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思考及改革方案

2015-11-13 12:24刘保菊刘国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3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教学内容

刘保菊++刘国恩

摘要: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教学现状,以及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部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转型后课程如何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如何改革等。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080-02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Thinking and Reform

LIU Bao-ju1, LIU Guo-en2

(1.School of Pingdingsh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2.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95980 Troops, Xiangfan 441021,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based public courses as a teaching situation, and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objective of the proposed appli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how to locate universities after the transi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assessment methods how to reform and the like.

Key words: computer-based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l; assessment methods

根据教育部启动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决定,各高校也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对于转型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1 教学现状

1.1 课程地位不受重视

尽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国内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但其在很多教师和学生心中是不受重视的。教师对这门课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深刻,他们没有意识到通过学习这门课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学生则认为它就是一门学习办公软件的操作课或修电脑,可有可无,上课就是为了修学分,比不上英语数学那样的公共课重要。

1.2 学生兴趣低,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多个方面,内容涉及太广,学生难于抓住重点,日久便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与预期落差较大。各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调整缩减了理论课时,这导致在文化基础和计算思维上对学生的培养上不够,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社会性要求,学生即便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也多是一知半解,简单记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仍缺乏解决问题的思想,授课过程过分偏向于工具性。

同时由于各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每位教师既要理论课的讲授又要负责实验课的指导,平均每节课要承担六七十名学生的上机指导工作。以平顶山学院为例,承担这么课的是学校网络中心,部门开发有专门的数字化平台供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和考试,每次实验课时教师都会提前把要做的内容发布上去,但实际提前做预习的学生并不多,在课堂上教师既要频繁解答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又要及时排除软、硬件故障,教师满堂跑,一节课下来非常疲惫。学生上机过程中出现问题往往是共性的问题,而指导教师大部分是一对一的指导,往往是重复指导,效率不高。同时部分得不到及时指导的学生无法继续实验,只能将问题搁在一边,甚至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聊天、打游戏等,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1]。

1.3 教学模式简单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实际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讲,不利于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学习能力低、运用知识灵活性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弱。

由于各个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文理思维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入学后的学生计算机水平不在同一个起点。学生接触计算机方面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有的学生却从未碰过计算机,计算机知识几乎为零。其次,大部分的学生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基本都能理解,但自己动起手来错误百出,上机实践课完全变成程式化的根据上机指导教材照搬硬抄,脱离教材便无从下手[2]。

同时在授课时,一位教师往往教授多个专业多个班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管所教授的学生为何专业,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学手段基本相同,让学生找不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自身专业的关系,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1.4 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考查学生效果的方式还是采用纸质或电子试卷的形式,学生在最后一突击复习还能应付考试,考试结果并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的情况。这种考核模式会引导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难以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

2 改革方案

2.1 确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育部编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要求要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2],该能力在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各高校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部门应对教师和学生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可以通过每学期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或者在学生中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的方法来提高大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让大家认识到计算机基础和其他的专业课程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学好这门课程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从而逐步确立计算机基础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2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避免单纯理论知识讲授的枯燥,教师在讲课时应注意加强计算机基础与专业学习的融合性,学以致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演示;实验教学中,把教师机与学生机组成局域网,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监控软件和语音教学设备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保持同步,同时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平台参与演示和操作教学内容,教师能及时对操作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也能方便地在教师机和学生机练习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自己边讲课,边让学生练习 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它们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全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以平顶山学院为例,该校网络中心开发有自己的网络教学考试系统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指导和考核,见下图。网站中包括资源管理、试验管理、作业管理、学生管理、答疑管理、自测练习等模块。教师可以能对学生理论和实验指导,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学习,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2.3 教学模式简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满足转型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1)因材施教,通过任务驱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应用案例相结合设计成教学任务,并将知识点按任务逐项分解,学生根据总体任务的实践需求,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教学方法将课程知识点转化为专业任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从而更利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以教师为主导,实验课以学生的操作为主,除了比较难的知识点外,不再统一讲解,学生独立完成,促使学生必须在课下提前学习,才能顺利完成实验课的内容,也可以相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各高校承担计算机基础的部门可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情况,自主分类编写教材,来满足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分别按文科、理工科分类形式将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内容分散到各个专业学科中,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优化并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按照学生层次进行分班教学,计算机层次较好的同学分在一个班级,一般的分在一个班级,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能根据学生的层次难易有别,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2.4 实行考核方式多元化

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加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不仅凭一次考试论英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为每一位同学建立学习档案,用于记录学生平时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验完成情况,参加本学科课程竞赛或比赛情况来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最后的考核应该是考试的情况和平时表现的综合,这样才能更客观地考查学生地知识掌握情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专业多、学生广,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需要进一步确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公平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把每一堂课都上出彩。

参考文献:

[1] 郭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参与与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4(11).

[2] 刘晓娟.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5(3).

[3] 邹北骥,李建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教学内容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