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得医生者得天下

2015-11-11 19:40
健康管理 2015年8期
关键词:办医执业公立医院

【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提到,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医疗界专家普遍认为,《措施》的发布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专家同时也强调,在欢迎新政落地的同时,还应注意到部分的“灰色地带”。

面对社会办医新浪潮,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陈鹏辉直言:“我们看到很多商业机会,也看到了很多挑战,但是有一点,一直都非常坚信:在中国整个医疗的变化和改革中,医生会是最重要的资源。不管是移动医疗,还是传统医疗、民营医疗、PPP模式等,得医生者得天下。

解除“灰色地带”隐患  好政策方可落地生根

《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4个方面。“促进社会办医,先要改变不公平的发展环境。”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国军表示,《措施》中,医保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全面放开是最引人关注的。

我国医疗服务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在过去5年中,全国就诊量增加了50%,2012年达到68.9亿人次,住院量增加了一倍,2012年达到1.7亿人次。由于脑卒中、癌症、冠心病等疾病无法在基层救治,大量患者不得不舍近求远去大医院就医,大医院人满为患现象日益加重。

“近年来,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政策不断,但都是战略性利好,政策的落地效果并不明显。”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说。

“是否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对于患者会否选择到民营医院就医有很大影响。”河北燕达医院执行院长李海玲坦言,“据了解,目前我国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增加到12.8亿人,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这些居民在选择就诊医院时首先考虑能否享受医保报销政策。”作为一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执行院长,李海玲对于“医保情结”的体会是深刻的,“例如,冠心病患者最为主要的诊断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术,费用一般在5000~6000元,如能纳入医保,患者可享受90%的医保报销,个人只需承担几百元费用。”反之,沉重的检查费用则会使未被纳入医保的民营医院流失患者。

《措施》能否真正带来社会办医的春天?《措施》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在庄一强看来,“这对于民营医院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也解决了“既然让我活下来,为何又让我饿死”的疑问。

不过,王国军最关注的是,“目前‘符合条件的标准并不清楚,而这也恰恰是政策执行的关键点,没有科学而明确的标准就为政策的执行留下了‘灰色地带,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个初衷良好的政策在执行和落地时被严重扭曲。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制定科学而明确的标准。须有细则,不能含糊其辞。”例如,仅以床位数为条件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标准,相关部门应研究设计出一个社会认可度高的标准。

社会办医的两大制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力量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社会事业的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和动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发展医疗机构,推动形成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既可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优化结构,满足多元化需求,也可以发挥社会办医疗机构机制灵活的优势,对公立医院改革形成倒逼效应,激发医改活力,促进医疗服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同时,促进社会办医,还能够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来说,推动社会办医长期以来资源缺乏的现象非常明显,一是医疗设备方面的硬资源,二是人才方面的软资源。

硬资源的缺乏

长期以来,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方面(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政府一直按照严格的配置管理规定进行审核,社会办医在大型医疗设备的需求方面始终不能够按需购买,而且申请程序复杂、审批繁琐,如厦门长庚医院等大型民营医院在申请购进相关大型医疗设备的时候,也未能如愿完全获得批准。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配置问题上,一方面是民营医院普遍医疗设备缺乏,如山西省11个市(区)的204家民营医院,平均医疗设备总价值在500万元以下的有179家(占调查医院总数的87.7%),单体机构的平均金额为96万元;而平均医疗设备总价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更少,只有14家。民营医院在医疗设备的占有量上明显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却是公立医院医疗设备使用率不高,在一份对我国上海、陕西、浙江、湖南四省市的71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调查中发现(2012年):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普遍不足,如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平均使用率为41%,MRI(核磁共振成像)平均使用率为39%,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平均使用率更是只有15%;医疗设备的较低使用率,直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和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效率。

此次在《措施》中提出了“促进大型设备共建共享”,如若真能如此实现以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方式,建立起面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的区域性检验检查中心,那么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来说,一是降低前期的投资成本,二是增加医疗服务的开展项目及扩大服务内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大型医疗设备的共用,明显可以比单个医院的独自使用大幅提高设备的使用频次,直接降低设备的均次使用成本。“那么,建立区域性检验检查中心就完全有条件对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进行较大幅度的降价,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看病成本,也有利于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提高。”

要想实现大型设备的共建共享,还需要促进医疗机构与区域检验检查中心之间,以及各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和结果互认,唯有如此才能够提高效率,有效降低患者的看病费用。

软资源的缺乏

在当前,困扰社会办医的两大制约因素中,如果说硬资源的缺乏还能够较容易解决,那么软资源的缺乏解决起来则更为复杂。

在过去的十年间,政府与公立医院并未有对社会办医疗机构进行大量的医生培养和人才储备。如今,政府不停地促进社会办医,而医生的来源问题却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民营医院较弱的医疗培养能力和不断扩大的医疗人才需求,日益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快速发展壮大的桎梏。

单纯依靠加强医师多点执业并不能够解决民营医院医生短缺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医生资源的优化,还需要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医师培养机制,从根源上建立起民营医院的人才造血机制。截至2012年末,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营医院执业医师的数量仅占到公立医院执业医师数量的12.9%;从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长了39.8%,而医院床位数量则是增长了93.7%。医院床位规模的增长与医师数量的增长形成了极大的供需缺口,在医师资源尤其是高级别医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大力鼓励社会办医,更加凸显医师资源的严重匮乏。

在《措施》中只是“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为社会办医疗机构培养医务人员”,单纯的行政性鼓励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无太多意义。目前,具有较强临床培养能力的大型公立医院所培养的医务人员数量仍然较少,大量的医务人员还需民营医院自己培养和外部招聘,然而,民营医院又都普遍缺乏培养能力。因此,在医师人才培养问题上,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起统一的医师培养体系。“这种统一的医师培养体系,要求大型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学附属或教学性医院,必须强制性的要求在每年的医师培养计划中,除了本院的人才培养以外,还必须为外部医院或暂时还没有医院接收的医学毕业生进行培养。”对于培养的医生,应制定更为详细、明确的培养考核标准,使经过这种系统培养之后的医生都能够具有独立的疾病诊疗能力。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还需要通过医疗资源的深度优化,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社会办医软资源(医生)的缺乏,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快速增加医生的供给量,而非一味地挖掘现有的存量资源。

医生社会化:

解放医生的冲击波

随着国家层面解放医生政策的放开,医生集团或医生组织成为医疗市场上受到资本青睐的一支新军。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医疗服务市场,华泰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张泉源说:“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有一个重要趋势,即国家开始在政策层面大步伐地解放医生,医生从体制内脱离出来成为市场化主体,组成大家热议的医生集团或医生组织。这个趋势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原来的投资模式。社会资本跟公立医院合作,更多是希望得到公立医院的品牌和资源,其中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是指医生。如果未来医生慢慢走出公立医院,那么,医生集团将成为市场中一支重要力量。届时,社会资本不用再去求公立医院,或可跟医生直接合作。当然这个愿景需要过程才能实现。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医生集团模式,这个模式在中国一定会找到一条自己的路。医生集团的中国路径一旦清晰以后,整个医疗投资的理念和投资模式将会发生改变。”

与张泉源的观点类似,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陈鹏辉也认为:“医疗行业的变化,其实除了医院本身模式的变化,包括民营、公立、PPP、医生创业、医生集团等,还有技术所带来的变化,未来就诊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在中国整个医疗的变化和改革中,医生是最重要的资源。不管是移动医疗,还是传统医疗、民营医疗、PPP模式等,得医生者得天下。

二三十年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外出走穴,他们最后成为国内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与之类似,当下走出公立医院去创业的医生们未来或将闯出一片新天地。高解春表示:“政府今天号召医生多点执业,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张强医生走出公立医院到外面去。医生个人在不同平台都有价值体现,才是一个多彩的社会办医体系。社会办医的表述比社会资本办医的表述更加好。除了资本的投入,还有管理的投入、人才的投入,这些投入在明天都有可能转化为资本,才有未来多元化办医的前景。”

如果医生变成社会化的,对公立医院造成怎样冲击?孙虹表示:“等到社会上的医生组织成熟的时候,我一样用他们。这样慢慢靠拢向现在发达国家的主流医疗服务模式。到那时,公立医院也没有必要再养那么多医生。”

对于现在走向市场的医生集团,高解春提醒,出去创业的医生,如果“做投资,记住,输得精光,你要认的。”所以,有一批医生会博弈,是心甘情愿待在公立医院,还是转身挑战市场的风险?

社会办医的出路:

循规蹈矩或是剑走偏锋

康复医院:或是出路之一

近年来,社会办医确实成为社会资本的投资热点,并得到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从医改的角度看,这又似乎又被当作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有效路径:不是说看病难吗?那就多办医院。政府办公立医院在资金投入上有困难,那就号召社会资本加入,2015年以来,国务院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为社会办医开绿灯。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一,社会办医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二,社会办医怎样才能起到作用。

如果仅从医疗服务的角度出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定。众所周知,在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除少部分地区外,问题并不在于医院的绝对数太少。目前,政府作医疗体系规划时惯常的思维方式或曰路径依赖主要是按行政区划来部署。在这个体系框架中的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多是按综合医院的模式来设置的。一般来说,三级以上医院的病人较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中的“大医院”或“好医院”,常常人满为患。而与此同时,更多的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却又病人很少,甚至门可罗雀。因此,相当多的医疗资源实际上被闲置,远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医疗资源的分布现状和病人就医的现实选择,自有其历史原因。在当今世上,医疗资源总是稀缺资源。此处所说的医疗资源稀缺,不仅是指建设一个高等级医院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设备等硬件投入的昂贵,更是指高素质的医护人员的短缺。在当今的医疗体制下,高素质的医护人员向一些“大医院”、“好医院”集中,恐怕有其本身的客观规律性。

现在想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一些三级及以上的医院,发展增量;或者出资改造二级及以下的医院,盘活存量,尽可能地使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甚至闲置的医疗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但在实践中,有的社会办医院在硬件和医护人员的配置上已达“三甲”,但仍不能与传统的“大医院”、“好医院”匹敌。

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前段时间,曾提出关于医疗资源布局的一个新的设想,即打破按行政区划层级部署医疗服务机构的固有惯习,同时也消除医疗服务机构的所有制界限(无论公立民营),而代之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医疗服务本身的发展规律来对医疗资源进行适当重组的思路。

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还是医生,都是稀缺资源。尤其是高水平的医生,更是弥足珍贵。所以,要尽可能地让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高水平的医生为更多的病人服务,这就要使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病床能够尽快地轮换(中国的病床的周转率平均为21天,是美国的3倍)。当病人的病情稳定下来之后,转入康复医院去进行积极的护理和康复,显然是更合理的安排。

同时,因为稀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高水平医生提供服务的成本肯定高。病人转入康复医院时,都带着高水平医嘱,康复医院只需照章办理,可以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从经济上说,也是明智之举。这样的医疗服务体系的设置,可以说是充分考虑了需要和供给的实际情况后作出的制度安排。所以说,社会办医的真正出路恐怕在此。但遗憾的是,现在社会办医的积极性仍然在高等级医院,尤其是“三甲”。

应先为医生“松绑”

现状:公立医院医生仍觉得是“愿望”

多年来,公立医院凭借行政力量,对有优质医疗资源的绝对垄断,对患者,对医护人员,都形成巨大的虹吸作用。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指出,民营医院多数仍小、散、乱,而限制其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人才。“民营医院的人才是哑铃型的,多是退休医生和刚毕业的医学生,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医生少。”言下之意,聚不起阶梯形的优秀医疗团队,民营医难撑“品牌”。

离开工作24年的宣武医院,今年年初加盟北京宝岛妇产医院的谢峰,对此深有体会。“与三甲医院相比,这里的优势,是完全以病人为中心的体贴式医疗服务;老专家多,但缺少能独立在临床处理复杂病例的年轻医生。”

“培养一个合格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需要数年时间甚至更长,对于一家新成立的私立医院,如果没有开放的医生多点执业政策,难以在短时间内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作为宝岛妇产医院的院长,余坚忍更深感在私立医院招揽人才的困难。因为种种限制,公立医院的在职医生,能够通过申请多点执业,来宝岛工作,还比较少。目前,在宝岛定期出诊的专家,多数是从公立医院退休或退休返聘的医生,“他们受政策和医院的束缚小”。

作为2009年新医改的重要政策突破,“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在鼓励社会办医,发展基层医疗卫生网络上,都曾被寄予厚望。

然而,六年过去了,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艰难,现行《执业医师法》对医生执业地点以及注册方式的限制等等原因,“多点执业”对于多数公立医院的医生来说,仍是“愿望”。

隐因:“没时间”和“不同意”

吴健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外科主任,肝胆病区主任。在这家顶尖的三甲医院,吴健雄工作了29年。

对于多点执业,吴健雄说,“知名公立医院有一定资历的医生,都有多点执业的愿望”。但他同时觉得,“像我们这种单位,估计很少(有医生去多点执业);医院还有很多优势,病人很多,医生也基本没有多点执业的时间”。

比“没时间”更让人纠结的,是院长“不同意”。谢峰说,在宣武医院时,如果能选择多点执业,她不会辞职。吴健雄则坦言,病人总是跟着医生跑,如果多点执业放开,名医定期到其他医院出诊、“主刀”,对公立医院的门诊量、手术量,都会有较大影响。

按照现行法规,执业医师变更或增加执业地点,必须到相应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注册。在审核时,第一执业医院的书面同意,是必备要件。

尽管目前,浙江、北京、深圳等地,都在陆续拟定出台新的“医生多点执业”办法,绕过公立医院的人事编制桎梏和院长“一言堂”,为医生自由多点执业“铺路”。

但多数医生认为,地方新政能否落实,还有待观察。

“很多医生虽然对公立医院一肚子怨气,但也舍不得离开,稳定的编制,养老保障,让很多医生对公立医院仍有很强的依赖性。”上海神经外科医生宋冬雷坦言,即使愿意走出来的医生,都希望到比现有情况更好的机构去,不能否认,目前绝大多数民营医院,无法做到比公立医院更好。“这也是不少医生在体制外转了一圈,又回到体制内的原因。”

未来布局:政策“松绑”有章可循

去年10月,北京市政府接连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两个政策相互补充,“大力支持社会办医”、“鼓励符合资质的个人开办诊所”与压缩公立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时间薪酬”聘用合同结合在一起,让医生多点执业的渠道更加透明;医生从“单位人”变成“职业人”,有章可循。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五大举措,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据媒体报道:这次提出的五大措施,就是要为社会办医“松绑”。总结起来就是要降低社会办医的准入门槛,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扶持力度,完善监管机制。譬如,要求简化医疗机构设立审批,取消床位规模限制等前置条件。

作为两个《意见》的参与制定者和主要落实者,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布局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与此前“放开”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医生开办私人诊所等政策一脉相承,是希望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释放医护人员活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以“倒逼”公立医院改革,进而“盘活”医改。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回忆,曾有市领导对支持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医生开私人诊所的政策心存疑虑,问他“就不怕有一天公立医院的医生都走光了?”“我说我不怕。”方来英说,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看,上世纪80年代,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初,国有企业职工去的很少,大家看不清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前景,宁愿守着铁饭碗。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外资的高薪吸引了一大批国企职工,特别是中高级人才。但国有企业因此完全垮掉了吗?没有。到今天,形成了充分竞争、自由流动的人才市场态势。医疗、健康领域也会走上这样的轨道。在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机制下,医生的薪酬水平会逐渐因他们拥有的专业技术价值而提高,反过来推动公立医院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

声音

在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机制下,医生的薪酬水平会逐渐因他们拥有的专业技术价值而提高,反过来推动公立医院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

从头培养医生的可能有多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有60万医学毕业生,仅10万穿上“白大褂”,也是就是说每年有近50万医学人才流失,而与此同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则相当匮乏。作为临床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过于偏重理论,使得即便是学制长达八年的医学博士看病能力也都令人担忧。由于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很多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习,而具备了很高职业能力的医生又不愿意到基层。一项调查显示,八成医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愿意去基层的不足二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医改的成功与否就是看是否可以输送出合格的医生,要用制度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医疗卫生领域中来。

医生对社会办医来说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医院,培养人有许多特殊性。不培养人不行,都培养又不现实;不进行正规长时间的培养不行,全部正规长时间的培养也不可能,不选拔人外出进修不行,都外出进修也不行。公立医院尚且如此,本身就缺乏好医生的民营医院更是难上加难。

相信民营医院的医生最终会以“年轻医生”为主,“年轻医生”的定义对应为临床上的“住院医生”,一般医学院毕业后1—7年左右。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1、还不具备独立承担医疗责任的能力。2、收入低,经济压力大。3、劳动强度大,成就感低。4、社会阅历浅,处理矛盾能力薄弱。5、对职业前景容易产生困惑和茫然。6、如果有好的引导,会满腔热忱地投入事业。

目前民营医院注重于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而对年轻医生的业务培养普遍缺乏土壤。不过,这种局面会在10年内被打破。大型涉外医疗机构的出现,无论在规模和设备条件上都不亚于三甲公立医院,而在医院服务标准上会超过大部分三甲医院。根据涉外医疗机构管理层交流的经验来看,未来吸收的人才,并不是传统公立医院所谓的“名医”,而是有真才实学,又有现代服务理念、实干临床的医生队伍。其中很多会优先从有涉外医疗服务经验的医生中挑选。另外,当一批专科的领头人加盟这些大型私立机构的时候,年轻医生的培养平台就会建成。大部分年轻医生还可能获得海外的培训机会。

内部培养:科主任的换位思考

基于民营医院普遍存在有医疗人员技术队伍不稳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临床专科医师变动频繁,很难形成医院医疗技术服务上的竞争优势,同时,这种境况也是病人反映疗效不佳的原因。

对于年轻医生培育而言,有人认为最重要的环节是科主任与年轻医生之间的互动,以及科室能够学以致用的整体氛围。科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年轻医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科主任需要具有培养年轻医生能够超越自己的心态和换位思考。譬如,怎么来为民营医院培养需要的优秀人才,而不是培养与自己类似的医生。怎么让年轻医生都适合从事民营医疗工作,又怎么让年轻医生在其所擅长的专业方面充分发挥专长,如何引导年轻医生在民营医院有正确的定位,而不能把科主任的个人标准或目标强加在年轻医生身上,这样才能使年轻医生们后期大有作为、超越自己。

首先,科主任都是由曾经的年轻医生成长起来的。要多想想自己在年轻时代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多与年轻医生沟通,尽量满足年轻医生彼时的需求,教给年轻医生实现想法的能力,帮助年轻医生积累工作与医疗实践经验;从长远考虑来培育年轻医生。

其次,在培养年轻医生的过程中,应明确科主任和年轻医生之间不是“专家”和“员工”的关系。是要以年轻医生的学术成长为主体去激励年轻医生。培养年轻医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落实求证、归纳学科医疗实践的结果。同时锻炼年轻医生病历书写、掌握医疗实践必须具有的内涵基础和逻辑思维,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优秀、能力全面的年轻医生。

年轻医生的个性化培育

年轻医生通常都接受过医疗本科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在民营医院更加注重的是年轻医生能够提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结合,有很多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特别要因人施教。每个年轻医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要充分了解年轻医生的背景和个性,帮助其扬长避短,不能对每个年轻医生给出千篇一律的要求或标准。特别是具有潜力年轻医生的培养,不仅要有扎实的医疗理论,更重要的是获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对年轻医生从事民营医疗工作都是十分必需和有用的。

医院内部的共同进步

判断一个科主任培养年轻医生能力的标准,就是看大多数年轻医生都是否感到充实快乐并且成熟成长。在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都有十足的收获,有更强的自我学习和处理医务的能力、更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对于某方面有所欠缺的年轻医生,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给予更多的煅炼机会。以鼓励为主,树立信心和培养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民营医疗工作中的挑战。

传承与可持续性

有许多民营医院,优秀的科主任们都有一些共同点:在教医生方面,都能将医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好,并得到科室同事的认同和尊重。这些主任们自己都非常刻苦努力、以身作则。这种勤奋努力,定会对其年轻医生具有言传身教的作用。这才是民营医院的运行常态。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科主任和医生之间建立完全的信任和理解,协同奋斗并将专科业务的优势可持续地传承下去。当然,要在医生培养阶段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要依赖医院的合适制度和支持,把培养年轻医生作为医院最重要的投资。

作为民营医院,首先要为科主任和医生提供充分交流接触的机会。其次,医院不应短视或功利性地期待医生的回报——把医生看作是产生结果和完成指标的劳动力。医生的回报或贡献应该是一个间接的长期的过程。对医生的培养到位了,医生们取得了成绩,自然会感激医院、科主任的关心爱护培养,自然会回馈。

民营医院医生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科主任和医生的互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以上点滴体会能给民营医院提供一定的参考,得到更好的进步,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人才。以文化为引领,以学科为平台,以人才为核心,以国际化为途径,以精心化管理为纽带的系统才可以把医院工作做好。

来源:医改动态周报  中国数字医疗网

广州日报  新京报  丁香园

猜你喜欢
办医执业公立医院
社会办医大有可为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多元办医 还要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