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观点
我说过,反腐没有休止符。
——在11月16日的二十国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再次重申了中国的反腐决心:中国将继续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并提出加强国际反腐合作。(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
唱高调、说空话连野猪都骗不了。
——近日,有媒体盘点七常委脱稿演讲的故事,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参加某地座谈会,以“文革”时期用高音喇叭驱赶野猪失败的故事讽刺一些喜欢说大话空话的同志,强调不能“空谈误国”。(11月12日《京华时报》)
靠诚实劳动先富裕起来的党员、干部,生活过得好一点,群众完全能理解;但是过分奢靡,群众中、社会上是有评价标准的,会认为他们已不像一名共产党员。
——11月18日上午,中纪委副书记张军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接受在线访谈,并就近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回答网友提问,在交流中指出,党员干部用自己的钱去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依然要受到相关的处分。(11月18日《法治晚报》)
张军
反腐的字典里,没有“清水衙门”。
——四川省广元市疾控系统疫苗采购窝案,26名干部牵涉其中,涉案金额高达510万元。而当地纪检部门对案件分析时,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所以疏于监管。对此媒体评论员林亦辰认为,在反腐败的阵地上应该一视同仁,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地监督。(11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百步”固然会被查,而“五十步”同样难以免责。
——在落马官员中有人觉得,“自己的那点事儿根本不是事儿,与那些大贪巨腐比起来算是廉洁的。”对此媒体人胡印斌认为,“比烂”并非明智之举,更不可能因此而侥幸免于惩罚。(11月11日《新京报》)
胡印斌
“不行贿”应该是做企业最基本的底线,如果连“不行贿”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做了。
——政商关系一直是全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马云在日前举行的浙商大会上发出倡议,号召企业家“永不行贿”。他认为,腐败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是巨大的,有受贿就有行贿,两头都要堵住,企业家在其中应该主动承担责任。(11月16日《新京报》)
有的时候“免职”成了“平息民怨”的权宜之计。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金泽刚认为,党纪与政纪处分都是“自上而下”的问责,对于事故的调查与追究都发生在内部,发生在体制内的问责机制难保责任得到真正的落实,封闭的问责机制还容易招致民众生疑。(11月5日《新京报》)
金泽刚
一个目无法纪的人成不了材,一个软散如泥的组织也难以成事。
——日前,中纪委驻国家铁路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马骅发表文章,以抗战时期八路军讲规矩、守纪律的一些故事破题,强调守纪律是一个组织的生命。(11月19日《人民日报》)
“破例”不易,“树例”更难。
——目前无论是执政党内部还是社会上,都存在诸多不良的“惯例”,遇到问题也多以所谓“惯例”作为挡箭牌。对此学者王耿发表文章称,当前应该破除这些所谓的惯例,营造新的氛围,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1月18日《人民日报》)
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像一群没有灵魂的乌合之众。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米博华认为,执政党要做好各项工作,首要的就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11月22日《人民论坛》)
米博华
只有对领导干部干涉司法个案敢记录,敢通报,敢究责,才能让这些领导干部对司法个案不敢过问,不敢干预,不敢逾越。
——日前,中央政法委通报了五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插手个案的典型案例,对此,评论员王琳认为,行政干预司法是当前中国政治生态中的一大毒瘤,只有敢通报,敢追责,才能有效扫除这一危害。(11月10日《人民日报》)
不能把新常态当做“筐”,与此无关的内容都往里装。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认为,当前有一种倾向,把所有与以往不同的都当作“新常态”,其中不乏不正确、不科学、与发展无关的部分,必须加以甄别。(11月5日《人民论坛》)
严书翰
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中”与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政府的权力运行必须依法规范,同时,“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阳光”才能提高“免疫力”。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这二者虽然说法不同,但都是限制权力的有效措施,在规范权力运行过程中需要双管齐下。(11月3日《中国青年报》)
现实中那些贪图个人享乐的党员干部,有几个是能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利益积极工作的?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戴焰军认为,党员干部一旦把注意力都放在追求个人生活享受上,一切为个人目标的实现下功夫,群众的事肯定就被放在了一边。
戴焰军
官员“非正常死亡”成为断头新闻,对于官场生态和社会公共生活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非正常”。
——近来,各地接连发生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媒体人朱达志认为,官员死亡不是“非正常”,不正常的是对于官员死亡这件事的说不清,道不明,这让人觉得非常不正常。(11月24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