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2015-11-13 15:52刘妍范亚文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植物学实验报告学时

刘妍 范亚文

自生态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后,部分高校开始招收生态学本科专业学生,在生态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植物学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学生基础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如何利用自身的基础研究优势为生态学科建设服务,如何利用原有的生物科学教学资源为生态学课程服务,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团队加强生态学教学力量,是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改革目标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植物学实验教学中针对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完成实验报告为目的、实验技能掌握不扎实、对学科研究技术方法不熟悉等问题,对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重新设计和规划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课考核方式,为学生提供操作性强、趣味性强、应用性强的实验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后续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 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可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验证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理论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植物学课程改革和植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植物学实验课程的调整和改革的相关实践也日益受到各高校的关注。关于植物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式的探讨等相关研究较多。植物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 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部分高校仍沿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教师对实验目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学生听课后开始验证性观察。这种授课模式中没有给学生提供理解、掌握理论内容,明确课程目的,设计并验证实验结果的机会。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主动性受到抑制,观察对象被强制设定在实验材料部分,虽然有学生好奇,想观察更多的内容或了解更多知识,但碍于是上课,并不敢同教师交流沟通提出更多的观察及实验要求,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没有得到鼓励和支持。

2 实验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多,基本技能得不到提高

生态学不仅仅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而且涉及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关系。因此,生态学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应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生态学专业更多地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的植物学的实验教学模式较单一,各高校的实验内容大致相同,并没有基于各自实际条件,如经费问题、实验室硬件条件、时间地域等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普遍采用验证观察性实验为主。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实验内容急剧压缩,能够提供给学生的锻炼机会越来越少,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匆忙完成观察,大部分时间用于完成实验报告,而不是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本末倒置。

3 考核方式不科学,高分低能现象普遍

实验课采用交实验报告的方式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验报告固然是一种有效的直观的考核方式,但实验报告的内容及要求急需根据课程及专业的需要进行改革。目前的实验报告主要以画图及回答思考题为主,学生多用手机进行拍照,照着照片画图,或是照着书上的内容进行画图[1],很多学生把实验课当成绘图课,以自己不会画画为理由跟老师讨价还价,找理由不完成作业。实验课的考核初衷被传统的画图式的实验报告所破坏,有些学生上课根本不做实验,就画图,依然得高分。

三 解决策略

1 基础性实验以教材重点内容为主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基本知识点,掌握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占实验教学总学时的30%。主要内容包括显微镜的使用,植物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的结构观察等。通过较少的学时,给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实验工具,了解植物基本结构及特点。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实验报告内容包括绘制观察到的结构简图并上交一张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结构的照片。

2 操作性实验

引导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自己规划实验步骤,针对课本上的某一重点知识内容设计一个小实验;实验开始之前提交实验计划给教师审核,通过后可在课上进行,占实验教学总学时的30%。主要内容包括徒手切片,临时装片制作,藻类、菌类等植物形态观察等。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交实验计划,列出所需实验材料,实验操作步骤,实验预期结果,提前一周交任课教师审核,教师根据全班提交内容的比例进行安排,每次实验课可安排1~2个小实验,如临时装片制作,教师可将学生分为2组,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中采集藻类标本和菌类标本,课上分别进行装片制作,分享观察结果。以现场报告和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现场报告内容包括通过示教系统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封片并拍照,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写出自己观察到的藻类和菌类等的名称。

3 研究型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实验组,同相关教师取得联系,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组,教师指定题目,指导学生利用教师的研究室或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完成实验,每位同学可完成实验的一部分,实验开始前提交实验设计和可行性分析,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实验中的表现给予评分,占实验教学总学时的40%。建立学生实验导师制,学生导师互选,5~8人组成一个小组,所有组员参与实验的设计、准备及操作。实验可持续1~2周。如对藻类感兴趣的同学可进入水生生物研究室进行藻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组织一次小型的藻类生态标本采集,从采集准备、理化指标测定、定性定量标本采集、藻类观察计数全程参与。以研究报告形式进行考核,研究报告内容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获得的初步结果。

这种实验课程设置,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将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和方法介绍给学生,增加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促进了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的提升,锻炼学生的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及科研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深入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的就业及考研指明了方向。

植物学实验课程的调整和创新的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实验教材的改革上。近年来,植物学实验教材版本较多,部分高校出版了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特色的实验教材,推动了实验课程内容及考核重点的调整。如:曹建国主编《植物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2012;贺晓等主编 《植物学实验》,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姚发兴主编《植物学实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林凤,崔娜主编《植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10;胡宝忠,常缨主编《植物学实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等。各高校最好能够依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培养目标、地域特点等选取或是自主编写最为适合自身教学模式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指导资料。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实验课的现状,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增加实验课学时,但是高校课程设置的总学时有限,就会给理论课程教学带来压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本科实验室实验条件的制约,很难真正地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操作。大部分高校的实验课考核还是没有跳出实验报告的范畴等。各高校的广大教师都在持续不断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力争建设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效灵活的教学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植物学理论及实验课程都将得到发展和创新,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席嘉宾.高校植物学实验教学问题剖析与改进对策[J]. 实验平台,2012(10):246-248.

[2]周立业, 朱铁霞, 张永亮.草地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草业科学, 2013, 30(2):310-313.

[3]陆嘉惠,周玲玲,马淼, 吴玲.提高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 16(4):63-64.

[4]铁军, 金山,茹文明,张桂萍, 秦永燕. 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11, 28(5):89-91.

[5]史刚荣, 徐燕英, 张铮. 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6, 23(1):52-53

[6]李素英.地理教育中的生态学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6(6):90- 92

[7]刘静玲,盛连喜.生态学教学基本配置的特色、困境及其对策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0,32(4):96- 100.

[8]杜道林.论生态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2):114- 117.

猜你喜欢
植物学实验报告学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