地方感受当地不同民俗和景色,这使得现代旅游的内涵更加的丰富。
(2)发展了农村经济。农家乐的发展使得“一个深山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了现实。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展大大加快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步伐,以当地特色为主的农家乐项目使得这些地区的农民有了发展经济的新道路,打破了以前的农村地区只能依靠农业谋生的僵局。这是农民挣钱不出门,发展不靠田的伟大发展项目,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3)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家乐的发展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首先是发展了这些地区的交通、通讯、文化等基础设施,在各地游客积聚到这些农家乐的时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同时他们给这些地区带来的是丰富的信息,现代文明的理念、带促使这些地区人们观念、意识变化,正能量和精神文明的迅速膨胀,这使得这些落后地区的精神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促使城乡一体化迈开了大的步伐!
(4)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首先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劳动力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全社会处于和谐的氛围之中。但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是收入差距,农家乐项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农家乐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缩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同时使城乡交流通畅,社会和谐有了保障,文明程度提高,文化生活丰富,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在这些地区交汇,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助臂!
2.发展瓶颈问题
虽然当前肥东县农家乐的发展正在不断升温,并成为了发展的时尚潮流。但由于本县农家乐旅游大多是自发的,缺乏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规划,具有特别出色经营能力的农家乐少之又少。我县本项目的发展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简要列出:
(1)无法正常发展的规模。本县农家乐项目主要是农民个体经营的,投资能力、经营规模、基础设施都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对于农家乐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等方面更加无法给游客以美得享受。
(2)单一枯燥的服务项目。县农家乐的经营者大多数是从事于农业劳作的农民,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就很低,加上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系统的管理知识、经验等,这些都使得当地的农家乐项目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亮点。
(3)缺少必要的发展规划。在当下阶段,我县农家乐项目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发展理论的指导,个体农家乐的发展就缺少了该有的长期发展策划,使得我县的农家乐档次和服务比较低下,无法适应广大游客的需求。
四、创新发展之路
针对“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紧紧抓住肥东县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学习和借鉴旅游业发展先进的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肥东县农家乐发展的一套发展体系,把握好地域性,体现发展的灵活性,并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农家乐”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发展和就业,推动农村发展。
1.基于基础建设,提升硬实力
我们要继续加大对该旅游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面的支持力度,结合我县开展的农村旅游业活动,要从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区域整治上开展综合的环境治理、道路硬化工程,并且要更进一步地加大对服务基础设施的强化力度,强化农家乐业主的规划意识,开发出本县特有得农家乐优良的规模体系。
2.着重于经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在强调经营和服务理念的同时,不断改革现有的经营状况,规范化现有农家乐的经理念、服规范、烹技术、风情和特有产品以及服务,在基于一流服务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己特有的服务模式。
3.准确的定位自身,突出亮点
我县需要系统的对各小业主进行培训和引导,带领他们去分析客源市场的现状和现存的消费趋势,提出要根据自身因地制宜地进行短期的产品定位,在长期中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经营项目和经营策略。并且能够在这一正确的系统定位下,开发自身的亮点!
4.实施系统的规划,进行持续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切忌盲目的跟风,要要在政府的指导和对其开发优惠政策上面,规划好自己农家乐的发展道路,结合政府政策,改善农家乐的发展环境,走出适合自己的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5.大力进行宣传,培植响亮品牌
立足于本县的发展,对于农家乐进行多项的、系统的宣传,与此同时要强化各地农家乐的业主的市场品牌意识,一刀他们积极参与到对农家乐的市场宣传的活动中来。我们要极大的发挥好各地农家乐的特色,有针对性的进行特色主体宣传,用文化节、庆祝活动以及实地操作等方案,进一步的培植出本县农家乐的特有品牌,形成独有的品牌农家乐。
6.进行相对的创新发展
我县当前农家乐的发展形势太过于僵化,复制粘贴的现象过于严重,但是要想发展好我县农家乐的服务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优点和县级特色进行创新发展!对于我县的农家乐发展的可选道路有:
(1)饮食文化。在发展农家乐的同时,结合我县的饮食文化,以“肥东老母鸡”、“肥东大桌文化”等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2)联合服务。所谓联合服务是指打造肥东县第一农家乐品牌,联合所有农家乐的特色服务,整合出来可以走出肥东、走出安徽、响亮全国的农家乐品牌;
(3)注入文化。一个有自身特有文化的农家乐才能走的更远更久,所以在本县农家乐的发展道路上,必须融合肥东的本地文化到其中去,让农家乐的发展更具动力!
参考文献:
[1]喻国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6(01).
[2]刘雅静,张荣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3]杨继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讨[J].农村经济,2007(10).
[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课题组,张志英,杨明洪,李佳,张丽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动力及发展态势——基于云南省调研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8(06).
作者简介:张云强(1993- ),男,汉族,安徽肥东,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