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雷
[摘要]人才培养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领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对于高等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高等教育也开始走向大众化。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的辅导人员在队伍建设上出现相对滞后的情况,难以达到高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笔者主要对于地方性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
我国中央部门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一直以来对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发展都非常重视,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在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上都达到一定标准。有关文件指出,高校辅导人员不仅要做好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以及未来职业上的专业指导,还要逐渐向专家以及学者靠近,不断提升自我学识水平,与时俱进。地方高校也是如此,如何改善其辅导员队伍专业技能实现多元化发展是当前的重要难题。
一、地方高校辅导员概述
辅导员就是学生政治的辅导人员,他们是高等院校基层政治工作的主要干部人员,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高度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对学生展开政治和思想方面的教育。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要同时在年级以及系别之内有效协调和关注各方面的力量并科学处理学生的思想变化。因此,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展开日常思想建设和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指导人员。辅导员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努力成为学生人生和学习中的优秀教师和知心朋友。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在定位上也发生了变化,要求他们具备足够的特殊技能。
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特征,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在综合素质上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地方高校辅导员应该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标准,分析学生的总体特点,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们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
二、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在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问题。但是,经过了长久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辅导员逐渐成为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建设主要涉及到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等方面,以下是笔者就当前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讨论。
(一)辅导员专职化建设不足
我国地方高校辅导员专职化建设出现不达标的情况。首先,很多地方性高校在辅导员数量上配置不够充足。根据教育相关部门的规定,在本科或专科生专职辅导员岗位设置中,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在总体上不能低于1:200。而这个比例的规定是我国专业部门人员在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得出的结论,在教学资源配置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是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配置的重要标准。但是,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在辅导员岗位设置上并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影响高校辅导员专职化建设效果。
另外,兼职现象在很多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中非常普遍,影响其队伍建设质量。一些地方高校允许使用兼职辅导员进行管理,这直接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和教育工作由兼职辅导员代理,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时间等都受到限制。除此之外,地方高校辅导员还存在着队伍不够稳定的情况,流动性极大。很多地方高校辅导员实际在岗时间都比较短。地方高校出现人员流动性强的原因在于很多导辅员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十分模糊。另外,还有大部分的辅导员将其作为他们转向其他岗位的跳板。基于以上原因,很多地方高校辅导员陷入恶性循环,缺乏清晰的职业定位,导致辅导员专职化建设效果低下。
(二)专业化建设不足
据调查,地方高校辅导员在多元化建设中出现了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首先,有些辅导员自身知识结构出现失衡的情况。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中涉及到该职业相关的系统性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性技术等。而辅导员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其求学时期接受的专业素质培养。另外,目前很多地方高校辅导员招聘来源为本校留校生或免试推荐的研究生。很多高校选择招聘一些在相关专业上有背景的辅导员,这样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在日常的专业学习过程中进行专业性指导和辅助。但是,以此挑选出来的辅导员在自身专业化水平上受到限制,教学理论和经验都相对比较匮乏,影响专业化建设成效。
其次,我国地方高校辅导员在专业素质上也相对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辅导的理论上缺乏足够的知识,在日常辅导过程中勉强应付,工作效果并不够理想。而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引导者,综合素质水平高。
(三)缺少专家型辅导员
地方高校辅导员招聘标准一般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辅导员是众多招聘职位中比较热门的一项。但是,根据相关访谈了解到,很多应聘人员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并不明确,大部分人都计划通过辅导员的职位解决户口等问题,极少求职人员立志长期任职辅导员工作,这就导致专家型辅导员出现严重匮乏的情况。除此之外,目前已有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学历水平低且专业水准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高校缺乏专家型辅导员,阻碍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建设。
三、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措施
(一)明确职业定位,优化岗位设置
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首先需要加强该职业的定位以及岗位的优化设置。辅导员职位和普通教师职位在定位上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辅导员职业定位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还要在校园范围之内对学生进行生活、工作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辅导,在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建设的基础上明确其自身的职业定位。因此,地方高校辅导员作为一项专门职位,需要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实际特点,将学生工作的宗旨以及学生工作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等实际落实在工作中。除此之外,高校方面还可以在辅导员选聘等方面进行改善,建立针对辅导员的专业化评审制度,为辅导员创造足够的提升空间。
另外,地方高校还需要优化辅导员岗位的设置。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辅导员岗位存在数量和质量都不足的情况。因此,为了实现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建设,高校应该合理确定该岗位的编制并完善选聘制度。按照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规定的比例,高校合理设置该岗位编制。假如辅导员编制和学生比例出现过大的情况,应适当削减辅导员人数,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另外,高校应预先留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性辅导员编制,有利于后期随时对辅导员队伍进行重新配置和调节。
(二)加强培训系统建设
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建设需要有关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系统建设。为了符合多元化建设的特点,辅导员培训系统也需要具备多样化特色,并在形式和实用性上都符合该职业的实际需求。首先,针对辅导员的培训系统应该具有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特点,各级相关教育部门需定期制定针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制度和计划,加强分类型指导,其中涉及到岗前、在岗培训以及日常、专题性培训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培训课程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全面性技能培训。
另外,该培训系统还需要具备科学的设计和培训内容。以地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标准为基础,该培训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个人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组织技巧。例如,在个人思想政治方面,培训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实际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等。最后,培训形式实现多元化发展。高校方面可以展开自主性培训,培训场地自行选择。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展开拓展性培训,在社会范围内建立培训渠道。例如,高校鼓励和引导辅导员参加相关行业协会的培训课程,或者进入社会中进行短期的实际锻炼等,这些都是培训形式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加强交流平台的建设
首先,各高校辅导员之间建立实践交流平台,形成开放性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或专业部门提供专项资金专门运用于辅导员挂职训练以及考察和学习方面。辅导员得到更多拓展训练的机会,自身阅历更加丰富,还能够相互之间交流教学和思想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形成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发展将十分有益。
其次,建立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地方高校和有关教育机构应该组织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为形成专家型辅导员队伍提供条件。具体可以是:高校方面成立党建以及学生工作研究会等,展开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机制的研究和讨论,并形成较为完善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因此,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建设应该以实现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等的相互交流为基础,进而展开深入性实践和开发,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结语
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但主要的途径是加强各校之间专业技能的交流、加强培训系统建设以及明确职业定位,优化岗位设置。笔者对高校辅导员职位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论述,并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技能多元化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忠军.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
[2]陈勇,朱平.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探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2).
[3]李霄锋,赵成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