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让三农报道传播效应最大化

2015-11-11 15:58朱新法
中国记者 2015年4期
关键词:传播效应讲故事

讲故事,让三农报道传播效应最大化

□ 文/朱新法

提要:新常态下我国三农领域改革势头越来越劲,农业、农村、农民再度成为新闻富矿,同时也对从事三农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当基层干部和农民乐于阅读三农报道、并对其工作和生产产生作用时,传播效应才能最大化。

关键词:三农报道 传播效应 讲故事

三农报道的大多数受众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这一特定的受众群体要求三农报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国家政策、田间地头的新鲜事,即使在反映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时,也需要使用浅近的语言,所谓“语浅旨深”。

怎样才能让基层干部和农民喜闻乐见三农报道呢?讲故事!近年来,《新华日报》在三农报道领域特别注重讲故事,传播效果也更加理想。

解读政策,穿插故事

通常来说,政策本身有很大信息量,而政策的表述方式通常因为求严谨而显得“板结”,如果解释一项政策能够以讲故事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稿件的亲和力,也可以让政策所包含的信息量实现等值传播甚至超值传播。

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与前一年持平,这一仅仅100多字的政策,其实信息含量很丰富:国家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10年来,小麦价格每年有所上调,为什么2015年就不调了呢?这对种粮农民有什么影响呢?等等。如果只是简单地报道这一信息,不仅不容易引起注意,丰富的信息含量可能被淹没。《新华日报》刊登的《小麦收购价,看似不涨实微涨》一稿,属于政策解读类稿件,但这篇稿件没有急于让政策“亮相”,而是以讲故事的行文自然而然地带出——

记者找到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梅山村种粮大户汤芳伢时,他正在地里。“今天下午我的4000多亩稻子刚刚开镰收割!”他开心地说,“产量好得不得了!每亩比去年增产200斤呢。”记者有点疑惑,今年(2014年)8月以来一直低温寡照,农业部门一直为秋粮能否丰收而犯愁,怎么老汤种的稻子反而比去年增产了呢?“我种的品种好,加上我流转的复垦地三四年下来‘熟’了,产量就高了,而且每块地的产量很均衡。”老汤解释说。记者问他,知道不知道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没有提高,三等小麦每斤还是1.18元?老汤愣了一下,说,这还真不知道呢。记者又问,这个价格会影响你种粮积极性吗?“不会。”想了一会儿后,老汤说,只要农资价格平稳,这个价格仍然能赚到钱。

这种解读政策方式可以让受众轻松阅读,但政策的核心内容却在对话中自然带出,不仅限于政策带来的信息本身,已经拓展到农民对这一政策的反应上,这就有了政策解读的“溢出效应”;接着采访专家解读粮价为何不变,一条看起来相对干巴的信息,变成一篇可读性强的稿件。“故事是一个载体,它要载着意义。写新闻故事,要让读者思考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意义。”①对于政策解读稿件的新闻故事来说,它起到的是深化理解政策本身的作用。

反映问题讲故事,需调整视角

处在变革中的农村,伴生着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反映这些问题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之一,通常的方法是写出事实本身,这么做的好处是言简意赅、直指问题本身。那么,反映问题能不能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呢?能。讲故事能够使反映问题变得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可读性。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研究证实,与许多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样式(包括传统的倒金字塔式)相比,描写性新闻可读性更强,传播信息的能力也更强。“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与互联网媒体相比已经相形见绌,但以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反映问题,提高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或许是新闻记者区别于网络时代日益兴盛的‘公民记者’的核心竞争力。”②

然而,对于反映问题的新闻来说,讲故事有个技巧问题,故事仅仅是配角,甚至仅仅是反映问题的素材而已,因此,故事就处在从属位置,不能喧宾夺主。

《新华日报》反映农村存在问题的稿件,经常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而且故事的“度”把握较好,所讲的故事为反映的问题提供了事实支撑,凸显了问题,活泼的故事也让稿件可读性大大提高。《公路晒谷,晒出农业现代化短腿》是2014年该报刊登的一篇问题稿件,反映江苏农村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短腿”,它从故事开始:

记者经过芜太公路溧阳市社渚镇路段时,看到这条双向六车道的公路北侧一股车道上,晾晒了约一公里长的稻子,一名男子和两名女子正忙着翻晒稻子。“哪里还有地方晒啊,只能晒在公路上。”男子名叫虞云达,是社渚镇孔村孔东组农民,种了50亩稻子,两名女子是他的姐姐。他说,去哪里晒稻子真愁死人,因为村子里根本没有晒稻子

的场地。“打下的稻子起码要晒三四个太阳(天),如果是晴天,就让稻子在公路上‘过夜’,如果天突然下雨了,就得抢着收起来。昨天就遇到下雨,姐姐姐夫和其他亲戚朋友十多人忙乱了一个多小时才收起稻子。”

说话间,一辆车号为苏D1E151的公路路政车开了过来……

这一逼真还原现场的小故事,为后面引出的问题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

对话是故事的组成部分,简洁明快的对话能够快速抵达问题的核心。世界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报道各国风云人物所采用的,主要就是这种文体。《新华日报》一篇反映秸秆问题的稿件《只要能赚钱,叫他烧都舍不得》就采取了对话的形式作为开端:

见到承尧兴时,他正一一打电话给秸秆收购经纪人。“越多越好。”在跟经纪人蔡加山通话时,他特意加了一句,“你是收购大户,年底时公司会考虑奖励的。”

“你收秸秆给什么价呢?”记者问。“稻草每吨350元。”

“农民和经纪人有钱赚吗?”

“当然有了。”承尧兴说,“农民卖秸秆,每亩至少有50元,多一点的100元。”

这段对话以简洁的文字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比第三人称叙事方式更有张力。在电视新闻采写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被广泛运用,而早些年平面媒体的新闻作品,对话运用却较少;然而,对话具有的直抵目标的魅力无法抗拒,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作品尝试用人物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要诀是,新闻作品中的对话还原的是真实的语境。

▲ 本文作者朱新法在江苏溧阳市天目湖茶园采访。(董扣新/摄)

讲故事需要细节、需要“留白”

细节被视为小说的血液,没有细节的小说是难以想象的。尽管新闻作品的故事表达完全不同于小说的虚构,但是,成功的故事一定有成功的细节表述。采写细节对记者来说是一种考验,除了必须进行扎实的采访外,还需要一双发现“眼睛”,即观察力。高明的故事细节还需要“留白”,给人想象空间,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新华日报》2014年12月22日一版稿件《一个小所,“种”了四亿亩水稻》是写江苏省武进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成果的,稿件开端有一段白描手法的叙述:“车子可以直接开进研究所,不仅大门口没有门卫,楼内也没有。一楼的办公室大多开着门,往里望望,可以见到草帽、斗笠、高帮胶鞋,以及各式各样的农具。”一家研究所没有门卫是记者观察到的细节,留出的想象空间是这家研究所农民可以随便进出;在办公室里见到草帽、斗笠、高帮胶鞋以及农具,也是采访中具有细节意识的“眼睛”发现的,就这么一句话,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比正面叙述这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如何经常去田间地头的一大段话作用更大,更有说服力,也更具可读性。《“海归”办农场:先做网站后种菜》一稿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从金坛县城出发,车子驶入茅山深处,不一会儿就到了一片山明水秀的地方,这里就是由一位海归创办的‘一号农场’。‘对不起,汽车不能开进农场,因为尾气会产生污染。’一位年轻人拦住了车子。”拦车的细节严格地说不是采访主体部分,然而,这一细节却成了这篇稿件的点睛之笔——连汽车都不准进入,那么,这家农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可想而知,就表达效果而言,比受访人自己介绍农场对生态环境要强得多了,这就是新闻细节的魅力和作用。

一个故事胜过一场会议

上面题目这句话是江苏省委农工办主任诸纪录对《新华日报》刊登的《15元一斤,他把水草卖到全国》一稿的评价。这篇三农报道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位农民致富的经历,比如说稿件写到这位农民怎么开始卖水草时就讲了一个故事:

“说来话长了。”汪桂伢叹口气说,1999年之前他一直在本地搞水泥制品、养螃蟹,却接连遭遇失败,欠下47万元的高利贷。那年4月,他来到毗邻的溧阳市上黄镇打工。一个下雨天,他看到附近农贸市场里有人在买卖水草,一种叫金鱼藻的水草每斤0.4元,另一种叫伊乐藻的每斤高达8元!一问才知道,这些水草可以改善蟹塘的水质。他想,这些水草在桠溪镇的塘坝里不是到处都有吗?他立马辞工,赶回老家打捞水草,卖给溧阳的螃蟹养殖户,平均下来每天能挣二三百元,而那时本地男劳力在周边打一天工的收入仅为15元。

这篇稿件的主体是讲述这位农民的致富历程,文末以简短文字点明了主题,使稿件主题得到了升华,这位农民的致富思路也因此变得可复制。

要跟农民交朋友,农民才会对记者交心;学会使用农民的语言说话,与他们真诚相待、 坦诚相见,只有这样,农民才会敞开心扉,故事才会源源不断地从他们的嘴里道出来。(作者是《新华日报》经济新闻部副主任,主任记者)

【注释】

①姜圣瑜:《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新闻战线》 2004年 第六期

②唐春林:《新闻报道如何“讲故事”》,《新闻爱好者》2011年07期

·作品评析·

猜你喜欢
传播效应讲故事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听鬼鸮讲故事
听冬神讲故事
看图讲故事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热点新闻事件中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效应
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探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